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笔者自参加临床实践工作以来,细心观察,体会到以辨舌质舌苔为依据,在临床辨证诊治疾病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应用得体,会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辨舌指南>曾说过:"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观察六淫之深浅".可见舌苔在外感疾病及急性疾病中反应较快,所以有"气病察苔,血病观质"之说.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舌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察舌苔可观六淫之深浅."观察舌象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与手段,本文就1989年至2004年5月乙型病毒性肝炎舌象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显示目前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3.
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有着密切的联系, 舌诊是通过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断疾病的方法。《元敖氏捷径伤寒金镜录》与《彩图辨舌指南》是舌诊专着中的代表之作, 均重视辨舌察脏腑。通过对两书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在辨舌察脏腑上二者既存在共识, 又各有其独到之处。通过文献整理研究, 以期传承中医诊断学之精华。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人的舌象变化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冠心病人的舌象变化 《内经》云:“心气通干舌”。又云:“舌者,心之官也”。心开窍于舌。故舌者心之外候也,望舌可测其心之病变。辨舌可知患者之寒热,虚实;诊舌当观其舌苦之色泽,舌质之形态,知之质等,冠心病的舌苔舌质均有不同表现,可大体归纳为:薄白苔、薄黄苔,白腻苔,黄腻苔,或舌光无苔之别。舌质可大体归纳为:质红、质淡红、质紫暗,或舌质光裂,或舌体胖厚等之别。 薄白苔和白腻苔:薄白苔无病者亦可见之,但病属虚证者亦可见薄自苔或白腻苔者,冠心病及内伤虚证者均见。如属气虚则生寒,则多见白苔或白腻苔。 薄黄苔…  相似文献   

5.
哈孝贤 《开卷有益》2008,(12):28-29
(接上期)(二)望舌苔舌面上覆盖的一层薄垢称为舌苔。清代吴坤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说明舌苔是胃气蒸化食浊而产生。因此,观察舌苔首先  相似文献   

6.
胡兴昌 《当代医学》2009,15(3):153-154
从舌质、舌苔两方面论述了舌诊与肝病的关系。通过舌诊反映了肝病湿热病邪的轻重及胃气存亡。厚腻示湿邪较重,肝功不稳定;薄苔示湿邪较轻,肝功稳定;剥苔或无苔示胃气衰败;舌质红绛,预后不良。对通过舌诊所发生的动态变化辨证用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舌象动态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综述古今有关舌象的文献,从两方面对舌象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第一,综合分析舌质、舌苔和舌下络脉,尽量做到舌质、舌苔和舌下络脉三位一体联合诊察;第二,掌握舌象与疾病发展变化的关系,认识疾病在不同病理阶段时舌象的动态变化,为中医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医舌象观察的临床意义附院中医科(046000)李秋香,李慧萍,张克英晋城市教育学院李学斌舌有舌质和舌苦之分。舌苔分苦质、苔色两方面。舌质和舌苔综合观察,以舌色为纲,舌苦为目,形成了常见的一些舌象。舌象往往随正邪消长和病情的进退呈相应的动态变化,故对...  相似文献   

9.
17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舌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78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3例,分别观察舌苔、舌质、舌体的变化,结果:慢性胃炎各型不同,舌象表现也不同,验证了中医“舌为脾之外候,舌苔乃胃气之薰蒸”的理论,并为各型慢性胃炎提供舌诊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蔡峰海 《中外医疗》2009,28(33):94-94
目的探讨中医舌诊与慢性胃病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胃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肝胃不和型、气滞血瘀型、湿热阻滞型三型多为紫暗舌质,湿热阻滞型多为黄腻舌苔,且HP(+)比例较高。结论舌诊作为中医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慢性胃病的辩证、辨病及治疗和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舌诊是望舌象而进行辩证的一种诊断方法,舌象是由舌质(包括舌色、舌态)和舌苔(包括苔色、苔质)两部分的色泽形态所构成的形象,舌象之所以能反映内脏的病变,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为理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舌诊最早在《内经》中即有记载 ,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望诊的范畴。中医认为 ,人体五脏六腑均与胃气相通 ,并通过胃气上蒸于舌 ,附着于舌之表面 ,表现为苔 ;故苔为胃气所生 ,舌即为外候器官。舌诊在中医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而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舌质颜色的荧光分色测定利用荧光分色测定舌色的原理是 ,用单一紫外线照射舌体 ,使舌体上产生荧光 ,由于舌质色泽的不同 ,所产生的荧光光谱也不一样 ,因而荧光波形、峰值大小及其对应的荧光波长都不相同 ,且荧光峰值波长按青紫舌、红绛舌、淡红舌、…  相似文献   

13.
193例SARS患者舌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SARS患者的舌象,为SARS舌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各医院指定专人分别采用600万像素富士数码相机、佳能数码相机、奥林巴斯数码相机均在上午9~10时自然光线单次摄影。经专家筛选后确定193舌象照片并结合90名SARS一线专家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软件存储处理。结果(1)193例SARS患者照片中舌质淡红70例(36.27%),舌质红60例(31.09%),舌尖红25例(12.95%),舌质暗红12例(6.22%),舌质紫红11例(5.70%),舌质绛6例(3.11%),舌紫暗5例(2.59%);(2)193例SARS患者照片中舌苔以白腻、薄白、灰黑苔、少苔、薄黄为主。舌苔白腻65例(36.68%),舌苔薄白25例(12.95%),灰黑苔23例(11.92%),少苔20例(10.36%),舌苔薄黄20例(10.36%),舌苔黄厚腻15例(7.77%),舌苔黄垢腻13例(6.74%),舌苔黄腻10例(5.18%)舌苔黄燥5例(2.59%);(3)193例SARS患者照片中SARS的舌体以边有齿痕、舌有裂纹和舌有瘀斑为主。舌边齿痕90例(46.63%),舌有裂纹57例(29.53%),舌有瘀斑46例(23.83%)。结合调查问卷结果SARS早期多在发病后1~5d左右,病机以热湿遏阻,卫气同病为特点,舌质主要表现为:舌淡红、舌红,苔薄白或薄黄微腻为主;中期多在发病后3~10d左右,病机以湿热蕴毒,正邪交争,邪阻少阳为特点,舌质主要表现为:舌暗红、紫红,苔白腻或黄厚腻为主;极期(高峰期)多在发病后7~14d左右,病机以湿热毒盛,耗气伤阴,淤血内阻为主要特点。舌质主要表现为:舌红绛,舌紫暗为主,苔白腻或黄腻;恢复期多在发病后10~14d以后,病机以正虚邪恋,易挟湿挟瘀为主要特点,舌象主要表现为:舌淡红,质嫩,边有齿痕,苔少或苔薄少津,或舌淡略暗,苔薄腻。结论SARS患者舌象和病情有一定相关性,研究SARS患者舌象对分析病情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K-均值聚类的常用色彩空间舌质舌苔分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常用色彩空间哪个通道(或分量)善于反映舌质舌苔的区别并有助于舌质舌苔的分割.方法 以典型舌图(淡红舌薄白苔、腻苔、黄苔等)和色温偏低的舌图为研究对象,在红、绿、蓝三色(RGB),国际照明委员会1976 L~*a~*b~*标准(CIELAB)和色调、饱和度、亮度(HSI)色彩空间下选择舌图上每个像素的特定色彩分量(a~*分量、L~*分量、H分量、R分量)作为聚类对象.使用K-均值聚类聚成2个集合,按照生成的2个集合的特征完成分割.结果 显示CIELAB色彩空间a~*分量对舌质舌苔分割的效果和抗干扰能力最好,不受光照角度、色温偏差、舌苔舌质类型等因素的影响.L~*分量、R分量的聚类结果受光照不均匀的影响明显,H分量的聚类结果多呈分割不完全状态.结论 基于K-均值聚类的以CIELAB色彩空间a*分量为指标对舌质舌苔进行分割的效果较稳定,在舌诊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病情变化特点与人体津液盛衰和敷布运行有直接关系。舌象作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反映,与津液盛衰的关系更加密切,临床研究显示SS患者大多数有明显的舌象表现。阴虚内热型表现为舌质红或红绛起刺,苔薄而干,或中剥、少苔、无苔;气阴两虚型表现为舌淡胖、边有齿印或瘀斑、舌尖稍红、苔薄白;气(阳)虚失运型表现为舌质淡嫩而胖大,苔白滑;气滞血瘀型表现为舌淡胖有瘀点、或瘀斑,或舌下脉络迂曲,舌面少津。因此,以舌象作为SS辨证分型依据是其独特的辨证方法,更易为临床掌握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温病大师叶天士先生,毕生致力于温病研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今天有效地指导着温病临床,为我国传染病的诊断治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叶氏非常重视辨舌,他说:“必验之于舌.”其《外感温热篇》条文共37条,其中舌诊条文16条,对舌诊有深刻的研究,在临床诊断的运用、阐述得全面具体.为了继承和发扬叶天士的温病学说,笔者对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舌诊条文特作初步探析。1 辨察舌苔定卫气营血众所周知,叶香岩的《外感温热篇》是温病学的  相似文献   

17.
温病学问答     
问:舌诊在温病诊断上有何意义? 答: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舌诊主要分辨舌质辨舌苔两个部分。由于舌与内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皆形于舌。”又:“苔乃胃气所熏蒸,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借以诊五脏寒热虚实也。”辨舌苔,可以了解卫分和气分的病邪。查舌质,可知营分和血分的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舌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胃镜受检者进行舌象观察 ,舌苔主要观察薄白苔、薄黄苔、白腻苔、黄腻苔 ,舌质观察淡红舌、淡白舌、红舌、紫黯舌 ,并均予以Hp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确诊的 12 0例CSG患者作为临床资料 ,汇总、研究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12 0例中Hp感染检出率为 4 3. 3% ,Hp感染所占比率舌苔顺序依次为黄腻苔 >白腻苔 >薄黄苔 >薄白苔 ,舌质则为紫黯舌 >红舌>淡白舌 >淡红舌。结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舌象变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舌质、舌苔、舌态诊断在中风辨证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将230例中风患者分为5种证型,分型论治.结果 治愈66例占28.7%,见于舌质红绛、暗红、淡,苔薄白、薄黄,舌态正常或偏歪者;显效57例占24.7%,见于舌质红绛、暗红、淡,苔黄腻、白腻,舌态正常或偏歪者;有效79例占34.4%,见于舌...  相似文献   

20.
卢亚娟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84-1085
舌象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舌质和舌苔的外在特征。祖国医学理论认为舌乃脾之外候,舌苔由胃中生气所现,而胃与脾相表里,脾主运化水湿,胃蒸脾湿上潮就形成了舌苔。正常舌质淡红,舌体柔软、润泽,舌背表面覆盖薄白苔。当机体发生病变,特别是发生脾胃系病变时,舌象就会发生变化,这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腻苔在脾胃病中的舌象特点、病理本质及其病证相关性做出初步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腻苔的临床意义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