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是近年来在国外开始受到关注的新理论,它是抗菌药物对致病微生物所特有的反应,可为研究抗菌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及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提供新的依据。抗生素后效应(PAE)系指细菌暴露于抗生素,在抗生素作用下被杀灭或被抑制,但当抗生素消除,其浓度下降到MIC以下,或降到可忽略不计时,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现象。本文就PAE的产生机制、不同抗生素的PAE特点、抗生素浓度对其的影响、合理给药方案的设计进行综述。1PAE的产生机制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机制有:(1)对细菌非致死…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此文阐述了各类抗生素后效应情况,并提示在临床应用中高度重视抗生素后效应的意义和方法。为临床设计更为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物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学桂 《中国药事》2006,20(8):508-510
抗菌药物后效应(post-antibiotics effect,PAE)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下或被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传统的抗菌药物临床给药方案主要是依据平均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与血药浓度、半衰期、清除率、组织分布等药动学参数来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而忽略了药物对细菌繁殖规律的影响及人体免疫机制在杀灭细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而PAE理论则指出,确定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应根据药物浓度超过MIC或MBC的时间加上PAE的持续时间,从而可延长给药间隔,减少药物剂量,起到既不影响疗效又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并可实现降低费用的目的。随着对PAE研究的深入,发现多种抗菌药物都具有PAE。目前PAE已成为评价新的抗菌药物、设计合理给药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笔者综合有关文献,对抗菌药物后效应的研究和临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作一简明阐述,旨在为优化临床给药模式,设计更加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后效应(PAE)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早在1946年Parker就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青霉素G接触30min后细菌恢复生长时间延长1~3h,但此现象终未引起充分重视.近年来因PAE对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故受到重视,随着对PAE理论深入研究,PAE已成为评价新抗生素药效动力学的重要参数,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是指细菌接触抗生素一定时间后,药物浓度下降至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清除时,其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抗菌药物后效应(PAE)的概念即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它是抗菌药物对致病微生物特有的效应。抗菌药后效应现已成为抗生素药效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药物持续抑菌时间的长短。当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最低杀菌浓度  相似文献   

7.
<正>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接触一定时间,当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除后,细菌生长仍能受到一段时间持续抑制的现象。PAE是抗生素药效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可用于指导新抗生素临床给药方案的制订,并为合理的联合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后效应(PAE)及其最低抑菌浓度(MIC)药效学变量,已引起抗生素最佳给药方案设计研究的关注。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细菌生长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十几年来的研究已表明,PAE可作为确定抗生素给药最佳剂量和次数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与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敏感抗菌药物接触后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当抗菌药物在体内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时,细菌的生长繁殖在一定时间内仍然受到抑制的现象.PAE是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结构特征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后效应在临床给药方案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李景苏  蔡长春  冯超英 《医药导报》2004,23(1):0058-0058
抗生素后效应(PAE)的研究,给抗菌药物用药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PAE参数提供了更多药物、细菌与机体3者之间作用关系的信息。提示药物在血清和组织浓度低于MIC时仍可抑制细菌生长,使药物的有效性得以延长。临床可根据各类抗菌药PAE的长短,结合药动学参数,确定新的用药剂量、间隔时间和次数,优化给药方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医疗费用,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Antibiotics     
  相似文献   

12.
13.
Antibiotics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增强剂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细菌耐药性,及其抗生素后效应(PAE)的特点、临床意义等新近研究进展,为在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借鉴PAE理论,改进传统的给药方案,合理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娟 《北方药学》2011,8(2):98-99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中抗菌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抽查24000张门诊抗菌素处方,筛选出使用不合理处方1200张.结果:发现有5个方面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结论:防范抗菌素不合理应用,需要医药主管部门、药事部门、临床医师药师及药品生产企业等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做好.  相似文献   

17.
张涛  姜凤超 《药学进展》2006,30(4):150-157
综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及作用机制以及氮杂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修饰与构效关系研究进展。作为新一代半合成大环内酯类衍生物,氮杂内酯具有抗菌谱广、药物动力学性质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评价其发展趋势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药剂科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检索2008—2009年抗菌药物的出库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增长率低于用药总金额的增长率,抗菌药物的应用中,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一直占据前3位,且呈现增长趋势。结论:应多方并举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