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熔融挤出法制备尼莫地平缓释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熔融挤出技术制备尼莫地平控释片。方法: 以PVPK30、PVPVA 64、PVPVA S-630 Poloxamer188-PVPK30(2:8)为载体,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不同质量比例的尼莫地平分散体,比较体外溶出度,并对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鉴别尼莫地平在载体中的状态。选取最优固体分散体,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 为骨架材料,制备尼莫地平控释片。结果: 以PVPVA 64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药物-载体比为 1:5时,1h累积溶出分别为98.5%。尼莫地平控释片体外持续释药12h以上,12h累积释药为97.1%,体外释药行为符合零级释药方程Q=0.0829t 0.0045(r=0.9988) 结论: 采用熔融挤出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尼莫地平控释片处方合理,工艺稳定,具有长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制备、表征和评价固体分散体对低溶解度和高熔点的白藜芦醇(RES)的能力。采用热熔挤出法(HME)制备缓释固体分散体(SRSD),使用疏水-亲水聚合物混合物(EudragitRS和Poloxamer188)控制RES的释放。使用单因素试验系统研究了配方和工艺参数对制备工艺的影响。接着,采用Box-Behnken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对SRSD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来确定固体分散体的物理状态,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特性,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探寻辅料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通过溶出度试验考察其动力学和释药时间。体外研究表明,制备出的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的释放遵循Weibull模型。最终使用热熔挤出技术成功制备了白藜芦醇缓释固体分散物(RESRS P188-SRSD),其中药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1:3,释放调节剂为P188,剂量为10%。该制剂稳定性好,溶出度提高了10倍。  相似文献   

3.
吲哚美辛-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吲哚美辛-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提高吲哚美辛的溶出度。方法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用差示热分析(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并进行体外溶出度研究。结果吲哚美辛以微晶或无定形分散在载体中,药物的溶出度随载体比例增加而增加。结论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吲哚美辛的溶出度和溶出速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橙皮苷固体分散体(HD-SD),改善溶解度。方法:以体外溶出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优质的制备工艺;建立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测定HD-SD的体外溶出度;利用HPLC测定HD-SD中橙皮苷的含量;考察固体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载体种类、溶剂种类、药物-载体质量比例对HD-SD制备工艺的影响,并进行验证。通过以上实验考察,可以得到HD-SD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以溶剂-熔融法,采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羟丙基β环糊精为载体,药载比为1:3,制备HD-SD。此工艺制备的HD-SD在PH7.4磷酸缓冲液中溶出效果最佳。可以得出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载体材料,橙皮苷与载体质量比为1:3制备成的橙皮苷固体分散体系能够改善其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率。结论: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载体材料制备成橙皮苷固体分散体可以改善其溶解性能,加快其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泊洛沙姆188(F68)为载体制备环孢素(CsA)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外溶出。方法以溶剂一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鉴定CsA在体系中的存在状态,以FTIR表征药物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以摇瓶法测定CsA的溶解度,按《中国药典》溶出度第三法测定CsA从物理混合物和固体分散体中的溶出。结果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CsA结晶衍射峰消失,提示药物以无定形或分子状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FTIR结果表明药物与载体间无相互作用。药物溶解度和溶出度均随着F68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固体分散体和物理混合物60min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分别为99.32%和75.41%,两者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F68能提高CsA的溶解度和溶出度,可用来制备CsA的固体剂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姜黄素固体分散体(CUR SD)的处方工艺。方法根据溶解度参数及溶出结果,优选CUR SD最佳载体及药物与载体的比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PD)法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法对制备的CUR SD进行表征,并考察体外溶出度。结果根据溶解度参数及体外溶出结果,优选聚维酮K30(PVP K30)为CUR SD的最佳载体,优选的药物与载体质量比为1∶3和1∶1.5。DSC法和XRPD法分析结果表明,CUR与胡椒碱(PIP)在载体中以无定型存在;FTIR法证实药物与载体间存在分子间氢键的相互作用;体外溶出试验证实,CUR SD的累积溶出率及溶出速率均显著升高。结论通过优化处方工艺,制备的CUR SD能有效改善CUR和PIP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壬二酸固体分散体,改善壬二酸的溶出度,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以聚乙二醇6000(PEG)、泊洛沙姆188为载体并选取药物与其不同比例(1:3、1:6、1:9),采用熔融法、溶剂-熔融法制备壬二酸固体分散体,并对其进行体外溶出度的考察及比较;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鉴别壬二酸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以PEG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的药物溶出优于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90min内溶出分别为100%和80%);且当药物与PEG的比例为1:9时,药物的溶出效果最好,与原料药比较药物溶出50%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12.65、45.65min)。壬二酸-PEG固体分散体中药物部分呈分子状态分散,部分呈微晶状态分散。结论:壬二酸与PEG(1:9)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9,(11):1464-1469
目的:制备辣椒素固体分散体,优化其处方工艺,并进行表征。方法:采用熔融法,以泊洛沙姆188(P188)或聚乙二醇4000(PEG4000)为载体制备辣椒素固体分散体。以60 min的累积释放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载体种类、药载比及搅拌时间,并进行验证;考察所制辣椒素固体分散体在温度40℃、相对湿度75%条件下0、30、180 d内的稳定性及X射线衍射法(XRD)分析是否有新峰出现;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RD对其进行物相表征。结果:以P188-PEG4000为载体,辣椒素-P188-PEG4000的质量比为1∶5∶3,搅拌20 min,所制辣椒素固体分散体体外60 min的累积释放度为84.6%(n=3),180 d内稳定性良好[含量RSD为3%(n=3),XRD显示未出现新峰];物相表征证明,辣椒素以无定型状态或分子状态高度分散于载体中。结论:通过此工艺制备了辣椒素固体分散体并且在60 min可体外溶出80%以上,稳定性好,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及其胶囊,提高其溶出度。方法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 30)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测定溶出度,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SEM)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分散状态,测定比表面积;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胶囊,考察胶囊的体外溶出度。结果 与阿司匹林原料药、阿司匹林物理混合物相比,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溶出度均有显著提高,且载体比例越大,药物溶出越快,但药物和载体比例达1∶6以上时,溶出度增加不再明显。阿司匹林以无定型或分子形式高度分散在载体中,药辅比在l∶6时,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比阿司匹林原料药的比表面积增大3.2倍;制成固体分散体胶囊后,30 min时药物累积溶出度达99.8%。结论 该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可行,制备的胶囊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0.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溶出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提高姜黄素的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溶剂法和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考察不同载体的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性状及体外溶出度实验,筛选并优化处方和工艺。固体分散体的形成通过X-射线衍射及DSC分析证实。结果姜黄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K29/32用溶剂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最好,最优处方中姜黄素与PVP-K29/32的质量比为1∶6,最优处方中姜黄素在溶出介质人工胃液中30 min累积溶出质量高达98%。结论制备成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可以显著提高姜黄素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