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对长春市二道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9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规律抗痨、降糖及对症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均呈现不同程度地好转,其中空腹血糖控制在<11.1mmol/L患者,抗痨效果较好,>11.1mmol/L及血糖不稳定者疗效较差。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情较重,治疗效果差、疗程长,最终肺结核治疗能否收到良好效果决定于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
陈玲  邓丽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75-175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结合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90例患者分析。结果:经联合抗结核、降糖及其他对症治疗,1月内血糖下降至理想水平(空腹血糖〈11.1mmol/L)者65例。资料显示糠尿病控制理想者,肺结核疗效好,血糖控制不好者,肺结核疗效差。治疗好转70例,好转率78.2%。死亡2例。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较单纯患肺结核严重得多。肺结核可使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加重,而代谢紊乱又加速了结核病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应采取两病同治、抗结核与降糖治疗兼顾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型糖尿病14例,1型糖尿病6例,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结果21例患者中,1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者死亡,其余20例经治疗后血糖不同程度下降(空腹血糖下降2—6mmol/L,餐后血糖下降5—14mmol/L);6例1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治疗后血糖控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空腹血糖下降3~6mmol/L,餐后血糖下降7~15mmol/L);1例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血糖、高代谢的症状亦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表现为多样性、不典型性及非特异性,我们要综合分析病史,明确诊断,兼顾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随机抽取的52例单纯性肺结核患者作对比。结果: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热、盗汗、咯血等症状及痰阳性、肺部空洞病灶明显高于单纯性肺结核患者(P<0.05),血糖控制情况与抗痨治疗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较单纯性肺结核患者病情严重,积极控制血糖是治疗肺结核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每晚睡前1次皮下注射,调整剂量使空腹血糖控制于3.9~6.0mmol/L。同时联合瑞格列奈,调整剂量使餐后2h血糖控制于4.4~8.0mmol/L,或至4.0mg/餐。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及BMI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空腹血糖[(5.1±1.3)mmol/Lvs(12.3±4.2)mmol/L]。餐后2h血糖[(8.2±3.8)mmol/Lvs(17.5±6.1)mmol/L],HbA1c[(7.3±1.1)%vs(11.6±1.3)%],均明显下降(P〈0.01)。BMI[(25.8±4.1)kg/m^2 vs(25.6±3.5)kg/m^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控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涂阳肺结核合并Ⅱ型糖尿病56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涂阳肺结核合并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站收治的56例涂阳肺结核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56例患者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血糖控制满意者肺结核病灶吸收好转48例(85.7%).结论 血糖控制程度明显影响肺结核治疗的预后,积极抗痨及合理控制血糖是治疗涂阳肺结核合并Ⅱ型糖尿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对合并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36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系统控制血压、血脂、抗凝、活化脑细胞、营养脑神经、改善脑微循环、支持对症治疗。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分为3组:高血糖1组41例患者,空腹血糖〉8.0mmol/L,高血糖2组43例患者,空腹血糖6.1~8.0mmol/L,血糖控制达标组52例患者,空腹血糖4.4~6.0mmol/L。观察3组患者近期疗效欧洲脑卒中量表(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血糖控制达标组及高血糖2组患者近期疗效的ESS及ADL评分『青况明显优于高血糖1组,血糖控制达标组、高血糖2组患者与高血糖1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达标组患者与高血糖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糖尿病是与脑梗死相关性较大的疾病之一,在治疗脑梗死的同时,积极进行控制血糖治疗也是必要的,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控制8.0mmol/L以下能明显提高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聂华玲 《哈尔滨医药》2013,33(2):157+159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身心状态,探讨护理重点,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3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个体情况,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及干预、病情观察、治疗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对策,总结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住院1~4个月,31例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空腹4.6~6.8 mmol/L),餐后2 h血糖5.8~7.2 mmol/L;3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及护理前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18例,治疗1~4个月全部转阴,X线胸片显示肺结核病灶明显缩小或完全闭合。结论加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有助于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对提高治疗效果及降低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435-436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化血红蛋白这标(HbAIC≤7%)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方法采用CGMS对50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分析血糖动态变化信息。结果50例患者中,有11例(占22%)发生了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值为3.0~3.8mmol/L;6例(占12%)发生有症状性低血糖,血糖值为2.1~3.8mmol/L。在17例无症状和有症状性低血糖患者中,有10例(占20%)患者低血糖发生于凌晨1:00~4:00。25例(占50%)餐后2h血糖〉11.1mmol/L,其中8例发生早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1.2~14.6mmol/L;6例发生午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1.8~15.6mmol/L;11例发生晚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2-3~16.0mmol/L。结论对于应用空腹血糖、餐后2h、糖化血红蛋白来判定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全天多点血糖监测,了解任意时间的血糖情况,作为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基础,达到精细化降糖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血糖控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把79例T2DM合并AMI患者分为A组(空腹血糖7.1—11.0mmol/L)34例和B组(空腹血糖低于7.0mmol/L)45例,比较随访2个月后的转归及临床资料。结果2个月后A组死亡率为11.8%,明显低于B组的29.0%(P〈0.05)。结论T2DM合并AMI患者严格控制血糖会增加病人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杨阳 《黑龙江医药》2013,(5):954-95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6例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76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时间4—10天,平均7.15天。空腹血糖控制在7.22±1.66mmol/L,早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53±4.20mmol/L,午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9.76±3.70mmol/L,晚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1.80±4.30mmol/L,睡前血糖控制在10.58±4.34mmol/L。其中10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予进食及静推葡萄糖后症状均迅速缓解。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全程健康教育,置管前准备充分,掌握置泵时和置管泵后护理要点对确保胰岛素泵治疗的安全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价2h3R3Z3E3/4h3R3化疗方案在该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1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对照组(空腹血糖≤7mmol/L,158例)和观察组(空腹血糖〉7mmol/L,58例)。分别在全程督导管理措施下予以抗结核治疗及控制血糖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X线疗效评价及痰找结核菌转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60.3%)显著低于对照组(86.1%)(P〈0.05)。观察组的X线片疗效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痰找结核菌转阴率(53.4%)显著低于对照组(82.3%)(P〈0.05)。结论对血糖进行较好的控制,早期规律的联合抗结核治疗才能有效的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艳  吴小超  姬怀雪  徐剑  任玲  张秀梅 《中国药房》2013,(46):4397-4399
目的:探讨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及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规范化药学服务方法及模式。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及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用药过程进行全程药学监护,包括消渴丸禁与磺脲类药物合用降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用吡格列酮降糖、前列地尔甲钴胺与依帕司他联合使用、非诺贝特联合降糖药控制血糖血脂、患者用药教育,并建立药历。结果:通过全程药学监护,患者的餐前及餐后血糖控制平稳(餐前5.5~7.0mmol/L,餐后7.O~9.0mmol/L),总胆固醇水平恢复正常(1.07mmol/L);二甲双胍片胃肠不适不良反应减轻。结论:临床药师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及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提供全程药学监护,可使患者血糖、血脂控制平稳,不良反应减轻,促进了患者用药合理化。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5-2011年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早期诊断,尽量应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8.35 mmol/L以下,肺结核预后良好.结论 口服降糖药肺结核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肺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2组:1组血糖控制良好,2组血糖控制不良。分析1组、2组的肺结核治疗效果。结果满疗程治疗后1组、2组肺结核疗效有明显差别。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血糖控制稳定与否极为关键,血糖控制水平对肺结核治疗有显著影响,血糖控制良好,肺结核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行为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病患者180例随机分干预组与常规组各90例,常规组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和健康宣教;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干预。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降糖药物应用依从性及血糖基线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一年后干预组空腹血糖水平平均为(6.19±1.06)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平均(8.12±1.27)mmol/L低与常规组的(7.34±1.12)mmol/L、(9.02±1.40)mmol/L;干预组降糖药物应用依从性好77.78%高与常规组的50.00%(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有利于依从性的提高及治疗效果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3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降低颅内压、调控血压、脑细胞活化剂、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等基础治疗,同时加用尼莫地平静脉滴注,1次/d。当血糖〉8.0mmol/L时除控制饮食外,立即应用降糖药物。血糖在8.0mmol/L以下时,治疗以控制饮食为主。结果本组53例患者治疗后痊愈II例、显效19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9.2%。结论高血糖、高血脂引起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及血粘度增高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早期严格控制血糖并采用降血脂、降血压、改善高粘度等综合措施可减少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病后,应立即应用降糖药物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是治疗的关键,在血糖控制稳定的基础上,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原则与普通脑梗死相同。  相似文献   

18.
轻中度高三酯甘油血症主要指三酯甘油≤11.2mmol/L,重度高三酯甘油血症主要指三酯甘油11.2mmol/L~22.4mmol/L,极重度指三酯甘油≥22.4mmol/L。[1]血浆三酯甘油水平升高与2型糖尿病患者密切相关,至少有25%的高三酯甘油血症患者同时发生2型糖尿病而未被诊断,但是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或者极重度高三酯甘油血症少见。严重高三酯甘油血症有诱发急性胰腺炎和血栓形成的风险,所以需要尽早发现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诊治,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治经过。结果:病情吸收好转9例,控制不良1例,死亡1例。结论:糖尿病患者出现呼吸道左状应高度疑有肺结核,肺结核患者久治不愈应高度疑有糖尿病,首先控制血糖,同时积极抗痨,多数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张伟  李晋平  杜滨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585-1586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0例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40例,发生率23.5%,各型肝硬化均可发生;典型的“三多”症状多不明显;10例人院时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均≥11.1mmol/L;总胆红素水平高,血清白蛋白、胆碱脂酶、总胆固醇低。给予糖尿病饮食及小剂量的α-葡萄糖苷酶、短效胰岛素治疗;26例血糖正常,8例好转(血糖6.1~11.1mmol/L);6例死亡。结论肝硬化患者易发生糖代谢紊乱,有其临床特点,治疗要兼顾肝损害和糖尿病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