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2002年全球肿瘤发病率报告,胃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1]。尽管外科手术和放化疗技术不断发展,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居于各种肿瘤之首,5年生存率仍低于40%,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是III或IV期,淋巴结转移率高达50%~75%,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MMPs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1 年1 月—2012 年4 月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200 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 例胃癌患者 中,根治术后1 年生存175 例,3 年生存134 例,5 年生存113 例,生存率分别为87.5%、67.0%、56.5%。患者 不同年龄、手术类型、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术后病理、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神经侵犯、脉 管癌栓及术前白蛋白水平的1、3 和5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显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直径[Rl ^ R=1.688(95% CI :1.266,2.250)]、浸润深度 [Rl ^ R=1.583(95%CI :1.262,1.986)]、淋巴结转移[Rl ^ R=1.584(95% CI :1.340,1.872)]。结论 影响胃癌 根治术后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包括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邱剑蕴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5):841-842
胃癌是世界范围的卫生难题,虽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是消化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通常直到晚期才能确诊,尽管可以施行外科手术,然而长期生存率很低,术后5年生存率通常低于30%[1]。影响胃癌患者存活的最重要预后因子是肿瘤分级,80%处于ⅠA期的胃癌患者可在术后5年存活,然而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胃癌高发病率的国家之一,全球40%以上的胃癌新发病例发生在我国[1]。据我国2015年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胃癌发生率仅次于肺癌,也是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大病因[2]。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明显提高,在大型医院,胃癌的5年生存率从40.1%提高到57.6%[3]。近年来,人们对胃癌的研究逐渐深入,胃癌的治疗模式从单一的手术治疗进入多学科团队的新治疗模式[4]。新辅助化疗具有降低肿  相似文献   

5.
<正>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东亚地区居高不下,而且病死率目前仍然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二[1]。其中,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5.02/10万和36.08/10万,均位于所有肿瘤的第2位。肝转移为晚期胃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据报道其发生率为5%~29%,而在胃癌死亡患者中有50%伴有肝转移[2,3]。在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胃癌患者中,62%~79%术后2年内发生肝转移,而再次行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胃癌的临床特征,为制定本地区胃癌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病理诊断明确的328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TNM分期、KPS评分、中医证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8例胃癌患者中,男性241例,女性87例;年龄28~89岁,高发年龄为50~70岁;上腹部疼痛及饱胀感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胃窦部肿瘤最常见(42.07%),低分化癌最多见(35.06%),TNM分期上最常见的分别是T4期(33.54%),N0期(39.63%),M0期(81.10%),Ⅲ期(29.57%);全组平均KPS评分为73.84分;最常见的4种中医证型为脾胃虚弱型、气血亏虚型、肝胃不和型、痰湿凝结型。[结论]胃癌好发于50~70岁的男性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引起漏诊和误诊;年轻患者与老年患者相比,恶性程度更高,分期更晚,预后更差;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痰阻相互胶结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上应以补益脾胃、益气养血、理气活血化痰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7.
胃癌(GC)是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在全球每年新发胃癌90余万例,占所有新发癌症的9%,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和肠癌,居第4位,每年约有70余万人因胃癌死亡,居癌症死亡原因的第2位[1-2]。胃癌在中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肿瘤中其死亡率最高[3]。总体5年生存率<20%,大部分的初治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并出现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4]。目前,胃癌的治疗主要是采取手术切除为主,联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近年来,尽管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即使是根治性切除的患者5年内复发转移的仍可达到35.0%[5]。因此,寻找判断胃癌浸润与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不仅可以提高胃癌的诊疗水平,而且对判断患者的预后,筛选出具有高转移危险的患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VEGF、NRP2、MVD、LN与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浸润、转移、复发及生存期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MLH1蛋白作为胃癌预警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半定量检测24例非肿瘤患者胃黏膜上皮、39例胃癌患者癌旁黏膜上皮及癌细胞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该蛋白在不同黏膜上皮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结果]hMLH1蛋白表达率在非肿瘤患者胃黏膜上皮为33%,明显低于胃癌患者癌旁黏膜上皮的72%(P=0.003)及癌细胞的74%(P=0.001),但在癌旁黏膜上皮与癌细胞间无显著性差异(P=0.799)。[结论]hMLH1蛋白在胃癌患者癌旁黏膜上皮及癌细胞的表达强于非肿瘤患者胃黏膜上皮表达的现象,提示其作为胃癌预警组织学标记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Bcl-2基因及Survivin基因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消化系最多发肿瘤。国外文献统计胃癌占消化系肿瘤的50%,国内报道占到62%。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为各类癌症之首,每年死于胃癌者达16万人[1]。以往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原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导致细胞增生过度和分化异常所致,现证实,肿瘤的发生亦是细胞凋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探讨残胃癌的病理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 .[病例报告 ]回顾性地分析 1980年 2月~2 0 0 0年 5月间收治的 17例残胃癌临床资料 ,其中临床病理分期为Ⅱ期 2例 ,Ⅲ期 7例 ,Ⅳ期 8例 ;10例施行根治性手术 ,4例施行姑息性手术 ,3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而未行手术 .根治性手术后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 ( 7/ 10 )和 4 0 % ( 4 / 10 ) .[讨论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残胃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中国80%的胃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进展期,而接受了手术、辅助治疗后复发转移率仍高达40%,中医药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胃癌复发、转移风险[1]。郭勇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工作30余载,首创中医治疗肿瘤“四阶段、一盲区、二弱点”概念。郭老师认为肿瘤发生、发展、演变至归宿是一个不同质的过程,提出中医治疗肿瘤“四阶段论”,即根据不同治疗目的将疗程分为围手术期、辅助治疗期、随访观察期、姑息治疗期[2]。胃癌的辅助治疗期即患者在采取有效局部治疗后,接受辅助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的阶段。本文就郭老师辨治辅助期胃癌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已知有5%~9%的胃癌患者会发生肝转移[1-3],而这些患者中很少有人行肝切除术,其原因主要是发生肝转移的患者大部分伴随有肝外转移,如腹膜后浸润、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直接侵及其他脏器等[1]。大部分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全身化疗,但其反应率仅为25%~45%,中位生存时间约为7~15个月,长期生存较差[4-5]。因此,针对转移灶的切除术是否会带来长期生存,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本研  相似文献   

13.
林华德 《微创医学》2012,7(6):656-658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8年全球新发胃癌病例约90.0万,约73.8万死于胃癌,分别占恶性肿瘤的8%~10%。而大约70%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为东亚、东欧、南美[1]。2008年我国胃癌的发病数约46.4万,发病率仅次于肺癌[2]。孙秀娣等[3]分析中国20年胃癌死亡的变化情况,中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探讨高龄胃癌病人的外科治疗方法 .[病例报告 ]回顾性地分析 1987年 1月~ 1997年1月间收治的 114例 70岁以上胃癌病人的外科治疗资料 .高龄胃癌病人常伴有梗阻、出血及较多的并存病 ( 61% ) ,肿瘤切除率为 85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 9% ,围手术期病死率为 3 % .[讨论 ]手术切除是非高龄胃癌病人较好的治疗方法 ,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选择合理的术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07年全球新诊断胃癌93.4万例,占所有肿瘤的8.6%^[1];统计资料显示,胃癌发病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亚洲胃癌发病率最高,约占全球胃癌发病例数的56%,中国占41%^[2]。在我国每年因胃癌死亡者达17万人以上,约占全世界胃癌死亡者的50%,严重危害人民健康^[2]。确诊时70%以上胃癌患者已属进展期^[3],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胃癌细胞对化疗敏感性低,疗效欠佳,化疗同时带来免疫功能重创、骨髓抑制以及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甚则导致患者提前死亡。  相似文献   

16.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s,AFP)是卵黄囊瘤、畸胎瘤、肝细胞癌等多种肿瘤的重要肿瘤标志物。自从1970年Bour-reillee等[1]报道第一例产AFP胃癌(alpha-fetoproteins-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以来,陆续发现一些胃肠道肿瘤可产生AFP,其中以胃癌报道最多,占全部胃癌的1%~6%[2],但总的来说国内外报道较少,其中血清AFP阴性的产AFP胃癌更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消化系最多发的肿瘤。由胃癌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仅次于肺癌[1]。由于胃癌早期症状多较轻,也无体征,故常常因不容易被发现而被忽略。通常发现胃癌时,大多已属中晚期,错过根治的时机。所谓晚期胃癌即指不能手术、根治术后复发或姑息切除改道探查的患者及有远处转移的Ⅳ期患者[2]。由于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手段也难以预防和控制胃癌转移复发,一般手术后1~3年复发率极高,多发生远处脏器或腹腔淋巴结转移,甚至产生癌性腹水或者全身广泛转移,所以目前临床更倾向于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3]。现就近十年…  相似文献   

18.
<正>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最多发的肿瘤之一。由胃癌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仅次于肺癌[1]。目前,胃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早期胃癌根治手术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左右。但术后的疼痛、食欲不振、对癌症的恐惧、对自己病情的不了解均影响着患者的康复。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整体的、个体的、创造性的护理模  相似文献   

19.
2018年我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肿瘤中居第2位。胃癌是全球第5大常见癌症,2018年新发病例超过1 000 000例,其中估计有783 000例死亡(相当于全球每12例胃癌病例就有1例死亡),居癌症死亡率的第3位[1]。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多步骤演变的复杂病理过程,是人口、生活饮食、遗传、感染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尽管本病的全球发病率在下降,但近90%胃癌患者在被诊断时已是进展期,使患者错失最佳手术期。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CDK4~5期患者因长期肾功能不全存在肾性贫血,内环境紊乱,机体耐受力和免疫力较差[1-3]。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居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三位[4]。结直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胃癌。胰腺癌发病率低,但预后差[4]。手术是胃肠胰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CKD患者行肿瘤切除,围手术期管理比较复杂,目前鲜有报道。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收治8例CKD4~5期胃肠胰肿瘤患者,微创完成根治术,现将围手术期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