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无力症1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林  陈秀英 《四川医学》2002,23(3):277-278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无力症的发病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对11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胸胃无力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9例中,经胃镜置入营养或空肠造瘘的5例均在术后3-4周缓解,另4例分别在术后第3,4,5,7周内各缓解1例;2例经保守治疗4周效果不佳,行手术探查,分别于术后8天和12天缓解。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无力症是一种功能性自限性疾病,持续时间一般为3-7周,只要确诊,保守治疗完全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60例GERD患者分别用法莫替丁+西沙必利和奥美拉唑治疗4周,第1周分别观察症状缓解率,治疗结束时除观察症状外,复查食管24h pH监护监测,1个月后随访症状复发情况。结果 第1周症状缓解率Ome组高于FC组,第4周2组无显著差异;pH监测2组的酸暴露指标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7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普瑞博思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并与丁啉比较,所有病人经内镜检查排除了消化性溃疡,普瑞博思组50例,吗丁啉对照组26例,治疗后2-4周通过直接询问来评价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普瑞博思对消化不良症状有明显改善,2周、4周有效率分别为66%,84%与吗丁啉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4.
8例银屑病经乙亚胺、乙双吗啉和白血宁治疗后诱发急性白血病。服药至白血病发生时间为2 ̄10年,均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例为M4,6例为M3。2例M4病程至死亡3 ̄4.5月,6例M3采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全部达安全缓解。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染色体异常较其他白血病为多,并可发生在白血病前,定期检查染色体将有助于预测白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对1983年~2003年46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18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发生于术后4~12天。主要临床表现为胃术后上腹饱胀,呕吐,胃区振水音,肠鸣音无亢进。胃造影及胃镜检查显示残胃蠕动弱或消失。16例经保守治疗,于术后12~37天痊愈。4例合并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二次手术2例,术后症状无缓解,继续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胃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与手术方式,迷走神经损伤等综合因素有关。胃造影、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综合性的保守治疗可治愈本病。合并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者亦应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用依那普利5mg/天 ̄10mg/天(第1周)及10mg/天 ̄20mg/天(第2周 ̄3周)口服,1次/天 ̄2次/天,疗程3周。结果:显效13例(43.4%),有效9例(30.0%),无效8例(26.1%),不良反应轻。结论: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7.
报告7例胃切除术后功能性胃人障碍。本组6例行保守治疗而愈,1例保守治疗后18天再次手术治疗未见症状改善,仍行保守治疗而愈 ,分析认为,胃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是继发于胃动力障碍怕引发的一组症群,在明确诊断后,应首选综合性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采用股浅静脉瓣窦环包术对86例110条肢条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病人症状消失,有肢体慢性溃疡者术后1 ̄4周全部愈合,有粗糙皮炎者多在术后7 ̄10d消失,色素沉着好转。60例70条肢体术后1 ̄4周经深静脉造影复查,瓣膜功能恢复率在96%以上,深静脉全程通畅,瓣膜环缩部位无狭窄,术后随访2年,无溃疡及静脉曲张发生。该法取材方便,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不需抗凝治疗,便  相似文献   

9.
全反式维甲酸,持续每日口服60 ̄80mg,治疗2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10 ̄30天,达完全缓解17例,占73.9%,达部分缓解5例,占21.7%,无效未缓解1例,占4.3%,加用DA或HA化疗方案治疗后,没有发生早期死亡,没有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除2例合并感染持续高热不退,病情恶化外,余21例均完全缓解出院,占91.3%,口服ATRA后,15例出现头痛,头晕,12例有口干,1例发生维甲酸综  相似文献   

10.
中空加压螺钉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5例各种类型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国产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闭合复位内固定42例,开放复位内固定3例。结果;所有病例术后1 ̄2天可坐起,4 ̄6天能扶双双拐离床部分负重行走,3 ̄4周患髋活动接近正常。在4 ̄6个月X线片显示骨小梁通过小梁通过骨折线,骨折线模糊或消失。随访期间无股骨头缺血坏死,无关节僵硬,无肌肉萎缩、下肢活动障碍等常见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手指按摩在青光眼滤过术后应用的治疗效果。对青光眼术后滤枕扁平、前房深或正常深度、眼压偏高患者17例分别于手术后1周、半月或1月以上在滤过泡两侧或眼球上行指压按摩,每次5 ̄10min,每d2 ̄4次。经按摩后16例滤过泡转化为功能性,眼压由按摩前2.99kPa(X)降低到1.49kPa,下降幅度为50%。结果表明:在某些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显示可能失败的病例中手指按摩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胃癌根治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症7例均为R2或R2^+,幽门侧胃大部切除术,残胃排空延迟症首发症状为术后5 ̄8天,其中经保守治疗后2周内恢复5例,自动出院1例,术后第23天再次手术死于中枢衰竭1例,因手术损伤迷走神经,胃窦和胃体切除多过,袖管状胃过长和近端空肠的逆向起动搏电势及中枢肿瘤转移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汪振荣  邹炎明 《中级医刊》1995,30(12):52-52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是目前临床经常探讨的课题。我们选择胃苏冲剂与洛赛克观察治疗二十指肠溃疡,收到显著疗效。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均经内镜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观察组用胃苏冲剂一日3次,每次1袋开水冲服;洛赛克20mg每日清晨一次口服,疗程2 ̄4周,平均17天。对照组用洛赛克20mg每日清晨一次口服,疗程2 ̄4周,平均18天。疗程结束后3天内进行内镜复查。结果进行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洛赛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洛赛克为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5列,结果1 ̄3周内症状皆缓解,随访4个月仅1例复发,并对春病因及原发病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锥颅抽吸引流治疗硬膜下或外血肿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T定位锥颅轴吸引流治疗硬膜下或外血肿33例,患者平均年龄66.9岁,最大90岁,血肿量30 ̄230ml,平均114.9ml,合并并发症24例,全部病例术后2 ̄4周复查CT,均示血肿基本吸收,住院平均14.2天,均治愈出院,随访半年至3年,无1例复发。  相似文献   

16.
观察170例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用丹参注射液、生脉针同时加入5%葡萄糖静滴,每日一次,3 ̄4周后再用能量合剂2 ̄3周,能明显改善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头昏,头痛,乏力、失眠,肢麻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L型败血症合并间质性肺炎66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呼吸道症状轻微或缺如。X线摄片,双侧肺野自肺门向外条索状或网状影以及大小相仿,分布不均的小结节、斑片状影,X线表现常在病程1周后出现,体温完全正常后2 ̄4周方消失。对于L型细菌肺炎治疗则采用作用于细胞质的杀菌剂,疗程要维持至体温正常后4 ̄6周或更长。对合并原细菌感染则应联合应用作用细胞壁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8.
<正>胃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是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笔者所在科室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施行胃癌根治术117例,术后引起功能性排空障碍5例,发生率4.27%,经保守治疗及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1观察要点本组患者均发生在术后肛门排气拔除胃管恢复进食后,其中2例发生在恢复进食后第1天,患者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饱胀不适,继而恶心、呕吐,呕吐为溢出性,呕吐物为胃液及食物残渣,呕吐量为600~1000 ml/24 h。另外3例术后均有进食通畅史,分别于术后恢复进食第3天或第4天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呕吐或再次胃肠减压后症状明显缓解,但夹闭胃管6~12 h症状又重新出现,24 h胃液引流量在  相似文献   

19.
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对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对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5例更年期病人按2:1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接受口服国产短效戊酸雌二醇每天1mg,对照组15例口服结合雌激素天0.625mg,并与醋酸甲孕酮4mg连续序贯应用治疗16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9周,16周测定血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0.
榄香烯局部化疗治疗局部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广播抗肿瘤新药榄香烯局部用药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局部用药治疗颅内恶性肿瘤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1 ̄61岁),共中恶性胶质瘤17例,脑转移瘤2例。采用经颅穿刺多点注药,有囊性变者先担取囊液后,囊内注药。剂量;实质性肿瘤每次2 ̄10mL,有囊液时注入量应少于抽出囊液量,1 ̄2次/周、4次为一个疗程;结果:多数病人症状明显缓解。肿瘤消失(CR)者4例(21.05%)。肿瘤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