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庄燕黎  晁若冰 《药学学报》1999,34(8):613-616
目的:为了解大鼠im丹参注射液和ig丹参提取物后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吸收情况,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色谱柱为ODS柱,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8∶92),磷酸调至pH 2.8,在280 nm波长处检测。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结果: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大鼠im丹参注射液后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血药浓度,并考察了大鼠ig丹参提取物后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可经肌肉和胃肠道吸收入血。结论: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可作为丹参注射液和含丹参口服制剂的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注射液中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的主要成份为水溶性酚酸类,因此测定其含量,是评价丹参制剂值量的重要指标。丹参注射液质量不够稳定,其水溶性酚酸类有效成份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不同生产厂家产品差异很大。原儿茶醛为抗心绞痛有效成份,丹参素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成份。因此测定这两种成份作为指标能反映注射液内在质量。本实验采  相似文献   

3.
黄赵刚  刘钢  夏泉  陈镇 《安徽医药》2008,12(11):1055-1056
目的 测定不同厂家丹参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以考察其质量差异.方法 RP-HPLC法.Kromasil ODSC18色谱柱(250 nm ×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3%冰醋酸(22:78);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1 nm.结果 不同厂家丹参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分别为:0.497 9~7.588 5 g·L-1,0.193 4~0.635 8 g·L-1.结论 不同厂家丹参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进行含量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以甲醇-水-冰醋酸(1:4:0.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1nm。结果:6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药品中,丹参素差异最大达到195%,原儿茶醛差异达到248%。结论:加快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选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丹参酮ⅡA,选用氨水超声提取法提取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用HLPC法测定泰山野生紫花丹参、种植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酮ⅡA三种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紫花丹参、种植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根中均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丹参叶中丹参素含量较高;丹参茎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研究表明泰山三种丹参中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丹参叶含丰富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提示丹参叶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在现代临床中,丹参常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病、恶疮肿毒等。丹参中所含的水溶性丹参素与原儿茶醛均为已知的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物质,都是丹参注射液的有效成分。目前市场上丹参注射液的控制性成分为原儿茶醛及丹参素,我们对来自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情况的丹参药材,以原儿茶醛及丹参素为标准进行质量考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差异,以控制香丹注射液的质量。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90∶10),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丹参素钠、原儿茶醛的进样量分别在0.26~1.58μg(r=0.9995)、0.12~0.73μg(r=0.9996)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的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丹参素钠、原儿茶醛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99.7%,RSD分别为0.4%(n=6)、0.4%(n=6)。共测定12家企业生产的16批香丹注射液,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含量范围分别为1.02~2.08mg·mL^-1、0.24~0.51mg·mL^-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无干扰,可用于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不同厂家生产的香丹注射液之间存在显著质量差异,建议厂家重视原药材质量,改善制剂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丹参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的相似性,并对其主要成分:丹参素和原儿茶醛进行含量分析。方法采用C18色谱柱,1.0%冰醋酸的甲醇溶液-1.0%冰醋酸的水溶液程序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mL·min-1,检测波长281nm。采用夹角余弦法对3个厂家,5个批号的丹参注射液图谱进行相似性比较;建立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标准曲线,分别测出它们的含量。结果得到分离度较好的丹参注射液的各个样品的色谱图,通过计算求得各个样品图谱的相似度;3个厂家样品中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分别在14.4~180μg·mL-1和2.16~43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0.99968,0.99906;平均回收率丹参素为100.43%(RSD=1.71%,n=3),原儿茶醛为98.6%(RSD=2.47%,n=3)。结论不同厂家的丹参注射液存在质量差异,应加强和统一丹参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HPLC测定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Kroma-sil-C18柱,以甲醇-水-冰醋酸(11∶89∶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丹参素和原儿茶醛质量浓度分别在15.1~151 mg.L-1和2.72~27.2mg.L-1范围内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和100.0%(RSD<3.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通脉口服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对制剂中主要成分丹参素和原儿茶醛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Suntek Krom asil C18(250 mm×4.6 mm,5μm),甲醇-0.5%冰醋酸溶液(16∶8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1 nm。结果RP-HPLC结果稳定,精密度、重现性良好,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分别在0.315 2~1.260 8μg和0.043 0~0.172 2μg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81%和100.47%,RSD为2.13%和2.79%。结论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1.
尿中丹参素的测定及其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琦  晁若冰 《药学学报》2003,38(10):771-774
目的研究丹参素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尿药法研究丹参素的人体药代动力学。使用C18小柱对尿样中的丹参素进行净化和富集,再在ODS柱上,以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pH 2.8)为流动相,在280 nm检测。结果健康志愿者po含丹参素20 mg的复方中药颗粒剂A和丹参水煎剂后,丹参素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0.92±0.16) h和(0.94±0.21) h,8 h内丹参素尿药累积排泄率分别为(6.2±2.8)%和(14±4)%。结论 在正常剂量下,丹参素可由胃肠道吸收入人体,并可以原型从肾脏排泄;服用复方制剂后,丹参素的尿药累积排泄率较单用丹参煎剂显著降低,而二者的消除半衰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丹参素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合成方法。方法检索近60年来国内外常用数据库中丹参素合成方面的研究,对丹参素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合成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近60年来丹参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结论预测了丹参素及其衍生物合成方法的发展趋势,并为以后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丹参素进行结构修饰,改善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方法以丹参素为母核结构,设计并合成丹参素衍生物。建立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模型,MTT方法检测丹参素及其衍生物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合成了5个全新丹参素衍生物(2、3、4、7、8),其化学结构经现代波谱学方法确认。结论丹参素羧基部位进行酯键修饰能明显增加其抗氧化活性,结果优于酰胺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合成系列在丹参素醇羟基部位修饰的新衍生物,初步探索醇羟基在丹参素生物活性中的作用。方法丹参素的酚羟基以及羧基经苄基保护后,其醇羟基与相应的基团在不同的催化剂下缩合生成醚键以及酯键化合物,然后脱除保护基得到醇羟基修饰的衍生物。通过体外的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初步评价新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分析其构效关系。结果合成了11个丹参素新衍生物,并进行了结构确证;活性实验显示,醇羟基上醚键与酯键修饰的衍生物活性均没有明显高于母药丹参素。结论裸露的醇羟基可能是丹参素发挥作用的必需基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丹参素24 h缓释微丸并研究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丹参素含药丸芯,以尤特奇水分散体为缓释包衣材料进行流化床包衣制备缓释微丸,研究制剂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所得丹参素缓释微丸圆整度好,包衣均匀,体外达到24 h缓慢释放。家兔口服相同剂量的丹参素速释微丸和缓释微丸后,Cmax分别为(1.45±0.24)μg·mL-1和(0.67±0.13)μg·mL-1,Tmax分别为(2.00±0.30)h和(8.00±0.50)h,MRT分别为(3.50±0.25)h和(10.93±0.26)h。与丹参素速释微丸相比缓释微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28%±1.28%。结论:丹参素缓释微丸可以达到24 h缓释,以AUC为评价指标时,与丹参素速释微丸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6.
丹参素是从中草药丹参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类酚酸件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关丹参素衍生物的研究一直为科研人员所关注,本文对这些文献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整理,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丹参素的结构改造和药物创新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丹参素衍生物在药理作用、药效机制、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研制开发丹参素类创新药物及指导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搜集近年来与丹参素衍生物药理研究、药效机制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以功效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丹参素类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系统,对其作用机制研究也逐渐深入,但对药代动力学研究较少。结论以丹参素钠、丹参素冰片酯(DBZ)、丹参素异丙酯(IDHP)为代表的丹参素衍生物研究较深入,为其进一步的剂型开发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怡  屈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30(12):1295-1299
目的 研究丹参提取物中丹参素在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回流实验,HPLC测定药物浓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酚红浓度。结果 不同肠液pH值对丹参素的吸收无影响;丹参素浓度在2-16 μg·mL^-1内其吸收速率常数和最大吸收率均无明显差异;不同小肠部位丹参素的吸收速率大小为: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回肠。结论 丹参素在肠道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丹参素在结肠、回肠吸收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液质联用色谱法(HPLC-MS/MS)测定SD大鼠肝脏组织中丹参素钠的浓度。 方法 肝脏组织样品制成匀浆后,加入内标酮洛芬,采用液液萃取方法进行预处理。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 ,5 μm);流动相:甲醇-水(含0.01‰甲酸)(80:20);流速:1.0 ml/min;质谱条件:采用ESI离子源,负离子检测,选择MRM 测定丹参素钠和酮洛芬197→135 m/z 和 253→209 m/z。 结果 丹参素钠在20.2~1 010 n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Danshensu on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omethoate in Sprague Dawley rats. The acute omethoate poison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administrating subcutaneously with omethoate at a single dose of 60?mg/kg. Danshensu treatment markedly inhibited the increases of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cyclooxygenase-2,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hromboxane B2, and thromboxane B2/6-keto-PGF1alpha ratio induced by omethoate. Th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further confirmed that administration with Denshensu ameliorated liver injur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Danshensu possesses protective action on hepatic injury induced by omethoate and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was related to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and circulation improvement of Danshensu, at least in pa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