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初发热性惊厥患儿共94例进行随访,将患儿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对两组患儿热性惊厥的初发年龄、初发体温、家族病史及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复发组患儿中男性患儿31例(65.9%),女性患儿16例(34.1%)。复发组患儿的初发年龄为(13.27±2.38)个月,初发体温为(38.46±0.24)℃,具有家族病史的患儿数量为23例(48.9%),家长对热性惊厥的预防知识具有一定了解的患儿数量为14例(29.8%);无复发组患儿的初发年龄为(15.41±5.26)个月,初发体温为(39.21±0.16)℃,具有家族病史的患儿数量为7例(14.9%),家长对热性惊厥的预防知识具有一定了解的患儿数量为28例(59.6%)。结论小儿热性惊厥的主要相关因素包括复发与初发年龄、初发体温、家族病史及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水平,医师应从降温治疗、加强健康教育等方面做好积极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高热惊厥(FC)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首次FC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患儿是否出现复发进行分组(复发组21例,未复发组69例),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FC复发组初发年龄≤1岁、初发体温/〉38.5℃、有惊厥家族史、围生期异常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90例患儿随访,其中有2例转为无热惊厥,复发率为2.2%,最后诊断为癫痫,90例FC患儿智力发育良好。结论对FC患儿初发年龄、初发体温、FC类型和惊厥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及时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治疗FC患儿及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首次热性惊厥(FC)患儿212例的复发情况及可能引起的复发的11种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FC的复发。方法随机选择212例首次发作的热性惊厥患儿,对他们随访2~4年进行总结,对影响复发的11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首次热性惊厥复发率是59.6%,且与发病时体温、年龄成负相关;与家族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呈正相关;与性别、围产期、佝偻病、贫血、喂养方式无关。结论由于FC可造成惊厥性脑损伤,减少或控制FC的复发,可从预防或治疗引起FC复发的上述5种因素着手,减轻或防止患儿智能损伤。  相似文献   

4.
林加斌  项跃林  朱凯 《安徽医药》2007,11(6):537-538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2年12月~2005年12月本科收治的75例首次发作热性惊厥患儿的首发年龄、发作次数、发作时体温、持续时间、发病季节、伴随疾病、脑电图改变、治疗及转归等进行随访观察及研究.结果 热性惊厥患儿首次发病多见于6月龄~3岁,以7~9月发病率最高,62.7%的患儿发作一次,复发率为37.3%,FC的复发与首次发作时的年龄、体温、持续时间和FC分型、脑电图表现以及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有遗传倾向性,伴有危险因素者易复发且易转为癫痫,对首次发作患儿应进行危险因素评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5.
小儿热性惊厥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临床与脑电图(EEG)的关系。方法对104例热性惊厥的患儿进行EEG描记与分析。结果104例FC患儿中首次EEG显示:正常53例(51%),异常51例(49%),其中轻度异常27例(53.0%),中度异常15例(29.4%),局限性异常9例(17.6%)。有FC家族史9例(8.7%),有癫痫家族史7例(6.7%)。结论EEG异常率与患儿年龄、复发次数、FC类型、惊厥家族史及癫痫家族史有关。反复发作惊厥可导致脑损伤或转化为癫痫。  相似文献   

6.
杨焕芳  袁嫡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50-2951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2003年收治的8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无复发患儿比较.结果:88例中复发49例(占55.6%).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年龄(<1岁),初次发作体温(<38.5℃)等因素有关.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一旦发热,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影响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高热惊厥(FC)复发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240例首次FC患儿出院后进行随访,将复发FC的5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无复发的18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温、惊厥类型、脑电图、贫血、血钠浓度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FC中复发率为24.17%;复发1~7次,平均(1.9±1.1)次;6例转为癫痫(10.34%);引起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男性、首次发作年龄小、体温低、复杂型惊厥、脑电图异常、贫血、血钠浓度低。结论FC复发率较高,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少数可转为癫痫,对生存质量及预后有不良影响,对具有上述复发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处理发热和惊厥的自我管理,发作频繁应按癫痢药物治疗原则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王秀芹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57-2258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结合11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发48例(41.4%)。复发危险因素与初发年龄〈2岁、初发体温〈38.5℃、复杂型热性惊厥、惊厥家族史、发作形式(P〈0.01)及脑电图异常(P〈0.05)有关。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密切随访,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对热性惊厥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对已发一次热性惊厥的患儿,在体温再次达37.5℃以上时,治疗组口服苯巴比妥3~5mg/(kg·d),预防热性惊厥,对照组未作预防热性惊厥处理。结果随访1~5年,治疗组2例(3.33%)热性惊厥复发,对照组19例(36.54%)复发。结论苯巴比妥对预防热性惊厥复发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的转归、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为此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513例小儿FC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临床发病常见于4个月~5岁,而以3岁以内婴幼儿为主。单纯性热性惊厥(SFC)发作时体温常在38.5~42℃,复杂性热性惊厥(CFC)则在38℃以下就可发生抽搐。小儿FC不会产生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也不会引起死亡,但抽搐会对脑细胞造成不同程度损害,所以应引起临床重视。结论小儿FC发病有年龄和性别特征,与发热相关,感染是常见的基础疾病。首次发病年龄越小越易复发;有癫痫家族史或FC史者易出现复发;首次FC年龄为0~2岁的患儿较易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高热惊厥(FC)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初发220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复发的FC患儿60例为观察组,以未复发的FC患儿160例为对照组,随访1—2年,比较两组患儿FC的相关因素差异。结果FC复发率为27.3%;观察组在患儿性别、首次发作年龄、发作时体温、发作惊厥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惊厥的类型、阳性家族史、围生期异常、存在合并症、发作后脑电图异常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C复发率较高,少数可转为癫痫,积极防治FC复发相关因素,必要时预防用药以减少复发,对患儿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2.
安雪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62-2263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C)的复发因素及预后。方法:对我院102例FC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例复发,复发率33.3%;复发因素与首次发作年龄、体温、惊厥持续时间、阳性家族史有关联。FC预后一般良好,少数因反复发作可发展为癫痫。结论:FC的远期预后良好,原则上不要随意使用预防性抗惊厥药物。但对有FC转为无热惊厥主要危险因素的患儿有转为癫痫可能,应注意随访,必要时适时干预,减少复发,并发展为癫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反复热性惊厥(FC)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变,探讨热性惊厥复发的高危因素,为指导临床护理措施的制定,防治FC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流式细胞法及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分别测定了热性惊厥组和正常对照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T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结果:FC组:IgG(5.32±2.21)g/L,IgA(0.63±0.16)g/L均降低;CD4+(36.61±5.39)%降低、CD8+(30.80±7.36)%增高、CD4+/CD4+(1.22±0.11)降低;sIL-2R(705±284)U/L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反复FC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可能是FC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临床护理措施的指导及确定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160例热性惊厥患儿按照是否复发分为未复发组95例和复发组65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热性惊厥类型,分析儿童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儿围产期异常、癫痫家族史、复杂性热性惊厥、贫血、脑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患儿首次发作平均年龄及发作时平均体温均明显低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热性惊厥复发与围产期异常、癫痫家族史、复杂性热性惊厥、贫血、脑电图异常、低龄和低体温有明显相关性,需采取有效预防性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2年儿科门诊收治的40例热性惊厥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热性惊厥随访期间未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复发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首次发病年龄、发病时体温、家族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复杂型惊厥、脑电图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性别、维生素D缺乏症、母乳喂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热性惊厥可造成患儿惊厥性脑损伤,少数可转化为癫痫,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根据患儿复发高危因素,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降低热性惊厥患儿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对热性惊厥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对已发1次热性惊厥患儿,在体温再次达37.5℃以上时,治疗组给予苯巴比妥4 mg/(kg·次)预防热性惊厥,对照组未作预防热性惊厥处理。结果:随访2-5年,治疗组1例(1.25%)热性惊厥复发.对照组27例(33.75%)复发。结论:苯巴比妥对预防热性惊厥复发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C)临床诊治体会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在诊治的70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FC患儿平均(4.01±1.05)岁,有FC家族史的38例,有癫痫家族史的9例;首次发作的49例。惊厥持续时间(6.78±1.45)min。单纯型FC 58例,复杂型FC 12例。予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降温、防止脑水肿、应用止惊药、治疗原发病等全部缓解。随访(19.58±9.90)个月,复发率为35.71%,30例中复发1次56.67%,复发2次26.67%,复发3次及以上16.67%。预后良好66例(94.29%),4例预后差(5.71%),其中有2例患儿出现智力障碍,2例患儿转变为癫痫,均为初发年龄>4岁,有癫痫家族史,复杂型FC患儿,复发2~9次,平均(4.54±2.12)次。结论小儿FC临床比较常见,部分复发发作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应该通过做好FC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预防性使用抗抽搐药以减少FC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短程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作用。方法76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治疗原发病、退热治疗,治疗组在体温≥37.5℃时加服苯巴比妥。随诊观察1~3年。结果:治疗组46例发热359人次,有8例(17.4%)复发FC12人次;对照组30例发热225人次,有12例(40%)复发FC29人次,比较两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短程预防FC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s,FS)临床特征、相关高危因素、预后及预防,为热性惊厥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对165例首次发作热性惊厥患儿的初发年龄、性别、发作时体温、发作类型、家族史、原发疾病、脑电图改变、转归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热性惊厥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原发病主要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70.5%,初发体温≥38.5℃者占84.6%,有惊厥家族史者占31.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Fs的常见病因;热性惊厥患儿多为良性经过,预后良好;FS复发率高,与初发年龄、惊厥持续时间、发生惊厥时间、惊厥家族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易感因素,以便于为相关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小儿热性惊厥患者,本研究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为了方便计算本研究选择100例不存在惊厥的普通发热患儿作为对照组,选择存在发热症状的热惊厥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对于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两组患儿的体温、家族史、骨碱性磷酸酶增加情况,并且分析出现热性惊厥患儿的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和发病时间等等。结果对本研究两组患儿的体温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最高体温超过39.1℃的患儿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儿存在有家族史和骨碱性磷酸酶增加的例数也比对照组更多,两组进行比较,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以外,观察组当中男性患儿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年龄不超过1周岁患儿的发病率高于年龄超过1周岁的患儿,夏秋季节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等。结论小儿热性惊厥的易感因素较多,存在有抽搐家族史、患儿的体温能够超过39.1℃,通常情况下都存在有缺钙情况,患儿的年龄不超过1周岁容易发病,一般情况下,夏秋季节是小儿热性惊厥发生的高危季节,这种病情的发病率男性患儿高于女性,所以应该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