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聂其学  吴文周 《安徽医药》2023,27(7):1386-1389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病人的微卫星状态及病理特征对其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条件的432例结直肠癌病人,其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组病人27例,微卫星低度不稳定性(MSI-L)/微卫星稳定(MSS)组405例,并在基本特征与病理特征方面做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在家族史对比中,MSI-H组(33.3%)与MSI-L/MSS组(1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SI-H组病人肿瘤发生部分多见于右半结肠(63.0%),而MSI-L/MSS组多见于直肠(57.0%),在两组病理学形态对比下MSI-H组浸润性占33.3%,明显高于MSI-L/MSS组的4.7%;在TNM分期上,MSI-H组的Ⅰ期+Ⅱ期肿瘤占比44.4%,明显高于MSI-L/MSS组的24.6%;在是否有癌结节方面对比,MSI-H组有癌结节占比33.3%,高于MSI-L/MSS组的11.6%(P<0.05);结论 MSI-H的结直肠癌病人在相关病理特征下与MSI-L/MSS组有明显差异,MSI-H组病人家族遗传可能性更大,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中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的状态与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38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KRAS总突变率为42.4%,该基因在直肠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结肠。NRAS和BRAF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4.6%和4.1%,这两个基因的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学关系不大。结论 KRAS、NRAS和BRAF基因属于相互联系的通路,一个发生突变将制约另外两个基因的发生改变,检测结直肠癌中KRAS、NRAS和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能够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子宫内膜样腺癌45例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LH1、MSH2、MSH6以及PMS2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结果 4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MR表达缺失14例占31.1%,MSI-H的发生率28.9%。MSI-H组,中-低分化(10例,占76.9323%),高分化(3例,占23.077%)。结论 MSI-H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MSS/MSI-L患者有显著差异,检测子宫内膜癌的卫星不稳定状态在肿瘤的预防和进行临床治疗指导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B—Ⅳ期二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安罗替尼10 mg,第1—14日,口服,治疗4个周期(3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第1日,静脉注射,治疗4个周期(3周为1个治疗周期),出院后保持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生存时间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差异;并观察不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高MSI(MSI-H)、低MSI(MSI-L)和无MSI(MSS)]患者上述指标情况。结果:88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1)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79.07%(34/43)]明显高于对照组[57.78%(2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SI-H+MSI-L患者的客观有效率[50.00%(6/12)]明显高于MSS患者[6.45%(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和CD8+T细胞PD-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SI-H+MSI-L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CD8+T细胞PD-1表达明显低于MS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与MSS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Ⅲ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位随访时间16(12~20)个月,失访9例。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MSI-H+MSI-L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MS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时间,安全性可控,对于MSI-H+MSI-L患者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B—Ⅳ期二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安罗替尼10 mg,第1—14日,口服,治疗4个周期(3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第1日,静脉注射,治疗4个周期(3周为1个治疗周期),出院后保持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生存时间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差异;并观察不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高MSI(MSI-H)、低MSI(MSI-L)和无MSI(MSS)]患者上述指标情况。结果:88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1)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79.07%(34/43)]明显高于对照组[57.78%(2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SI-H+MSI-L患者的客观有效率[50.00%(6/12)]明显高于MSS患者[6.45%(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和CD8+T细胞PD-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SI-H+MSI-L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CD8+T细胞PD-1表达明显低于MS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与MSS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Ⅲ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位随访时间16(12~20)个月,失访9例。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MSI-H+MSI-L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MS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时间,安全性可控,对于MSI-H+MSI-L患者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我国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很难取到病理组织行KRAS、BRAF基因检测,故限制靶向药物应用,此实验研究目的是对原发肿瘤和血清KRAS/BRAF基因突变一致性进行研究。方法共纳入48例患者,分别对血清和肿瘤组织中KRAS及BRAF基因表达情况采用液相芯片技术进行检测。结果原发肿瘤组织KRAS突变率40%(19/48),血清42%(20/48)。在19例肿瘤组织样本KRAS突变,14例血清样本中的相同的突变,符合率73.7%(14/19)。在1个肿瘤组织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在血清样本中未发现BRAF基因突变。结论在KRAS基因的原发肿瘤和配对血清样本之间突变率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BRAF)基因突变与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及术后行131I放射治疗的219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样本,根据患者对131I放射治疗的耐受情况分为耐受组和敏感组,检测病理组织样本中KRAS和BRAFV600E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耐受组年龄≥45岁、甲状腺滤泡状癌(FTC)、远处转移及转移灶≥1 cm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基因突变在FTC中发生率较高,BRAF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发生率较高;此外,KRAS和BRAFV600E基因突变均与原发肿瘤最大直径、AJCC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腺外侵犯、远处转移及转移灶大小有关(P<0.05)。耐受组KRAS和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年龄≥45岁、转移灶≥1 cm、KRAS和BRAFV600E基因突变是DTC患者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耐受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敏感组,KRAS突变型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患者,BRAFV600E突变型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患者,耐受组KRAS、BRAFV600E突变型患者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野生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AS基因和BRAFV600E基因突变是导致DTC患者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循环肿瘤DNA 中RAS/BRAF 突变状态代替组织检测的可行性,并分析影响血液与组织基因检测结果一致性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5 年11 月份至2016 年7 月份我院收治的108 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运用NGS 检测循环肿瘤DNA 中RAS、RAF 的突变状态,与标准组织检测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血液、组织KRAS 检测结果一致的为62 例,不一致33 例,整体一致性65.26%。BRAF 突变检测结果一致共89 例,不一致6 例,整体一致性93.68%,NRAS 基因检测结果92 例一致,不一致3 例,一致性为96.84%。结论 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循环肿瘤DNA 中RAS/BRAF 突变状态代替组织检测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化疗、靶向治疗、肿瘤异质性等因素是影响血液与组织检测结果是否一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研究证实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推测其可能是肿瘤发生的机制之一。MSI是DNA错配修复蛋白(MMR)功能缺失导致的一种基因突变,这种错配修复缺陷可导致4个错配修复基因MSH2,MLH1,MSH6和PMS2的失活。MSI在结直肠癌中的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性同位素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96例食管癌中错配修复基因和4个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 96例食管癌中hmsh3、hmsh6基因突变率分别为10.4%和25%,4个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阳性率分别为D2S123(12.5%)、BAT-26(18.8%)、D17S261(10.4%)、D17S799(8.3%),hmsh3、hmsh6基因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多为分化不良的癌,而与患者的性别、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错配修复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是食管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是除LOH致癌途径以外的又一新的致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CRC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已跃居第3~5位,特别是在大城市增幅更快[1,2]。CRC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及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包括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微卫星不稳定及基因甲基化等。所谓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指与正常组织相比,在肿瘤中某一微卫星由于重复单位的插入或缺失而造成的微卫星长度的任何改变,出现新的微卫星等位基因现象。MSI与肠癌的发展、预后、疗效、遗传等均有相关性[3-10]。由于MSI状态在晚期CRC患者中比例较低,因而针对此类患者的研究较少。为了解微卫星状态对晚期患者的影响,本研究回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RAF基因突变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12例BRAF突变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例BRAF突变患者,男性7例(58.3%),女性5例(41.7%),均为40岁以上;右半结肠2例(16.7%),左半结肠及直肠10例(83.3%);腺癌10例,腺癌及黏液腺癌混合型2例;中分化及低分化各6例,无高分化;8例行DNA错配修复基因免疫组化检测,均为微卫星稳定型;一线治疗客观缓解率为27.3%,疾病控制率为7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为16.4周;中位总生存期(OS)32周。结论:BRAF突变多见于中老年、分化较差、左半结肠的肿瘤,作为结直肠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一线化疗敏感性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特定位点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MSI)与人甲状腺癌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THRA1,D2S123,D11F012,BAT-26四个位点,应用聚合酶链屋应(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0例人甲状腺癌中MSI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术后随访5年,了解预后.结果 THRAI位点MSI检出频率较高,为43.3%.D2S123为36.7%;甲状腺滤泡癌中D2S123检出率为100%,没有检测到BAT-26;D18S58的检出率为26.7%;在直肠癌中高表达的BAT-26在甲状腺癌中检出率最低,为6.7%.术后随访5年,MSI阳性的甲状腺癌较阴性者生存期更长(P<0.05).在2号和18号染色体中检测到微卫星阳性率较高;D2S123位点MSI与滤泡型甲状腺癌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D18S58位点MSI的阳性率与高龄患者、晚期肿瘤密切相关;在直肠癌中高表达的BAT-26在甲状腺癌中检出率最低.结论 MSI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在甲状腺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MSI阳性的甲状腺癌患者较阴性者生存期更长,并具有统计学意叉(P<0.05).  相似文献   

14.
Binimetinib是Array BioPharma开发的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MEK) 1/2抑制剂,2018年6月在美国获批上市。本品联合康奈非尼用于治疗具有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2018年7月后,欧盟、澳大利亚、瑞士和日本也提交了binimetinib和康奈非尼组合用于治疗BRAF突变阳性晚期黑色素瘤的登记申请。Binimetinib可抑制ME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ERK)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对于BRAF、NRAS和KRAS基因突变的肿瘤尤其有效。目前世界各地正在进行binimetinib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胆道癌、神经纤维瘤等治疗的临床试验。本文以binimetinib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对其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评价、用法用量、安全性和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赵泽驹  罗旭  付逆  李本根  罗光恒 《贵州医药》2005,29(10):889-892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MSI)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在肿瘤发生、演变过程中的作用,评价其在膀胱癌的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5个微卫星位点,应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法,分析36例膀胱癌组织中的微卫星改变.结果 36例中有29例(80.56%)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LOH/MSI),其中9号染色体上微卫星位点阳性改变者19例,检出率52.78%;膀胱癌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关(P>0.05).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存在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5个微卫星位点的诊断组合对膀胱癌的检出率较高,以其分析该地区的膀胱癌具有一定意义,可作为临床上客观评价、筛查和诊断膀胱癌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二三十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第3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居恶性肿瘤第4位[1]。目前已知结直肠癌与多种基因突变有关,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明确结直肠癌KRAS、BRAF及PIK3CA的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早期筛选出结直肠肿瘤患者,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测BRAF基因突变与PTMC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MC的211例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信息,分析BRAF V600E突变与PTMC的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211例PTMC,女性158例,男性53例,年龄范围19~70岁,平均43.6岁。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约67.3%(142/211),与PTMC患者的性别、年龄、解剖部位、位置上下、位置深浅、位置内外、淋巴结转移和纵横比等方面无相关性(P0.05),但与PTMC病灶的大小、多灶性、钙化相关(P0.05)。结论: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PTMC的部分肿瘤生物学特性相关,在PTMC中的危险预测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胥京京  冯靖  曹洁 《天津医药》2018,46(3):268-272
目的 探讨应用 xTAG70plex 液相芯片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快速现场评价(ROSE)细胞学制片进行 EGFR、KRAS 和 PIK3CA 基因检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并最终病理诊断为 NSCLC 的患者 75 例 ROSE 细胞学制片和配对的组织学标本,分别用 xTAG70plex 液相芯片进行 EGFR、KRAS 和 PIK3CA 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除 1 例在组织学标本检出为 KRAS 突变而在配对的ROSE 细胞学标本没有检测出来的病例,其他病例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均相同,两种标本 EGFR 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一 致率为 100%,KRAS 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一致率为 98.7%。结论 xTAG70plex 液相芯片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 ROSE细胞学制片 EGFR、KRAS 和 PIK3CA 的基因突变状态,对于 NSCLC 患者,ROSE 细胞学制片可以作为组织学替代标本进行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9.
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胃癌早期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华  刘顺英  龚永驰  吴萍 《江苏医药》2003,29(7):488-490,I001
目的 研究MS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探讨采用MSI筛选胃癌高危人群和早期诊断胃癌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PCR、PCR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及硝酸银染色方法检测 30例胃癌及相应的 14例癌旁肠化生组织的MSI。结果 胃癌MSI阳性率为36 6 7% (11/ 30 ) ,D2S12 3和BAT2 6的MSI阳性率略高于其他位点 ;癌旁肠化生组织MSI阳性率为2 1 4 3% (3/ 14 )。 3例MSI阳性肠化生标本对应的胃癌组织均为MSI H ,MSS胃癌对应的肠化生组织也为MSS ;MSI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胃癌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型无关 (P >0 0 5 ) ,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和发生部位有关 :高 中分化胃癌MSI H检出率 4 7 0 6 % (8/ 17)显著高于低分化胃癌7 6 9% (1/ 13) (P <0 0 5 ) ;胃窦胃癌MSI H阳性率 4 7 37% (9/ 19)显著高于胃体及胃底胃癌 0 % (0 /11) (P =0 0 1)。结论 肠化生组织中MSI的进行性积累可能在一部分胃癌的发生中起作用 ,MSI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20.
宫颈染色体3p14杂合性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染色体3p14区域D3S1300、D3S1600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l)及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频率,为准确定位宫颈癌相关肿瘤抑制基因位点提供实验依据,并探讨LOH及MSI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p14区域两个微卫星多态性位点,显微分离提取41例宫颈癌石蜡切片中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经PCR扩增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硝酸银染色,进行LOH及MSI研究。结果41例样本中有25例至少存在一个位点的LOH,D3S1300位点LOH的频率为35%,D3S1600位点LOH的频率为28%。MSI发生频率相对较低,D3S1300的MSI频率为7.5%,D3S1600的MSI频率为12.8%。D3S1300、D3S1600位点LOH的发生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相关性有显著意义(P<0.05),而MSI与之无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3p14区域内D3S1300、D3S1600位点具有较高的LOH,提示这两个微卫星位点附近可能存在尚未克隆的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宫颈癌染色体3p14区域LOH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成正相关,提示检测该区域的LOH可作为病程进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MSI在本研究中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