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 要:目的 对1株来源于中国西沙群岛的珊瑚Sarcophyton trocheliophorum共附生真菌Cladosporium halotolerans(18XS79ZP-2)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真菌Cladosporium halotolerans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方法,并通过与报道的数据进行对比,对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真菌Cladosporium halotolerans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10个化合物,分别为1-Acetyl-β-carboline(1)、(K)-3a-hydroxyfuroindoline(2)、3-Hydroxyacetylindole(3)、(R)-3-Hydroxy-3-(2-hydroxyethyl)indolin-2-one(4)、(R)-3-hydroxy-3-( 2"-oxopro-pyl) indolin-2-one(5)、Nb-acetyltryptamine(6)、cyclo-(L-Pro-L-Leu)(7)、cyclo(L-Pro-L-Phe(8)、cyclo-(L-Val-L-Tyr)(9)、cyclo-(L-Val-L-Leu)(10)。结论 从真菌Cladosporium halotolerans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0个已知化合物,化学结构类型分别属于β-carboline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和二酮哌嗪类生物碱。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真菌Cladosporium halotolerans中得到。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对海绵来源真菌Aspergillus flavus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化学结构研究。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真菌Aspergillus flavus 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质谱等现代波谱学方法,通过与已报道数据进行对比,对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海绵来源真菌Aspergillus flavus 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9个化合物,包括2个已知二酮哌嗪生物碱 Ditryptophenaline (1)、3-[(1H-Indol-3-yi)methyl]-6-benzylpiperazine- -2,5-dione (2),7个已知化合物 9,12-octadec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 (3)、4-Hydroxy-3-methoxypropiophenone (4)、 Arboreumine (5)、 Asperfuran (6)、 p-Hydroxybenzoic acid (7)、 polybotrin (8)和Kojic acid dimethyl ether (9)。结论 从真菌Aspeigillus flavus 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对来源于南极苔藓的嗜冷真菌Pseudogymnoascus sp. OUCMDZ-3578进行菌种鉴定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种属;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薄层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学方法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6个单体化合物,包含3个二苯甲酮类化合物sulochrin (1)、hydroxysulochrin (2)、desmethylsulochrin (3),3个蒽醌类化合物questin (4)、questinol (5)、endocrocin (6)。测试了化合物的抗老年痴呆活性。结论 从南极苔藓样品,分离获得嗜冷真菌,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为Pseudogymnoascus sp. OUCMDZ-3578,从中分离鉴定了化合物1~6,对研究嗜冷真菌及其代谢产物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耐酸产紫青霉OUCMDZ-019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发现潜力结构资源。方法 对菌株进行规模发酵得到粗提物,利用常压柱层析、凝胶分子筛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核磁共振1D NMR、2D NMR、圆二色谱ECD、旋光等)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评价其抗病毒生物活性。结果 分离鉴定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Mitorubrinol (1)、6″-Hydroxy-(R)-mitorubrinic acid (2)、(-)-Mitorubrinic acid (3)、Purpurquinone D (4)。结论 从耐酸真菌产紫青霉OUCMDZ-019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得到了化合物1~4,均属于嗜氮酮类化合物,研究获得规模量产化合物3,为后续药物的结构衍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茶园土壤真菌Fusariums sp.CT01-P-5次级代谢产物,以期得到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茶园土壤真菌Fusariums sp.CT01-P-5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lo (S-Phe-S-Ser)(1)、Cyclo (R-Phe-S-Ser)(2)、Cyclo (4-hydroxyl-S-Pro-S-Phe)(3)、Cyclo (4-hydroxyl-R-Pro-S-Phe)(4)、lateritin (5)、beaurericin (6)、Cyclo (R-Pro-S-Phe)(7)、Cyclo 1-[2-(cyclopentanecarbonyl-3-phenryl-propionyl]-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1-carbamoyl-propyl)-amide (8)、Cyclo (Pro-Leu)(9)、Cyclo (Leu-Arg)(10)、Cyclo (Try-Pro)(11)、4-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 (12)、phenylacetic acid (13)、N-(2-phenylethyl) acetamide (14)和Cyclo (S-Tyr-4-hydroxyl-S-Pro)(15)。结论化合物1、2、8为首次从镰刀霉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茶园土壤微生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添加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Vorinostat或丁酸钠的海洋来源朱黄青霉菌Penicillium minioluteum ZZ1657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传统色谱方法(如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层析过滤)结合现代色谱法(如高效液相色谱),对菌株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高分辨质谱(HRMS)等现代谱学技术,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分离的化合物结构;采用CCK-8法和96孔板法评价了化合物的抗癌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 从刺激后的朱黄青霉菌ZZ1657的发酵物中共计分离7个化合物,鉴定为:N1-Phenyloctanediamide (1),酪醇 (2),对羟基苯甲酸 (3),Orcinol (4),苔色酸 (5),2,4-Dihydroxy-6-(4-hydroxy-2-oxopentyl)-3-methylbenzaldehyde (6),Purpuresters A (7)。结论 表观遗传修饰剂Vorinostat或丁酸钠能够调控菌株Penicillium minioluteum ZZ1657的次级代谢产物表达能力,增加其产物的多样性。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7无抗癌活性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单株菌多次级代谢产物(OSMAC)策略对一株南海深海沉积环境来源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方法 通过改变培养基组成并筛选合适的发酵条件,采用硅胶柱层析、反相ODS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学方法对真菌Aspergillus sp. SCSIO F063的发酵产物进行化学分离,利用NMR, MS等波谱学技术并结合文献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并对化合物进行初步的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 从菌株SCSIO F063中新增分离鉴定5个单体化合物: 6-O-methyl-averythrin(1), (2,4-dichlorophenyl)-2,4-dichlorobenzoate(2),dibutyl phthalate(3),folipastatin(4),di-(2-ethylhexyl)-phthalate(5)。结论 改变培养基组成可以刺激该菌株产生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化合物1-5为首次从真菌SCSIO F063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海洋曲霉属真菌菌株F5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一株分离自广东湛江特呈岛木榄根际土壤的曲霉属真菌F5的发酵液中分离抑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正相硅胶柱层析、分子筛层析、C18柱制备色谱分离获得单体,并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及活性测试.结果 从菌株F5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内酯、2个异香豆素类化合物和1个不饱和酸,根据化合物的谱学特征(ESI-MS、1H-NMR和13C-NMR)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1)asperlactone、(2)aspyrone、(3)penicillic acid、(4)cis-4-hydro xymellein和(5)trans-4-hydroxymellein.其中化合物4在终浓度50μg/mL时,对Candida albicans有抑制作用.结论 菌株F5分泌的代谢产物cis-4-hydroxymellein(4)对Candida albicans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南极海绵共附生来源真菌Talaromyces sp.HDN1820200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对菌株发酵液粗提物利用柱层析(VLC,ODS)、凝胶分子筛(LH-20)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MPLC)等方法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核磁共振NMR、圆二色谱ECD、红外光谱IR等)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单体化合物:(2E,4E,6E)-4-methyldodeca-2,4,6-trienoic acid(1)、(2E,4Z,6E)-4-methyldodeca-2,4,6-trienoic acid(2)、Herbaridine B(3)、Kasanosin C(4)、Citrinolactone A(5)、Citreorosein(6)、1,5,8-trihydroxy-3-(hydroxymethyl)anthracene-9,10-dione(7)和Rugulosin B(8)。结论从南极海绵来源真菌Talaromyces sp.HDN1820200中分离得到了化合物1~8,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属于脂肪酸类化合物,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中药冬虫夏草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菌,鉴定为毛霉菌Mucor luteus,对其发酵后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经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20-O-methyl-24-epi-cyclocitrinol(1),(15S)-15-hydroxy-24-epi-cyclocitrinol(2),(16R)-16-hydroxy-24-epi-cyclocitrinol(3),coniochaetones B(4),4-Hydroxybenzoic acid(5),benzoic acid(6),5,5'-diisobutoxy-2,2'-bifuran(7),bis(2-ethylhexyl)phthalate(8)。结论:化合物1~5, 7~8均为首次从M. luteus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研究荚果蕨根茎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 SYP-F-7610发酵液中抑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硅胶柱 色谱、ODS柱色谱、反相半制备HPLC等分离菌株发酵液中的次级代谢产物,根据比旋光度和波谱学数据(MS、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鉴定。采用比浊法测试次级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荚果蕨根茎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 SYP-F-7610发 酵液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青霉酸(1)、3,5,6-三甲基-2,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2)、苔黑酚(3)、4-羟基苯乙酸甲酯(4)、 6-hydroxy-5-methoxy-3-methyl-3,6-dihydro-2H-pyran-4-carboxylic acid (5)、chermesinone A (6)和(R)-甲羟戊酸内酯(7)。化合物1 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CMCC44103)、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a paratyphi B CMCC50094)、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ATCC14579)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CMCC46117)表现出抑制作用,IC50值为3.19~6.79 μg/mL。结论 本文 首次对荚果蕨属植物的内生真菌进行研究,发现荚果蕨根茎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 SYP-F-7610的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类型丰富、 生物活性多样,值得深入研究。化合物5为首次报道从青霉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报道对乙型副伤寒 沙门菌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一株海洋来源的真菌Aspergillus sp. WJP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该菌株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等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评价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 从该菌株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是(S)-(+)-11-dehydrosydonic acid(1)、sydonic acid(2)、hydroxysydonic acid(3)、(+)-austrosene(4)、(7S,11S)-(+)-12-hydroxysydonic acid(5)、(7S,11S)-(+)-11,12-dihydroxysydonic acid(6)、7-O-methylsydonic acid(7)、aspergillusene B(8)、yicathin C(9)和emodin(10);体外抗菌结果显示,化合物9和10对幽门螺旋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研究北极海洋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 HDN19-40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反相硅胶柱色 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该菌株的发酵粗提物,通过ESI-MS、NMR等波谱数据分析并与 文献对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肿瘤活性采用 MTT法测定。结果与讨论 从Aspergillus sp. HDN19-401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对比核磁数据确定为:6-O-methylaverufin (1)、6,8-di-O-methylaverufin (2)、6,8-di-O-methylnidurufin (3)、aversin (4)、oxisterigmatocystin A (5)、oxisterigmatocystin B (6)、 fellutamide C (7)、notoamides B (8)、notoamides C (9),除化合物2外,其余均为首次从极地来源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对 K562细胞系具有中等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7.78 μmol/L。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研究1株深海来源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 sp. WHUF0313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 层析、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该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 波谱(NMR)、质谱(MS)等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比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检测法和MTS细胞增殖与毒性检 测法对化合物进行抗菌和肿瘤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 从Aspergillus sp. WHUF0313的发酵产物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 为asperophiobolin G(1)、asperophiobolin F(2)、ophiobolin Q(3)、asperophiobolin H(4)、6-epi-ophiobolin G(5)、ophiobolin H(6)、 6-epi-ophiobolin K(7)、6-epi-21,21-O-dihydroophiobolin G(8)和asperophiobolin J(9)。结论 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 WHUF0313能 产生多种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化合物4对小鼠黑色素瘤B16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6和7具有较强的抗多重耐药幽门螺杆菌 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因此该菌具有开发为微生物源药物的潜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研究西太平洋海域深海沉积物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 20220129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 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菌株Aspergillus sp. 20220129的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 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微量梯度稀释法对化合物开展抑菌活性评价。结果 共分离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terretonin(1)、terretonin A(2)、methyl dichloroasterrate(3)、methyl asterrate(4)、methyl 6-acetyl-5,7,8-trihydroxy-4-methoxy-2-naphthalenecarboxylate(5)、 territrem B(6)、alantrypinone(7)、butyrolactone I(8)和versicolactone B(9)。化合物5、8和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化合物5和8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0 μg/mL,化合物9为50 μg/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1株药用红树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来源篮状菌属真菌Talaromyces flavus TGGP35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综合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对TGGP35液体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粗浸膏进行系统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1D NMR)、质谱(MS)等方法并结合文献报道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试。结果 从真菌T. flavus TGGP35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包括2个生物碱类化合物thymidine(1)和2"-O-methyluridine(2),3个内酯类化合物aspergilactone A(3)、aspergilactone B(4)和nafuredin(5),1个糖苷类化合物carnemycin E(6),3个二酮哌嗪类化合物cyclo-(L-Val-L-Pro)(7)、cyclo(L-Pro-L-Leu)(8)和cyclo(L-Pro-L-Leu)(9),其中化合物6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0.37 mM。结论 化合物1~4和6为首次从篮状菌属真菌(Talaromyces sp.)中分离得到,发现1个具有中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来源于渤海地区样品进行海洋真菌分离,并深入研究目标菌株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 ZLQ-43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海洋真菌的分离;应用溶剂萃取,TLC分析,柱色谱层析及制备HPLC等方法对菌株ZLQ-43的发酵产物进行研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并参阅文献进行化学结构鉴定;采用CPE MTT法评价其抗H1N1流感病毒活性,采用SRB法评价其抗肿瘤的活性。结果 从渤海地区样品中最终筛选分离到海洋真菌90株,从菌株ZLQ-43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聚酮类化合物6个,经结构鉴定分别为sterigmatocystin (1), dihydrosterigmatocystin (2), vericolorin B (3), paeciloquinone C (4), versiconol (5)和2,4-dihydroxy-6-((R)-4-hydroxy-2-oxopentyl)-3-methylbenzaldehyde (6)。化合物4、6具有中等强度的抗H1N1病毒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7.6%和51.5%;化合物5在1 mg?mL-1浓度下对P388细胞增殖抑制率67.79%。 结论 菌株ZLQ-43能够产生结构多样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发现化合物1、3、5具有P388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并首次报道化合物4、6的抗H1N1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源自泰国红树林底泥中的耐酸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OUCMDZ 5210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 综合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对耐酸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OUCMDZ5210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采用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紫外光谱(UV)等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以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及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两株肿瘤细胞为研究模型,采用MTT法和CCK-8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 从耐酸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OUCMDZ5210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tryprostatins B(1),fumitremorgin C(2),spirotryprostatin A(3), spirotryprostatin.B(4), 6-methoxyspirotryprostatin B (5), 8,9-dihydroxyspirotrypr-ostatin A(6)以及1个酰胺类化合物cephalimysin B(7)。结论 生物活性初步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3和6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以及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J54产生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利用MTT法测定各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从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J54发酵液中分离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ervecdysteriod D(1)、citroside A(2)、3-methoxyepicoccone(3)、2,4-二羟基-3,5,6-三甲基苯甲醛(4)、mycosphine B(5)、mycosphine A(6)、5-羟甲基糠醛(7)、对羟基苯乙醇(8)。结论其中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角果木内生真菌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4的核磁数据,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对肿瘤细胞株K-562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对1株植物内生真菌Talaromyces sp.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稻米培养基培养,通过正反相 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质谱、核磁 共振、圆二色谱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该菌株中共分离鉴定11个已知化 合物,其中包括9个聚酮类化合物(1~9)和2个环肽类化合物(10和11),分别为1-deoxyrubralactone(1)、alternariol(2)、alternariol 5-methyl ether(3)、altenuisol(4)、3-hydroxyalternariol 5-O-methyl ether(5)、(2'R,4'R,5'R)-altenuene(6)、(2'S,4'R,5'R)-isoaltenuene(7)、 (2'R,4'R,5'R)-altenuene-5'-acetoxyester(8)、7-hydroxy-3,5-dimethyl-isochromen-1-one(9)、腾毒素(10)和二氢腾毒素(11)。结论 化合 物1、化合物3~11为首次从该属菌株中分离,化合物2和3在100 μmol/L的浓度下对人膀胱癌J82细胞株具有抑制活性,抑制率分 别为56.9%和5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