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早产儿行早期神经发育干预对改善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84例高危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神经发育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运动和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运动和认知功能评分在各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早产儿行早期神经发育干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儿保门诊婴儿早期精细运动发展的评估,了解早期促进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效果。方法: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分别于3个月、6个月、9个月、1周岁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完成精细运动及精细感觉协调运动项目进行比较,并将两组1周岁发育商(DQ)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9个月、12个月龄婴幼儿手眼协调等精细动作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O.05);两组1周岁DQ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在婴儿精细运动发展关键期进行早期促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精细运动能力,并进而促进婴儿认知功能发展,提高DQ水平。  相似文献   

3.
麦坚凝 《广东医学》2001,22(9):767-770
近 2 0年来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质量受到重视 ,例如重视儿童神经精神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活质量 ,开展了这些方面的监测、筛查 ,以早期发现发育异常和发育障碍。例如 ,在婴幼儿期常见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脑性瘫痪、语言障碍、儿童注意缺陷伴多动障碍以及特殊运动发育障碍等 ,以便及早干预治疗。为了早期发现婴幼儿的发育异常 ,了解其神经精神、心理正常发育是重要的。1 婴幼儿的发展1 1 正常智能发育 正常智能发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运动发展 (粗和精细动作 ) :粗运动能力主要指大肌肉活动及其平衡协调能力 ,包括 :抬…  相似文献   

4.
学习困难儿童脑电α波特征分析陶芳标,吴系科,张衍文,曾广玉,徐勇,王宏理,何益新儿童脑电活动特别是α波特征反映了脑功能成熟状态,可作为研究脑功能发育成熟程度指标之一。本文以发展的观点,分析学习困难及其学业良好儿童脑电α波活动特征,探讨神经发育迟缓与学...  相似文献   

5.
神经退化(neurol degeneration,ND)是一类常见的增龄性神经退行性改变,会影响记忆和执行功能。多项研究表明ND涉及广泛的脑区神经退行性改变。长期运动可以改善认知老化人群大脑皮质的功能活动性,其潜在的生理学机制可能是运动促进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进而起到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运动对认知老化不同脑区功能的影响及神经学机制、有效的运动形式及负荷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窦月玲 《医学综述》2006,12(15):927-929
中枢性协调障碍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危害小儿健康,神经发育学脑的可塑性理论,为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奠定了神经解剖学基础,采取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水疗法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早期干预,可明显抑制异常姿势和异常肌张力的发展,促进正常运动功能的形成和发育,明显提高正常化率,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故有效的早期干预是中枢性协调障碍正常化的关键,也是预防脑性瘫痪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应激对大鼠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不同阶段的妊娠期应激对子代神经行为发育影响。方法 通过雌雄交配,获得40 只孕鼠,随机分为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应激组及对照组;采用被动回避反应及开场行为测验等方法对不同母孕期应激组子鼠的一般指标、体重、发育成熟指标、早期反射和感觉功能、运动和协调功能、学习和记忆功能、开场行为进行评定。结果 妊娠中期应激对子代神经行为发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开眼、出牙等生长发育时间提前,使某些运动协调、学习记忆及行为反应功能降低,而妊娠早期和晚期应激对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 妊娠期应激对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具有特异性,妊娠中期应激对子代神经行为发育影响最为明显。进一步研究人体妊娠期应激对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可望找到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缺陷的病因病理机制及对其开展早期治疗或干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异常新生儿运动技能障碍的影响。方法:289例高危新生儿进行BAEP检查,151例高危儿的BAEP异常。把其中94例存在运动技能障碍的高危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神经细胞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做被动体操,视、听、触觉刺激,进行GM-FM运动康复治疗。疗程结束后通过临床评估和GM-FM运动发育量表和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显效率为70.83%(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在大运动功能区、精细运动功能区、语言功能区、认知(社会适宜能力)功能区、社交功能区分别进行比较,提示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BAEP检查能早期发现高危儿听力和脑干功能状态的异常,并在此基础上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和改善高危儿运动技能的发展,同时对患儿的语言、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认知干预护理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神经发育、智能发育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脑损伤综合征患儿,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早期认知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发育情况[盖泽尔发育量表(GDS)]、智能发育情况[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功能[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护理后,两组GDS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GDS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MD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M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PD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P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采用早期认知干预护理,能促进其神经发育和智能发育,改善运动功能,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0.
小儿神经发育是神经系统功能不断分化和成熟的过程。神经心理发育是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发展的。神经心理发育评估就是根据这些发展规律和顺序评价小儿的感知、运动、语言以及心理行为的发育水平,在神经心理学上叫做心理发育评价或智力测验。  相似文献   

11.
学习记忆是脑的高级认知功能之一,它的神经基础研究普遍集中于大脑皮质,而对脑纹状体等皮质下结构是否参与学习记忆功能却较少关注,即使关注也集中于非陈述性记忆。纹状体是人大脑皮质下最大的神经核团,它和杏仁复合体一起来自胚胎时的纹状体嵴,鸟类以下动物的纹状体是神经系统高级中枢;而在人类,由于大脑皮质的高度发达,纹状体已退居为皮质下中枢地位,其主要功能是对运动及技能的协调。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纹状体还参与了许多学习记忆相关的认知功能^[1];纹状体不仅参与了非陈述记忆过程,也可能是陈述性和工作记忆神经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皮质下记忆脑区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纹状体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0~3岁残疾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精细动作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在宁夏儿童福利院生活的30例0~3岁残疾儿童进行评估,用婴儿操、Bobath、Vojta等方法进行3个月早期干预及康复训练,3个月后再次评估。结果:这些儿童在经过有效的早期干预后,在认知、语言、运动方面显著高于未进行干预及康复训练时的表现(P<0.05)。经过早期干预及康复训练后这些儿童各方面明显优于未接受早期干预及康复训练前(P<0.05)。结论:0~3岁残疾儿童接受早期干预及康复训练后各方面的能力明显优于未接受早期干预及康复训练前,认知、语言、运动、社会适应能力与精细动作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对促进脑挫伤患者神经、运动、认知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挫伤患者79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等。结果:护理8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LOT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有助于促进脑挫伤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恢复,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精细动作及认知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徐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研究组患儿给予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研究组患儿完成治疗情况;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分评定两组患儿日常精细动作(包括抓握能力评分及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发育商数(DQ)评定两组患儿认知功能发育情况(包括个人-社交能区、适应性能区、语言能区、精细运动能区、大运动能区DQ)。结果 研究组患儿均完成经颅磁刺激术,少数患儿开始治疗时出现哭闹,2~3次后可安静接受治疗,脑电图复查均未见异常;治疗过程中无患儿出现头疼、头晕、异常病理反射。 治疗前两组患儿抓握能力及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抓握能力及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个人-社交能区、适应性能区、语言能区、精细运动能区、大运动能区D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语言能区D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个人-社交能区、适应性能区、精细运动能区、大运动能区DQ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精细动作及认知功能发育,简单易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探讨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结合神经发育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智力水平、交流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脑性瘫痪患儿93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联合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发育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智力水平、交流功能及运动功能[上肢功能(AHA)、平衡能力(BBS)、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为76.09%(P<0.05);两组各能区发育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交流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交流功能分级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49,P=0.011);两组患儿AHA评分、BBS评分及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可明显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提高交流功能和运动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杨智琼  黄涛  徐波  刘冬梅 《医学争鸣》2009,(22):2693-2695
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试图全面地探讨运动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适宜的体育活动、规律的运动训练、自主运动均可以改善脑学习记忆功能,但其潜在的机制并不明了.现有研究提示,运动可能通过调控与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元活动、激素和生长因子释放、学习记忆相关的基因表达及脑组织抗氧化能力进而促进脑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婴儿脑瘫的现象越来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可以对婴儿脑瘫早期有防治作用。2~6个月围产期中重度脑损伤临床治愈出院后的脑瘫早期婴儿60例,以通督益肾健脾按摩结合中医五行音乐疗法为主的中医早期干预,配合运动训练等,疗程为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18个月远期随访时,用Gesell发育商作为评估指标进行前后疗效对比。治疗3个月后及18个月后随访,Gesell各项发育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18个月随访时45例发育商>70。结论:对婴儿脑瘫早期进行中医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围产期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率,并可积极促进患儿运动、认知、语言、社交等功能的发育,其机理可能与促进脑发育、促进损伤神经元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纹状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精细运动的重要核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背侧纹状体参与了认知相关的非运动性功能。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是一种学习与记忆能力缺失的精神疾病,在许多疾病早期均有发生。 背侧纹状体作为学习记忆信息处理的中转站,整合上游环路释放的谷氨酸能、多巴胺能等神经递质,再通过直接通路与间接通路将信息输出至下游核团参与认知行为。本文立足于背侧纹状体,阐述其结构功能与神经环路机制,结合现有治疗手段,探究背侧纹状体神经环路中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脑性瘫痪是严重影响儿童运动、发育的一种综合征,通过对252例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生活护理中有意识的动作训练,并与肢体的功能锻炼相结合,抑制患儿的异常姿势,反复刺激后形成新的突触和神经环路,使损伤功能得以代偿。结果显示:本组病例患儿的运动及智力发育均有很大提高,有效率达93%。  相似文献   

20.
赵虹 《中原医刊》2009,(20):42-43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儿早期发现的新路径,并积极进行早期干预,防止脑瘫的发生。方法对所有在儿保门诊就诊的小儿,在1、2、3、4、5、6、9、12月龄进行神经运动发育的监测,包括Vojta姿势反射、原始反射、运动发育测查,从中筛查出脑损伤患儿并指导进行早期干预。结果小月龄儿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率较高,随着月龄的增加,异常率逐渐下降;早期指导可促进神经运动发育异常儿的正常化。结论在儿保门诊开展早期神经运动发育的监测可早期发现异常,并可动态评估小儿神经运动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