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腕带在住院患者身份识别中的应用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腕带在患者身份识别中的管理及应用.方法:选取我科所有佩戴腕带标识的住院患者1 023例,就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在观察期内,因患者身份识别引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23%,无识别错误导致的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9.5%,较2008年同期提高了1.6%.结论:使用患者腕带标识,可提高医务人员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完善查对流程,消除安全隐患确,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袁杰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264-265
目的探讨身份腕带在精神科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精神科患者2126名,平均年龄38.32岁,其中男1149名、女977名,进行身份腕带管理。结果未发生不能正确识别患者,未出现任何护理差错。结论身份腕带可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完善了精神科住院精神患者的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3.
我院为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的安全,规避医疗风险,医务人员在执行各种操作前必须按照规章制度对患者进行查对和识别[1]。而寻找一个准确又可靠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的基础,贯穿与我科的整个医疗活动之中。身份标识腕带为我科安全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工具。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护理。国家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及"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以上的患者身份识别措施。"十大指标"中第一目标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为落实上述指标,我院要求自2009年1月1日起,住院患儿必须使用腕带,但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使用过程中部分患儿或家长依从性差,我们针对原因采  相似文献   

5.
王旭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348-349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存在的缺陷,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身份识别。方法笔者自行设计问卷,对96名在院患者进行护理人员身份识别常规使用方法的调查。结果 46.9%患者的选项证实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使用了不规范的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存在安全隐患。结论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
护患沟通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然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00-100,105
护患沟通是在临床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7.
完善身份标识手腕带,落实护理查对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查对照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与落实时,发现在查对制度中,特殊患者在特殊场所接受特殊检查、治疗的身份正确识别的模糊因素。方法制作不同种类、不同内容的患者安全标识手腕带并与临床使用。结果特殊患者在特殊场所接受特殊检查、治疗时有了明确的查对执行依据。结论8个月的使用结果表明,安全标识手腕带实施,完善了查对制度,有效的提高的医疗护理质量,杜绝了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对他人的身体发生医疗侵权行为所负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如何保证安全护理,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于哲浩  周金娜  陈楠  徐静 《河北医药》2013,35(12):1906-1907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伤残后果的可能性[1]。医疗行业成为高风险行业,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2]。风险分析是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产生原因的过程,为确定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3]。手术室评估小组在手术前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讨论并研究措施。老年人在手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患者护理工作的风险贯穿于诊断、治疗及康复的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之中,风险管理是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水平的有效保证,因此研究及探讨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在护理人员、精神病患者及环境等方面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护理风险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感情的过程,人们通过语言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方式,护理工作中尤其是如此。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就强调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从患者入院开始直到患者出院这一全过程,绝大部分活动都是通过交谈进行的,在交谈过程中与患者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也可成为生理和心理的医疗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内镜诊疗患者身份识别卡在内镜中心的应用。方法:将内镜诊疗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内镜诊疗患者身份识别卡组)54例和对照组(未使用内镜诊疗患者身份识别卡组)54例,对比两组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患者身份识别的时间、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落实率、护理安全满意度等方面。结果:根据主、客观反映,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满意度为98.8%。结论:自制内镜诊疗患者身份识别卡取材容易、制作简单、该卡较手腕带核对方便,身份识别、内镜诊疗目的项目齐全,提高了护士对内镜诊疗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感和护理安全满意度,提高了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PDSA循环管理在规范护理人员给药时患者身份识别操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应用PDSA循环管理的方法对深圳市某三甲医院的护理人员给药时身份识别操作进行管理,分别于实施前和实施半年后2个时间点的120名护理人员和120名住院患者进行观察调查,比较实施前后给药身份识别正确率和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性情况。结果运用PDSA循环管理后患者身份识别的错误率为0.10‰,低于运用PDSA循环管理前的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PDSA循环管理后,患者佩戴手腕带率从87.5%提高到96.0%,护理人员给药前看手腕带率从51%提高到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人员身份识别操作的采用两种方法识别身份从92.4%提高到97%,采用两种信息识别身份从78.2%提高到9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SA循环管理能提高护士对患者身份辨识操作的规范性,从而降低给药时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的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心电监护仪的护理应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桂庆芳  王云彩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710-1710
随着不断更新的各种医疗设备的广泛使用,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面临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特别是心电监护仪作为医院常用的医疗护理诊断和护理急救监护仪器,提供了患者疾病发展或愈合过程中有诊断、治疗和研究价值的附加信息。使用率很高,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医疗诊断结果及病人的心身安全.监测中偏差值的异常更是让护士感到困惑、疑虑.甚至因家属不理解发生医疗护理纠纷的现象。笔者就此对护理人员应用心电监护仪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提出护理对策,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5.
病情观察即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获得患者信息的过程,急诊患者大都病情危重而紧急、病种繁多、病情往往复杂多变、有时甚至难以预料结果。这就要求护士在病情观察中不仅要有针对性、还应具备全面性,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观察技巧,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王伟 《河北医药》2011,33(5):780-781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临终是生命最终的发展阶段.死亡是人生旅途的终点,尽管人们千方百计地逃避或否认死亡,但对每个人而言,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临终关怀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1].临终护理是指针对死亡过程中的多种问题做出恰当的处理,为患者提供温暖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医疗环境和坚强的精神支持.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正确了解和认识临终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尽可能地帮助其安然走完人生旅途.此外,还应为临终患者的家属提供必要的身心支持,帮助他们战胜心理危机,早日适应新的生活.我科对20例白血病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提高了临终关怀生存质量和家属满意度.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吴娜 《中国当代医药》2013,(6):182-182,184
本文笔者通过分析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质量前控制的各个环节(医嘱的执行、患者准备、患者身份识别与标本识别、护理干预、采集标本、运送标本),从护理角度阐释了如何配合并最终达到提高检验质量控制的目的,以保证标本分析前的内涵,保障临床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患者的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而正确的识别是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有力措施,只有基于准确的患者标识,才有可能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为了加强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我院于2008年10月开始对全院患者使用了腕部识别带,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腕部识别带对住院患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门诊手术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对他人的身体发生医疗侵权行为所负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20.
<正>风险管理是指患者、工作人员等对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风险管理既是护理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由于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