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悬吊疗法的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步态以及平衡等运动功能的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1—11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基于悬吊疗法的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训练。训练前后评定患者的平衡、躯干控制、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和生活质量以及行走过程中下肢的步态时空参数。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平衡能力、躯干控制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37.61±4.36)分、(83.41±8.61)分、(80.71±9.19)分、(3.86±0.23)分]均高于对照组[(34.86±4.11)分、(76.83±7.36)分、(72.37±9.57)分、(3.66±0.34)分,均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步态时空参数的步速、步频和跨步长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跨步时间和支撑相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悬吊疗法的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可有效优化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功能,改善其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刘振  李东霞  孙秋莲 《安徽医学》2023,44(5):548-551
目的 比较脑卒中患者采取2种不同减重步行训练方式后下肢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分阶段减重步行训练,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恒定减重步行训练,两组患者每周治疗和训练5次,每次30 min,连续3周。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评级及生理消耗指数(PCI)。结果 上述数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3周观察组FMA-LE(4.52±1.64)分、BBS(13.56±3.90)分、FAC(1.96±0.54)级及PCI(0.16±0.12)beats/m均优于对照组的FMA-LE(2.64±0.86)分、BBS(9.08±3.21)分、FAC(1.40±0.58)级及PCI(0.10±0.08)beats/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减重步行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3月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在安吉县人民医院神经科治疗后转至康复科的71例恢复期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年份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2018—2019年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措施的患者纳入常规组(36例), 之后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患者纳入综合组(35例)。综合组采取物理疗法、作业治疗辅以心理康复、认知训练,治疗过程中强化运动和平衡功能训练, 并开展引导式教育。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均分别使用Fugl-Meyer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和Barthel指数(BI)量表评价。  结果  治疗后常规组FMA和BI评分分别为(44.51±6.60)分和(49.24±13.11)分,综合组分别为(50.28±7.20)分和(59.36±8.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7、3.837, 均P < 0.001)。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而综合组改善更显著(均P < 0.05)。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ADL, 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作业疗法在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康复中应用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制作随机表,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作业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结合作业治疗,均治疗1次/d,5次/周,共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运动评分(U-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评分和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FMA[(45.37±5.12)分、(38.80±4.35)分]均高于治疗前[(31.37±4.33)分、(32.57±4.19)分,t=16.025、14.297,均P < 0.05],治疗后治疗组U-FMA高于对照组(t=5.352,P < 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MBI评分[(57.83±6.65)分、(47.33±5.68)分]均高于治疗前[(41.17±5.97)分、(40.17±7.01)分,t=25.673、15.577,均P < 0.05],治疗后治疗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t=6.572,P <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 vs. 73.33%,χ2=4.706,P < 0.05)。  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结合作业疗法可对脑卒中伴有上肢运动障碍起到显著改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柳忠  梁天佳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1):2680-2685
背景 步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如何尽早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尤为重要,而临床鲜见通过镜像疗法(MT)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促进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相关报道。目的 观察MT联合BWST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减重组(n=40)和联合组(n=40)。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减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BWSTT,联合组患者在减重组基础上增加MT;每周训练6 d,共持续4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中的下肢部分(FMA-LE)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HFAC)、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6 min步行测试(6MWT)结果。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重组、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均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6MWT结果优于减重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HFAC、BBS评分、MBI和6MWT结果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MT联合BWSTT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干预措施在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4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保守治疗的86例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40例,予以强化心理干预;对照组共46例,予以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和发病8周后的抑郁、焦虑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9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8周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为(48.28±4.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00±6.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8周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0.73±4.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48±7.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而8周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6.75±11.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5±1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结论  强化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还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利于全面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长期卧床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收治的脑卒中长期卧床肺部感染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接受基础性护理,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呼吸康复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护理依从度、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度97.87%高于对照组8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8,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知识掌握评分(75.16±1.52)分、信念态度评分(76.95±1.74)分、行动评分(79.25±1.68)分评分高于对照组[(71.54±1.47)分、(69.56±2.42)分、(73.16±2.74)分, 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知识掌握度(23.68±2.45)分、护理技能(25.19±1.47)分、营养状况(24.10±0.98)分、意识状态(22.42±1.41)分高于对照组[(18.16±1.84)分、(14.58±2.34)分、(16.82±1.76)分、(18.62±2.05)分,均P<0.05];2组护理前呼吸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为脑卒中长期卧床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目标管理理论下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依从度,也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并分析心理治疗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消化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选取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23±0.62)分vs.(3.65±0.65)分,P=0.021];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43±0.58)分vs.(12.25±0.53)分,P=0.012];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5.36±5.81)分vs.(73.53±5.86)分,P=0.008]。  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消化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SCL-90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骨科康复门诊的延续护理模式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7—10月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骨科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Ⅱ型、Ⅲ型)的86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视频指导联合微信平台跟踪的延续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专科护士和康复治疗师主导的骨科康复护理门诊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儿术后6个月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患儿家长满意度、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肘关节运动范围评分(ROM)。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为(83.20±13.82)分和(71.00±16.49)分(P<0.001);家长满意度评分为(77.17±20.97)分和(66.25±21.60)分(P=0.020);肘关节MEPS评分为(88.04±8.33)分和(82.50±7.33)分(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肘关节ROM评分在屈曲、伸直、旋前、旋后4个角度评价中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骨科康复护理门诊的延续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康复,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固定穴位中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固定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简易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LE)评分、Holden步行能力(HFAC)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FMA-LE、HFAC、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固定穴位中频电刺激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的康复效果,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郑红艳  俞岩  罗书引  贾兰  胡文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1):1893-1896
  目的  探讨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康复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传统康复管理,观察组予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康复路径管理。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21.12±2.32)分]低于对照组[(27.81±4.33)分],而简明精神状态得分高于对照组[(21.14±5.65)分vs.(18.89±1.24)分],均P < 0.05;观察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39.49±5.38)分]高于对照组[(33.67±4.02)分],改良Barthel指数[(77.17±8.20)分]高于对照组[(65.17±9.21)分],均P < 0.05;观察组脑卒中生存质量[(164.65±18.76)分]高于对照组[(110.76±21.83)分,P < 0.05],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干预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康复路径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负面情绪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任务导向结合生物反馈训练对痉挛型脑瘫(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患儿手功能、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Gesell)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SC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n=33)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n=33)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任务导向结合生物反馈训练,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Berg平衡量表(BB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中站立、行走功能评分,手功能评估量表(AHA),Gesell量表评分,患儿监护人康复治疗满意度。  结果  两组干预后M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BB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MAS评分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站立、行走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站立、行走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AHA评分、Gesell量表发展商数(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AHA评分、Gesell量表DQ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监护人康复治疗满意度(90.91%)高于对照组(60.61%)(P<0.05)。  结论  任务导向结合生物反馈训练应用于SCP患儿,可改善患儿平衡能力与肌痉挛程度,提高患儿手功能与发育水平,改善患儿站立、行走功能,提高患儿监护人康复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用于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术治疗四肢创伤患者对康复效果、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四肢创伤患者共9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均予以VSD术治疗,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对患者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治疗费用、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的疼痛(VAS)评分、肿胀周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  结果  优质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换药次数[(4.19±0.71)次vs. (2.43±0.42)次]、创面愈合时间[(26.62±6.31)d vs. (20.57±5.12)d]、创面愈合治疗费用[(3 245.86±254.39)元vs.(1 628.09±103.54)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从81.64%提升至9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前,2组VAS评分、肿胀周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降低[(1.93±0.46)分vs. (6.98±1.41)分],肿胀周径明显缩短[(1.21±0.15)mm vs. (12.91±0.19)mm],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升[(90.24±5.09)分vs. (65.28±2.61)分],且优于对照组[(4.02±0.86)分、(4.12±0.18)mm、(78.59±4.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优质护理用于VSD术治疗四肢创伤患者对康复效果、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不仅能够降低VAS评分,缩短肿胀周径,减少换药次数,降低创面愈合治疗费用,同时能够提升生活质量评分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机康复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将2018年5月—2021年5月龙游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2组分别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2周内和2~4周进行康复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NIHSS评分、FMA评分、BI评分、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及康复效果。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7.61±1.87)分vs.(8.95±2.09)分,P<0.05];2组患者FMA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3.06±6.34)分vs.(64.15±4.78)分,P<0.05];2组患者BI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8.35±6.83)分vs.(57.11±7.29)分,P<0.05];治疗后,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4.44%)高于对照组(71.11%,P<0.05)。  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于生命体征稳定后2周内进行康复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联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镜像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作业治疗,镜像组在作业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健侧上肢的镜像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 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Brunnstrom分期量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分别对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镜像组与对照组的FMA-UE、MSS、Brunnstrom评分、MBI均显著提高,且镜像组患者的以上评分明显优于治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镜像组和对照组组内的改良Ashwort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间改良Ashwort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镜像疗法联合作业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镜像疗法可作为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下肢骨折术后长期卧床可致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肢体功能恢复,常规功能锻炼方式需在患者骨折处稳定后开展,恢复慢,需选择一种科学规范的锻炼方式。本研究用软底舞蹈鞋和绷带两条制成自助式功能锻炼鞋,分析自助式下肢功能锻炼鞋在下肢骨折术后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按照抽签法分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锻炼,观察组60例,在功能锻炼中使用自助式下肢功能锻炼鞋,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大小腿内径、下肢肿胀度、踝关节功能和下肢功能。  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腿周径为(28.16±1.96)cm、大腿周径为(53.24±2.56)cm。肿胀程度评分为(0.78±0.12)分,低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评分分别为(81.54±1.69)分、(30.12±1.27)分和(42.78±1.98)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使用自助式下肢功能锻炼鞋,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缓解下肢肿胀,对患者踝关节和下肢功能改善作用明显,可在增加样本数量,延长研究时间的基础上,对自助式下肢功能锻炼鞋在下肢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予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