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俊 《医学动物防制》1991,7(2):100-101
达乌尔黄鼠 Citellus dauricus 在内蒙古草原分布很广,特别是在内蒙古东部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中起着重要的宿主作用,其体外寄生蚤又起着传播鼠疫的媒介作用。搞清不同性别的黄鼠与其体外寄生蚤的数量关系具有一定的生物学与流行病学意义。为此,我们于1984年春季在呼和浩特市郊部分地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雌性黄鼠体外带蚤比雄性黄鼠多。体蚤和巢蚤数量之间的关系,黄鼠体蚤主要以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主,占其体蚤总数的75%,其次为阿巴盖新蚤,占23%。雄性巢蚤平均蚤数9.4只,雌性巢平均蚤数为112只,雌性鼠巢蚤数高于雄性巢。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内蒙古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1981-1998年黄鼠寄生蚤指数与黄鼠鼠疫动物病的关系,黄鼠体蚤指数小于等于1.4时的年份未发现鼠疫动物病流行;黄鼠体蚤指数大于1.67时的年份,发生频率高达93.33%。因此,黄鼠体蚤指数的高低与否是影响动物鼠疫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西辽河平原西北侧低山丘陵黄鼠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8,他引:2  
1985年首次从西辽河平原西北侧低山丘陵草原的达乌尔黄鼠及寄生蚤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检出4株鼠疫杆菌,到1989年共检出鼠疫菌57株,判定疫点47个。1985~1991年共检出达乌尔黄鼠鼠疫阳性血清271份,阳性率3.44%,几何平均滴度为1:99.17。疫点和血凝阳性点的空间分布约3000km~2。疫源地的主要宿主为达乌尔黄鼠,主要媒介为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动物鼠疫的流行呈单峰型,流行高峰时点在5月17日,1987年为流行高峰年,坡麓为该鼠疫疫源地的频发生境。  相似文献   

4.
掌握疫源地空间结构,适宜黄鼠生存的环境面积,黄鼠种群数量和分布;了解啮齿动物及蚤类种群变化趋势;规划和确定鼠疫监测重点地区和有关指标;预测发生鼠疫的危险程度;建立双辽市鼠疫信息数据库,为科学防治和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内蒙古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1981~1998年黄鼠寄生蚤指数与黄鼠鼠疫动物病的关系,黄鼠体蚤指数小于等于1.4时的年份未发现鼠疫动物病流行;黄鼠体蚤指数大于1.67时的年份,发生频率高达93.33%。因此,黄鼠体蚤指数的高低与否是影响动物鼠疫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传播媒介,给今后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1988~2000年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鼠疫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布氏田鼠寄生蚤种类、构成。结果共发现寄生蚤3科9属15种,二齿新蚤是布氏田鼠的主要寄生蚤,其次为光亮额蚤等似亚种、宽圆纤蚤、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其中8种蚤是我国可以自然感染鼠疫菌的蚤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红山国家森林公园啮齿动物和寄生蚤的分布,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5米夹线法及日弓型夹法等进行调查。结果:红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啮齿动物8种及寄生蚤8种。结论:红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黄鼠疫源地主要宿主~黄鼠呈岛状分布且密度较低,疫源地处于稳定控制状态,对游客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哈尔滨鼠疫疫源地是世界上唯一的人为鼠疫疫源地.通过调查掌握其现状,为制定鼠疫防治措施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开展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收集1957年至目前该疫源地相关资料,包括疫源地范围、面积、生境、植被等,收集相关哈尔滨市鼠疫历史疫情资料.结果 哈尔滨鼠疫疫源地面积884.52平方公里,其中有黄鼠面积571.21平方公里,无黄鼠面积313.31平方公里.鼠疫现场调查,黄鼠密度0.34只/公顷,野外夜行鼠捕获率2.83%,黄鼠体外寄生蚤染蚤率10.94%,蚤指数0.47,洞干蚤染蚤率0.55%,蚤指数0.11,鼠疫病原学检验黄鼠1110只,蚤84组,310只,血清学检验1886份,检验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 哈尔滨鼠疫疫源地适合黄鼠栖居的生态结构发生一定改变,有鼠面积明显减少,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达乌尔黄鼠是鼠间鼠疫的重要带菌鼠种,在我省各地均有分布,且为鼠类中之优势种,其寄生蚤为黄鼠鼠疫的主要媒介。左云县位于我省雁北地区,该县北部与内蒙接壤。县防疫站自1978年在达乌尔黄鼠血清中查出一份可疑阳性后,近年来一直进行鼠疫的查源工作,虽未再出现阳性,但也不能排除该县存有黄鼠鼠疫自然疫源的可能性。为了搞清该县黄鼠寄生蚤的种类及带蚤情况,作者于1983年7月,结合该县鼠检工作,对当地达乌尔黄鼠的寄生蚤进行丁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达乌尔黄鼠不仅是农田的重要害鼠,还是黄鼠鼠疫的保菌宿主,该鼠出蛰交尾后,一般于5月下旬或6月上、中旬产仔,一年只繁殖一次,每窝平均仔鼠6~8只,幼鼠于7月份分居,并常常会引起鼠疫流行。为了摸清该鼠产仔期体外寄生蚤的组成及数量,为早期灭蚤提供参考数据,作者于1990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黄鼠产仔期体外寄生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2000-2011年内蒙古各疫源地啮齿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染疫情况,为今后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11年内蒙古鼠疫监测总结和疫情分析报告,应用Excel2003软件分别对啮齿动物及其感染鼠疫的情况按不同年代、不同疫源地分别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1年,在内蒙古各疫源地共捕获啮齿动物2目6科30种180 301只,其中在长爪沙鼠疫源地获鼠24种78 263只,达乌尔黄鼠疫源地获鼠19种78 638只,蒙古旱獭疫源地获鼠14种3 435只,布氏田鼠疫源地获鼠13种19 967只;从达乌尔黄鼠,布氏田鼠、长爪沙鼠3个类型疫源地的9种啮齿动物体内检出了鼠疫菌共728株,从达乌尔黄鼠,布氏田鼠、长爪沙鼠、蒙古旱獭四个类型的疫源地的7种啮齿动物体内均检出了血凝阳性血清269份。结论内蒙古鼠疫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宿主类型复杂,动物鼠疫十分活跃,应加强监测,有的放矢地做好鼠疫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 方形黄鼠蚤(Citelophilus tesquorum Wagner,1898)隶属于角叶蚤科黄鼠蚤属,是啮齿动物黄鼠属(Citellus)的主要寄生蚤,该蚤的分布极为广泛,西起苏联的东南部,东至我国东北、朝鲜以及苏联的东西伯利亚均有分布[12,18]。该蚤流行病学上的意义极为重要,是黄鼠鼠疫自然疫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监测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为鼠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不同生境分层抽样,黄鼠采用1日弓形夹法;夜行鼠采用5米夹线法,病原学采取培养法。结果调查620公顷,捕鼠511只,鼠密度为0.82只/公顷;鼠体检蚤501匹5种,蚤指数为0.98。鼠疫病原学培养结果全部阴性。结论野生啮齿动物种群丰富,以黄鼠为绝对优势种,目前黄鼠种群结构是一迅速增长的种群,每年4月底前为该疫源地灭鼠的最佳时间;退耕还林的实施短期内增加了鼠害及鼠疫发生的频度和危险。  相似文献   

14.
<正>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低山丘陵区鼠疫疫源地是1987年发现的,以达乌尔黄鼠(以下简称黄鼠)为主要储存宿主,方形黄鼠蚤黄鼠蚤松江亚种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是松辽平原达乌达黄鼠鼠疫疫源地的组成部分,但又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该疫  相似文献   

15.
黄鼠疫源地达乌尔黄鼠寄生蚤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黄鼠寄生蚤数量 ,为黄鼠鼠疫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赤峰市黄鼠寄生蚤在 2 0 0 3年发现 5种 ,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占 93 62 %。结论 :黄鼠寄生蚤无论在控制区还是非控制区指数均较高 ,仍有流行鼠间鼠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蚤类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蚤类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研究掌握主要宿主动物寄生蚤种类、构成及其数量季节消长,以及与动物间鼠疫流行关系,对制订鼠疫防治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因此,对我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康保牧场鼠疫监测点1971-2001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长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研究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传播媒介 ,给今后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 1985~1999年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鼠疫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 ,分析研究了短耳仓鼠、小毛足鼠寄生蚤种类、构成。结果共发现短耳仓鼠寄生蚤 8种 ,短跗鬃眼蚤为主要寄生蚤 ;发现小毛足鼠寄生蚤 9种 ,栉首细蚤为优势种。其中 5种蚤是我国可以自然感染鼠疫菌的蚤类  相似文献   

18.
黄鼠寄生蚤在低山丘陵区共获9种,隶属3科5属。其中鼠体蚤5属8种,巢蚤3属4种,洞干蚤5属6种。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占绝对优势,占总蚤数的87.85%,阿巴盖新蚤居第二位,占7.72%,其余几种蚤仅占4.43%。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在低山丘陵黄鼠疫源地起主要媒介作用,自感染鼠疫菌还有阿巴盖新蚤和角尖眼蚤指名亚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赤峰市红山区啮齿动物和蚤类的分布,为鼠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五米夹线法及一日弓型夹法等方法对啮齿动物进行调查。对啮齿动物和其它染蚤的动物进行检蚤,然后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赤峰市红山区发现啮齿动物10种,其中蚤类16种。结论赤峰市红山区的鼠疫疫区主要宿主达乌尔黄鼠呈岛状和点状分布,且密度较低,疫源地处于静息状态。  相似文献   

20.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杆菌经跳蚤或其他传播途径而引起的一种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原在啮齿动物间流行,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病鼠、带菌蚤或其他途径将鼠疫杆菌传给人,造成人间鼠疫,预防不当可致广泛大流行,历史上有过惨痛的教训。1流行病学特点1.1疫源地特点和分布:鼠疫疫源地分布非常广泛,北纬35~48°、南纬10~30°为鼠疫自然疫源地带,而北纬35~南纬35°之间为家鼠鼠疫疫源地带。在上述地区内,若存在适当啮齿动物和媒介蚤,并且有鼠疫杆菌在宿主间不断循环的条件,就可以存在鼠疫疫源地。我国鼠疫疫源地可以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