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评价二巯基丙磺酸钠对SD大鼠硫芥全身吸收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 ,硫芥中毒剂量为 4mg·kg- 1sc。治疗组动物在中毒 30min后 ,ip 30mg·kg- 1二巯基丙磺酸钠 ,当日2次 ,之后每日 1次 ,连续应用 5d。通过观察 1周内动物腹泻率和死亡率、体重变化、血常规指标变化来评价药物疗效。结果 与中毒对照组相比 ,药物治疗组的腹泻率、动物体重等均无显著差异 ,d 4开始中毒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出现动物死亡 ,至d 7死亡率分别为 70 %和 4 0 % ,有显著性差异。中毒初期 ,治疗组某些血液学指标的改变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但与中毒组差异显著。中毒期内 ,治疗组与中毒组的各项指标均与正常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但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在恢复期 ,治疗组的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量已恢复至与正常组无异 ,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虽与正常组有差异 ,但也显著好于中毒组 ,而中毒组的大部分指标仍与正常组有较大差异。结论 在硫芥全身中毒的综合治疗方案中 ,选用合适剂量的二巯基丙磺酸钠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评价钙拮抗剂尼卡地平对SD大鼠硫芥全身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 ,硫芥中毒剂量为 4mg·kg- 1sc。治疗组动物在中毒后 30min即ip 0 .15mg·kg- 1尼卡地平 ,每日2次 ,连续 5d。通过观察 1周内动物腹泻率和死亡率、体重变化、血常规指标变化来评价药物疗效。结果 与中毒对照组相比 ,药物治疗组的腹泻率、死亡率、动物体重等均无显著差异。中毒初期 ,治疗组某些血液学指标的改变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但与中毒组差异显著。中毒期内 ,治疗组与中毒组的各项指标均与正常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但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在恢复期 ,治疗组的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量已恢复至与正常组无异 ,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虽与正常组有差异 ,但也显著好于中毒组 ,而中毒组的大部分指标仍与正常组有较大差异。结论 硫芥全身中毒的综合治疗方案中 ,在掌握合适剂量情况下 ,尼卡地平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探讨硫芥对小鼠外周血细胞DNA损伤的剂量 效应和时间 效应关系 ,为寻找硫芥中毒早期亚临床损伤的诊断指标 ,提供动物体内实验的数据。方法 昆明种小鼠 ,硫芥纯度 97.3% ,用1,2 丙二醇稀释成所需浓度 ,在颈背部皮下注射。随机分为丙二醇溶剂组 ,硫芥中毒组 (自身对照 ) :18mg·kg- 1(LD50 ) ,2 4mg·kg- 1(LD70 ) ,30mg·kg- 1(LD90 ) ,正常观察组和中毒观察组 ,每组 10只小鼠(18mg·kg- 1组除外 )。剪尾采血 5 μL ,采血时间为0 ,2 ,4 ,8,2 4 ,72和 12 0h。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进行制片、铺胶、裂解、电泳、染色。荧光显微镜下目镜测微尺测量 ,彗星细胞DNA迁移度(μm)和彗星细胞DNA迁移率 (% ) ,统计分析用SPSS10 .0分析软件及卡方检验。结果 ①硫芥中毒后受损细胞 (即拖尾细胞 )DNA迁移率 4h达到峰值 ,低、中、高 3个剂量组分别为 35 .3% ,5 7.8% ,72 % ,显著高于自身对照 (P <0 .0 1) ,8h后逐渐降低 ,72h后低剂量组接近正常值 (P >0 .0 5 )。②DNA迁移度 (拖尾长度 ) 4h达到第一个峰值 ,低、中、高 3个剂量组分别为 (16 .0 0± 1.99) ,(2 2 .0 5± 1.0 0 ) ,(35 .90± 1.2 9) μm ,显著高于自身对照 (P <0 .0 1) ,2 4h出现第二个峰值 ,其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上述结果提示硫?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硫芥对小鼠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毒性。方法 将60只孕鼠随机分为6组,即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硫芥5.0, 1.0和0.2 mg·kg-1染毒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于孕第7天开始定时腹腔注射给药,连续6 d,每天1次。于妊娠第18天处死孕鼠进行胎鼠检查。结果 硫芥1.0和5.0 mg·kg-1组孕鼠体重增长受抑,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硫芥对胎鼠外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导致胎鼠出现血肿,各染毒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1);硫芥对胎鼠骨骼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椎体缺失、胸骨二分化、胸骨残余、椎弓分离、颈肋等。硫芥0.2, 1.0和5.0 mg·kg-1组畸形(变异)率分别为22.45%, 29.17%和18.00%,硫芥0.2和1.0 mg·kg-1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硫芥可导致小鼠胚胎外观和骨骼畸形,有一定致畸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硫芥中毒复合枪弹伤伤情观察 ,了解硫芥中毒复合伤伤情特点。方法 动物分为假手术组、中毒组、中毒复合枪伤骨折、中毒复合骨折中毒急救、中毒复合骨折中毒急救及手术救治。将兔四肢关节伸展位固定在架上 ,枪击点位于右大腿中下 1/ 3前外侧 ,皮肤硫芥染毒 5min后 ,枪击造成兔右股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立即进行中毒急救及手术救治。假手术组动物以生理盐水替代硫芥 ,相同部位行假手术 (即切开显露股骨 ,不作骨折固定 )。观察 2 4h存活率及伤情变化。结果 假手术组及单纯中毒组 2 4h死亡率均为 0 % ,中毒复合骨折动物未经救治死亡率为 10 0 % ,经手术急救后死亡率为 2 5 %。死亡兔与创伤重及骨折部位大出血有关。结论 硫芥中毒复合火器伤骨折 ,先挽救危及生命的骨折出血 ,同时洗消解毒  相似文献   

6.
西布曲明对金硫葡萄糖诱导肥胖动物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西布曲明 (MR)的减肥作用。方法 给体重为 2 0~ 2 4 g的♂小鼠腹腔注射金硫葡萄糖 (GTG) 80 0mg·kg-1一次以诱导产生肥胖 ,对照组动物则给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在造型后 2 1d ,将肥胖动物按体重随机均分为 5组 ,分别灌胃MR 3 0 ,6 0和 12 0mg·kg-1;安菲拉酮 90mg·kg-1,模型组和对照组则均给 0 5 %CMC 10ml·kg-1,1d 1次 ,连续 18d。末次给药后 2 4h ,动物同时禁食过夜后 ,将动物轻度麻醉后测其体长及体重 ,眼眶取血测定其血清甘油三酯 (TG) ,胆固醇 (TC) ,胰岛素和血糖浓度 ,取腹部、肾周围及生殖器周围白色脂肪组织称重 ,同时取肩胛下棕色脂肪组织称重 ;取生殖器周围白色脂肪组织作脂肪细胞记数。结果 MR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可使GTG小鼠的体重增加减少、使GTG小鼠的脂肪垫重量和Lees指数均减少、使肥胖动物的胰岛素和TG含量降低、使GTG小鼠每克脂肪组织的脂肪细胞个数增加 ,其表面积和体积均减少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布曲明对GTG肥胖小鼠有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7,(7):1441-1443
目的:评价头孢唑林与左氧氟沙星对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产褥期感染产妇10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唑林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白细胞(WBC)计数及其分类计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产妇的血WBC计数、中性粒细胞(GRAN)、单核细胞(MON)和淋巴细胞(LYM)分类计数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血WBC计数及GRAN、MON和LYM分类计数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唑林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血WBC计数和分类计数值,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皮素 1(ET 1)和内皮素A型受体 (ETAR)在硫芥中毒后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观察大鼠硫芥中毒后肺组织ET 1和ETAR各自转录表达变化、相互关系及其与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 硫芥中毒后大鼠肺组织ET的含量明显增加 ,2h达峰值 ,但在 12h后下降到低于正常组 ;中毒后肺组织ET 1及ETAR的mRNA表达均增加 ,ET 1mRNA在 2 4h仍高于正常 ,ETARmRNA在 2 4h低于正常组。结论 ET 1及其受体ETAR在硫芥中毒后肺部病理生理进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硫芥中毒复合腹部穿透伤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硫芥中毒复合枪弹伤伤情 ,以了解硫芥中毒复合伤伤情特点 ,为临床救治提供帮助。方法 实验兔分中毒复合火器伤组及假手术组。中毒复合伤组 :兔正中切 1~ 2cm小口入腹 ,提起胃窦部缝扎固定于腹壁 ,固定于枪击架上 ,左侧腹部硫芥染毒 5min后 ,5 4式手枪距腹部 2 0cm枪击 ,立即进行中毒急救及手术救治。假手术组 :兔以生理盐水替代硫芥中毒 ,剖腹探查 (进腹 ,不做胃手术 )时间同实验组。 2 4h后观察存活率。结果 假手术组及单纯硫芥中毒组 2 4h死亡率均为 0 %。中毒复合枪伤的手术急救组 2 4h死亡率为 2 5 % ,未进行手术急救的死亡率为 10 0 %。死亡兔为腹腔内出血较多及创伤较重有关。结论 硫芥中毒复合火器伤的救治应在局部消毒、清创的同时以首先抢救火器伤情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硫芥皮肤染毒防治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 采用与人的皮肤结构相似的猪皮肤作为实验模型 ,作者选用了云南产的小香猪为实验动物 ,用不同浓度的硫芥染毒皮肤 ,染毒剂量为 5 μL硫芥 (0 .5mg·cm2 )和 10 μL硫芥 (1mg·cm- 2 )。观察皮肤损害情况及其病理变化。治疗药物选用皮肤科常用的抗炎药物烧伤宁、钙调蛋白拮抗剂三氟拉嗪、NO合酶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甲基酯、ADP 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尼克酰胺。结果 实验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红斑、水肿和糜烂出现的时间、程度和范围无明显差别。染毒后 1周 ,对照组创面表皮结构破坏 ,部分表皮纤维化 ,部分表皮坏死 ,真皮胶原肿胀变性 ,弹力纤维断裂 ,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药物治疗组可见表皮纤维化 ,真皮层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染毒后用药时间组间无明显差异。染毒后 3周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表皮均明显纤维化 ,部分表皮恢复 ,对照组的表皮下仍可见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而治疗组的皮肤结构已基本恢复。结论小香猪的皮肤为黑色 ,影响红斑、水肿症状的观察 ;且与断乳小猪相比其皮肤相对较厚 ,相同的染毒剂量对其皮肤造成的损伤也较轻。 4种治疗药物对硫芥皮肤损伤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因此只能作为皮肤损伤后对症综合治疗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硒 (Se)和锌 (Zn)预防梭曼中毒的可能性。方法 雄性大鼠 4 0只 ,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染毒组、硒治疗组、锌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和染毒组每日 5mL·kg- 1的生理盐水(NS)ig ;硒治疗组每日 1mg·kg- 1Na2 Se0 3的NS液ig和锌治疗组每日 4mg·kg- 1Zn(C6 H11O7) 2 的NS液ig ,共ig 9d。d 10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sc 0 .9LD50 梭曼 ,2h后断头处死并取样 ,测定大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性及血清、大脑、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总抗氧化力 (T AOC)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结果 梭曼中毒大鼠后 ,染毒组大鼠全血AChE活性被明显抑制 ,血清、大脑、肝脏的SOD活性、T AOC显著下降 ,NOS含量明显升高 ,而硒和锌预防组大鼠对梭曼引起的AChE、SOD、NOS活性和T AOC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提示硒和锌对梭曼中毒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白细胞计数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建中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87-2388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贫血(M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方法对59例初诊MA患者的WBC进行分析。结果男、女MA患者LYM中位数分别为1.40×10^9’/L,1.30×10^9/L(P=0.8980);男、女MA患者GRAN均数分别为(2.04±1.11)×10^9/L,(1.36±0.85)×10^9/L(P=0.0205)。MA组、对照组LYM中位数分别为1.30×10^9/L,1.80×10^9/L(P=0.0009);12例MA患者LYM≤0.8×10^9/L,LYM最小值为0.2×10^9/L。MA组、对照组GRAN中位数分别为1.70×10^9/L,3.40×10^9/L(P=0.0000);3例MA患者GRAN〈0.5×10^9/L,GRAN最小值为0.1×10^9/L。MA组、对照组WBC中位数分别为3.20×10^9/L,5.40×10^9/L(P=0.0000)。结论MA患者常见LYM、GRAN及WBC减少,女性GILAN较男性减少更显著。MA患者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逆转录病毒鼠白血病病毒感染小鼠模型,研究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NCPP,Nano-scale Productfrom Corynebacterium parvum)体内抗逆转录病毒鼠白血病病毒作用,初步评价其抗HIV的作用。方法:将逆转录病毒鼠白血病病毒(SRS8)T淋巴细胞株复苏后,加新鲜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进行培养。每只小鼠腹腔注射逆转录病毒鼠白血病病毒(SRS8)T淋巴细胞1×105/0.3 mL。动物腹腔攻毒4 h后,NCPP给药组分高(2.0 mg·次-1·只-1)、中(0.5 mg·次-1·只-1)、低(0.125 mg·次-1·只-1)3个剂量组,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5次;阳性对照组用双汰芝(200 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14 d。部分动物14 d后检测血常规,解剖取脾,计算脾指数。其余动物观察存活率。结果:小鼠感染病毒给药14 d时,阳性对照组及NCPP中剂量组体重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好转(P<0.05)。血液学指标变化明显,阳性对照组及NCPP中剂量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NCPP中剂量组脾指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30 d存活率:NCPP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60 d存活率: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5)。结论:NCPP具有明显的抗逆转录病  相似文献   

14.
576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细胞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海洛因依赖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顺序采取海洛因依赖烫吸及静脉注射者外周血各 2 88例为研究对象 ,以 2 88例经检查血常规在正常范围的健康人群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烫吸组、静脉注射组红细胞计数 (RBC)、红细胞比积 (HCT)、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血红蛋白浓度 (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血小板计数 (PLT)、白细胞计数 (WBC)、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 (LYM)、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 (GRAN)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静脉注射组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中间细胞计数绝对值 (MID)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上述各项指标、各级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静脉注射组RBC显著低于烫吸组 (P <0 0 5 )。烫吸组PLT、GRAN显著高于静脉注射组 (P <0 0 1)。海洛因依赖者中 2 7 95 %WBC、15 80 %GRAN高于常模。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细胞计数中RBC有降低趋势 ,WBC、PLT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弄清三苯基铋 (TPB)的毒性及其潜在毒性作用。方法 亚急性毒性试验选用 18~ 2 2g的昆明种小鼠 4 4只 ,随机分为 4组 ,即低、中、高剂量组 (10 .9,2 1.8,4 3.5mg·kg- 1)和对照组 ,每组 11只 ,雌性 5只 ,雄性 6只。隔日经口中毒 35d。测体重变化、脏器系数 (心、肝、脾、肺、肾、睾丸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 )、肝肾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血清尿素氮 )功能和蓄积毒性。对各脏器做病理组织学检查。致突变试验包括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选用体重 18~ 2 2g昆明种小鼠 5 5只 ,随机分为 5组 :即低、中、高 3个剂量组 ,各组中毒剂量分别为 10 .9,2 1.8,4 3.5mg·kg- 1,以及阴性、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用植物油 ,阳性对照组于试验d 1和 34,35d环磷酰胺 (CP ,6 0mg·kg- 1ip)。各组小鼠中毒 35d后处死。结果 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 ,高剂量组染毒 1周后 ,小鼠出现活动减少、行动迟缓。肝、肾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病理检查发现 ,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细胞呈轻度水样变性。蓄积系数K =1.33,属于明显蓄积。其他指标未见显著变化。结论 TPB属中等毒性物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苯那普利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效应。方法将2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随机分成4组 ,每组6只。其中3组分别灌胃缬沙坦8mg·kg-1、24mg·kg-1和苯那普利1mg·kg-1 ,对照组和6只正常大鼠给生理盐水。结果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后血压均显著降低 (均P<0.01),以缬沙坦 (24mg·kg-1)的降压幅度最大 ,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P<0.01)。苯那普利组的心肌细胞横径 (TDM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缬沙坦 (24mg·kg-1)组的TDM和心脏湿重/体重 (HW/BW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且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均具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缬沙坦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且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强度并不平行 ;缬沙坦 (24mg·kg-1)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较苯那普利 (1mg·kg-1)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长期重复口服给予氯替泼诺对家犬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 取健康杂种家犬 2 4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低 (5mg·kg-1)、中 (15mg·kg-1)和高剂量组 (30mg·kg-1) ,连续口服给药 18wk ,停药恢复 2wk ,进行常规毒理学观察和指标检测。结果  (1)氯替泼诺 5mg·kg-1,未见明显异常发生。 (2 )氯替泼诺 15mg·kg-1给药 3wk后 ,动物体重增长减慢 ;给药4个月血液学检查 ,单核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 (3)氯替泼诺 30mg·kg-1,给药第 8d时一雄性犬死亡。其它 5只家犬给药期间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给药结束时 ,尿蛋白升高 ,单核细胞比例升高 ,TP、Crea、TC降低 ,ALP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 ,一只动物肝汇管区慢性炎症 ,肝细胞变性 ,胞浆空泡状 ,核固缩。停药结束 ,除高、中剂量组体重增长未完全恢复仍低于对照组外 ,其它各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氯替泼诺家犬长毒试验无毒反应剂量为 5mg·kg-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曲尼司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实验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另取8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均用烟熏和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每日胃管内灌注等量生理盐水或曲尼司特(400mg·kg-1·d-1);对照组胃管内灌注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每组动物分别于处理后d7、14、28各处死8只进行相关检测。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中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取肺组织作HE染色,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天狼猩红偏振光法观察大鼠Ⅰ、Ⅲ型胶原分布和沉积情况,并行图像分析。结果:同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各组的BALF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中巨噬细胞的比率均明显下降(P<0.05);病理图像分析提示治疗组的气道壁厚度及腺体厚度/气道壁厚度、血管壁厚度等均较模型组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胶原沉积以Ⅰ型为主,28d时增生明显;治疗组同模型组相比,Ⅰ型胶原的沉积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曲尼司特可能通过减轻COPD实验大鼠的巨噬细胞在气道的聚积,以及减少Ⅰ型胶原的沉积,从而改善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观察褪黑素 ( MT)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的保护作用 .将所有受试动物分为 5组 ,即正常组 ,MT( d0 - d7,5mg·kg-1·d-1,ig)组 ,多柔比星模型组 ( d 1 ,Dox,5mg· kg-1,iv)组和MT( d 0 - d 7,0 .5,5mg· kg-1· d-1) + Dox( d 1 ,5mg· kg-1,iv)组 .检测大鼠 d7,d1 4,d2 1和 d2 8时尿蛋白 ,尿丙二醛排泄量和 d 2 8时血浆生化指标 .结果显示 ,Dox组大鼠呈典型的肾病综合征 ,MT+ Dox组大鼠尿蛋白减少 ,血浆蛋白明显回升 ,血脂降低 ;同时 ,Dox组动物尿丙二醛显著增加 ,MT+ Dox组丙二醛降低 .这些结果表明 ,MT可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损害 .  相似文献   

20.
秦淑兰  金绣春  赖晓阳 《中国药房》2011,(41):3868-3869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模型小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8周后随机分为非治疗组和NAC治疗组(200mg·kg-1.d-1),每组6只,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4周,另设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检测各组小鼠给药前后体重、血糖水平及给药后尿液中脂质过氧化标志物8-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治疗组和NAC治疗组小鼠给药前后体重均明显降低,血糖均明显升高(P<0.001),但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非治疗组比较,NAC治疗组小鼠尿液中8-Isoprostane浓度明显降低(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AC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模型小鼠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