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韦玉华  胡常理 《广西医学》2006,28(8):1187-1189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脑脊液、CT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脑脊液、头颅CT的检查结果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EG异常率为86.4%,BEAM的表现与之相符,EEG及BEAM随病情的变化而改变.脑脊液检查97例,异常23例(23.7%).CT异常33例(28.0%).EEG和脑脊液及CT检出结果 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EEG及BEAM为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结合脑脊液、CT结果 及临床表现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手段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65例成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脑脊液、脑电图和头颅磁共振检查、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发热57例(87.69%),头痛45例(69.23%),意识障碍31例(47.69%),精神行为异常42例(64.62%),颈强35例(53.85%),癫痫发作23例(35.38%).CSF异常率91.80%,EEG检查异常率93.85%.头颅MRI检查异常率96.72%.结论 成人病毒性脑炎早期以意识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CSF、EEG、MRI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患者年龄,起始治疗的时间,意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的程度,以及脑内病变的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脑电图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敏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0):2255-2256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脑电图(EEG)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3例临床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患儿EEG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EEG的异常表现及患儿疾病严重程度与EEG异常程度的关系.结果 93例患儿中EEG异常92例,异常率为98.9%,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波,部分出现棘(尖)波或棘(尖)-慢波;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临床分度与EEG异常程度呈正相关(rs=0.743,P<0.001).结论 EEG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诊断标准之一;EEG可作为判断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严重程度的指标;EEG的动态监测可作为临床判断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病情转归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对腮脑患儿脑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将39例腮脑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脑电图(EEG)有无异常分为EEG正常组28例、EEG异常组11例;30例单纯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CSF-NSE和BNSE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结果:①腮脑EEG异常组、正常组和对照组的CSFNSE和sNSE水平两两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②腮脑CSF-NSE和sNSE含量呈正相关(r=0.78,P<0.01);与脑脊液压力呈正相关(r=0.58,P<0.01);与CSF-WBC计数无相关性(r=0.10,P>0.05).结论:CSP-NSE和sNSE可以作为衡量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脑损伤的指标,反映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和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物性肉毒中毒患者脑电图(EE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确诊为食物性肉毒中毒患者的EEG资料。结果 32例食物性肉毒中毒患者中有22例EEG异常,异常率为68.75%,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慢波化、a波前移、背景活动呈低电压状态。不同程度食物性肉毒中毒患者EEG异常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EEG可作为食物性肉毒中毒的诊断手段之一,尤其在中度、重度中毒时;EEG可作为判断食物性肉毒中毒严重程度的指标;EEG的动态监测可判断食物性肉毒中毒的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孕产妇常规脑电图(EEG)的特点.方法 对住院分娩的HDP孕产妇进行EEG检查,分析其特点并与正常孕产妇EEG进行比较,对轻、重度HDP孕产妇EEG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5例正常分娩孕产妇,EEG均为正常EEG. 32例HDP孕产妇(轻度HDP 20例,重度HDP 12例),其中13例为正常EEG,19例为异常EEG(界限性EEG 7例,异常EEG 12例).异常EEG中,15例(79%)表现为癫痫样放电,2例以慢波活动为主,2例以快波活动为主.HDP与正常孕产妇EEG结果经卡方检验,P=0.000 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轻、重度HDP孕产妇EEG结果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712 8,提示轻度与重度HDP的EEG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非子痫性HDP孕产妇EEG改变以癫痫样放电为主;与正常孕产妇相比,HDP孕产妇EEG变化显著;HDP轻重程度对EEG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 现对我院1965~1986年临床诊断头痛型癫痫155例患者间歇期的脑电图(EEG)表现分析如下。临床及EEG资料:计男96例(61.9%),女59例(38.1%),就检年龄4~24岁,18岁以下148例。所有患者均经神经科、儿、内科检查,部分病人经头颅X线拍片,同位素脑扫描,腰穿脑脊液检查,脑室、脑血管造影等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脑电图特点,并探索脑电背景慢化分级、δ刷对临床评估的价值。  方法  纳入52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起病形式、合并肿瘤情况、辅助检查(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滴度、MRI报告和脑电图结果)、治疗情况和出院随访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脑电背景异常程度(EEG)、δ刷情况。  结果  52例患者中7例脑电图正常(14%),45例脑电图异常(87%),包括:轻度异常25例(48%),中度异常 11例(21%),重度异常9例(17%)。6例出现δ刷(12%)。脑电图检查时病情轻组有32例(62%),病情重组有20例(38%)。随访1年后,预后良好组有45例(86%),预后不佳组有7例(14%)。脑电背景异常程度越重、出现δ刷提示病情重、需要ICU治疗、预后不佳的比例增高(P<0.01)。脑电背景异常程度越重,CSF抗体滴度>1∶10的比例越高(P=0.035),脑电背景异常程度越重,启动二线免疫治疗比例越高(P=0.008)。合并肿瘤的患者出现δ刷的比例更高(P=0.012)。首发病例较复发病例出现δ刷的概率更高(P=0.023)。  结论  脑电慢化程度和δ刷在评估病情、预测预后结果上一致,EEG越慢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出现δ刷提示病情重、预后差。EEG慢化与抗MNDA受体脑炎的免疫状态相关,EEG越慢,免疫异常越重,临床上可动态检测患者的EEG以评估免疫治疗效果,若EEG慢化未改善应及早考虑加强免疫治疗。合并肿瘤的患者出现δ刷的比例更高,因此当出现δ刷时应积极排查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脑脊液检查(CSF)、头颅CT在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诊断中各自的作用及其与临床关系。方法对2010~2011年采用EEG、脑脊液、头颅CT检查资料数据完整的73例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 EEG异常57例(78.08%),脑脊液异常为66例(90.41%),CT异常为9例(12.33%),EEG、脑脊液、头颅CT之间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EEG、脑脊液、头颅CT在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诊断中各自均有一定的价值,对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的诊断如采用多种检查,将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综合分析临床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0.
潘泽群  柯斌 《广东医学》2008,29(7):1203-1204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与经颅多普勒(TCD)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作用,了解儿童偏头痛各期的脑电波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50例偏头痛患儿进行发作期、发作间歇期EEG,TCD检查,并与正常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50例偏头痛患儿EEG异常18例(36.0%),TCD异常42例(84.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14,P<0.05)。偏头痛组与正常对照组的EEG异常结果(χ2=7.42,P<0.01)与TCD异常(χ2=16.94,P<0.01)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50例偏头痛患儿EEG阳性率为36%。对EEG异常的偏头痛患儿应做TCD检查,若有脑动脉痉挛,则提示偏头痛不宜拟诊为头痛性癫痫。在发作性头痛中检测到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则佐证偏头痛的存在。TCD检查无创伤性,重复性好,是儿童偏头痛理想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CSFC)检查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脑电图、头颅CT、脑脊液常规生化和CSFC检查,并对该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2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差102例(82.9%)、发热80例(65.0%)、头痛79例(64.2%)、呕吐78例(63.4%)、抽搐29例(23.6%)等。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75.6%(93/123),头颅CT检查异常率为21.5%(17/79),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异常率为45.5%(56/123),而CSFC检查异常率可达91.1%(112/123),其中以淋巴细胞异常为主(91.1%,102/112)。CSFC和CSF常规生化、脑电图检出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早期临床表现多样,在发病早期CSFC检查阳性率较高,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检查诊断中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合阳县人民医院2014-05~2015-05收治的36疑似病毒性脑炎的儿童患者,进行脑脊液、头颅CT以及脑电图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头颅CT以及脑脊液检查的异常率显著低于脑电图检查(P<0.05),且脑电图对低龄组患儿的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91.67%,显著低于高龄组的33.33%(χ2=42.475,P<0.001)。同时,脑脊液检查组发病时间为1~3 d的异常率为11.11%,显著低于脑电图检查组(χ2=4.126,P=0.042)。脑脊液检查组发病时间为4~7 d的异常率为16.67%,显著低于脑电图检查组(χ2=6.545,P=0.011)。脑电图检查组异常率明显较头颅CT检查组异常率高(χ2=17.191,P<0.001)。结论 应用脑电图检查小儿病毒性脑炎,其敏感性较脑脊液检查以及头颅CT检查都高,且具有良好的实际意义以及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静 《实用全科医学》2003,1(3):176-177
目的 探讨脑电图对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 71例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病人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2例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病人的脑电图异常 ,异常率为 87%。在异常脑电图中 ,轻度异常占6 %,中度异常占 72 %;重度异常占 2 2 %。并对治疗后的 19例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病人进行复查 ,脑电图正常和明显好转占6 3%。其中痊愈 9例 ,好转 10例。结论 脑电图检查对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的诊断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视神经疾病患者腰椎穿刺前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与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3年1-5月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诊断视神经疾病12例(24眼)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诊断视神经疾病的12例入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住院期间通过腰椎穿刺留取定量脑脊液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并测定ICP,同时采用回弹式眼压计测量腰椎穿刺前后双眼眼压变化,并计算其平均值。所有患者腰椎穿刺术后每2 h测量1次眼压,共12次,并绘制24 h眼压曲线。结果 共有12例(24眼)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7例,女5例,诊断为视神经炎6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5例,未明确诊断1例。患者年龄16~55(38.125±12.438)岁。所有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全身疾病。腰椎穿刺前后ICP与双眼平均IOP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0.126,P=0.697)。腰椎穿刺前后双眼IOP的差异(t=8.002,P〈0.001)、ICP的差异(t=7.936,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OP与ICP虽然有一定相关性,但是两者变化之间没有规律,以眼压推测颅压或者反之目前还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Optic disc vasculitis may be of 2 different types, hence the fundus may show either marked edema of the optic disc or signs of central retinal vein obstruction without other ocular or systemic abnormality. 42 cases of this disease (si eyes) are presented and analy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6.
高原脑水肿早期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的早期诊断标准。方法应用急性轻型高原病症状分度及评分表对24200例急进高原人员进行筛选,筛选出高度疑似HACE者作为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通过对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中非HACE组及HACE组患者的早期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头颅CT、磁共振(MRI)等]进行对照分析,制定出高原脑水肿的早期诊断标准。结果高原脑水肿的早期诊断标准:①近期由平原进入高原(海拔3000m以上),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出现严重头痛、呕吐症状(各症状急性高原反应评分均〉4);在高原现场经卧床、小流量吸氧及对症治疗后无缓解。②紫绀,眼底异常改变:包括视乳头水肿、视乳头充血、视网膜动脉痉挛。③MRI检查可发现脑实质内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的斑点状或小片状改变。④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升高。⑤持续性及进行性发展的低氧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⑥脑电图检查可见慢波性异常为主的表现。结论早期HAPE在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特征性改变。①、②、③为必备条件,结合④、⑤、⑥即可对早期HACE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了解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3月在平顶山市某医院住院的手足121病合并脑炎169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69例患儿中多数为男性3岁以下散居儿童,居住于农村。所有病例均为急性起病,出现发热,有皮疹,平均最高体温为(38.8±4.3)℃,皮疹主要为分布在手足口臀部的疱疹和丘疹,95.63%有3个及以上部位皮疹;头痛者占34.67%,呕吐者占31.55%,其中有20.75%为喷射性呕吐;神经系统症状多为精神萎靡、烦躁、表情淡漠和易激惹,脑膜刺激征阳性者占70.83%。1例出现循环衰竭,1例合并肺水肿。71.67%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98.51%脑脊液压力增高。53.97%脑电图检查异常;19.72%脑CT检查异常。159例痊愈,9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手足VI病合并脑炎具有年龄小、起病急的特点,应对高危人群和患儿及早采取预防和诊疗措施,以降低发病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张雯  孟绚梅 《黑龙江医学》2008,32(5):354-355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患者早期病程的典型表现。方法分析冬、春两季两院收治的35例确诊流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确诊时间。结果35例流脑患者高热、脑膜刺激征34例,占总数的97.14%;皮肤出血点压片染色镜检阳性就率87.5%;24 h内脑脊液涂片阳性率24.7%;24 h-5 d脑膜炎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检出率为61%-75%。结论患者临床表现及皮肤出血点压片染色镜检是流脑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24 h内脑脊液检查在早期诊断上意义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发热性惊厥 (FC)时 ,异常脑电图 (EEG)及脑地形图 (BEAM)与以后的癫痫发作、FC再发次数的关系。方法 记录 86例 1 5~ 6岁患儿FC后的EEG及BEAM。结果 首次EEG及BEAM的异常率为30 2 % ;发作一次者的异常率为 2 6 8% ,发作两次者的异常率为 30 6 % ,发作三次者的异常率为 44 4% ;3岁以内FC患儿的EEG及BEAM异常率不明显 ,3岁以后FC患儿EEG及BEAM的异常率渐增 ,其中 2例追踪观察近 4年 ,最后确诊为癫痫。结论 EEG及BEAM的异常与FC的发作年龄、再发次数有关 ,其异常程度与预后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