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疗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联活菌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联合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联活菌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肝脏功能,缩短病程,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头孢噻肟钠联合左氧氟沙星腹腔灌注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肝硬化腹水并发细菌性腹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一定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还进行腹腔灌注头孢噻肟钠(凯福隆,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左氧氟沙星。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1%,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2%,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噻肟钠联合左氧氟沙星腹腔灌注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薄芝糖肽联合腹水浓缩回输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56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8例,试验组进行薄芝糖肽4 m L,每天1次,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对照组进行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脂多糖结合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降钙素原水平,肝功能,并观察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脂多糖结合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降低,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高于对照组的53.57%(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4%(P<0.05)。结论薄芝糖肽联合腹水浓缩回输可有效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腹水联合腹腔注射抗生素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效果。方法1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定针3.0静脉点滴,加阿米卡星针0.2肌内注射,每日两次,疗程14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腹腔穿刺放腹水隔天一次,同时给予头孢他定加阿米卡星一次用量等放腹水结束时注入腹腔,疗程14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8%)与对照组(65.7%)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无效率(34.3%)高于治疗组(13.2%),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放腹水联合腹腔注射抗生素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效果比单静脉用药要好。  相似文献   

5.
储建坤  刘荣欣  张征  杨涛  陈慧巧 《河北医药》2011,33(10):1451-1452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7 d测定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并统计患者的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相比,治疗组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可以降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共56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护肝类药物、利尿剂、抗生素等。自发性腹膜炎症状缓解及腹水消退后,观察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对照组未给予抗生素或益生菌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自发性腹膜炎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有效率为60.7%,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观察组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预防效果显著,能降低自发性腹膜炎的再发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排放腹水 +生理盐水腹腔灌洗 +抗生素腹腔注射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61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3例 ,在静脉应用头孢曲松钠 ( 1g ,日 2次 )的基础上 ,腹腔穿刺排放腹水 3 0 0 0~ 5 0 0 0ml,生理盐水 2 0 0 0ml滴入腹腔 ,再放出 15 0 0ml,注入腹腔头孢曲松钠 2g ,每周 2次。对照组 2 8例 ,单纯静滴头孢曲松钠 ,1g ,日 2次。疗程均为 2周。 结果  两组 1周治愈率分别为 69.7%和 42 .86% ,P <0 .0 5。 2周治愈率分别为90 .9%和 71.43 % ,P <0 .0 5。 结论  静脉应用抗生素联合排放腹水腹腔灌洗注药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静脉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应用第三代头孢类、青霉素类、半合成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先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择对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8.8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7271,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有效率最高者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有效率为39.29%(11/28),其次为左氧氟沙星,有效率为28.57%(8/28)。结论针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抗生素是现阶段主要治疗手段,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以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7,(7):1374-1376
目的:评价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来医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92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单一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腹泻、腹水和压痛复常时间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感染和肝性脑病等)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体温、腹泻、腹水和压痛复常时间均短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P<0.05),用药期间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感染和肝性脑病等)的发生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有效地改善了其临床症状,用药期间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腹腔灌洗术联合静脉滴入抗生素治疗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患者65例,男47例,女18例,年龄27~63岁,平均46.3岁.肝炎后肝硬化34例,酒精性肝硬化2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病因不明性肝硬化7例,合并原发性肝癌16例,肝性脑病19例次.1.2 诊断依据:参照全国腹水学术讨论会制订的标准:①有腹痛,发热,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症状体征;②腹水常规检查:白细胞> 300/mm~3,中性粒细胞(PMN)>0.25;③腹水细菌培养阳性.除外腹腔脏器穿孔或破裂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后,若具备其中2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即可确立.  相似文献   

11.
王静  李菲 《首都医药》2010,17(4):49-5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采用血必净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同时给予保肝、支持、利尿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感染控制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感染控制在治疗组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0%)(P〈0.05),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有效措施,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8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5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腹水培养、药敏试验、治疗方法和疾病转归等情况。结果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腹痛、腹胀等一般症状为主,典型的腹膜刺激征仅见于部分患者。腹水培养以大肠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提示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全部患者采用第3代头孢菌素治疗后,治愈8例,好转25例,无效14例,死亡7例,总有效率为61.11%。结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临床诊疗时应予以重视,及时进行腹水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高敏感抗生素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黄晓宇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317-3321
目的研究注射用胸腺法新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溶于100 mL氯化钠溶液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皮下注射注射用胸腺法新,1次/3 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体征变化时间、腹水指标变化情况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9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温复常时间、腹水消失时间、腹水常规正常时间、腹水培养阴性时间和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腹水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均有所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功能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胸腺法新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升机体免疫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彭金山 《北方药学》2012,9(8):69-69
目的:总结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临床治疗,分析SBP治疗方式与肝功的关系。方法:26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给予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静滴,部分疗效不好者改用腹腔注射或腹腔灌洗后再注射抗生素,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6例静脉给药有效率为73%(19/26),7例腹腔注射抗生素,感染也被有效控制。结论:静脉注射抗生素结合腹腔注射抗生素能有效控制肝硬化并发SBP且感染严重程度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6,(1):166-168
目的:评价白蛋白与呋塞米联用对肝硬化腹水患者伴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6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蛋白与呋塞米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3.33%(P<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ALB)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腹胀缓解时间、腹水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血电解质浓度(K~+、Na~+、Cl~-)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蛋白与呋塞米联用对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其腹水消退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早期识别。方法67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102例肝硬化无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结果观察组患者血PCT、CRP和乳酸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7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中,根据血PCT、CRP和乳酸确定的早治患者36例,根据腹水培养进行的晚治患者31例,早治组腹水治愈率为83.3%,晚治组腹水治愈率为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PCT、CRP和乳酸可以作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早期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64、sCD14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162例,根据是否合并SBP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合并SBP,78例)和对照组(未合并SBP,8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腹水CD64、sCD14,全部患者均采用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腹水CD64、sCD14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铑.01);治疗后研究组CD64、sCD14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SBP患者腹水CD64、sCD14水平显著增高,治疗后CD64、sCD14水平明显下降;联合检测腹水CD64、sCD14对诊断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抗感染药学》2018,(1):183-184
目的:评价头孢噻肟钠对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7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如保肝、补血、抗感染、补充热量、利尿、补充白蛋白和纠正水电解质等),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噻肟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常规组为71.43%(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86%低于常规组为17.14%(P<0.05)。结论:采用头孢噻肟钠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邵颖  宋光平 《首都医药》2009,16(16):38-39
目的进一步提高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86例不典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及脱落细胞病理检测、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不典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腹水脱落细胞检查可以判断有无细菌感染。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以大肠杆菌占多数;致病菌对多数常用抗生素有耐药性,但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几乎不耐药。结论结合病理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早期诊断不典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结合细菌培养早期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采取广谱抗生素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治疗期间需明确病情,采取有效治疗,先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药物,以此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