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两性分布差异不大。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丘脑底核电刺激(subthalamic deepbrain stimulation,STN-DBS)治疗PD在国内有10余年的历史,是功能神经外科发展最快的领域。我科2007年12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将95例行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在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方式进行,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的微创神经外科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神经系统的功能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神经外科的手术中,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正常神经组织的损伤,降低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损害,同时对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有效的控制,手术更加安全,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可行性与未来发展方向。方法以近期国外回顾性的长期随访研究、影像学研究与功能神经外科治疗神经性厌食的随访研究文献为主,进行系统分析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在治疗神经性厌食的结果。结果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有价值治疗方案,特别是针对难治型及具有生命危险的严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然而,术后的跟进精神治疗(包括药物及心理-行为)的重要性绝对不低于手术本身的意义。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阐明,如神经性厌食症的病理与功能神经外科治疗精神病的机制。结论作为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方案,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在近年得到了国内外功能神经外科及精神科的重视。随着脑内环路及神经性厌食症发病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功能神经外科在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获得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尤其是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的有效神经外科新疗法,DBS治疗对患者大脑进行立体定向后,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刺激性电极,通过释放高频电刺激,抑制过度兴奋的神经元,以减轻帕金森病的各种症状和运动障碍[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DBS治疗,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电刺激 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发展很快。这种有损伤治疗是将电极直接放在深部脑组织神经核内、神经传导束或刺激周围神经治疗疾病。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目前电刺激疗法在慢性、难治性疼痛,震颤及癫痫三个方面应用的比较多,并取得了明显疗效。本文将概述电刺激疗法在这三个方面临床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随着立体定向技术及电刺激装置的迅速发展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功能性治疗方法 ,在国外渐发展成熟并被认为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措施。本文结合文献对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简史、刺激部位选择、刺激方法及参数选择以及刺激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等情况作一简要综述。1 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 (PD)简史深部脑刺激 (Deepbrainstimulation ,DBS)的临床应用已有近 3 0年的历史 ,最先只是应用于顽固性疼痛的治疗。在 5 0年代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开展的初期 ,神经外科医师就在术中采用电刺激技…  相似文献   

7.
<正> 多梗塞痴呆是引起老年性痴呆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脑反射治疗是目前国内较新的一项治疗手段,它具有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作用。本文应用脑反射治疗仪治疗多梗塞痴呆患者15例,发现治疗后患者智能障碍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承瀚 《医学综述》2010,16(15):2290-2292
作为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方案,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在近年得到了国内外功能神经外科及精神科的重视。通过体质量指数、精神量表、脑代谢功能等检测,以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后,患者的强迫、焦虑等精神症状缓解的同时,体质量指数也得到相应提高。术后跟进的精神科随访治疗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随着脑内环路及神经性厌食症发病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功能神经外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获得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电兴奋疗法为主治疗头痛156例,其中血管性头痛31例,紧张性头痛47例,外伤后头痛17例,颈笥头痛61例。根据不同病因,配合中药汤剂内服、颈椎牵引、中药离子导入、头部手法点穴推拿。结果:临床治愈28例,显效72例,好转54例,无效2例。认为,以上几种头痛的发生均与血管收缩功能异常、血循改变有关,且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因电兴奋疗法有调节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的作用,可改善血  相似文献   

10.
浅谈如何讲好神经外科绪论课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徐如祥神经外科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新的临床学科。由于其专科性很强,主要依靠外科手术的方法来治疗处理神经系统的疾病,既需要掌握一般的外科学手术操作技能,又需要有较熟练的神经解剖和神经病理知识。因此,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利用经皮电刺激大脑皮层及脊髓的运动诱发电位(MEP)新技术,对40例脑出血与脑梗塞住院患者的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功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本组患者的异常率达95%,异常形式为阻滞、延迟和波幅降低。提示MEP技术可做为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功能判别的一项客观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8):791-793
神经外科手术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肿瘤、脑血管病、疼痛等疾病,由于涉及神经血管及显微外科操作,其复杂性有别于其他外科手术,这也给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提出更高要求。在神经外科麻醉管理中常见患者术后出现认知障碍,本文介绍了神经外科麻醉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机制及脑保护等相关问题,为临床围术期预防和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更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元鹏  李新钢 《医学综述》2005,11(4):356-358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多发于老年人,是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徐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病病情呈缓慢进行性加重,晚期常死于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老龄化的来临,该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治疗目前仍以药物与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为主。现仅就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外科治疗方法——脑深部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的最新研究状况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脑膜瘤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u YC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5):289-291
至今为止脑膜瘤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治疗效果已经明显改善,但手术后复发率仍可达7%-32%。一些特殊部位和2、3级脑膜瘤的手术对神经外科医师仍极具挑战性,如何提高脑膜瘤外科手术的疗效仍然是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要任务。现就脑膜瘤手术的一些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8月初在神经内科帕金森病治疗中心大力支持和核磁共振室协助下,开展了1例帕金森病(PD)病人的脑深部慢性电刺激手术,局麻术中测试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因做脑深部慢性电刺激的PD病人手术后要先观察1个月的早期反应,于9月6日正式开机启动脑起搏器,调整参数观察疗效,病人的症状完全缓解,开机前不能穿衣服、扣扭扣、下蹲和行走不稳,开机后病人立即能够很好地完成上述动作,并能慢跑,病人和家属都非常满意。该病人手术的成功,填补了附一院立体定向功能手术的空白,标志PD治疗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雷霆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3):158-158
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神经外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包括神经影像学在内的诊疗设备不断更新,临床亚专业的迅猛发展,与神经内科等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促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日臻完善.现代神经外科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运动减少、肌张力增强、震颤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症状,由纹状体和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所致~([1])。PD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为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增加了困难。在左旋多巴问世之前,外科手术曾是治疗PD的主要方法,但其可导致肢体瘫痪等严重并发症。随着左旋多巴的问世,PD的外科手术治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时期,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姿势异常为主要特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的外科治疗手段主要有立体定向损毁术和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术。立体定向损毁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手术方式,它虽然可以改善PD运动症状但却是以核团毁损为代价的。随着人们对PD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的深入,丘脑底核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它与基底节的许多核团都有广泛的神经纤维联系,被称为基底节活动的动力"源泉"。在PD动物试验和PD患者临床治疗中,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但是其作用机制至今仍然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本文就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脑干梗死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较为罕见,报道甚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脑干梗死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患者为44岁男性,入院后行运动皮层电刺激治疗,术后前1周治疗效果尚可,但1周后治疗效果不佳。该疾病较为罕见,其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还需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20.
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表明,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可塑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为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开展脑卒中后电刺激康复治疗的研究是今后神经康复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