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临床上对尿毒症患者常采用动静脉内瘘维持患者长期的血液透析以延长生命.方法:对3例以高位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内瘘特点采用相应的穿刺方法及护理、干预进行总结,能提供足够的血流量,长期保持通畅.结果:3例患者的高位动静脉内瘘无1例因穿刺及护理不当,造成皮下血肿、堵塞、感染.结论: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了高位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主要并发症.方法 对32例前臂无法行常规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观察内瘘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32例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内瘘在术后4~6周成熟后开始穿刺,血流量均可达(250~300)mL/min.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发生淋巴瘘;4例在使用过程中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堵塞;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2例在使用1年后同侧胸部、颈部浅表静脉扩张;3例出现局部动脉瘤样扩张.结论 高位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好、通畅率高,是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孙淑清  余毅  陈今  黄睿  王琰 《中国现代医生》2010,(35):129-129,131
目的评价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主要并发症。方法对32例前臂无法行常规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观察内瘘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32例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内瘘在术后4~6周成熟后开始穿刺,血流量均可达(250~300)ml/min。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发生淋巴瘘;4例在使用过程中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堵塞;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2例在使用1年后同侧胸部、颈部浅表静脉扩张;3例出现局部动脉瘤样扩张。结论高位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好、通畅率高,是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16例成功实施高位动静脉内瘘形成术的患者,分析其高位动静脉内瘘术前护理、内瘘穿刺护理及术后观察、护理的情况.结论 从高位动静脉内瘘形成前到手术后应用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整个过程中,由责任护士订出护理计划,实施整体护理,是保护内瘘,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重...  相似文献   

5.
单慧斌 《吉林医学》2014,(3):617-617
目的:总结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及穿刺后护理。方法:观察动静脉内瘘行长期血液透析患者36例。结果:动静脉内瘘穿刺透析患者36例,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达到85%,透析血流量为180~250 ml/min,达到血流量要求,血透效果好。结论:穿刺技术的正确性和动静脉内瘘护理的系统性是延长患者透析的关键,也是改善其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43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所有患者中除3例出现动静脉内瘘堵塞和2例内瘘狭窄外,其余38例动静脉内瘘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血流量达300~40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血流量不足等并发症。结论:只有加强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及穿刺时的精心护理,才能获得手术的成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血透治疗的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早期使用动-静脉內瘘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总结行血液透析51例尿毒症患者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在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护理方法和体会.结果 51例患者穿刺效果和血流量均达到治疗要求,9例发生皮下血肿经过压迫止血及24 h内用冰袋冷敷处理后血肿消退,1例瘘管闭塞,无感染发生.结论 透析前做好护理准备工作,穿刺时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及穿刺方式,透析中做好严密观察及并发症的处理,透析后做好护理指导宣教工作,是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皮下血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1例动静脉内瘘穿刺皮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动静脉内瘘穿刺发生皮下血肿的原因及护理.结果 21例动静脉内瘘穿刺发生皮下血肿,其中1例造成内瘘闭塞,2例影响透析血流量,其余18例经过及时处理未产生影响,至今仍在使用.结论 引起内瘘穿刺皮下血肿主要原因有医护人员及患者自身的愿因,选择合理的穿刺方法,采取有效地止血错施,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动静脉内瘘血肿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尿毒症并新做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观察组31例,观察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既给予常规护理,还给予术前保护上臂血管、锻炼扩张上臂血管、术后30分钟开始利用远红外线照射等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开始观察内瘘是否闭塞、术后8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充盈静脉内径及血流量、术后3个月检查内瘘是否成熟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内瘘血管内径、血流量、内瘘闭塞、内瘘成熟情况均逐好转,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保护上臂血管、锻炼扩张上臂血管、术后30分钟开始利用远红外线照射等护理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特点及要求,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的质量.方法 对我院51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内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6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等并发症.结论 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内瘘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缪娟  黄新忠 《吉林医学》2014,(10):2239-2240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高位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观察其内瘘并发症的防治效果及各种护理对策。结果:共有52例尿毒症患者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主要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出血或皮下血肿、内瘘感染、内瘘狭窄、假性动脉瘤、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结论:高位动静脉内瘘术后精心护理,正确使用内瘘,及时防治内瘘并发症与加强护理是降低内瘘并发症、维持良好血管通路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高位动静脉内痿进行维持性血液净化中实施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高位动静脉内痿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内痿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高位动静脉内痿手术,手术成功率高达100%,在术后4~6周成熟以后开始应用内痿,患者的血流量能够达到250~300 mL/min.结论 正确的选择穿刺方法 、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卫生宣传以及做好压迫止血工作,能够有效的延长痿管的使用寿命,确保血液透析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特点及要求,以提高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的质量.方法 对47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内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9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等并发症.结论 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内瘘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面向使用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析护理的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7年3月的45例采取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且生存年限为10年以上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历档案资料行回顾性及统计学分析,归纳总结护理此类患者的经验。结果通过系统的的干预性护理处理后,动静脉内瘘生存年限:10-15年占44.44%(20/45),15-20年占40.00%(18/45),超过20年占15.56%(7/45);血流量:所有患者都200m L/min。结论面向慢性血液透析患者,正确地操作及干预性护理动静脉内瘘可显著延长动静脉内瘘生存年限及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的护理,减少并发症,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成功率和使用率。方法对56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瘘术进行观察护理,分析引起血管内瘘闭塞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内瘘尽快成熟。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穿刺的方法和技巧、血液透析后压迫止血以及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等。结果 56例患者内瘘手术均获成功,穿刺血流量在200~25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结论术后精心护理和功能锻炼能促进内瘘尽快成熟,提高血液透析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皮下血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8例动静脉内瘘穿刺皮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动静脉内瘘穿刺发生皮下血肿的原因及护理。结果 28例动静脉内瘘穿刺发生皮下血肿,其中1例造成内瘘闭塞,3例影响透析血流量,其余24例经过及时处理未产生影响,至今仍在使用。结论引起内瘘穿刺皮下血肿主要原因有医护人员及患者自身的原因,选择合理的穿刺方法,采取有效地止血措施,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动静脉内瘘血肿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1年后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流不足、内瘘狭窄、内瘘闭塞、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茹华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49-150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为降低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提供护理依据。方法对16名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闭塞风险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好针对性护理。结果穿刺前评估内瘘,合理选择血管,做好并发症的防护,严密监测内瘘情况等,很好地保护了内瘘并有效地防止了闭塞发生。结论做好内瘘的保护,可减少患者因多次穿刺造成的痛苦及紧张,降低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了血液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特点及要求,以提高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质量。方法对36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90 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内瘘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程卫  叶丽萍  李钟声  高路  顾菁 《安徽医学》2013,34(5):584-585
目的充分利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以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率。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首次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其中前臂内瘘128例,上臂内瘘37例)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1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臂内瘘术后1个月内闭塞5例;上臂内瘘无一例闭塞,但上臂内瘘血流量较大,压迫止血不充分易造成局部血肿,上臂内瘘可穿刺范围小,静脉易形成动脉瘤。结论前臂血管无法建立内瘘时,上臂内瘘是较好的选择。采取绳梯式穿刺,透明胶带结合指压法止血,可避免动脉瘤及皮下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