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热性惊厥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临床与脑电图(EEG)的关系。方法对104例热性惊厥的患儿进行EEG描记与分析。结果104例FC患儿中首次EEG显示:正常53例(51%),异常51例(49%),其中轻度异常27例(53.0%),中度异常15例(29.4%),局限性异常9例(17.6%)。有FC家族史9例(8.7%),有癫痫家族史7例(6.7%)。结论EEG异常率与患儿年龄、复发次数、FC类型、惊厥家族史及癫痫家族史有关。反复发作惊厥可导致脑损伤或转化为癫痫。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性质小儿热性惊厥(FC)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81例小儿热性惊厥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基本性质不同分为单纯性FC(SFC)组(43例),以及复杂性FC(CFC)组(38例),所有患儿行脑电图检查,比较SFC、CFC患儿惊厥发作时临床特点,同时观察两组患儿脑电图情况。结果 CFC组较SFC组患儿发作时体温低、发作次数多、持续时间长,P 0.05;CFC组异常脑电、临界脑电为26.3%、34.2%高于SFC组11.6%、20.9%,P 0.05。结论小儿FC患者发作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其中SFC者脑电图异常率较低,脑损伤轻微,而CFC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脑损伤较严重,临床需要及时积极给予神经功能保护、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杂性热性惊厥 (FC)发作后脑电图 (EEG)的异常情况。方法 对近三年多来我科住院病人中出院诊断为复杂性FC且发作后 7~ 10d作过EEG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儿符合复杂性FC诊断标准 ,38例中 ,病前有神经精神方面异常的 12例 ,34例有一项复杂性FC因素 ,其中惊厥时间长 2 8例 ,反复发作 4例 ,局限性发作 2例 ;4例有二项复杂性FC因素 ,其中惊厥时间长并反复发作 3例 ,限局性发作并惊厥时间长 1例。所有患儿均作剥夺睡眠EEG ,EEG正常 2 5例 ,异常 13例 (34 2 % ) ,13例中 9例FC前有神经精神方面异常 ,占异常例数的 6 9 2 %。 13例中惊厥时间长 6例 ;反复发作 1例 ;惊厥时间长并反复发作 3例 ,局限性发作 2例 ;局限性发作并惊厥时间长 1例。结论 FC前已有神经精神异常患儿的EEG异常率明显高于神经系统正常的患儿 ,EEG检查对既往有潜在性脑部病变者有一定作用 ,尤其是伴脑发育落后或惊厥前有神经系统损害、惊厥时间长或局限性发作后遗有神经系统体征者 ,对EEG有异常的应给予重视 ,动态观察 ,做EEG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热惊厥 (以下简称 FC)对儿童智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 1∶ 1配对法对 6 6例 FC儿童的智力发育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 FC患儿中绝大多数 (87.88% )的智商 (IQ)在正常范围 (≥ 70 ) ,但与配对组儿童比较 ,平均 IQ低于配对组。FC的首发年龄越小对 IQ影响越大。智力缺陷 (IQ<70 )儿童的 FC的反复发作 (≥ 3次 )率明显高于其他患儿。结论 :FC对儿童智能的影响不可忽视 ,预防 3岁以内儿童 FC的发生和控制 FC频繁发作对保护儿童智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C)临床诊治体会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在诊治的70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FC患儿平均(4.01±1.05)岁,有FC家族史的38例,有癫痫家族史的9例;首次发作的49例。惊厥持续时间(6.78±1.45)min。单纯型FC 58例,复杂型FC 12例。予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降温、防止脑水肿、应用止惊药、治疗原发病等全部缓解。随访(19.58±9.90)个月,复发率为35.71%,30例中复发1次56.67%,复发2次26.67%,复发3次及以上16.67%。预后良好66例(94.29%),4例预后差(5.71%),其中有2例患儿出现智力障碍,2例患儿转变为癫痫,均为初发年龄>4岁,有癫痫家族史,复杂型FC患儿,复发2~9次,平均(4.54±2.12)次。结论小儿FC临床比较常见,部分复发发作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应该通过做好FC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预防性使用抗抽搐药以减少FC再发。  相似文献   

6.
高热惊厥(FC)是儿科最常见急症,其发病率4 % ,约1/3患儿有复发,1/10患儿有3次以上复发,严重的FC可引起癫痫,智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预防其复发是十分必要。从1998年开始使用地西泮(DZP)片剂对96例FC患儿进行预防性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病例选择:1998年1月~2002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高热惊厥患儿进行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96例患儿,男54例,女42例全部除外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居住本县城区或郊区儿童,均在本院门诊和住院诊治的高热惊厥患儿,年龄6个月~6岁,对照组128例男6…  相似文献   

7.
叶玉兰 《安徽医药》2006,10(6):461-46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听力损伤特点,为早期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的93例患儿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分析。结果93例H IE中ABR异常52例(84耳)总异常耳数率45.2%,重度H IE患儿与轻度H IE患儿ABR异常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93例H IE中I波异常26只耳,占实测耳14%(26/186),Ⅲ、Ⅴ波异常76只,占实测耳40.9%(76/18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H IE患儿ABR异常发生率较高,并与H IE临床分度有关,重度H IE患儿ABR异常率高于轻度H IE患儿,脑干水平听觉通路的损伤高于耳蜗和听神经外周损伤。H IE患儿应做ABR检测特别对重度H IE的患儿,以及早发现听力损伤,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 1992年 10月至 1997年 12月在我院门诊与住院诊治的 12 8例热性惊厥 (FC)患儿 ,经门诊随访 3~ 5 a,现就其有关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 8例 FC患儿中男 73例 ,女 5 5例。年龄最小 4个月 ,最大 7岁。<6个月 5例 ,~ 1岁 35例 ,~ 3岁 6 2例 ,~ 6岁 19例 ,≥ 7岁 7例。1.2 诊断标准 :根据 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为标准。并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疾患 [1 ] 。FC又分单纯性 FC(SFC)和复杂性 FC(CFC)。SFC诊断标准为发病年龄在 6…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反复热性惊厥(FC)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变,探讨热性惊厥复发的高危因素,为指导临床护理措施的制定,防治FC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流式细胞法及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分别测定了热性惊厥组和正常对照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T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结果:FC组:IgG(5.32±2.21)g/L,IgA(0.63±0.16)g/L均降低;CD4+(36.61±5.39)%降低、CD8+(30.80±7.36)%增高、CD4+/CD4+(1.22±0.11)降低;sIL-2R(705±284)U/L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反复FC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可能是FC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临床护理措施的指导及确定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高热惊厥(FC)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初发220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复发的FC患儿60例为观察组,以未复发的FC患儿160例为对照组,随访1—2年,比较两组患儿FC的相关因素差异。结果FC复发率为27.3%;观察组在患儿性别、首次发作年龄、发作时体温、发作惊厥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惊厥的类型、阳性家族史、围生期异常、存在合并症、发作后脑电图异常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C复发率较高,少数可转为癫痫,积极防治FC复发相关因素,必要时预防用药以减少复发,对患儿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复发的相关诱因,从而有效防治并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方法对194例首发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为期45年的随访,并根据其是否有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59例和无复发组135例,对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家族史、发病情况以及生活环境等内容进行统计。结果复发组中初发年龄(13.41±4.97)个月,体温(37.51±0.86)℃,低于对照组(30.66±9.81)个月,体温(39.11±0.57)℃;复发组复杂性FC占35.6%,FC阳性家族史占16.9%,生活环境在农村的患儿为50.1%,患儿家长对FC知识不了解者占45.8%,高与对照组20.7%,8%,40.1%,40.7%。结论单因素分析以下5个因素与FC复发相关,包括初次发作时年龄<1岁、体温低于38℃、阳性惊厥家族史、复杂型惊厥和家长对患儿的护理不当。在医院的工作过程中应进行复发诱因评估并跟踪随访,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技能,适当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12.
高热惊厥(FC)是儿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占小儿惊厥的50%,大多数患儿具有近期疗效好,远期预后好,但部分病例可转变为癫痫,遗留智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短程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作用。方法76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治疗原发病、退热治疗,治疗组在体温≥37.5℃时加服苯巴比妥。随诊观察1~3年。结果:治疗组46例发热359人次,有8例(17.4%)复发FC12人次;对照组30例发热225人次,有12例(40%)复发FC29人次,比较两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短程预防FC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60例的临床特点与脑电分析特点。方法选取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于200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而后对该病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类与总结,并对其进行脑电图检查后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急性起病患儿有36例(60%),亚急性起病患儿有24例(40%)。并发症:肢体抖动或惊跳有55例(91.67%),头痛头晕或呕吐患儿有39例(65%),肢体乏力患儿有9例(15%),精神异常患儿有4例(6.67%),听力或视力下降患儿有2例(3.33%),嗜睡患儿有14例(23.33%),感觉异常患儿有4例(6.67%)。体征:脑膜刺激征52例(86.67%),锥体束征阳性有8例(13.33%),意识障碍有14例(23.33%)。脑电图检查结果:60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脑电图检查后发现,脑电图异常现象有54例(90%),其中轻度异常有12例(22.22%),中度异常有30例(55.56%),重度异常有12例(22.22%)。结论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发现,以急性起病临床表现、肢体抖动或惊跳并发症及脑膜刺激征体征最为典型,对其进行脑电图检查可实现该病症的有效诊断,且可反映患儿病症的轻重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高热惊厥(FC)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首次FC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患儿是否出现复发进行分组(复发组21例,未复发组69例),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FC复发组初发年龄≤1岁、初发体温/〉38.5℃、有惊厥家族史、围生期异常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90例患儿随访,其中有2例转为无热惊厥,复发率为2.2%,最后诊断为癫痫,90例FC患儿智力发育良好。结论对FC患儿初发年龄、初发体温、FC类型和惊厥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及时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治疗FC患儿及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影响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高热惊厥(FC)复发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240例首次FC患儿出院后进行随访,将复发FC的5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无复发的18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温、惊厥类型、脑电图、贫血、血钠浓度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FC中复发率为24.17%;复发1~7次,平均(1.9±1.1)次;6例转为癫痫(10.34%);引起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男性、首次发作年龄小、体温低、复杂型惊厥、脑电图异常、贫血、血钠浓度低。结论FC复发率较高,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少数可转为癫痫,对生存质量及预后有不良影响,对具有上述复发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处理发热和惊厥的自我管理,发作频繁应按癫痢药物治疗原则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确诊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进行BAEP检查,并对BAEP异常的患儿进行1~3次BAEP复查,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①50例HIE患儿中BAEP异常的31例,占62%;正常的19例,占38%;②临床HIE轻度患儿BAEP异常率46.4%,中度HIE患儿BAEP异常率均为82.4%,重度HIE患儿BAEP异常率为100%;③临床后遗症发生率BAEP正常者无后遗症发生;BAEP异常的后遗症发生率为41.9%.结论 BAEP检查能客观、直接的反映脑的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对HIE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合并肝功能损害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方法对14129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一般资料分析:313例患儿肝功能异常(2.22%),男孩150例,女孩163例,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为1~6个月小婴儿组,6个月~1岁大婴儿组,1~3岁幼儿组,3~16岁大年龄组。小婴儿组肝功能异常率(3.78%)高于大婴儿组(2.47%)、幼儿组(1.97%)和3~16岁大年龄组(0.55%);婴儿组以轻度异常多见(91.67%)。②发病率分析:主要疾病以肺炎所致(186例,59.42%),其他疾病有腹泻病、药物性肝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征及窒息等。各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无明显临床表现患儿257例(82%),黄疸50例(0.35%),肝脏增大6例(0.04%)合并有心肌损伤16例(0.11%)。结论婴幼儿肝功能异常的主要病因有感染、药(毒)物损害、窒息缺氧等,应重视肝功能检查,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张俊红  王文革  徐华 《中国医药》2010,5(6):571-573
目的 了解热性惊厥对患儿心脏的损伤及1,6-二磷酸果糖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56例确诊为热性惊厥患儿的心肌酶谱、心电图等指标进行分析,并与50例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资料进行对比;根据是否应用1,6-二磷酸果糖将56例热性惊厥患儿分为应用组32例,对照组24例,应用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比较用药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 热性惊厥患儿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异常率100%,其中以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增高(分别为:85.7%、89.3%、94.7%)最为显著,较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为:14.0%、28.0%、66.0%)明显增高;热性惊厥患儿心电图异常率为48.2%,较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异常率(22.0%)高.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能显著改善心肌酶异常.结论 热性惊厥对患儿心脏易造成损伤,应用1,6-二磷酸果糖能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复杂性热性惊厥(FC)发作后脑电图(EEG)的异常情况。方法 对近三年多来我科住院病人中出院诊断为复杂性FC且发作后7-10d作过EEG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儿符合复杂性FC诊断标准,38例中,病前有神经精神方面异常的12例,34例有一项复杂性FC因素,其中惊厥时间长28例,反复发作4例,局限性发作2例;4例有二项复杂性FC因素,其中惊厥时间长并反复发作3例,限局性发作并惊厥时间长1例。所有患儿均作剥夺睡眠EEG,EEG正常25例,异常13例(34.2%),13例中9例FC前有神经精神方面异常,占异常例数的69.2%。13例中惊厥时间长6例;反复发作1例;惊厥时间长并反复发作3例,局限性发作2例;局限性发作并惊厥时间长1例。结论 FC前已有神经精神异常患儿的EEG异常率明显高于神经系统正常的患儿,EEG检查对既往有潜在性脑部病变者有一定作用,尤其是伴脑发育落后或惊厥前有神经系统损害、惊厥时间长或局限性发作后遗有神经系统体征者,对EEG有异常的应给予重视,动态观察,做EEG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