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奎屯高砷地区居民心电图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新疆奎屯高砷区居民的身体状况,探讨砷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便科学的制定防治措施.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奎屯水砷监测点进行调查,收集的310例调查表中砷暴露组人数为109例,内对照组人数为102例,外对照组人数为99例;男性132人,女性178人,最小的为28岁,最大的为94岁,平均年龄53岁;居住年限在5~51年之间,平均居住31年,比较3组心电图异常情况. 结果 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者226例,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者84例.砷暴露组与内对照组、外对照组心电图发生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疆奎屯高砷地区饮用高砷水(水砷含量超过0.05 mg/L为高砷水)是诱发心电图异常的一个原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砷致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价态水砷暴露及高脂饲料加水砷暴露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进行比较.方法 小鼠2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亚砷酸钠(iAs3+)组、砷酸钠(iAs5+)组、高脂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iAs3+组和高脂饲料+iAs5+组6个组,每组40只.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对照组(饮用自来水),iAs3+组和高脂饲料+iAs3+组(饮用300 mg/L iAs3+水),iAs5+组和高脂饲料+iAs5+组(饮用300 ms/L iAs5+水).饮水砷暴露3、6、10个月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肝功能,HE染色及胶原特殊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造模3个月时,正常对照组、iAs3+组、iAs5+组、高脂饲料+iAs3+组和高脂饲料+iAs5+组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分别为(36.7±5.7)U/L和(110±22)U/L、(55.6±4.6)U/L和(249±41)U/L、(52.6±8.8)U/L和(161±15)U/L、(311.3±19.7)U/L和(484±15)U/L、(515.0±60.8)U/L和(671±24)U/L,各砷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各砷组动物肝组织HE染色就显示有不同程度肝损伤,表现肝细胞水样变性、脂肪样变性,点状或灶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再生及纤维增生,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砷组肝组织病理损伤逐渐加重.10个月Masson染色显示汇管区及中央静脉区纤维条索状增生,正常对照组、iAs3+组、iAs5+组、高脂饲料+iAs3+组和高脂饲料+iAs5+组小鼠肝脏纤维组织面积的均值分别为0.1333、0.5584、0.5250、0.7534、0.7200,各砷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不同价态水砷暴露及高脂饲料加水砷暴露小鼠肝损伤、肝纤维化的模型,并进行了评价,为砷致肝损伤、肝纤维的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饮水砷暴露大鼠血砷、尿砷和组织砷含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饮水砷暴露大鼠血砷、尿砷和各脏器组织中砷含量的分布。方法将32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自来水)组和低(50μg/L)、中(150μg/L)、高(450μg/L)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每只大鼠每日饮水消耗量约37 ml,连续染毒4周后,取尿样测定尿砷;并处死大鼠测定血砷及肝、肾、肺、心、脾、脑组织重量、脏器系数及砷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第2周时低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体重较高,第4周时中、高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体重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肝脏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肾、肺、心、脾、脑的脏器系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血、尿、脾、肾组织和高、中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心、肝、肺、脑组织砷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染砷浓度的增加,血砷、尿砷和各脏器组织中的砷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相同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不同脏器中的砷含量不同,脾组织中砷含量最高,脑组织中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砷,尿砷与各脏器组织中砷含量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饮水砷暴露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均有砷蓄积,但分布并不均匀;血砷和尿砷含量均可一定程度反映砷在体内的负荷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砷中毒地区女性生殖系统损伤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曲靖市不同砷暴露地区女 性的资料,将不同砷暴露地区的女性按照暴露剂量不同分为低砷暴露组和高砷暴露组,把非暴露地区的女性作 为对照组。采用氢化物发生-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液中和外周血中砷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 中砷含量及雌激素水平。结果 生活在高砷地区的女性妊娠期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砷地区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着砷暴露浓度增高,女性的血砷和尿砷呈增高的趋势,且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砷暴露组女性体内 的血砷和尿砷高于对照组女性体内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砷暴露组和低砷暴露组女性体内的 雌二醇(E2)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女性体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砷暴露组和低砷暴露组女性 体内的孕激素(P4)、黄体生成素(LH)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不同水平的砷暴露影响女性性腺的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在低砷暴露组和高砷暴露组女性的子宫和卵巢中发 生了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高表达的情况。结论 尿砷、血砷可以作为砷暴露地区女性生殖系 统损害的暴露标志物,E2、P4、LH、ER、PR 可作为效应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云南某砒霜厂工人p53基因第5和第8外显子损伤与砷的代谢转化关系;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群基因特异DNA损伤的方法.方法 选择云南某砒霜厂一线工人37例(高暴露组)、管理和后勤人员16例(低暴露组)和当地近期无毒物接触人员2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群p53基因第5和第8外显子损伤,同时检测尿中总砷和有机砷含量,评价人群对砷的代谢转化与p53基因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高、低暴露组男性尿有机砷浓度分别为(1.18±0.76) mg/L、(0.32±0.28) mg/L,女性分别为0.23 mg/L、(0.53±0.30) mg/L;高、低暴露组男性尿总砷浓度分别为(0.48±0.37) mg/L、(0.08±0.05) mg/L,女性分别为0.11 mg/L、(0.30±0.24) mg/L.男性尿总砷和有机砷高暴露组均高于低暴露组(P<0.05),对照组均低于检出值下限0.02 mg/L.p53基因第5外显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Ct相对值,男性高暴露组高于男性对照组(P<0.05),Ct相对值随尿中有机砷含量上升有升高趋势(rs=0.355, P=0.011);p53基因第8外显子Ct相对值,男性低暴露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男性高暴露组与低暴露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相对值与尿中有机砷含量无相关性.结论 职业砷暴露可能致p53基因第5和第8外显子损伤,砷的代谢转化可能在第5外显子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人群基因特异DNA损伤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前列腺癌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血清90例,其中,正常对照组、前列腺癌组、良性组各30例,比较三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为(1.59±0.93)μg/L;前列腺癌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为(72.34±69.87)μg/L,阳性率93.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为(3.47±2.37)μg/L,阳性率23.7%,与正常对照比较,轻度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前列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诊断的特异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使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后患者骨髓和血液中砷的浓度,分析砷暴露及暴露时间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对30名砷暴露患者及28名非砷暴露患者进行调查,对30名暴露者,其中包括砷暴露1年半以上(13人)、一年半以内(17人)以及未暴露组进行调查研究;同时随机抽取7名暴露者,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骨髓和血液中砷代谢产物,对其骨髓和血液中砷浓度进行对比。结果 7例暴露组患者的骨髓与血液中砷浓度对比,骨髓砷浓度(7.99±0.15)μg/L;血液中的砷浓度(7.98±0.15)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暴露一年半以上,暴露一年半以内及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t检验的方法,其两两之间进行比较发现暴露一年半以上组与暴露一年半以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2O3治疗ALP,砷可以到达骨髓并进行缓慢代谢,且在骨髓中的代谢与在血液中基本相同,随着暴露时间间隔的延长砷浓度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复方榛花肝宁胶囊对四氯化碳(CCl4)引起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实验小鼠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Cl4肝损伤对照组、树舌组(按2 g/kg体质量树舌灌胃)、复方榛花肝宁胶囊低剂量组(按1 g/kg体质量灌胃)、复方榛花肝宁胶囊高剂量组(按2 g/kg体质量灌胃),共5组,分别观察复方榛花肝宁胶囊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肝糖原含量、三酰甘油含量的影响.结果 复方榛花肝宁胶囊对肝损伤鼠体内ALT和三酰甘油升高有治疗作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鼠肝损伤后肝糖原与胆汁减少有治疗作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榛花肝宁胶囊对CCl4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和慢性肝损伤均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砷暴露对小鼠皮层及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探讨其神经毒性机制。方法将12只C57BL/6J三周龄雄鼠,按 体质量随机分为2组,暴露组饮用含50 mg/L亚砷酸钠水12周,对照组饮用蒸馏水。暴露结束后,采用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 光谱法测定脑砷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砷暴露组和对照组小鼠皮层和血清进行代谢组学研究,运用主成分分 析法(PCA)分析比较两组代谢产物的差异,两样本t检验筛选两组间差异性代谢产物,利用代谢途径在线分析工具查找其影响 的相关代谢途径。结果砷暴露组脑砷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砷暴露组大脑皮层中苯丙氨酸、酪氨 酸、组氨酸、赖氨酸和柠檬酸含量升高,血清中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天门冬氨酸及谷氨酸含量升高,而α-酮戊二酸含量下 降。PCA分析显示暴露组与对照组小鼠皮层和血清代谢特征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砷暴露可通 过干扰皮层和血清氨基酸类代谢和三羧酸循环,导致神经递质合成障碍以及干扰能量代谢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0.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试图从临床病理学角度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扶正化瘀胶囊1.5 g,3次/d;对照组服肝泰乐、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族等保肝药,至少6个月.试验前3个月内和试验终止后1个月内,分别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和肝穿刺病理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 (1)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治疗前、后:透明质酸分别为(230.25±60.43)和(108.97±48.08)μg/ml(P<0.05),Ⅳ型胶原分别为(166.33±41.0)和(78.33±30.58)μg/ml(P<0.05),层黏蛋白分别为(2.52±0.23)和(1.22±0.43)μg/ml(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透明质酸分别为(201.13±80.45)和(190.33±34.25)μg/ml(P>0.05),Ⅳ型胶原分别为(160.23±37.82)和(150.65±27.33)μg/ml(P>0.05),层黏蛋白分别为(2.16±0.52)和(2.02±0.44)μg/ml(P>0.05).(2)肝组织学改变:治疗组炎症坏死活动性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8%,肝纤维化改善或停止发展的总有效率为84%,上述两种病变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炎症坏死活动性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0%,肝纤维化改善或停止发展的总有效率为67.5%,上述两种病变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炎症坏死、肝纤维化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可明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和炎症坏死.  相似文献   

11.
曹立 《医学综述》2014,20(17):3161-3163
砷是一种类金属元素,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砷及砷化合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范围非常广,伴随而来的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砷污染问题及越来越多的急性、慢性砷中毒事件。砷一般通过污染水源和空气进入人体内,导致多个脏器的损伤。无机砷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的人类致癌物之一,长期暴露于无机砷环境中可引起多系统与器官的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对无机砷毒性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该文仅对其在人体内的代谢形式、浓度效应、毒性的可能机制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连南县非砷污染区居民发、尿砷含量,确定了发、尿砷对照值。同时采用尿比重和康肌酐含量校正尿液的稀释度,提出了比重校正和肌酐校正的尿砷对照值。并进一步验证了校正液的稀释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查清土默特左旗高砷村庄分布及居民的砷中毒患病情况。方法生活饮用水砷浓度测定采用二乙氨二硫代甲酸银光光度法,居民砷中毒病情调查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进行。结果352个自然村生活饮用水砷浓度>0.05mg/L的有66个自然村,超标率为18.75%,涉及人口50995人;居民病情调查人数11507人,砷中毒病例3046人,患病率26.47%,其中以皮肤色素脱失表现为主,其次是皮肤角化,且有随水砷浓度和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结论土默特左旗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现状依然很严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查清鄂尔多斯市高砷村庄分布及居民的砷中毒患病情况。方法生活饮用水砷浓度测定采用二乙氨二硫代甲酸银光光度法,居民砷中毒病情调查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进行。结果本次共调查22个自然村,采集水样247份,水砷含量大于0.05mg/L的有2份,超标率为0.8%,涉及一个自然村。最高水砷含量为0.07mg/L。未发现砷中毒患者。结论鄂尔多斯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调查工作需要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例地方性慢性砷中毒(ECA)患者16份砷角化症皮损活检标本及其S100+细胞的变化。方法:石蜡切片,HE染色,抗S100蛋白抗体为一抗,LBAB法显示S100+细胞在皮损内的变化。结果:病理所见有良性角化症标本3份,癌前角化症标本(光线性角化)5份,恶性角化症标本(鲍温病,鳞癌)8份。表皮S100+郎格罕氏细胞(LC)在良性角化和癌前角化时增多,在恶性角化时减少,并有形态学改变。癌前病变者真皮S100+细胞数目多于良性角化,鲍温病真皮浸润区S100+细胞与鳞癌相比显著增多。结论:展示了砷角化症癌变成鳞癌的各期皮损,S100+LC在ECA皮损的变化符合临床非砷性相同病变时OKT+6LC的变化,砷可使S100+LC受损,并导致多发性皮肤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燃用高砷煤引起慢性砷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贵州某地区因误采煤用高砷煤引起慢性砷中毒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42个村民组中造成199个慢性砷中毒。空气和食物是引起慢性砷中毒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染砷大鼠脑中砷形态代谢产物、代谢酶含量水平及其相关性,初步探讨砷代谢与砷毒性机制关联性。方法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20只,分成对照组及砷酸钠低、中、高剂量组4组。各组大鼠砷酸钠经口染毒3个月后处死并摘取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测定并比较砷酸钠各剂量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砷形态代谢产物[i As(Ⅲ)、i As(Ⅴ)、总砷(Total As)含量以及一甲基化率(PMI)、二甲基化率(SMI)]及代谢酶GSSG含量、甲基转移酶活力、GST活力、GSH含量;通过试剂盒法分析各组大鼠脑中甲基转移酶的活力,并探讨大鼠脑中砷形态代谢产物与代谢酶的相关性。结果染毒组大鼠随染毒剂量和时间的增加,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及狂躁、相互撕咬等现象;砷染毒剂量升高会促进脑中i As(Ⅲ)和总砷含量增加;同时砷染毒组脑组织中GSSG含量有所升高而GSH含量有所下降;随染毒剂量升高,GST活力也随之呈现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砷酸钠染毒各剂量组大鼠脑中PMI值均较低,SMI值有所升高(P<0.05)。砷酸钠染毒组甲基转移酶活力与i As(Ⅲ)%含量呈负相关(r=-0.714,P<0.05),与PMI和SMI均呈正相关(rPMI=0.714,rSMI=0.805,P<0.05);砷酸钠染毒组GSH含量与i As(Ⅲ)%含量呈正相关(r=0.855,P<0.05),与PMI和SMI均呈负相关(rPMI=-0.855,rSMI=-0.858,P<0.05)。结论低剂量砷酸钠染毒会打破脑组织中GSSG与GSH的动态平衡,造成脑组织的氧化损伤,砷酸钠染毒后其代谢产物在脑组织中可能具有一定的蓄积能力。  相似文献   

18.
饮水型砷暴露地区人群皮肤损害的剂量-反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认暴露人群的皮肤症状特征以及与暴露量的关系.方法:选择饮水型砷暴露病区村民125人及对照村村民48人,进行饮水砷含量测定及问诊和皮肤病诊查.结果:砷暴露地区水井中平均砷含量158.3 μ g/l,最高浓度为197.26 μ g/l;对照村水井中未检出超标砷含量.砷暴露村民中皮肤病患病率45.6%,70%以上的病人年龄分布在40岁以上;对照村村民皮肤病患病率12.5%,年龄分布在30~50岁范围.调整性别和年龄后,皮肤病患病率随饮水砷浓度的增高而上升.水砷浓度在51~150 μ gg/L组和150 μ g/L以上组的患病率分别为24.3%(0R=9.97,95%CI:1.54-64.47)及46.2%(0R=10.21,95%CI:2.71-38.51);另外,在调整性别、年龄和砷暴露水平后,与饮水时间低于5年组相比,饮水时间高于5年或更长的分组中,皮肤病患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0R=1.00,95%CI:0.06-15.99,OR=1.00,95%CI:0.10-9.83).结论:砷中毒皮肤损害与饮水中的砷暴露水平有相关性,与饮水时间的相关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不同价态形态砷与砷中毒患者病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砷中毒患者血样与尿样进行砷价态形态、肝肾功等指标的检测,初步探索砷不同价态形态与患者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150例新疆奎屯农七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山西省山阴县等地对照组及患者的血样与尿样,分别检测样品中总砷、As(Ⅲ)(三价无机砷)、DMA(二甲基砷酸盐)、MMA(一甲基砷酸盐)的浓度,以及患者皮肤损害、相关酶和肝肾功的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对于重度砷中毒患者,iAsⅢ、MMA和DMA的浓度与GST0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NP20(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51的浓度密切相关;其中MMA与PNP51之间呈正相关,r值为0.72334,P<0.01;iAsⅢ和DMA与PNP51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496和0.56569,P<0.05;而iAsⅢ和DMA与GST01之间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r分别为-0.42833和-0.47226,P<0.05;iAsⅢ和DMA与AS3MT(砷甲基转移酶)呈负相关,r分别为-0.50329和-0.65320,P<0.05。iAsⅢ、MMA和DMA含量则表现出与皮肤损害包括色素缺失、色素减少及皮肤角化的弱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较弱,r为0.32389,P<0.05。Logistic有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AsⅢ、DMA、MMA的回归系数β在α=0.05水平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砷不同价态形态与患者病情程度相关,主要表现为影响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