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俯卧位应用不同呼气末正压条件下对每搏量变异度、脉搏压变异度及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容量状态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俯卧位行颈椎或腰椎手术患者60例,全麻后连续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脉搏压变异度(PPV)、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俯卧位体位下分别加以0、5、10、15 mm Hg的呼气末正压(PEEP),记录每个PEEP时点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后以7 ml/kg进行补液试验后,再分别加以0、5、10、15 mm Hg的PEEP值后记录输液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然后以输液前后每搏量变异指数的差值(ΔSV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有反应组(ΔSVI≥15%)和无反应组(ΔSVI<15%)组,分别绘制SVV、PPV和PVI判断扩容效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确定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对SVV、PPV和PVI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诊断阈值及其相关性。结果与平卧位相比较,俯卧位条件下SVV、PPV、PVI均增大(P<0.05),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心率、每搏量、每搏量指数、心输出量、心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时,在PEEP=0、5、10、15 mm Hg条件下,SV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0.759、0.718、0.521,PP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792、0.705、0.505,PVI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765、0.709、0.512。当PEEP=0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0.5、11.5、13.5;当PEEP=5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1.5、13.5、14.5;当PEEP=10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3.5、14.5、16.5。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SVV、PPV、PVI变化分别与PEEP值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4、0.561、0.553,P<0.01)。结论 SVV、PPV和PVI在PEEP≤10 mm Hg时可以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三者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相似,诊断阈值随PEEP值增大而增大,诊断的准确性随PEEP值增大而下降;在PEEP=15 mm Hg时,SVV、PPV和PVI不能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感染伯氏疟原虫的C57BL/6小鼠脾脏不同免疫细胞的含量及表面分子变化。方法 将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伯氏疟原虫进行感染,6 d后分离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的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的含量及其表面分子CXCR3、CD69、CD62L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鼠脾脏CD8+T细胞(5.51%±0.76%)、γδT细胞(0.31%±0.03%)和T细胞(18.60%±3.37%)的百分比含量较正常组(14.04%±1.31%、0.75%±0.07%、33.27%±3.76%)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21.45%±0.10%、33.49%±3.17%、16.72%±2.16%)相比,感染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的CXCR3(6.30%±0.15%、18.34%±0.61%、5.25%±0.25%)均明显下调(P<0.05);感染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的CD62L(67.98%±1.18%、54.37%±0.98%、55.06%±1.53%)较正常组(91.96%±0.75%、71.38%±1.02%、82.10%±1.04)%)均明显下调(P<0.05),而感染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的CD69 (28.13%±0.37%、42.58%±2.06%、34.65%±0.43%)表达水平比正常组(3.70%±0.62%、11.59%±0.41%、7.69%±1.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感染伯氏疟原虫的C57BL/6小鼠脾脏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及其表达的CXCR3和CD62L均明显下调,而CD69的表达水平升高,提示机体感染疟原虫后,小鼠的T淋巴系细胞增殖不明显,但其迁移情况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种基于榫卯结构的改良关节镜下“嵌入式”喙突移位术结合线袢固定的手术方法,并对其术后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共有56例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患者接受了结合线袢固定的关节镜下“嵌入式”喙突移位手术,所有的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3年分别进行头盂分离的三维CT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骨块位置、骨愈合以及骨重塑情况,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随访和记录。结果: 56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6.1±3.7)个月。在三维CT扫描En-Face相上喙突骨块中点位于4点钟左右位置(123.8°±12.3°), CT轴位上喙突骨块位置优良率达到95%(53/56), 3年随访喙突骨块愈合率达到96.4%(54/56)。术后3个月、6个月及3年喙突骨块的长度分别为术后即刻长度的96.9%±4.9%、91.9%±6.2%、91.6%±6.6%,移植喙突骨块在术后3个月时长度变化并不明显(t=2.12,P>0.05),而术后6个月时缩短较为明显(t=4.98,P<0.05),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保持不变(t=-0.75,P>0.05),在3年随访时所有移植的喙突骨块都保留了90%以上的初始长度。愈合的病例中未发现明显的骨块吸收;其中25例在CT上都观察到了明显的喙突骨块与关节盂之间的新生骨重塑,术后3年随访时关节盂面积平均为(9.72±1.22) cm2,较术后即刻的(9.42±1.11) cm2有显著增加(P<0.05);最终随访时,所有的病例在CT上均未发现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结论: 结合线袢固定的关节镜下“嵌入式”喙突移位手术用于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术后喙突骨块位置良好、骨愈合率满意。基于榫卯结构以及线袢固定的方法可以提高稳定性,并促进喙突骨块的术后愈合,同时又可以避免使用传统螺钉固定造成的骨溶解以及螺钉植入相关的并发症。更重要的是,术后喙突骨块和关节盂之间的骨重塑显著增加了关节盂面积,有利于恢复肩关节的前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评估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儿童容量反应的价值。采用PICCO监测仪和PVI监测仪持续监测68例脓毒症感染性休儿童在PLR试验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搏量变异度(SVV)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将PLR试验前后CI增加值百分比(ΔCI)≥15%的归为有反应组,将ΔCI<15%的归为无反应组。68例儿童共进行了113次PLR试验,其中有反应组52例次,无反应组61例次。有反应组PLR试验前的SVV、PVI高于无反应组(P<0.05)。有反应组PLR试验后CO、CI升高(P<0.05),SVV、PVI降低(P<0.05),HR、MAP和CVP无明显改变(P>0.05)。无反应组PLR试验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PLR试验前,SVV和PVI与ΔCI呈正相关(r=0.887,0.901,P<0.05)。cut off值取14.69时,PVI预测容量反应的AUC为0.92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4%、85.1%。cut off值取12.58时,SVV预测容量反应的AUC为0.95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87.4%。结果说明PLR联合PVI和SVV均能够有效地评估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儿童对液体复苏治疗的容量反应。PVI作为一种无创监测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Ⅰ期双侧局限性结核性脓胸胸膜剥脱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2017年间我院收治的符合手术指征的双侧结核性脓胸150例,分为一期手术组(简称“一期组”)和分期手术组(简称“分期组”)各75例,并顺利施行胸膜剥脱术。回顾性分析两组间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左右侧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患者焦虑状况及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分析一期组和分期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肺功能测定结果均按“测定值/正常预计值×100%”表示,所获得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一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728.2±159.4) mL、术后3 d引流量为(1 312.3±62.7) mL、左右侧拔管时间为(6.4±1.5) d、(6.5±1.5) d,与分期组的(731.3±151.0) mL、(1 293.7±60.5) mL、(6.3±1.5) d、(6.3±1.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组的术后哌替啶用量(15.3±1.2) mg、状态焦虑评分(40.5±2.0)、术后住院时间(11.1±1.9) d、手术及术后总费用(24 351.3±1 254.3) 元与分期组为(20.2±1.5) mg、(44.6±2.3)、(17.7±1.3) d、(30 446.2±1 406.9) 元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一期手术组中,术前、术后3个月肺功能检测指标比较,包括FVC分别为(71.40±3.70)%、(91.20±4.60)%、FEV1分别为(63.20±2.40)%、(84.80±2.60)%、PEF分别为(64.00±2.60)%、(72.40±2.70)%、MVV分别为(62.10±3.70)%、( 84.70±4.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局限性结核性脓胸行一期手术,安全有效,一期组患者的术后哌替啶用量、状态焦虑评分、住院时间及费用优于分期组。  相似文献   

6.
分析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评估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儿童容量反应的价值。采用PICCO监测仪和PVI监测仪持续监测68例脓毒症感染性休儿童在PLR试验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搏量变异度(SVV)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将PLR试验前后CI增加值百分比(ΔCI)≥15%的归为有反应组,将ΔCI<15%的归为无反应组。68例儿童共进行了113次PLR试验,其中有反应组52例次,无反应组61例次。有反应组PLR试验前的SVV、PVI高于无反应组(P<0. 05)。有反应组PLR试验后CO、CI升高(P<0. 05),SVV、PVI降低(P<0. 05),HR、MAP和CVP无明显改变(P>0. 05)。无反应组PLR试验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 0. 05)。PLR试验前,SVV和PVI与ΔCI呈正相关(r=0. 887,0. 901,P<0. 05)。cut off值取14. 69时,PVI预测容量反应的AUC为0. 92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 4%、85. 1%。cut off值取12. 58时,SVV预测容量反应的AUC为0. 95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 9%、87. 4%。结果说明PLR联合PVI和SVV均能够有效地评估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儿童对液体复苏治疗的容量反应。PVI作为一种无创监测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常规上磨牙颊侧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对安氏Ⅱ类拔牙矫治病例垂直向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常规使用两颗上磨牙颊侧微种植体支抗的28例安氏Ⅱ类正畸减数拔牙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头颅侧位X线片的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 头影测量发现垂直向指标中,下颌平面角 SN-MP平均减小1.40°±1.45°,FMA平均减小1.58°±1.32°;后前面高比(S-Go/N-Me)平均减小 1.42%±1.43%;Y轴角平均减小1.03°±0.99°,面角平均增大1.37° ±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颌磨牙平均压低(0.68±1.40) mm,上前牙平均压低(1.07±1.55)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治疗后有一定的上磨牙压低,产生了一定的下颌平面逆时针前旋,对侧貌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结论: 常规上磨牙颊侧微种植体支抗有一定的垂直向控制能力,可以产生一定的下颌逆时针旋转,可更好地改善安氏Ⅱ类患者的侧貌。  相似文献   

8.
目的:连续观察骨缺损愈合早期血管样组织和骨样组织的变化过程,初步了解局部施用甲磺酸去铁胺(deferoxamine mesylate,DFO)对血管化及骨再生的作用,验证DFO维持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活性的能力。方法:构建30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颅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DFO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于颅骨缺损后第4天分别局部注射200 μmol/L DFO溶液300 μL或生理盐水300 μL,并于缺损后第5、7、10、14和28天,每组每次处死3只大鼠。采用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数量,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成骨及矿化情况,以HIF-1α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术后第5、7、10、14和28天,实验组血管数量(个)分别为:30.40±12.15、62.00±17.87、73.43±15.63、40.00±7.84和48.71±11.64,对照组血管数量(个)分别为:18.75±6.63、19.13±2.80、51.35±16.21、27.18±7.32和30.88±13.43,各时间点实验组血管数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和28天,实验组新生骨组织较多,新生骨组织矿化百分比分别为(27.73±5.93)%和(46.53±3.66)%,对照组分别为(11.99±2.02)%和(31.98±4.22)%,这两个时间点实验组矿化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第5、7、10、14和28天,实验组相较对照组的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为2.86±0.48、1.32±0.26、1.32±0.32、1.28±0.38、1.05±0.34,仅术后第5天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骨缺损局部使用DFO可促进血管化及骨再生,可短暂维持HIF-1α蛋白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 aminetransferase, ALT) 状态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 (helper T lymphocytes 17, 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 (regulatory T lymphocyte, Treg)及其比率的影响。方法: 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336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乙肝抗原抗体,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检测被测者的病毒载量,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Th17、Treg细胞及其比率,其中ALT正常的乙肝患者111例(ALT<40 U/L),ALT≥正常上限且<2倍增高的慢性乙肝患者108例(40 U/L≤ALT<80 U/L),ALT≥正常上限2倍增高的慢性乙肝患者117例(ALT≥80 U/L),并且按病毒载量分为低复制组(HBV DNA<4.0 lg copies/mL),中复制组(4.0 lg copies/mL≤HBV DNA<6.0 lg copies/mL),高复制组(HBV DNA≥6.0 lg copies/mL)。采用Dunnett T3方差分析在不同ALT状态下,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7、Treg细胞及其比率的影响。对ALT≥正常上限2倍增高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病毒学及Th17、Treg细胞及其比率的变化。结果: 在ALT正常组及ALT≥正常上限且<2倍增高的慢性乙肝组中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Th17、Treg细胞及其比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ALT≥正常上限2倍增高的慢性乙肝患者组中,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Th17(低复制组 3.18%±0.79%、中复制组 3.78%±0.92%、高复制组4.57%±1.15%)、Treg细胞 (低复制组 5.52%±1.58%、中复制组 5.89%±1.84%、高复制组6.37%±2.35%) 及其比率Th17/Treg (低复制组0.57±0.25、中复制组 0.65±0.29、高复制组 0.73±0.36) 均明显增高(P<0.05)。恩替卡韦治疗24周后,患者HBV DNA明显下降,Th17(3.89%±1.02% vs.2.06%±0.46%)、Treg细胞(6.02%±2.03% vs.5.06%±1.25%)及其比率(0.65±0.28 vs.0.41±0.14)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在不同ALT状态下HBV对Th17、Treg细胞及其比率的影响不同,可以从免疫学的角度阐明HBV对机体的影响,进一步理解以ALT分组抗病毒治疗的意义,从而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HIV感染青少年生活质量现状,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救助、关怀支持、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截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爱门诊正在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10~18岁HIV感染青少年262例作为观察组。按性别、年龄匹配原则选取学校的非HIV感染青少年262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分别对两组青少年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果 HIV感染青少年的多维生活满意度的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自我和总分分别为(19.72±6.58)分、(30.11±5.81)分、(26.34±5.68)分、(31.07±5.69)分、(18.52±7.07)分和(125.76±24.15)分,均低于非HIV感染青少年的(26.08±7.13)分、(34.08±6.82)分、(29.23±6.03)分、(34.28±6.96)分、(24.54±7.17)分、(148.12±26.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感染女性青少年的MSLSS总分为(128.99±24.89)分,高于男性的(122.95±23.21)分,父母双方健在者总分为(128.25±24.75)分,高于单亲健在者的(124.73±21.75)分以及父母双亡者的(114.92±24.42)分,家庭月收入为≥3 000元的HIV感染青少年总分为(133.84±24.88)分,高于家庭月收入为<1 000元者的(123.41±22.18)分和1 000~3 000元者的(123.19±24.02)分,HAART时间<1年者为(141.00±33.25)分,高于1~5年者的(129.49±23.30)分、5~10年者的(123.97±23.64)分和≥10年者的(117.85±2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低,生活质量差,应开展针对性的社会援助和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1.
孔冉  米卫东  傅强 《北京医学》2015,(4):347-349
目的:探讨应用去氧肾上腺素后脉搏压变异度(PPV)和每搏量变异度(SV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肝胆外科择期肝脏切除手术患者20例,全麻诱导后循环稳定时,记录心率(HR)、动脉收缩压(SAP)、心输出量(CO)、心输出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量指数(SVI)、PPV和SVV ,改变去氧肾上腺素泵入速度使SAP分别提高10%<ΔSAP≤20%、20%<ΔSAP≤30%和30%<ΔSAP≤40%并记录上述参数,对各个压力阶段的PPV和SV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去氧肾上腺素降低PPV和SVV值,各压力水平的PPV和SVV的数值具有高度相关性:T1,r=0.935,P<0.01;T2,r=0.947,P<0.01;T3,r=0.971,P<0.01;T4,r=0.973,P<0.01。结论虽然去氧肾上腺素高估了容量状态,但是脉搏压变异度(PPV)和每搏量变异度(SVV)在应用去氧肾上腺素后依然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每搏变异度(SVV)和中心静脉压(CVP)与临床低血容量状态的相关性,探讨其对低血容量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120例择期
肝部分切除手术患者,在全麻插管机械通气下手术开始后,分别以1、2和3 μg?kg-1?min-1为剂量递增,静脉泵注硝酸甘油,检测前后4个时点[输注前即刻(T0),硝酸甘油1 μg?kg-1?min-1输注15 min后(T1),硝酸甘油2 μg?kg-1?min-1输注15 min后(T2),硝酸甘油3 μg?kg-1?min-1输注15 min后(T3)]患者的SVV、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量指数(SV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心指数(C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SVV和CVP对CI反应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最高值;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SVV和CVP与CI的相关性。 结果: CVP和SVV对CI反应的AUC分别为AUCCVP 0.713(95%CI 0.623~0.804)、AUCSVV 0.930(95%CI 0.883~0.977);SVV值为12.5%时,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其敏感度为81%,特异度为95%;CVP为5.5 mmHg时,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其敏感度为73%,特异度为59%;AUCSVV高于AUCCVP(P<0.05);SVV、CVP与CI相关系数SVV-CI=-0.671(95%CI -0.455~-0.67);rCVP-CI=0.551(95%CI 0.744~0.591);rSVV-CI 与rCVP-C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V和CVP均是低血容量诊断的良好指标;SVV比CVP对低血容量预见性更高,对低血容量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徐腾霄 《医学综述》2014,(12):2194-2196
目前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常采用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低潮气量的肺保护通气策略。PEEP过低无法有效纠正缺氧,PEEP设置过高会导致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心前负荷减少为主要表现。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是近年来常用的血流动力学动态指标,可评估患者心脏前负荷情况。使用不同水平正压通气的患者PEEP与SVV的变化有相关性。该文旨在讨论PEEP对SVV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赵峰  傅强  米卫东  张宏 《北京医学》2011,33(8):620-622
目的 观察每搏量变异指数(SW)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时预测输液反应的能力.方法 择期行肺叶切除手术患者30例,麻醉后行桡动脉穿刺,连接FloTme传感器(Vigileo监测仪),潮气量8ml/kg,单肺通气1h后,30min内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500ml,心排指数(CI)增加≥15%...  相似文献   

15.
侧卧位开胸手术对每搏量变异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比较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开胸手术对每搏量变异度(SVV)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分为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组(各20例).两组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入室后吸氧5 L/min,行动静脉穿刺,应用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和平均动脉压(MAP).应用Vigileo持续心排出量监测仪持续监测SVV、心排出量(CO)和每搏量(SV).安静平卧10 min后(T_1),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待肌颤消失后经口腔明视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接呼吸机双肺通气,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静脉注射维库溴铵4~6 mg,采用异氟烷0.8~1.0最小有效肺泡浓度(MAC)维持麻醉,稳定10 min后(T_2),转侧卧位后再稳定10 min(T_3)开始手术.进胸后行单肺通气,记录时间点为单肺通气10 min(T_4)、30 min(T_5)和60 min(T_6).结果 侧卧位T_3时间点的SVV均显著低于平卧位T_2时间点的水平(P值均<0.05).开胸单肺通气过程中,SVV相对比较平稳,T_4、T_5和T_6时间点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T_2、T_3时间点的CO、MAP和SV均较T_1时间点显著下降(P值均<0.05).开胸单肺通气过程中,T_4时间点(开始阶段)的CO、MAP和SV与T_1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随后的T_5、T_6时间点,CO、MAP和SV出现下降,显著低于T_1时间点(P值均<0.05).左侧卧位与右侧卧位组间在各时间点的SV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开胸手术左侧卧位与右侧卧位对循环功能和血容量状态的影响无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Wnt5a在自体移植静脉重塑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颈静脉-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7、14、28d取材移植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5a蛋白在移植血管中的表达,Real-timePCR定量检测Wnt5amRNA的表达;以对侧颈静脉作为对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静脉、术后7、14、28d移植静脉Wnt5a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67±0.21)%、(20.34±0.26)%、(35.25±0.20)%和(57.24±0.52)%,正常静脉与移植静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al-timePCR结果显示:术后7、14、28d大鼠Wnt5amRNA表达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3.56、8.44和16.87倍。结论自体静脉移植后,Wnt5a在新生内膜及中膜中高表达,并可能与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Neovascular glaucoma (NVG) is a refractory glaucoma.The management of NVG is very difficult,and it is more difficult when combined with vitreous hemorrhag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