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血清抗体对埃索美拉唑(耐信)四联疗法根除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11月我院诊治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107例.采用蛋白芯片检测患者血清H.pylori尿素酶(Ure)、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热休克蛋白60(Hsp60)、硝基还原酶(RdxA)的IgG抗体.采用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进行根除H.pylori治疗,疗程结束后4周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ylori根除效果.结果 H.pylori总体根除率为86.0%(92/107).不同疾病类型[消化性溃疡(92.7%)vs.慢性胃炎(78.8%)]、抗CagA状态[CagA阳性(90.7%)vs.CagA阴性(75.0%)]患者H.pylori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及抗VacA、抗Hsp60、抗RdxA状态患者H.pylori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类型[OR=0.162,95%CI(0.034,0.764),P=0.021]、抗CagA状态[OR=0.219,95%CI(0.057,0.837),P=0.026]对Logistic回归方程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根除H.pylori效果满意,疾病类型、抗CagA状态是影响H.pylori根除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33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幽门螺杆菌(Hp)抗体谱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蛋白芯片技术对33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慢性胃炎120 例、消化性溃疡178例、上消化道肿瘤38 例)和58例门诊体检者(对照组)进行Hp抗体谱(CagA、VacA、Ure、Hsp60、RdxA)检测,分析Ⅰ型和Ⅱ型Hp在各组间的感染情况.结果 Ⅰ型Hp感染率消化性溃疡组为36.52%,上消化道肿瘤组47.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3%、慢性胃炎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消化道肿瘤组的Hsp60抗体阳性率44.7%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1).结论 具有高毒力因子(CagA及VacA)的Ⅰ型Hp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株;Hsp60抗体可以作为人群上消化道肿瘤筛选的一种标志物;Hp蛋白芯片技术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诊断Hp感染的方法 ,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Heli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类螺旋状、微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定植于人胃黏膜,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黏膜淋巴组织相关性淋巴瘤(MALT)的主要危险因素。1994年被WHO定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全世界约有50%的人被感染。现已确定的H.pylori致病因子有尿素酶(Ure)、鞭毛蛋白(Fla)、细胞毒素相关因子(CagA)和空泡毒素(VacA)等,其中VacA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能产生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与细胞空泡毒素(VacA)的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分析经尿素酶及组织学Giemsa染色证实HP阳性的血清标本共117份,其中慢性胃炎68份,消化性溃疡49份。观察两种疾病中CagA与VacA阳性的HP检测结果。结果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的CagA与VacA阳性的HP感染率分别为35.29%(24/68)和61.12%(30/4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具有CagA与VacA的HP的菌株与消化性溃疡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Hp)不仅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原菌,也是引起胃癌的危险因子.Hp在全世界人群中的慢性感染率达50%以上,我国人群感染率达58.07%.临床上诊断Hp感染的方法很多,包括病理学染色检查、^14C-呼气试验(^14C-UBT)、快速尿素酶试验等方法,近年来,应用免疫学方法诊断渐成为研究热点.我们通过对本院就诊的109例感染Hp患者检测血清CagA、VacA、Hsp60、Ure四种抗体,了解其在患者中抗体阳性率及其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非溃疡性消化性不良的重要致病因素,发展中国家人群中HP感染率为60%~80%.表达空泡细胞毒素(VacA)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的HP菌株是高毒力株,本研究用免疫印迹法对患儿血清进行VacA 和CagA检测并对HP分型,旨在探讨不同型别HP与小儿腹痛的关系及对临床诊治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幽门螺杆菌(Hp)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测定血清中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空泡毒素基因A(VacA)抗体.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和胃癌组CagA和VacA抗体阳性者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1),而CagA和VacA抗体阴性在慢性胃炎组显著高于溃疡组和胃癌组(P<0.01),溃疡组和胃癌组之间CagA和VacA抗体阳性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含CagA基因和VacA基因的Ⅰ型Hp可能是致病力强的高毒力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西藏自治区藏族人群中幽门螺杆菌不同毒力菌株的感染情况,以及不同毒力菌株分型与慢性胃炎、肠化生、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拉萨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和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不同毒素分型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西藏自治区藏族人群感染的幽门螺杆菌以高毒力的Ⅰ型菌株[细胞毒相关基因A蛋白(cytotoxin associated protein A,CagA)和/或空泡毒素A(vacuolar toxin A,VacA)抗体阳性]为主,占56.8%,Ⅱ型菌株(CagA和VacA抗体均阴性)的比例为43.2%。CagA和VacA抗体阳性人群与CagA和VacA抗体阴性人群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9.7% vs 44.2%)、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17.1% vs 22.9%)、消化性溃疡(33.2% vs 32.9%)等上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进行分组,40岁以上患者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患病率更高(62% vs 44%,P=0.002);而小于40岁的患者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更高(40% vs 25%,P<0.001)。根据职业进行分组,非农牧民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高于农牧民(39% vs 30%,χ2=5.342,P=0.027);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患病率在不同职业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藏自治区藏族人群感染的幽门螺杆菌以高毒力的Ⅰ型菌株为主,但不同毒力菌株感染患者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随着年龄增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患病率升高,而年轻人群及非农牧民人群消化性溃疡患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贵州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 pylori)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甲硝唑(MTZ)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从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胃黏膜分离50株H pylori,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agA基因,E-test法检测MTZ耐药情况,测序并应用BLAST分析MTZ敏感株(MTZS)与耐药株(MTZR)CagA基因的分子差异。结果:50株H pylori中有92%的菌株表达CagA,其阳性表达率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与慢性胃炎患者无差异;50株H pylori对MTZ总耐药率为54%,CagA阳性及阴性菌株耐药率分别为54.3%及50.0%(P>0.05);基因测序结果显示MTZS及MTZR两组间CagA基因突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贵州地区CagA阳性菌株与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CagA基因表达及基因变异与MTZ耐药性之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后各种抗体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4组研究对象共220例(慢性胃炎66例、消化性溃疡56例、胃肠道肿瘤33例以及门诊体检者65例)血清Hp的5种抗体:Ca外抗体、VacA抗体、Ure抗体、Hsp60抗体、RdxA抗体。结果慢性胃炎组5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9.1%,24.2%,71.2%,21.2%和19.7%;消化性溃疡组为62.5%,232.%,66.1%,21.4%和16.1%;消化道肿瘤组为27.3%,24.2%,57.6%,45.5%和18.2%;对照组为16.9%,18.5%,60.0%,12.3%和30.8%。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和胃肠道肿瘤组CagA抗体、Hsp60抗体和RdxA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Ure抗体和VacA抗体阳性率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CagA抗体和Hsp60抗体的阳性率与胃肠道肿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不同消化系统疾病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不同抗体的产生可能与其所引发各种消化系统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