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止血效果。方法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于子宫肌层注射20IU催产素,B组于子宫肌层注射12IU垂体后叶素+10mL0.9%生理盐水,其余手术方法相同。结果100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出血量:B组(25.36±12.28)mL,A组(65.36±12.22)mL,两组比较,P<0.01。结论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催产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评价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9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于腹腔镜下于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U、催产素10U静脉滴注;B组腹腔镜下于子宫肌层注射催产素3U、催产素10 U静脉滴注;C组腹腔镜下于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2 U、催产素10 U静脉滴注。比较三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注药后SBP、DBP、HR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中, C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小于A、B组(P〈0.05);垂体后叶素注射0.5 min后与注射前比较,高血压、心动过缓方面, A组患者比B、C组明显(P〈0.05),低血压、心动过速方面B组患者比A、C组患者明显(P〈0.05)。注射垂体后叶素1 min及10 min后SBP、DBP、HR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催产素可降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提高垂体后叶素与催产素收缩子宫作用,而且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提高手术质量对临床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孙琼  姜慧萍 《海峡药学》2013,(8):145-146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为切开浆膜层前予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u+生理盐水10mL,对照组为切开浆膜层前予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病人恢复快,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李艳满 《中国医药指南》2014,(13):32+34-32,34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垂体后叶素较缩宫素的优越性。方法将6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注射垂体后叶素组(A组)和注射缩宫素组(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用药后收缩压变化。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A组小于B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垂体后叶素注射后15 min A组收缩压上升相对明显,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30 min后二者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射止血效果肯定,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优于缩宫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分组应用垂体后叶素、缩宫素,对比分析术中止血效果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69例,按注射药物不同分为2组:A组87例:腹腔镜下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于子宫肌瘤部位;B组82例:腹腔镜下应用缩宫素注射于子宫肌瘤部位。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剔除肌瘤大小。A组87例,术中于瘤体与子宫肌层交界处注射垂体后叶素12u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液40mL;B组82例,术中于瘤体与子宫肌层交界处注射缩宫素20u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液40mL。两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邻近脏器损伤发生。结果术中出血量:A组出血(40.5±15.5)mL,B组(75.0±28.5)mL,两组相比,P〈0.01;A组手术时间(68.0±22.0)min,B组(75.0±23.0)min,两组相比,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注射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止血效果明显,便于手术操作,使手术时间进一步缩短。  相似文献   

6.
姜芳燕 《江西医药》2015,50(2):147-148
目的观察对比垂体后叶素和催产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共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5),观察组术中肌注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术中肌注催产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临床中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实施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患者出血控制明显,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正伟 《海峡药学》2012,24(3):94-9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临床止血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0月,选取我院8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垂体后叶素加0.9%氯化钠注射液子宫肌层注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子宫肌层注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1);术中用药后15min,治疗组收缩压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垂体后叶素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且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是短暂的,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新荣 《江西医药》2014,(4):339-340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两种止血方法的疗效。方法将84例要求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腹腔镜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12IU)和对照组(腹腔镜手术应用催产素20IU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作用明显,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注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将50例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术中分别采用和不采用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和缩宫素,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中血压波动大于对照组,P〈0.05,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和缩宫素子宫肌层注射可显著减少出血量,副作用轻微,缩短手术时间,减低手术难度,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6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术中应用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术中应用催产素。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时的应用时间及疗效。方法: 3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分成 2组,研究组 26例,年龄(27±s4)a,剖宫产胎儿娩出后予宫体和静脉分别注射缩宫素各 20U,宫缩仍不佳即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0. 25mg;对照组 12例,年龄 ( 31±4)a,剖宫产胎儿娩出后予宫体和静脉注射缩宫素各 20U,宫缩仍不佳再继续应用缩宫素 20 ~50U,宫缩仍不佳才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0. 25mg。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非常明显低于对照组 [ ( 471±240 ) mLvs( 746±339 ) mL,P<0. 01];而 2组产妇术后 2h内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 05)。结论: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应用缩宫素 40U后宫缩不佳即应改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腔管持续低负压吸引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预防盆腔淋巴囊肿的效果。方法将1992~2000年62例因妇科恶性肿瘤行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于术后分为A组(盆腔单管引流,29例)和B组(盆腔双管引流并低负压吸引,33例),观察两组术后引流量及囊肿发生率的异同。结果引流量A组平均为(150±67)ml,B组(270±82)ml;淋巴囊肿发生率A组21%(6/29),B组6%(2/33),二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术后淋巴囊肿发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双腔管负压加大引流有利于预防该手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卡贝缩宫素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将5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于术中宫体注射卡贝缩宫素100Pg,对照组宫体注射催产素20u后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中出血量、注药子宫收缩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子宫收缩明显强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卡贝缩宫素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明显促发子宫平滑肌收缩,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寻找简单、方便、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 :将 30 0例无合并症产妇分成 3组 ,均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给药。A组 10 0例给缩宫素 2 0U ,静脉注射 ;B组 10 0例给米索前列醇 4 0 0μg ,口服 ;C组 10 0例给卡前列甲酯栓 1mg置入直肠内。比较 3组产后 2h出血量。结果 :A组的产后 2h出血量为 (2 5 1±s 71)mL ,B组和C组的产后 2h出血量分别为 (15 9± 6 7)mL和 (15 0± 73)mL ,A组明显多于B组和C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1)。而B组和C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甲酯栓均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5.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用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 2例确诊为子宫肌瘤要求手术切除肌瘤保留子宫的患者分2组。用药组(n =2 2 )术前给予米非司酮12 . 5mg ,po,qd×3mo后入院手术;非用药组(n =2 0 )不服药,月经净后入院手术。2组均在服药前或手术前测量子宫肌瘤体积与手术切除肌瘤标本体积,并测量术中的出血量。结果 用药组肌瘤体积缩小率为4 2 . 5 3% ,非用药组为12. 4 8% ,P <0 .0 1。用药组肌瘤切除术时的出血量为(35 . 7±8 2 )mL ,非用药组为(6 8. 5±14 .8)mL ,P <0 .0 1。结论 口服米非司酮可作为子宫肌瘤切除术前的辅助治疗,可以缩小肌瘤,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6.
刘唐生  王心田  李荣胜 《中国药房》2006,17(24):1885-1886
目的:评价血凝酶与抑肽酶减少手术出血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25例。术前15min,3组分别静脉注射血凝酶2kU、抑肽酶278IU、注射用水10ml。结果:Ⅰ、Ⅱ组术后24h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分别为(286.9±65.6)、(301.9±81.1)ml及(101.8±29.6)、(98.3±36.1)ml,比Ⅲ组的(369.2±59.3)、(220.2±48.5)ml显著减少(P<0.01)。3组术毕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Ⅱ组有1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结论:术中应用血凝酶或抑肽酶均有明显的止血效果,但血凝酶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 4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42.82±10.22)min、住院时间(7.34±2.18)d均短于对照组的(69.82±16.16)min、(15.82±4.04)d,出血量(139.82±57.73)ml少于对照组的(197.71±63.4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5.00%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肌瘤残留率、复发率与开腹手术结果相同,但腹腔镜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对患者子宫的伤害较小,妊娠率较高,因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推广和应用价值都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两种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术中卵巢肿瘤剥离创面采用双极点状电凝止血,B组术中卵巢肿瘤剥离创面采用3-0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缝合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数(AFC)水平。结果50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对症治疗,无术后感染及出血,按时换药,如期出院。术后1个月,两组E2、AFC水平均低于术前,FSH高于术前,且A组E2(30.33±7.28)pg/ml、AFC(4.48±1.53)个均低于B组的(34.67±7.72)pg/ml、(5.68±1.46)个,FSH(10.33±2.25)U/L高于B组的(8.82±2.40)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E2、FSH水平与本组术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AFC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AFC低于本组术前及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良性卵巢肿瘤剥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法及缝合止血法均可对卵巢储备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相对电凝止血法,手术缝合止血能更好的保护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9.
支翠芳 《安徽医药》2014,(8):1538-1540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3年1月于该院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84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要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血量、术后病率、肛门的排气时间、离床时间、术后的住院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恢复快等优势,是治疗子宫肌瘤较为理想的选择,但不能完全的取代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