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0年产科出血性休克1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出血性休克发生率为0.47%,宫缩乏力仍是出血性休克的首要原因;主要危险因素是好高征、剖宫产。结论:加强产程观察,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各种手术质量,可有效地预防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同时还表明,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术不是出血性休克的原因,但肌瘤可影响产后子宫收缩而导致出血。  相似文献   

2.
总结62例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处理结果发现,产后出血性休克随胎次而增加(P<0.01);低体重儿高于正常儿;手术产高于顺产。出血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粘连、残留);软产道损伤及其他。认为:加强孕期保健,加强三个产程观察,及时处理和严格掌握各种产科手术规程,可减少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性休克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性休克发生的原因和措施。方法 对10年间产后出血性休克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性休克发生率0.36%,宫缩乏力仍是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主要危险因素是妊高征等妊娠合并症。结论 加强围产保健,降低产科合并症,加强产程管理特别是第四产程管理.可有效预防休克发生。  相似文献   

4.
毛丽华 《大家健康》2016,(7):100-100
目的: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就诊,且接受治疗的24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资料,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主诉,既往病史和各项检查结果,分析诱发患者出现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对24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其中产后子宫收缩乏力9(37.50%)例,生殖道裂伤6(25.00%)例,胎盘因素6(25.00%)例,凝血功能障碍3(12.50%)例。经治疗后,23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5.83%,其中1例患者,应家属要求,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结论:临床医生应详尽掌握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并做好防治工作。针对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在有效把握产科出血性休克临床原因的基础上,采取全面治疗措施,可取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尤其针对缺少输血条件的乡镇医院妇产科医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产科休克严重威胁着母儿生命,分析总结了我院1989年7月至1994年12月分娩总数6602例,发生休克26例,占分娩总数3.92‰,产科休克以出血性休克为主,占92.3%,出血性休克中以乏力性休克最多,占54%,重度妊高征。胎盘因素,双胎、巨大儿、头位难产都可导致宫缩乏力,休克发生在第三产程特别就产后半小时内最多占65.3%,剖宫产时注意切口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产科休克严重威胁着母儿生命,分析总结了我院1989年7月至1994年12月分娩总数6602例,发生休克26例,占分娩总数3.92‰,产科休克以出血性休克为主,占92.3%,出血性休克中以乏力性休克最多,占54%,重度妊高征,胎盘因素,双胎、巨大儿、头位难产都可导致宫缩乏力,休克发生在第三产程特别就产后半小时内最多占65.3%,剖宫产时注意切口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商丘市睢阳区妇幼保健院产科近年来收治的100例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子宫局部因素、胎盘因素、全身性因素、生殖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6项因素是引起产妇发生出血性休克的重要原因。100例患者经过全面的体征监测与抢救未发生死亡事件,其中3例患者行经腹子宫摘除术,4例患者行经腹子宫次全切术。结论:对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行体位控制、静脉通路开放、血容量扩充、氧气支持、酸中毒纠正、心血管药物应用、感染预防等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发生原因,并找出针对性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20例出血性休克患者设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原因以及治疗对策。结果导致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为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阴道裂伤、产后宫缩乏力。结论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阴道裂伤、产后宫缩乏力是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针对这些因素为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探讨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期间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106例,探讨其发生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 导致患者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包括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等,经抢救有3例患者子宫次切除,1例患者子宫全切除,3例患者抢救无效,其余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结论 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再次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8例出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和治疗对策、疗效等。结果 (1)原因分析:28例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分析中宫缩乏力10例、产道破裂6例、凝血功能障碍4例、胎盘因素4例、其他因素4例;(2)治疗效果:28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后27例休克得到纠正,其中1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结论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临床原因是宫缩乏力及产道破裂、胎盘因素等,经积极止血、补充血容量等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因素以及治疗体会。方法:对本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所确诊收治的40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发生率为0.4%,在本次调查分析的40例患者中,有29例为产后出血患者,8例产前出血,2例因流产出血以及1例死亡。40例患者中初产者9例,经产者31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结局有33例保留子宫,5例行子宫切除手术,2例因产后的大出血以及脏器衰竭而死。结论:为了防止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保证产妇以及胎儿的人身安全,医生必须密切注意产妇的各种临床表现,提升自身的手术水平,尽可能降低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率。而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找出产科出血性休克出现的主要诱因,并根据主要诱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抢救措施是降低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产科出血患者6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出血因素及出血量进行对比,对出血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探讨相关治疗方法。结果产科出血性休克主要是由于患者凝血功能下降、生殖道裂伤、子宫收缩乏力或是子宫局部因素所导致,当出血量增加,失血性休克所发生的概率越大,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疾病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针对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根据不同的出血因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降低产妇休克所发生的概率,减少出血量,切实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提出相应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治疗的80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3例经腹子宫全切术治愈,4例经腹子宫次全切术治愈,其余患者均未切除子宫。结论止血、建立静脉通道以及吸氧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进行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88例患者在剖宫产手术的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与同期36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恶露干净时间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产科出现出血性休克7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并提出治疗措施.结果: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妇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对出血性休克患者给予抢救,休克症状得以纠正,7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临床针对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给予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子宫切除术等方法,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产科出血休克的临床原因以及临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00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产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发生出血性休克,对患者出血性休克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对症治疗措施。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其他。结论多种临床原因均可引起产科出血休克,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因素,故临床应该做好各项应急处理,在对出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有效的控制,做好止血措施,补充血容量、氧气支持、心血管药物的应用、感染预防等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1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88例,多发肌瘤30例;其中经阴道分娩44例,剖宫产74例。剖宫产同时肌瘤剔除术50例,剖宫产并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出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冯德珍 《大家健康》2013,(4):102-103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并给出有效的防治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20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并给出其有效的预防和治治疗措施。结果:妊娠期的流产、破裂、过期流产、胎盘早剥、血凝机制障碍,分娩期的外阴、阴道静脉曲张破裂、子宫损伤、阔韧带血肿,分娩后的子宫收缩不良、胎盘滞留等是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因素;加强对孕产妇的宣传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早诊治早治疗是其主要的防治措施。结论:导致产科患者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很多,针对患者的发病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之分必要,加强对孕产妇的宣教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原因及降低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的办法。方法:对我院近10a作产科子宫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料子宫切除发生率为0.17%,产科子宫切除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剖宫产术后产科子宫切除术多于阴造分娩后。结论:做好计划生育,减少妊娠及刮宫次数,正确掌握剖宫产指针,可以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人在剖宫产同时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间剖宫产同时肌瘤剔除术35例病人术前、术中诊断,术中所见,手术方式,术后病率。结果:术中平均出A330ml,≥500ml者2例;无新生儿窒息、无围产儿死亡;术后病理诊断35例均为子宫平滑肌瘤;术后病率5.71%,切口感染1例,子宫复旧不全1例,无产后出血及盆腔感染。结论: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可行的、安全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