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对慢性肛裂患者应用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9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接受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取传统肛裂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痊愈率、复发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为79.55%,术后半年内观察组复发2例(4.44%)低于对照组的8例(18.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9.54±7.41)min、住院时间(8.41±3.02)d低于对照组的(45.71±10.46)min、(15.22±3.8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指数评分分别为(6.39±1.28)、(6.44±1.2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2.08±0.65)分低于对照组的(4.15±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手术以及恢复时间较短,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生活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后位切扩术与侧位切扩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某院接受并治疗的肛裂患者88例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接受侧位切扩术治疗,实验组44例则采取后位切扩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0%,与总有效率为86.4%的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多,而切口感染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裂给予后位切扩术与侧位切扩术均有各自适应症,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来遴选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有效治疗慢性肛裂患者,临床对不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96例经诊断为慢性肛裂入院治疗患者,按病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施行后正中切扩术,治疗组行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开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1.3%,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手术用时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感染率、疾病复发率依次为12.5%、14.6%,治疗组为8.3%、8.3%,两组术后感染几率以及疾病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慢性肛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后正中切开术,均可达到治疗效果且术后感染率、复发率低,但前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疼痛感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73例采取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患者术后月经量,统计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电切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与刮宫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术组总有效率为94.87%,刮宫术组总有效率为7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17,P=0.045);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均比治疗前减少,电切术组月经量减少程度明显大于刮宫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术组复发率为2.56%,妊娠率为64.18%,刮宫术组复发率为26.47%,妊娠率为52.94%,电切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刮宫术组,妊娠率高于刮宫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疗效显著,较刮宫术相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琼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5):832-833
目的 比较慢性肛裂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探讨慢性肛裂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343例患者分别采用后正中切扩术(A组)109例、肛侧位闭式切扩术(B组)114例、侧位内括约肌挑出切扩术(C组)120例治疗,观察各手术方式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三组患者4周内全部愈合。A组出血多、疼痛重,对肛门功能影响大,但复发少,远期效果好;B组疼痛轻、出血少,但复发率较高;C组具有前两组手术方法的优点,但有潜在切口感染可能。结论 三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吻合器痔环切术与传统痔切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痔切术,给予实验组患者吻合器痔环切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治愈情况、平均手术时间、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便疼痛情况、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术后1周内出血情况等。结果经过不同的手术方法,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一次治愈率分别为95.83%、79.1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20±1.06)min、(6.24±2.23)d、(5.22±0.25)d,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85±2.37)min、(24.80±21.70)d、(9.91±1.23)d。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首次排便疼痛率、术后尿潴留率、术后1周内出血率分别为12.50%、6.25%、8.33%,对照组患者首次排便疼痛率、术后尿潴留率、术后1周内出血率分别为100.0%、25.0%、45.83%。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治疗痔疮患者上采用吻合器痔环切术能够有效提高痔疮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及恢复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7,(3):155-15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复杂性肛瘘68例,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联合术式,即内口扩创清除、肌间瘘管切开挂线、肌外瘘管隧道式拖线引流。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挂线术。观察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一次性痊愈率(92.1%)与对照组(83.3%)比较,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25.45±6.98)d,与对照组相比(34.67±6.8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肛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切、挂、拖联合术式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疗效确切、微创、创面愈合时间短、保护肛门功能、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侧位内括约肌切扩缝合术加中药熏洗治疗肛裂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58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9例采用侧位内括约肌切扩缝合术加中药熏洗法治疗,对照组79例采用后正中切扩术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位内括约肌切扩缝合术加中药熏洗治疗肛裂具有愈合时间短、疼痛程度轻,疗效高,术后无并发症,对肛门外形无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肛裂患者采取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住院慢性肛裂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肛裂手术,n=38)与实验组(内括约肌侧切除术,n=38),观察两组疗效及相关时间指标、疼痛评分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分别为100.0%,81.6% (P<0.05);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分别为5.3%,15.6%(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8.2±1.6)d,手术时间(32.5±5.1)min,疼痛评分(2.1±0.3)分,住院时间(8.9±2.5)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11.3±1.7)d,手术时间(44.5±7.3)min,疼痛评分(3.9±1.2)分,住院时间(12.9±3.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肛裂患者采取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疼痛程度轻微,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χ^2=4.476,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18.75%(χ^2=4.177,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03%(1/33)低于对照组的21.88%(7/32)(χ^2=5.345,P<0.05)。结论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优势更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内窥镜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成功因素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5年1月-2010年1月间,实施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135例分为两组: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为第一组(60例),2008年1月-2010年1月为第二组(75例),对其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第一组成功48例,其中一次性取出44例,分次取出4例,成功率80.0%,失败12例,并发症发生率16.7%(10/60).第二组成功72例,其中一次性取出69例,分次取出3例,成功率96.0%,失败3例,并发症发生率6.7%(5/75).结论 经内镜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性高的微创手术,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和规范诊疗途径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乳头切开术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69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收集保山市人民医院1999年1月至2009年2月间行EST治疗胆管结石的748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中资料完整的6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近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者112例,发生率为16.81%。其中EST手术因各种原因失败23例,穿孔6例全部手术处理,1例因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出血11例,其中9例镜下止血,1例手术止血后死于十二指肠瘘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72例,其中因合并肺部感染、多型性药疹、肾功能衰竭死亡3例。远期(>术后3个月)并发症者129例,发生率为18.64%。其中,胆总管结石复发者96例;单纯反流性胆管炎9例;胆管结石残留8例;结石性胆囊炎10例;慢性胰腺炎6例。结论 EST术治疗胆管结石疗效肯定,但应注意严格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4年10月间实施的39例联合治疗的方法和经验。结果 手术成功37例,成功率94.9%,术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2例。结论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较外科开腹手术操作简便、迅速、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7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行EST+LC(微创组),3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CHTD)(开腹组),记录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手术成功,微创组术后未发现残余结石,开腹组残余结石率为21.9%,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EST+LC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朱湘南  郑杨  周志斌  李铂  蒋柯  郭会文 《江西医药》2013,(12):1097-1098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可遵循的临床依据和策略。方法选择30例明确诊断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研究组按照以EST 后可能出现影响LC 进行的并发症为参考依据来选择LC 的手术时机,对照组按照通常EST 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行LC。比较两组EST 后行LC 的手术时间选择、主要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LC术后并发症、恢复时间上无显著差异,研究组在EST后再行LC手术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P〈0.05),总的住院日和医疗费用有明显减少。结论按照以EST 后可能出现影响LC 进行的并发症为参考依据来选择LC 的最佳手术时机是切实可行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临床疑有胆总管结石危险因素的胆囊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联合内镜诊治的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有胆总管结石危险因素的胆囊结石患者110例,其中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诊疗者51例,51例中施行LC ERCP 9例、LC联合EST 23例、内镜取石术联合LC 17例,2例未成功转开腹手术;开腹手术组为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的59例患者.分析两组术后转归、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联合内镜诊疗成功率为96.1%(49/51),内镜检诊出胆总管结石占33.3%(17/51),经内镜取石率为100%,未见近期并发症;内镜检诊出非结石性胆总管病变为44.5%(23/51),平均住院7.5 d.开腹手术组胆总管探查取石阳性率52.6%(31/59)、阴性率占47.4%,手术取净结石率51.6%(16/31),5周后胆管镜取净残余结石15例,该组平均住院为19 d.结论:对疑有胆总管结石危险因素的患者,内镜腹腔镜联合在诊治上相互补充,提高了微创胆管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术后并发症低、痛苦小、住院时间亦短.  相似文献   

17.
陆峻逵  刘芳君 《安徽医药》2012,16(6):810-812
目的比较内镜十二指肠切开(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9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EST+LC)和对照组(OC+OCHTD)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例数、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差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按逆行胰胆管造影常规操作的方法,行EST切开、取石,对患者进行随访5~8年,对结石复发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共分析病例资料560例。结果胆囊切除术、结石大小、十二指肠憩室、胆管角度与EST取石后结石复发有关。结论了解相关危险因素,从而预测EST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对于临床减少结石复发率,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降低结石复发率,减轻患者痛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ERCP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31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霞  黄家丽 《安徽医药》2010,14(1):115-116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31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取石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处理。结果318例手术成功306例;结石取净率为100%;并发症1例;平均住院日6d。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是ERCP/EST取石术取得成功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40例;ERCP/EST术后3~7 d 行LC。结果40例均取石成功,其中32例行EST,患者均顺利行LC手术。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部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有价值,而且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