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业钢  金超 《河北医药》2012,34(7):986-988
目的 观察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前、后门脉和其分支血流量的改变及栓塞程度和门脉血流量的关系.方法 23例临床确诊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DSE,术前及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观测门静脉主干(PV)、脾静脉主干(SV)的血流量变化、栓塞程度及外周血象、肝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23例患者PSE术后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PV、SV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PV、SV血流量减少程度与栓塞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PSE能减少门静脉血流量,进而改善肝功能;栓塞面积控制在60%~80%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与单纯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对比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42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干细胞移植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与单纯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干细胞移植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组19例,单纯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组23例,对比观察术后3个月两组外周血象主要指标(RBC、WBC、PLT)、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行干细胞移植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组术后3个月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与单纯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均有确切疗效,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9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1~4年,观察术前与术后血常规、脾脏体积、门脉内径、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动力学、肝功能改变以及并发症。结果9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3个月脾脏逐渐缩小,6个月内明显缩小( P<0.01)。门脉内径缩小,术后不同时期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具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无影响。83例术后有左上腹疼痛、发热,10例出现胸、腹水,5例出现左侧肺炎。结论 PSE治疗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可显著改善脾功能亢进症状,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不影响肝功能,延长生存期,远期效果显著且稳定,是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末梢动脉分散栓塞法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应用PVA-500颗粒经导管于脾门处脾动脉主干缓慢注入,使PVA-500颗粒分散分布于脾脏边缘,栓塞面积控制在40%左右,栓塞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血象回升及维持情况。结果 2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低热4例,中等度发热14例,高热6例;左侧腹部疼痛19例;吸气性左胸痛4例;6例出现腹水,6例出现反复呃逆;肝功能与术前比较一过性损害17例;术后1周白细胞由术前(2.58±0.36)×109/L升至(11.09±1.31)×109/L,血小板由术前(47.08±6.60)×109/L升至(91.41±16.99)×109/L,红细胞由术前(3.01±0.75)×1012/L升至(3.53±0.68)×1012/L。术后3个月血象维持正常者21例,血象下降至术前水平者推荐再次栓塞治疗。结论末梢动脉分散栓塞法治疗脾功能亢进具有反应轻、疗效满意的优点,可以在脾功能亢进患者部分性脾脏栓塞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主干,注入适量大小约1.0mm×1.0mm明胶海绵颗粒,进行部分脾栓塞。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栓塞后随访6个月,脾功能亢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同时有效改善了外周血象。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效果良好,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6.
金龙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05-106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术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对46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同时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观察术前术后血象变化情况。结果:TACE联合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可明显改善患者外周血象,术后3d、1周、2周及4周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栓塞前明显提高。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行肝动脉栓塞术同时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安全可靠,既能有效控制肿瘤发展,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的风险,从而有效保证了化疗栓塞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王明波  张红宇  路永良  梁建飞 《河北医药》2011,33(15):2339-2339
控制出血是临床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目的。既往的文献虽然肯定了该疗法对脾功能亢进的确切疗效,而对于控制门静脉高压的疗效观察和血液动力学研究报道甚少。本文对92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保证恒定栓塞面积的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着重观察该治疗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肝脾联合栓塞组与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组各21例,评价2组术后第7天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栓塞后综合征持续时间以及肝脾联合栓塞组中脾功能亢进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介入术后第7天肝功能损伤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脾联合栓塞组栓塞后综合征持续时间较长(P〈0.05)。结论对于肝癌伴发的脾功能亢进,肝脾联合栓塞术是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
董胜利  昝松波 《医药世界》2010,(10):1306-1307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经皮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部分分支进行栓塞,观察术后血常规、门静脉主干内径的变化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术后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增加(P〈0.01);术后6个月门静脉内径明显缩小(P〈0.01)。术后3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发热、脾区疼痛,4例有胸腔积液,对症处理后全部缓解。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安全、有效、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取代传统的脾切除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收集12例被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CT或B超确诊为脾肿大,外周血象三系血细胞减少,采用改良Seldinging技术,经导管动脉栓塞部分脾动脉,术后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脾脏厚度、脾动脉血流量、脾及门静脉宽度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结果 12例患者中有11例成功进行了部分脾动脉栓塞,栓塞范围为40%~80%,术后外周血血小板及白细胞明显增高,脾动脉血流量降低明显,脾及门静脉宽度减小,术后常见左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经对症治疗均好转。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并发的脾功能亢进能有效改善患者外周血象,是一种损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快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1例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至脾动脉主干,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及丝线。脾动脉远端部分小血管栓塞.脾实质栓塞范围约50-60%。使用方差分析法及LSD-t检验对其进行PSE前后的外周血细胞进行比较。以P〈0.05为显著性标准。结果栓塞后外周血细胞较栓塞前不同程度升高。结论PSE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腹痛、发热是其常见的副反应。选择合适的病例及严格操作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付敏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106-106,108
目的 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的方法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插入脾动脉,再超选择入脾下极动脉,缓慢推注庆大霉素浸泡的lmmxl mmx 1mm明胶海绵颗粒80~100粒直至脾下极动脉彻底栓塞,同时栓塞部分脾中极动脉,栓塞面积在50%~60%之间.结果 我们对18例患者的治疗初步显示,治疗后不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增加(P<0.01),血红蛋白含量增加(P<0.01),而且脾脏大小与门静脉宽度亦有所减小(P<0.05).结论 我们认为这一方法操作相对简单,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特别适应于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肝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病人.  相似文献   

13.
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钰  杨俊山  孙广新  周虎 《河北医药》2010,32(3):280-282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时是否存在脾动脉盗血及手术前后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该类患者是否行脾切除术提供依据。方法54例正常人为对照组,6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为试验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前根据脾功能亢进状况分为轻度脾亢组(28例)和中重度脾亢组(41例),采用TOSHIBAaplio5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清晨空腹进行检查。常规检查肝胆脾情况,测量门静脉、脾动脉及肝动脉内径、血流参数(包括平均流速V、血流量F)。结果门静脉高压组门静脉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流速低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高压组血流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中重度脾亢组肝动脉血流量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中重度脾亢组患者脾动脉内径、平均流速及血流量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P〈0.01)。中重度脾亢患者脾切除后肝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时门静脉血流增加,肝动脉血流量减少,脾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中重度脾亢时存在脾动脉盗血,脾切除后肝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的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  朱宏英  黄捷晖  顾岚  高清花 《江苏医药》2005,31(10):783-784
目的对进行部分脾脏栓塞术(PSE)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近期临床观察,探讨不同的栓塞方法及术后处理的临床意义。方法超选择组29例,采用超选择性插管至脾中下叶动脉,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非超选择组21例,将导管插至脾动脉主干近脾门处行栓塞。超选择组术后处理予地塞米松15例、消炎痛栓14例。结果50例患者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超选择组栓塞范围的符合率明显高于非超选择组(P〈0.05);术后使用地塞米松患者疼痛和发热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消炎痛(P〈0.01)。结论PSE脾脏栓塞术疗效肯定,超选择性插管能很好地控制栓塞范围,地塞米松能明显减轻栓塞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动脉主干经导管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52例肝硬化同时合并有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选中病例均进行脾动脉主干经导管栓塞术治疗,同时,在术前术后对患者的肝功能分级、脾功能亢进程度等数据进行测量,比较术前术后患者肝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术后3、6个月检测提示,患者的ChildPugh分级、脾功能亢进程度分级情况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经导管脾动脉主干栓塞术治疗,能有效改善脾动脉盗血综合征表现,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中,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部分脾栓塞为治疗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为对照组,2组各17例,观察肝脾同时栓塞组术后1周脾功能亢进改善情况,比较2组术后1周肝功能恢复情况、栓塞综合症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肝、脾同时栓塞组脾功能亢进的情况得以改善,外周血WBC及PLT有不同程度升高,2组术后第7d肝功能损伤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栓塞综合症持续时间较长(P<0.05),疼痛程度较重。结论对于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在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部分脾栓塞治疗脾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崔建东  李涛  王宝利 《河北医药》2010,32(19):2694-2695
目的观察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32例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接受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术后3、7、30d和6个月检查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发热、腹痛、恶心、食欲下降,出现胸水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的一种安全有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脾动脉栓塞术是通过部分性阻塞脾动脉减少脾动脉血流,降低门脉压力,抑制亢进的脾功能,同时保留了脾脏免疫功能,因此更适用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采用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亢45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小炜  张冰佛 《中国医药》2007,2(6):342-343
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不能行手术切除,且血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的原发肝癌伴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栓塞面积控制在50%~70%,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脾栓塞术后24、48、72h,1、2、4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部分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能提高血细胞数量,而使患者的肝动脉化疗能正常进行,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的方法、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在岛津IVS-100数字减影机下对27例患者(脾硬化伴脾功能亢进22例,基础病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5例)进行部分性脾栓塞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象,脾脏大小、脾动脉流量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外周血象术后两周内均达正常.半年随访:治愈率占80%,总有效率达95%.结论 PSE对治疗脾功能亢进有明显疗效,是一种损伤小、安全程度高、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外科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