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珊珊  高尚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15-2315,2357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在儿童特应性皮炎(A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轻、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儿及同期我院体检的正常儿童各45例血清总IgE水平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①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总IgE水平为(1026.73±379.25)k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47±2.11)kU/L(P〈0.05),而轻、中、重不同严重程度的AD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特应性皮炎患儿外周血EOS计数为(623.33±309.11)×106/L,较正常对照组儿童显著增高(P〈0.05);其中轻度AD患儿与正常儿童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AD患儿较中度AD患儿显著升高(P〈0.05)。结论: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及外周血EOS对诊断特应性皮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缺乏特效治疗且发病趋势正逐步上升,这严重影响了部分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AD的诊断标准,国内外学者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和检验,反复修订,正逐步向简单易行又有较高敏感和特异性的方向发展。本文就AD诊断标准及治疗进展进行复习综述。  相似文献   

3.
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多于儿童期发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健康.本文介绍了AD的患病率,影响因素,对患儿、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以及该病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特应性皮炎(AD)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23与血清IgE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AD患儿和35例正常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CD23的阳性细胞百分率(percentage of positive cell,PPC),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E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23的PPC和血清Ig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患儿高于正常对照组。进一步分析显示,CD23与血清Ig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80,P〈0.01)。结论AD患儿CD23和血清IgE水平有明显升高,并且CD23和血清IgE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AD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特应性皮炎(AD)对大连以及周边地区的患儿及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申春平等在Chamlin等研制的AD对患儿及患儿家庭其他成员生活质量影响的量表基础上修改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患儿进行SCORAD评分,了解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瘙痒、睡眠障碍、饮食受限、穿衣受限、睡眠剥夺、筋疲力尽、担心药物副作用、治疗花费了大量时间是影响患儿及家庭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生活质量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结论特应性皮炎严重影响患儿及家庭生活质量,而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肖德奇  袁定芬 《河北医学》2013,19(4):610-613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名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本病通常始发于婴幼儿期,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特征性表现,常伴有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 AD)的发病危险因素及早期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6例,对照组46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族过敏史、宠物、性别与居住地、生母吸烟、母乳喂养等为儿童特异性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71.74%,差异显著(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gE、IL-2、IL-4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干预组的指标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的高危因素为宠物、家族遗传过敏史、居住地、生母吸烟、性别、母乳喂养等为主要危险因素。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薛素琴  刘炽 《河北医学》2011,17(7):975-978
特应性皮炎(atopie derraatitis,AD)又称特应性湿疹(Atopic Eczema,AE),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最常见。AD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症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患者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的治疗包括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抗炎、止痒、抗感染等,但是难以根治本病。传统中医药的疗效和优势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度普利尤单克隆抗体(单抗)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纳入2021年4月—2022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哮喘和过敏专病门诊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治疗16周的中重度AD患儿17例。比较治疗前后各项AD相关临床评估量表及过敏性共病临床指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血清总IgE(T-IgE)水平的变化,评估治疗期间达到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从基线到16周降低≥50%(EASI50)和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从基线到16周降低≥90%(EASI90)的患儿比例及研究者整体评估(IGA)评分达到0或1(皮疹清除或几乎清除)的比例,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基线相比,AD相关评估量表在度普利尤单抗首次注射后2周即出现显著下降(均P<0.01);治疗8周后,达到EASI50、EASI90(及IGA评分达到0或1的患者比例即明显增加。度普利尤单抗治疗16周后,患者EOS水平总体较基线上升,5例患者血清T-IgE水平较基线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哮喘或过敏性鼻炎(AR)患儿的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哮喘控制测试(C-ACT/ACT)、哮喘控制问卷(ACQ)、鼻炎视觉模拟(VA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剂量均较基线显著下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较基线上升(均P<0.05)。合并食物过敏患儿2例,既往食用过敏食物诱发AD皮疹及瘙痒加重的症状得到改善。治疗期间3例出现结膜炎。结论: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中重度AD儿童及其过敏性共病临床症状,降低FeNO水平及ICS剂量,改善肺功能,并可能降低血清T-IgE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主要表现为轻中度结膜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吴玉清 《右江医学》2008,36(4):475-476
特应性皮炎(AD),原称异位性皮炎,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全世界发病率在儿童为10%~20%,成人为1%~3%,好发于过敏性体质的婴幼儿及青少年。临床上以瘙痒、典型的皮疹与分布及慢性病程为特征,因其病因不明及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缺乏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采用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AD,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具有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致病机制不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受多种内外源因素影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且发病呈上升趋势,从而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AD的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特应性皮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喻桃  张玉环 《中国热带医学》2006,6(8):1487-1489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相当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中免疫学异常是AD发病的关键环节。早有研究表明,Th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5、IL-6、IL-8等)在AD患者皮损和血中占优势,而Th1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FN-7、IL-2等)则减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Th1、Th2细胞因子被发现与AD发病密切相关,AD不是简单的Th2细胞因子占优势,很多Th1细胞因子在A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同时期、不同皮损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儿童共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地奈德乳膏,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干燥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湿疹样皮疹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儿童皮损症状积分EASI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皮肤干燥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湿疹样皮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儿童皮损症状积分EASI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两组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可以加速症状消失,改善皮损情况和血液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特应性皮炎丝聚合蛋白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丝聚合蛋白(Filaggrin,FLG)基因的突变与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的相关性。方法提取50例汉族AD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的基因组DNA,利用SequenomMassArray质谱阵列技术分析FLG基因(3321delA,441delA,1249insG,E1795X和S3296X)五个突变位点。结果14例(28%)AD患者发现FLG基因332ldelA突变,对照组有4例(4%)发生该基因突变。6例(12%)AD患者发现FLG基因441delA突变,对照组有0例(O%)发生该基因突变。患者组及对照组均未见FLG基因1249insG,E1795X和S3296X突变。结论FLG基因突变可能与AD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正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儿童,部分可持续到成年期。AD的临床表现有红斑、丘疹、渗出、脱屑、皮肤干燥,斑块及苔藓样变等。AD患者通常会有剧烈的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1])。AD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遗传易感性、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系统平衡的异常偏移、微生物的超抗原有关,其中免疫发病机制占有重要地位~([2])。  相似文献   

16.
刘慧锋 《医学文选》2006,25(3):529-532
特应性皮炎(AD)又称异位性皮炎、异位性湿疹、遗传过敏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理复杂,治疗上无特殊治疗,目前在该病的治疗上近年来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现就近年来对该病的新疗法、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郑俊彬  何永忠 《河北医学》2011,17(2):149-150
目的: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方法。方法:96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分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8例。所有患儿首先进行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治疗组患儿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舌下特应性免疫治疗,总疗程12个月至20个月。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和外用药物治疗。结果:特异性免疫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2%,对照组为68.9%;痊愈率治疗组为68.9%;对照组为17.6%;有效率治疗组为24.3%;对照组为51.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一种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matitis,AD)是一种较常见的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始发于婴幼儿,可移行至成人期,主要症状有剧烈的瘙痒、湿疹样皮损、干皮症等,较多患者伴呼吸道过敏症状。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精神应激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加减参苓白术散及地氯雷他定糖浆口服;对照组仅口服地氯雷他定糖浆。两组均外涂玉泽皮肤屏障修护乳。采用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ing atopic dermartitis, SCORA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判定临床疗效,并于患儿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eosinophils,EOS)。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SCORAD、EOS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SCORAD评分、EOS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与遗传过敏性体质有关的瘙痒性皮肤病,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成人期.主要表现为剧烈瘙痒、明显的渗出及湿疹样改变和皮肤干燥,以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为特征,严重影响患儿及患儿家属的生活质量.我院中医皮肤科儿童药浴室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患儿506例,现选取120例做如下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