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秀峰 《河北医药》2013,(23):3615-3615
常见的腹腔肿瘤包括胃癌、大肠癌、卵巢癌等,术后治疗失败及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局部复发、腹腔种植及肝转移,为了减少此类复发转移,我们对腹腔肿瘤术后存在高复发危险的患者采用术后早期腹腔热循环灌注化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由于超过50%的患者诊断时已属晚期,因此根治手术切除率较低,5年生存率仅25%~30%。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转移、复发。因此早期诊断、及早发现胃癌远处微小病灶、及早进行干预,将会大大提高胃癌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本研究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和蛋白质芯片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  相似文献   

3.
温爱萍  张秀芬  魏朝辉 《河北医药》2013,(23):3590-3592
胃肠道肿瘤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胃癌的死亡率在我国居于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胃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可进行广泛的淋巴结清除,但韩光宏等”J报道,手术后复发率高达80%,且五年生存率较低,侵袭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积极寻找有效控制疾病复发和转移的方法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关键。近年来,腹腔热灌注技术逐步发展,被认为是在治疗胃肠道肿瘤局部区域复发转移方面取得实质性进步的领域,因其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组织细胞、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毒性低以及化疗药物敏感性强等特点,被逐步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采用康莱特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江涛 《河北医药》2013,(21):3272-3273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高[1]。疾病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因此寻找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CEA较早被发现在许多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异常升高,和肿瘤转移复发等行为密切相关。 CA199参与钙非依赖性细胞间黏附作用,参与肿瘤的侵袭过程[2]。本组研究的目的是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胃癌患者血清 CEA 和 CA199,探讨CA199与CEA在胃癌诊断和临床病理分期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胃癌仍然是我国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约有5%而进展期胃癌约有50%在5年内死亡[1],导致死亡的最终原因往往是肿瘤复发。我院2000—2011年对其收治的29例胃癌术后复发而行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总结,以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及再次手术的适应证,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获得性耐药的高度关联是导致90%以上肿瘤患者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最有效且应用广泛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耐药性的产生是影响肿瘤的临床疗效的主要障碍。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的起源,与肿瘤的复发、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而且具有多药耐药(对目前绝大多数化疗药物不敏感),抵抗放化疗和长期静寂的特点,是导致获得性耐药的重要原因。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分化的过程,可使肿瘤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征,从而促进CSCs的产生,在肿瘤的侵袭转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综述CSCs和EMT在化疗耐药发生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癌症,致死率较高。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是导致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寻找胃癌转移的治疗靶点,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意义重大。最近大量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胃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它们参与了胃癌转移的多种生物学过程。该文对LncRNA调控胃癌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理解胃癌转移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骨桥蛋白:肝癌转移复发的"分子标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帆  夏金堂 《中国医药》2007,2(5):314-315
转移复发是所有实体瘤术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恶性肿瘤最根本的问题。肿瘤转移复发涉及的环节多,因素多,是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发展的过程。肝癌转移特性的获得不一定都在肝癌的晚期,有些很小的肝癌已具有明显的转移潜力,个体差异很大。包括肝癌在内的肿瘤转移和复发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也是临床大多数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肿瘤转移是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级联反应过程,是临床上恶性肿瘤复发、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大黄素对肿瘤的侵袭、迁移、血管生成等肿瘤转移过程都有抑制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大黄素对肿瘤细胞体内外转移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侵袭与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及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面很广,如癌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宿主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等[1].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多发病,病死率占居民死因首位.近半个世纪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对肿瘤生物学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与提高,治疗后5年生存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50%左右,但复发和转移仍然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这由于肿瘤在早期阶段往往缺乏足以引人警惕的症状,且不少肿瘤在早期阶段就已发生目前检查手段尚难发现的亚临床微小转移,面对这些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几种有效治疗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危害人类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有关研究报告很多,遗憾的是其机制尚不清楚,至今尚无确切有效的抗癌、控癌措施。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一直是导致最终治疗失败的主要问题。WHO提出的新目标和理念——肿瘤属于可调控的慢性疾病。新的研究发现在肿瘤组织中有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潜能的细胞亚群,而且是肿瘤复发及转移的根源。这部分细胞被称马肿瘤干细胞。国内外相继从血液系统肿瘤及多种实体瘤中分离、鉴定了肿瘤干细胞。随着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及确认,人们对肿瘤复发、转移机制和对策有了新的认识和期望,从而为恶性肿瘤治疗後的复发转移的预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浸润和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临床治疗上最棘手的问题,对参与肿瘤浸润转移基因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就是一个被证实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它与许多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近几年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增加趋势,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已造成严重的威胁。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肿瘤浸润转移早期诊断的研究,以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nm23基因具有肿瘤转移抑制作用,其mRNA或其基因产物的低表达与肿瘤转移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作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基因一直是个研究热点,本文就nm23的基础研究情况及临床研究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卫生部组织的1990~1992年全国第二次死因调查中.胃癌的粗死亡率为25.2/10万,占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数的23.2%。手术为现在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55%左右。众多研究表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胃癌恶性特征和标志,也是导致胃癌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及治愈率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肿瘤是各种致癌因素诱发细胞恶变和多种免疫细胞抗肿瘤监测杀伤功能两种“阴阳”机制互动失衡导致的恶性疾病。传统的肿瘤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化疗与放疗来达到早期根除肿瘤和减轻瘤负荷的目的,存在着肿瘤转移与复发的危险性,具有损伤正常组织与免疫功能低下等严重副作用,导致目前临床上肿瘤转移、复发和死亡的几率极高。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是通过恢复与增强肿瘤患者自身的免疫监测和杀瘤功能,可以有效地杀灭患者术后和放化疗后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预防复发与转移和最终根治肿瘤的目的,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轻等优点,正在逐步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肿瘤治疗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热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大肠癌局部原发肿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根治术后的患者有30~50%在5年内出现转移和复发.转移和复发是导致大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常规检查(包括手术探查、B超、CT、病理切片等)并未发现转移,因此,微转移灶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出芽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光镜下观察262例胃癌和肠癌标本的肿瘤出芽情况,分析肿瘤出芽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指标和早期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262例胃癌和肠癌中共有139例发生了肿瘤出芽(53.05%)。有肿瘤出芽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和早期复发更多见(P<0.01),有肿瘤出芽组的肿瘤TNM分期明显高于无肿瘤出芽组(P<0.01);但两组患者的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肿瘤出芽与反映胃肠道恶性肿瘤侵袭性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有肿瘤出芽者早期复发多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胃肠癌患者腹水DNA倍体及癌胚抗原(CEA)含量,分析胃肠癌腹水DNA倍体及CEA与胃肠癌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胃肠癌腹水DNA倍体含量,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CEA含量,计算细胞周期、细胞增殖指数(PI)、S期细胞百分率(SPF)、DNA指数(DI)。采用t检验和x2做相差显著性测验,统计分析DNA倍体及CEA、PI、SPF、DI与胃肠癌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结果胃肠癌腹水DNA二倍体、异倍体及CEA含量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肠癌腹水DNA二倍体及异倍体两者间CEA、细胞周期、PI、SPF、D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内肿瘤复发是进展期胃肠癌术后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治性切除术后造成复发的重要因素是肿瘤浸润浆膜和淋巴结转移,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手术患者腹水中脱落细胞DNA倍体含量,可以对胃肠癌的的治疗策略进行更深一步研究,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文祥  胡森淼  朱陈 《河北医药》2013,(23):3617-3617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较高,胃癌术后复发率同样较高,常导致治疗失败,危及患者生命,对胃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再次手术在临床上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0例胃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术后复发的原因、手术方式、术后疗效(并发症及病死率)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