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产后出血性休克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性休克发生的原因和措施。方法 对10年间产后出血性休克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性休克发生率0.36%,宫缩乏力仍是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主要危险因素是妊高征等妊娠合并症。结论 加强围产保健,降低产科合并症,加强产程管理特别是第四产程管理.可有效预防休克发生。  相似文献   

2.
产科出血性休克1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对20年产科出血性休克1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发生率为0.47%,宫缩乏力仍是出血性休克的首要原因:主要危险因素是妊高征,剖宫产;结论:加强产程观察,严格掌握吕产适应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各种手术质量,要有效地预防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同时不表明,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术不是出血性休克的原因,但肌瘤可影响产后子宫收缩而导致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0年产科出血性休克1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出血性休克发生率为0.47%,宫缩乏力仍是出血性休克的首要原因;主要危险因素是好高征、剖宫产。结论:加强产程观察,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各种手术质量,可有效地预防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同时还表明,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术不是出血性休克的原因,但肌瘤可影响产后子宫收缩而导致出血。  相似文献   

4.
毛丽华 《大家健康》2016,(7):100-100
目的: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就诊,且接受治疗的24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资料,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主诉,既往病史和各项检查结果,分析诱发患者出现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对24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其中产后子宫收缩乏力9(37.50%)例,生殖道裂伤6(25.00%)例,胎盘因素6(25.00%)例,凝血功能障碍3(12.50%)例。经治疗后,23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5.83%,其中1例患者,应家属要求,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结论:临床医生应详尽掌握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并做好防治工作。针对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在有效把握产科出血性休克临床原因的基础上,采取全面治疗措施,可取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尤其针对缺少输血条件的乡镇医院妇产科医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性休克的病理转归及治疗措施。方法:总结9例产后出血死亡的临床经过,回顾分析死亡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产后短时间大量出血,处于严重休克,并发DIC及MSOF时,休克难以纠正。产后或手术后短时间内应用肝素治疗DIC可加剧出血。结论:失血性休克、DIC、MSOF三者的病理生理过程互为因果。快速、准确的监测方法是指导治疗的关键;及时补充血容量是治疗的基本条件;当发生DIC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适时切除子宫以及加强监护,预防和及早治疗MSOF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科急腹症合并出血及感染性休克时的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急腹症合并休克的临床资料。结果286例患者中出血性休克占79.72%(228/286),以外伤性肝脾破裂为多;感染性休克占20.27%(58/226),原发病以急性梗5且性化脓性胆管炎为主;抗休克治疗结合手术254例,治愈率93.87%。非手术治疗10例,全部死亡。治疗中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6例,总发生率为9.09%(26/286),计出血性休克占7.46%(17/228),感染性休克占18.97%(11/58),多发生于病程的1~2天;急性肾功能衰竭,总发生率10.84%(31/286),出血性休克占10.09%(23/228),感染性休克占13.80%(8/58);应激性溃疡,总发生率为14.6%(33/286),出血性休克占7.34%(21/228),感染性休克占20.69%(12/58);本组286例,病死率11.95%(27/286)。死亡原因主要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占74.07%(20/28)。结论 外科急腹症合并休克时,首先是抗休克,再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早期防治MODS,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徐仙凤 《河北医学》2000,6(3):243-244
产后出血性休克是由于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量骤减而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可改善产妇预后。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7年10月共抢救产后出血性休克125例,现对其原因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1.1发生率:本院 1986年1月至 1997年 10月分娩数为16646例,产后出血220例,发生率1.32%,其中出血性休克61例,发生率27.73%(61:220)。年龄最小18岁、最大的47岁。1.2诊断标准:①各种产科原因的出血;②既往血压正常,收缩压<12kP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和疗效。结果:(1)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分析:造成出血性休克的原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2)临床救治结果:40例患者中36例通过及时抢救症状缓解,救治成功率为90.0%;2例行子宫全切除术治疗,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切除率为7.5%;1例因羊水栓塞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终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2.5%。结论:产后出血性休克的致病因素较多,及时诊断和抢救是提高患者存活率和降低子宫切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磨瑛梅 《医学文选》2006,25(2):259-260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来势汹涌,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我院诊治的9例产后失血性休克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产后出血性休克的预防、监测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护理周甘雨(广西民族医院产科南宁市530000)关键词产后出血;休克;护理在产科领域中,产后出血仍是最常见、最复杂、乃至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尤其在广大的农村更为常见。我院产妇来源大部分是农村,故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抢救、治疗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发生原因,并找出针对性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20例出血性休克患者设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原因以及治疗对策。结果导致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为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阴道裂伤、产后宫缩乏力。结论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阴道裂伤、产后宫缩乏力是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针对这些因素为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预防产后出血的几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指产后24h内出血≥500ml)是产科出血常见而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因为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很快出现出血性休克,如未及时抢救可致死亡,有的因休克时间过长,即使挽救了生命,但因脑下垂体缺血坏死,发生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的严重后遗症;有的因失血使身体抵抗力降低,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因此,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尽量降低发病率,减少其出血量,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脉血浆一氧化氮(NO)和乳酸浓度变化与出血性休克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光电比色法测定了48例创伤出血性休克病人动脉血中NO和乳酸浓度的动态变化,并与30例择期手术病人进行对比,同时观察NO和乳酸与创伤指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出血性休克组NO浓度明显低于择期手术组(P<0.01),乳酸浓度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组(P<001),NO浓度与创伤指数和乳酸浓度呈明显负相关。13例术后并发败血症的病人NO浓度仍低于正常值。结论出血休克病人NO浓度降低是导致微循环紊乱和乳酸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NO浓度越低,乳酸浓度越高,病人预后越差。因此NO和乳酸浓度变化对判定出血性休克病人病情发展和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抢救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72例产后出血病例的出血原因及抢救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的护理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重视对产妇临床症状体征的护理观察,密切观察出血量,重点救治出血性休克产妇。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及时识别和处理异常分娩,在休克的救治上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是成功救治产后出血产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对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对策进行总结。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的产前监护、产时监护、发生产后出血及出血性休克时的抢救护理。结果:通过对64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产前监护、产时监护、发生产后出血及出血性休克时的抢救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了解病人的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能够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冯德珍 《大家健康》2013,(4):102-103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并给出有效的防治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20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并给出其有效的预防和治治疗措施。结果:妊娠期的流产、破裂、过期流产、胎盘早剥、血凝机制障碍,分娩期的外阴、阴道静脉曲张破裂、子宫损伤、阔韧带血肿,分娩后的子宫收缩不良、胎盘滞留等是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因素;加强对孕产妇的宣传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早诊治早治疗是其主要的防治措施。结论:导致产科患者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很多,针对患者的发病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之分必要,加强对孕产妇的宣教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严重的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出血性休克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早期发现产后出血并及时抢救处理,现将我院3年间治疗的37例产后出血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低出生体重儿148例临床分析曲凡,戍小平,张会芬附瞩四院儿科(050011)关键词宫内生长迟缓;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LBWI)并发症及病死率远高于正常足月儿,为探明本地区LBWI的主要发生原因、生后患病特点及死因,对148例患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上海第一医学院妇产科医院自1958年2月至1963年1月10年内127例妊娠晚期及分娩前后的休克及治疗结果,并讨论了从诊疗过程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常见产科休克可分为五大类:出血性、创伤性、中毒性、过敏性和妊娠中毒症患者产后血液循环衰竭,127例中出血性休克计100例,其中又以产后流血为主,计66例,产后流血中前置胎盘比胎盘早剥多4(1)/(2)倍,此外尚有创伤性休克11例,中毒性5例,过敏性3例,产后血液循环衰竭5例,体位改变性一例,原因不明2例,在处理休克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消化性溃疡及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不同阶段及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其与消化性溃疡和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关系。方法:利用纤维电子胃镜检查选取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75例(胃溃疡29例,十二指肠溃疡46例)及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13例,正常胃黏膜组26例,前两组患者进行抗溃疡治疗。用RT-PCR方法检测其治疗前后HSP70 及内参GAPDH基因表达,用各样品HSP70与内参GAPDH的积分吸光度比值来表示HSP70 mRNA的表达量。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P<0.01);治疗后消化性溃疡各期(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而治疗后消化性溃疡各期(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及不同时期(治疗后第1个月、第2个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HSP70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P<0.01);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各期(好转组和痊愈组)治疗后第1个月的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治疗前 (P<0.01或P<0.05);而好转组和痊愈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SP70作为一种应激蛋白,参与了消化性溃疡及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