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手术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8例32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分析。结果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结论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安全有效,但要求手术者必须具有熟练的超声乳化技术,术前详细的检查以及准确计算人工晶体的度数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PSR)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48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PSR术,1个月后再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1、3、6、12个月随访,进行验光、眼轴等检查。结果屈光度:PSR术前分别(-18.5±5.21)D和(-17.15±6.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aco与IOL术后1、3、6、12个月分别为(-0.75±1.21)D、(-0.80±0.89)D、(-0.86±0.95)D、(-0.95±0.7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PSR手术前后分别为(30.21±1.04)㎜和(30.10±0.9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2个月眼轴为(30.15±1.64)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先进行PSR术控制眼轴延长,再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改善视力,矫正屈光,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张海燕  夏园玲  刘璐 《贵州医药》2001,25(3):227-227
近年来 ,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发展及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认识的不断加深 ,我们对 15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共 15例(15眼 ) ,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男10例 ,女 5例 ,年龄 50~ 80岁 ,平均 6 5岁 ,眼轴长度均超过 2 5mm以上 ,其中眼轴 2 6~ 30mm者 12眼 ,超过 30mm以上 3眼。皮质性白内障 6眼 ,核性白内障 9眼 ,晶体核…  相似文献   

4.
秦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81-18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36例高度近视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疗效。结果:36例(56眼)高度近视并白内障术后1周裸眼和矫正视力全部恢复到0.1以上;术后1周,1、3个月裸眼和矫正视力〉0.5的眼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后囊破裂1眼(1.78%),术后早期出现角膜水肿8眼(14.29%),术后出现后囊混浊2眼(3.57%)。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垒 《淮海医药》2011,29(2):111-112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视力情况.方法 对85例113眼眼轴长26.89~33.62 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半年,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分布.结果 术中2例后囊破裂,术后发生角膜内皮水肿8例,2例术后8月出现视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33眼)在表麻下行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眼轴长27.51~32.67mm,近视度数为-10.00D~-22.00D。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1~1.0其中0.1~0.5者13眼,占39.39%,≥0.5者20眼,占60.61%。术中2眼发生后囊膜破裂。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是安全的,有效的,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超长眼轴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超长眼轴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对37例50眼超长眼轴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术中透明角膜切口下充分水分离白内障核后,用劈核勾把晶体核勾起至虹膜面进行劈核,再用45%~50%的能量,80~100mmHg负压进行乳化吸除,抛光后囊膜,观察术后视力、术后反应、并发症及用药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后两天矫正视力≥0.5眼者25眼占50%,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05以上者45眼,占90%;术后角膜内皮轻度水肿5眼,占10%;后囊混浊6眼,占12%。结论观察超长眼轴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脱盲率达90%,角膜水肿发生率低,达到良好手术效果,且视力不良者与眼底病变、斜视、弱视有关。  相似文献   

8.
孙根柱 《淮海医药》2014,(2):137-138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46例(65眼),眼轴长度在25.5~32.4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5.5mm折叠式人工晶体。其中眼轴长度25.5~28.5mm39眼(A组),眼轴长度29.0~32.4mm26眼(B组),随访8个月~2年,分别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的39眼中,视力恢复≥0.5者33眼(84.6%);B组的26眼中,视力恢复≥0.5者17眼(65.4%),其中3例患者因白内障较大、较硬,>Ⅳ级核,改为小切口摘除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2例后囊膜破裂患者均在B组,1例行前玻切后将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术后矫正视力0.5;1例行前玻切,二期行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术后矫正视力0.3。结论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治疗安全有效。眼轴短的患者视力恢复总体优于眼轴长的患者;眼轴长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更大;对于晶状体核较大、较硬者,宜采用小切口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20只眼)眼轴>26mm的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0.1者1只眼,0.1~0.4者7只眼,0.5~0.9者10只眼,≥1.0者2只眼.手术并发症:2只眼(10.0%)后囊膜破裂,5只眼(25.0%)角膜水肿,2只眼(10.0%)后囊膜不同程度混浊,1只眼(5.0%)视网膜脱离.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赖婕  张颖  占敏艳  张强  吴晓蓉  周荃 《江西医药》2021,56(9):1362-1366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三焦点人工晶体术后的视觉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39例数(41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包括植入三焦点人工晶体低屈光度(0.0D-15.0D)15例(15眼)和高屈光度数(>15.0 D)24例(26眼).分析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视觉效果,包括远、中、近距离未矫正视力、离焦曲线和生活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低屈光度组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个月平均远、中、近距离视力为LogMAR 0.8±0.31、0.84±0.15、0.88±0.371.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离焦曲线在+0.0D至-2.5D之间过渡平缓,有较好的全程视力.高度近视组术后摘镜满意度高.结论 在高度近视植入低屈光度三焦点人工晶体能够提供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满足患者摘镜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整体护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大坪医院眼科医院四病区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278例(308眼)行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并发症有角膜水肿4例,后囊混浊3例,经治疗护理后恢复。术后一星期门诊复查时视力:<0.1者8眼,0.1~0.4者58眼,0.4~0.6者113眼,0.6~0.8者87眼,0.8~1.0者42眼。结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既可治疗白内障,又能矫正高度近视,在要求手术者有精湛技术的同时,整体护理很重要,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状态,使患者具备耐受手术的条件,术中缓解患者情绪,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顺利实施,术后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所以在为患者手术时,若护理不当,也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何锦 《江苏医药》2002,28(9):711-712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可以使绝大多数病人达到理想的视力。然而 ,仍有少数患者术后低视力。本文对 31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矫正视力低于 0 3的 30眼患者进行分析 ,寻找导致术后低视力的原因。临床资料30 0例 310眼 ,术后视力低于 0 3有 30眼占9 7% ,男性 18眼 ,女性 12眼 ,平均年龄 6 5岁 ,随访3~ 36个月。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16眼 ,先天性白内障 3眼 ,并发性白内障 8眼 ,外伤性白内障 3眼 ,均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30眼中合并其它眼疾 14眼占 4 6 6 %。其中角膜云翳 3眼 ;高度近视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后患者眼球生物测定值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手术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行玻璃球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为观察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为对照组,采用A超方法测定眼球生物测定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眼轴长度等眼球生物测定值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前房加深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眼轴长度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前房深度加深,眼轴长度延长。原因是术前视网膜增生膜或者黄斑水肿,导致测量的眼轴长度偏小,使得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偏大,术后出现屈光近视偏移。因此在选择晶体度数时,选择略大于通过眼轴和角膜曲率计算的度数,抵消近视偏移引起的屈光状态,以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对60只眼已行老年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眼的对侧眼即透明晶状体眼进行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年龄为(62-76)岁,平均(54±4.64)岁,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8.23±4.83)D,平均眼轴长度(29.44±2.06)mm,植入人工晶体度数为(6.23±3.83)D,随访12-24个月。结果术后60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均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0.5者24只眼(40.00%),52只眼(86.67%)予矫正屈光度±1.0 D以内,术后平均屈光度为(8.24±4.84)D,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2-24个月随访,其中,4只眼(6.67%)发生后发障,术后未发生角膜水肿、人工晶状体偏位、视网膜裂孔形成、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老年高度近视与目前的角膜屈光手术相比,可能更适合戴镜不能矫治高度近视眼患者,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后视力好等优点,其远期效果需长期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植入人工晶体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87眼)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3个月,眼轴在27~30mm有52眼,其中视力≥1.0者8眼(15.38%),视力≥0.5者27眼(51.92%),视力≥0.1者16眼(30.76%),视力<0.1者1眼(1.92%);眼轴在>30 mm有35眼,其中视力≥1.0者3眼(8.60%),视力≥0.5者9眼(25.71%),视力≥0.1者21眼(60.00%),视力<0.1者2眼(5.71%),二者有明显差异。结论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但恢复程度与眼轴长度及眼底病变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及角膜形态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3例(77眼),实施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检查术前,术后3 d、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及行角膜地形图检查观察散光变化.结果 平均角膜散光度术后1个月较1周明显减少,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个月与1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即1个月时视力明显提高且趋于稳定.结论 角膜地形图可准确全面反映白内障术后角膜形态变化.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等优点,是较理想的白内障手术切口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将119例(130只眼)白内障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循规性散光组,C组为逆规性散光组;A、B两组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C组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比较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情况。结果A、B、C三组术后90d平均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64±0.65)D、(0.75±0.58)D和(0.69±0.55)D,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角膜散光度A组较术前增加0.07D,B、C两组较术前减少0.34、0.37D,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透明小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角膜散光度小,角膜地形图可准确反映角膜曲率变化,对指导术前角膜切口位置的选择及评价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124眼)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组,62眼)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组,62眼)。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力和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丢失率,并观察手术并发症。采用非参数检验、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PHACO组视力明显高于ECC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HACO组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丢失率高于ECC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ACO组术后3个月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较ECCE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硬核白内障有效和比较安全的手术方法,但与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相比,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应用SRK-T(Sanders-Ret-zlatt-KvaET)公式预测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人工晶体度数与术后实际屈光度数的差值。方法应用SRK-T公式预测50例眼轴大于26.0mm的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的人工晶体度数,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三个月检查其屈光度,计算出与SRK-T公式预测值的差值。比较分析该差值与眼轴长度的关系。结果50只眼白内障术后屈光度数与预测度数差值范围为 3.13DS~-1.18DS,平均差值为 0.55DS,随眼轴长度增加,差值趋于增加(rs=0.53,P=0.000),由近视趋向远视。结论应用SRK-T公式预测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的人工晶体度数存在误差,随眼轴长度增加,差值趋于增加,由近视趋向远视。实际应用中应预留出一定度数的近视,以防止术后出现远视。  相似文献   

20.
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24例24眼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24例24眼白内障患者应用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包括超声乳化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术后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丢失率。结果术中超声乳化时间为0.35~1.43m in。术中未见并发症,3眼术后角膜轻度水肿,后发性白内障4眼,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5者21眼(87.5%),≥1.0者14眼(58.3%)。手术源性散光术后1周、1个月分别为0.36D和0.21D,术前、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为(2325±261)个/mm2,(2190±243)个/mm2,内皮细胞丢失率10.1%,六角形细胞比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功能,组织损伤轻,手术性散光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