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立飞  孙永进  杨祖华 《安徽医药》2018,39(9):1122-1124
目的 探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椎间孔镜技术(PELD)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的PELD治疗,分别于术后即刻、1、3、6及12个月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功能指数评分(ODI),并记录手术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等,分析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40,P<0.0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3.04,P<0.05)。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的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术后1个月VAS评分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VAS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术后1个月ODI评分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ODI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的优良率为95.56%。结论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系统辅助下的进行PELD,术中椎间孔成形更加精准、安全且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键  高晓平  陈和木  宋娟  王冬  符俊杰  吴毅文  施磊 《安徽医药》2018,39(11):1309-1313
目的 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有单侧下肢放射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持续2周。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6个月后分别采用功能障碍指数(ODI)、单桥耐力试验(UHBE)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核心稳定性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ODI评分、UHBE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ODI评分、UHBE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ODI评分低于对照组,而UHBE时间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相比,随访6个月后的观察组患者的ODI评分较治疗后增高,UHBE时间较治疗后减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患者的ODI评分较治疗后增高,UHBE时间较治疗后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康复,坚持训练可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3.
赵龙  朱本藩  陈家骅  王立奎  张荣宜 《安徽医药》2020,41(12):1402-1405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缘破损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行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的60例后缘破损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的VAS、ODI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适用于后缘破损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该手术方法安全,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活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经皮椎间孔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4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nab评分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术前VAS评分为(8.46±0.88)分,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1.33±1.24)、(2.50±1.53)、(2.08±1.56)、(2.00±1.62)、(2.00±1.50)分,与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评分标准,患者术后优良率达87.50%,其中优17例,良4例,可3例。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鹿通督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收治的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钴胺片,1片/次,3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丹鹿通督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服药28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6(IL-6)和神经肽(NPY)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8.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5%(P<0.05)。治疗后,治疗组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大小腿无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6、NPY、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β-E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鹿通督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有效减轻腰部疼痛状态,并减弱炎症反应,促使腰部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6.
孙庆鹏  何继文  张超 《安徽医药》2017,38(12):1600-1603
目的 比较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襄阳市中医医院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患者47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Wiltse入路组(24例)与后正中入路组(2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区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疼痛情况;术前1天及术后半年复查时,应用VAS评估腰背部、患肢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情况,并测量、计算每位患者术前病椎滑脱率与术后病椎复位率。结果 纳入的47例患者均获得3~9个月随访,平均8.6个月。与后正中入路组相比,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不同时间点(第1天、第3天、第7天),Wiltse入路组术区疼痛评分均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半年时,Wiltse入路组在腰痛VAS评分和ODI指数低于传统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一时段,两组下肢痛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病椎滑脱率与术后病椎复位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在纠正椎体滑移与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与后正中入路手术方式可取得同样疗效,而且出血少、对脊旁肌损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王维超  徐斌  涂俊 《安徽医药》2019,40(4):361-365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及术后应用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创伤与关节镜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患者70例,按住院号末位奇偶数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试验组采用富血小板血浆(PRP)浸泡移植肌腱及关节腔注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浸泡肌腱及关节腔注射。试验组术后第3周开始,连续3周每周在关节腔内注射PRP,对照组术后不作特殊处理。测量两组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第3天大、小腿周径,术后3、6、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术后6、12个月行膝关节MRI检查。结果 术后随访12~17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第3天,试验组大、小腿周径与术前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IKDC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术后3、6个月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IKD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IKDC评分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MR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MR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膝关节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及膝关节僵硬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PRP能够改善ACL重建术后患者早期膝关节功能,缓解膝关节肿胀,促进移植韧带重塑。  相似文献   

8.
李勇  余润泽  陶学顺  郑军 《安徽医药》2017,38(8):1031-1034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强化固定方案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KP组(50例)和PVP组(50例),分别采用PKP和PVP+骨水泥强化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下地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PKP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均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及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1周VAS评分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均低于PKP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方案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PVP+骨水泥强化固定方案则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伤椎恢复程度,缓解早期疼痛,且未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9.
常丽鹏  申军  赵敏  袁太珍  龚国龄 《安徽医药》2019,40(12):1327-1331
目的 探究3D打印数字技术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重度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术前进行骨折椎体的三维重建,并3D打印椎体模型进行预操作;对照组行常规PVP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获得最佳穿刺位置时穿刺定位时间、透视次数;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2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检查,测定椎体高度、骨折椎体前缘压缩比及Cobb角,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双凹型、扁平型骨折类型及总体穿刺时间、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第1天及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骨折椎体前缘压缩比、Cobb角、VAS评分、ODI较术前均下降,椎体高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VAS评分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3D打印辅助PVP术治疗重度OVCF疗效确切,可提高PVP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红花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7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两组均给予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病变椎间盘下一个椎体棘突旁侧注射红花注射液,10 mL,1次/d。两组共给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浆P物质、血浆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和Pfirrmann分级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为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物质和β-EP水平显著升高,而IL-6和NO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P物质和β-E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IL-6和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firrmann III级患者均高于IV级(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患者腰椎功能,改善炎症状态,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调控炎症因子及镇痛物质表达。  相似文献   

11.
王卓  王绍钱  牛磊 《安徽医药》2019,40(9):1020-1023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周壁破损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周壁破损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PVP治疗)与观察组(PKP治疗),每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总曝光时间、骨水泥量及渗漏率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McGill疼痛问卷表(MPQ)评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OQOLS)评分、椎高度及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骨水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患者透视总曝光时间、骨水泥渗漏低于PV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MPQ评分、OQOLS评分、伤椎高度、cobb角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的推移各数值均有下降趋势,术后不同时间的ODI评分、MPQ评分、伤椎高度、cobb角角度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ODI评分、MPQ评分、伤椎高度、cobb角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和时间对ODI评分无交互作用(P>0.05),对MPQ评分、伤椎高度、cobb角变化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 PKP和PVP治疗周壁破损型OVCF均有较好疗效,但PKP比PVP更利于椎体高度的恢复与维持,减少了骨水泥渗漏风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祛风止痛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祛风止痛胶囊,6粒/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P物质(S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2(COX-2)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明显升高,而VAS、ODI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5-HT、NPY、SP、TNF-α、COX-2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祛风止痛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改善腰椎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炎症因子、致痛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袖状胃手术治疗重度肥胖症短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袖状胃手术(LSG)治疗重度肥胖症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LSG治疗的42例重度肥胖症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6、12个月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额外体质量下降百分比、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血清尿酸及肝脏CT值的情况,并通过Epworth嗜睡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2个月的嗜睡、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袖状胃手术,术后2例切口脂肪液化,4例术后呕吐,3例残胃水肿行短期全肠外营养,未发生Clavien-Dindo III类及以上并发症。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3、6、12个月的体质量、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各时间点EW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6、12个月的体质量和BMI均低于术前,术后第3、6、12个月的EWL%均低于术后第1个月,术后第3、6、12个月的TG低于术前,术后第6、12个月患者肝脏CT值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个月的Epworth、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G手术可以有效治疗重度肥胖症及其诱发的多种合并症,并发症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新型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置入术和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76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中固定方式不同分为ROI-C组(35例,ROI-C置入固定)和对照组(41例,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指标,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以日本整形外科及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OI-C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透视次数和失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感染、血肿、神经损伤、食管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I-C组吞咽不适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JOA评分随着时间改变依次升高,VAS评分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JOA评分、VAS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I-C置入术、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MCSM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有助于恢复颈椎生理弧度与椎间隙高度,但前者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和出血量少、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低等优点,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5.
闫志  荆珏华  钱军  田大胜  陈磊  朱斌 《安徽医药》2016,37(11):1405-1408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早中期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不同术式分为A组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组(20例)和B组后路钉棒内固定组(15例),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后凸角(Cobb角)、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表(ODI评分)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35例患者均获随访。结果 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B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方面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obb角术后为(8.47±1.67)°较术前(13.28±3.12)°减小,VAS评分术后为(2.30±1.10)分较术前(7.10±1.20)分改善,ODI评分术后(13.70±3.50)分较术前(43.80±5.50)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obb角术后(5.37±2.21)°较术前(13.83±4.54)°减小,VAS评分术后(1.90±1.20)分较术前(7.10±1.10)分减少,ODI评分术后(13.90±3.10)分较术前(41.10±5.30)分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手术前的Cobb角、手术前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Cobb角矫正及防止丢失上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Frankel分级,A组术前D级7例,E级13例,术后D级3例,E级17例,术前B组D级5例,E级10例,术后E级1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后路钉棒内固定,不做病灶清除,其疗效优于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早中期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朱亚坤  范海涛  赵勇  申才佳 《安徽医药》2018,39(10):1249-1252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5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行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对照组则行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评定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2天、术后3个月、6个月评定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6个月通过X线片测量计算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术后6个月通过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腰背慢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天、3个月、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差值分别为(12.95±1.83)°、(28.24±4.25)%,均大于对照组的(11.68±1.67)°、(24.13±3.62)%(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李健  卢慧  刘萍  张家庆  许家岭 《安徽医药》2019,40(2):129-132
目的 探讨手术前左室收缩功能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吻合术后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收治并拟建立AVF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54例,根据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54例患者分为LVEF正常组33例(LVEF >50%)和LVEF降低组21例(LVEF ≤ 50%)。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头静脉内径及术后2周、4周、6周、8周头静脉内径和血流量,比较两组患者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术前LVEF与术后头静脉内径和血流量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8周内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正常组术后4周、6周、8周头静脉内径均大于LVEF降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正常组术后6周、8周头静脉血流量均大于LVEF降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LVEF与术后2~4周、4~6周及6~8周头静脉内径变化值成正相关(r=0.270、0.305、0.308;P均<0.05),术前LVEF与术后4~6周及6~8周头静脉血流量变化值成正相关(r=0.318、0.299;P均<0.05)。结论 AVF吻合术前LVEF影响术后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量的变化,高LVEF有利于术后头静脉的扩张及血流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曹参  余润泽  章玉冰  陶学顺 《安徽医药》2020,41(11):1333-1336
目的 对比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病例65例,其中Wiltse入路内固定(Wiltse入路组)33例,微创经皮内固定(经皮组)32例。通过调阅病历、影像学资料及随访对比两组病例近(术后7~12天内)、远(术后一年)期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09±1.22)个月。Wiltse入路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长/多于经皮组,但其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后凸cobb角组间、交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及术后一年伤椎前缘高度比均高于术前,且术后一年低于术后3天(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及术后一年矢状面后凸cobb角均低于术前,且术后一年高于术后3天(P均<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ODI评分组间、交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年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术后1年的ODI评分低于术后1周(P均<0.05)。结论 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较Wiltse入路内固定更优,两者远期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普瑞巴林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微创治疗的13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于麻醉实施2 h前服用塞来昔布胶囊0.4g,术后对照组患者每12 h服用一次塞来昔布胶囊进行镇痛,每次服用剂量为0.2 g;实验组患者麻醉前服用普瑞巴林胶囊200 mg,术后每12 h服用一次普瑞巴林胶囊进行镇痛,服用剂量为150 mg/次。比较两组患者静息痛及活动痛VA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远期随访3个月内的神经性病理疼痛发生率。结果 术后,两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12、24、72 h静息痛及活动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TNF-α、IL-6水平均有所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血清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示实验组神经性病理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瑞巴林胶囊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术患者术后疼痛,同时降低其血清TNF-α、IL-6水平,且远期随访效果较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聚维酮碘预防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例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患眼101只)。研究组术前结膜囊使用2.5%聚维酮碘,对照组术前结膜囊使用庆大霉素。比较两组患者眼内炎的发病率、自觉症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后对其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角膜荧光染色检查(FL)、视力检查。结果:研究组术后无患者发生眼内炎,对照组术后6例(5.94%)患者发生眼内炎,研究组眼内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两组患者异物感、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F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FL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3个月恢复术前水平(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FL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F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应用聚维酮碘,术后眼内炎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不会影响视力的恢复,在临床上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