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载脂蛋白(Apo)水平及ApoB/ApoA1比值,研究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血生化检查的无症状体检者401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粥样硬化组(n=224)和对照组(n=177),比较两组相关危险因素、脂质及Apo水平,找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佳血脂指标。结果 粥样硬化组ApoB、ApoC2、ApoC3、ApoE水平及ApoB/ApoA1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ApoA1、ApoA2及脂蛋白a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男性、高血压病史、ApoC3(OR=1.572,95%CI 1.200~2.061)及ApoB/ApoA1(OR=1.767,95%CI 1.335~2.338)是本研究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oB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最佳截断点为1.005 g/L。结论 ApoC3与亚临床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这一时期ApoA1降低并不明显,ApoB较其他脂类指标对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冠状动脉病变有很强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2-4月收治的拟诊稳定型冠心病患者91例,统计其入院基本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21例,单支病变组37例,2支病变组16例,3支或左主干病变组17例,均检测F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2支病变组、3支或左主干病变组Fg水平均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9.72,95%CI 1.5660.76,P=0.02)、年龄(OR=1.09,95%CI 1.0060.76,P=0.02)、年龄(OR=1.09,95%CI 1.001.17,P=0.04)、TC(OR=10.87,95%CI 1.561.17,P=0.04)、TC(OR=10.87,95%CI 1.5676.24,P=0.02)、LDL-C(OR=1.06,95%CI 1.0176.24,P=0.02)、LDL-C(OR=1.06,95%CI 1.011.50,P=0.01)、Fg(OR=7.40,95%CI 1.821.50,P=0.01)、Fg(OR=7.40,95%CI 1.8230.03,P=0.01)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年龄、TC、LDL-C、Fg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后Fg水平可升高,尚不能肯定与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新蝶呤及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3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Gensini积分<20、20~40、≥40分为A、B、C组。测定所有患者血清新蝶呤及hs-CRP水平,分析血浆新蝶呤及hs CRP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B、C组血清新蝶呤、hs-CRP水平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新蝶呤、hs-CRP水平较B组高(P<0.05)。结论血清新蝶呤与hs-CRP水平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年女性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与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女性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其中青年40例(观察组)、老年(对照组)48例.检测患者空腹血清Apo A1、Apo B水平,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po B水平显著升高(P=0.010),Apo A1/Apo B比值显著降低(P=0.028).观察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且其CAS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18).结论 对比老年女性,存在Apo B水平升高和CAS的青年女性患者更易出现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中应重视此类患者,早期采取措施防治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5.
背景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多用超声评价,但超声检查对设备、人员、经费要求较高。皮肤自发荧光(SAF)能够独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等,操作简便、迅速、无创,因此探讨SAF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对于颈动脉病变的预测有一定意义。目的 探讨在我国社区人群中SAF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9-12月对北京某社区年龄>40岁的6 055例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对所有受访者进行SAF检测、临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测及颈动脉B超检查。根据B超结果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因变量,以标准化性别、年龄、BMI、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传统心脑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及SAF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AF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果 6 055例调查对象B超提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2 953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3 10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SAF测量值为77.2(70.8,85.1) AU,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SAF测量值73.4(68.0,80.1)AU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F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因素〔OR=1.006,95%CI(1.000,1.012),P=0.043〕。以SAF值的第25、50、75百分位值69.2、75.1、82.4 AU为界,分为SAF低、中、高、明显升高4组,SAF明显升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是SAF低值组的1.200倍〔OR=1.200,95%CI(1.012,1.423),P=0.036〕。亚组分析显示,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年龄<60岁人群中SAF明显升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是SAF低值组的1.751倍〔OR=1.751,95%CI(1.270,2.415),P=0.001〕;吸烟人群中SAF明显升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是SAF低值组的1.903倍〔OR=1.903,95%CI(1.297,2.792),P=0.001〕。结论 SAF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独立相关,在<60岁人群及吸烟人群中SAF明显升高者相比SAF低值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YP4A11基因和载脂蛋白B、E基因 (Apo B、Apo E) 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 通过关联分析的研究方法, 严格按照标准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组, 另选取350例于同时期在西安市第一医院行常规性检查的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 采用Mass ARRAY方法对2组人群进行CYP4A11基因和Apo B、Apo E基因多态性检测, 用SPSS软件统计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比较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 研究结果显示, 在等位基因模型下, CYP4A11基因上的rs1126742 (OR=1.45, 95%CI, 1.091.92, P=0.008) 、rs3890011 (OR=1.98, 95%CI, 1.061.85, P=0.001) 以及rs9332978 (OR=1.54, 95%CI, 1.271.91, P=0.004) 这3个多态性位点会显著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Apo B基因上的XbaⅠ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相关 (OR=1.55, 95%CI, 1.152.55, P=0.001) , Apo B基因上的Eco RⅠ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不存在相关性 (P>0.05) ;Apo E基因ε4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相关 (OR=1.49, 95%CI, 1.092.35, P=0.012) , ε2、ε3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不存在相关性 (P>0.05) .通过比较各位点的基因型频率, CYP4A11基因rs9332978位点的GG基因型、rs1126742位点的TC与CC基因型以及rs3890011位点的CG与GG基因型均可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P<0.05) ;Apo B基因XbaⅠ多态性位点的X-X-基因型能显著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OR=2.45, 95%CI, 1.253.25, P=0.035) ;Apo E基因的E2/E4、E3/E4、E4/E4基因型均能显著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P<0.05) .引入遗传模型分析后, 研究结果显示, 在隐性模型下, rs9332978的最小等位基因A与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具有相关性 (OR=1.61, 95%CI, 1.282.03, P=0.001) ;rs1126742的最小等位基因T在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型下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显著相关 (显性模型:OR=1.45, 95%CI, 1.091.82, P=0.008;隐性模型:OR=1.37, 95%CI, 1.112.16, P=0.004) .结论 CYP4A11 (rs9332978、rs1126742和rs3890011位点) 基因以及Apo B (XbaⅠ) 、Apo E基因多态性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探讨影响CAS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0.8 mm,B组0.8 mm≤IMT1.2 mm,C组IMT≥1.2 mm。每组各收集60例,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脂、C-反应蛋白(CRP)及凝血因子Ⅰ,并对每位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结果:B组和C组在年龄方面分别与A组比较,P0.05;B组和C组中的体质类型分布不均匀,其中以痰湿质、血瘀质常见。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B组与A组比较,得出痰湿质(P=0.020)、血瘀质(P=0.024)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且痰湿质0R=Exp(B)=6.222,血瘀质OR=Exp(B)=5.926。C组与A组比较,得出血瘀质(P=0.024)、痰湿质(P=0.028)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相关,且血瘀质OR=Exp(B)=5.926,痰湿质OR=Exp(B)=5.630。在实验室指标方面B组和C组分别与A组比较,LDL-C、TG、TC、CRP、纤维蛋白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湿质、血瘀质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年龄的增长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血脂及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55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肌钙蛋白I(TNI)是否超过正常值上线分为冠脉造影提示无主干病变、无肌桥且最严重冠脉狭窄程度≤50%,TNI≤0.023ug/L为对照组,冠脉造影提示主要冠脉狭窄程度50%、TNI≤0.023ug/L且胸痛发作为心绞痛组,冠脉造影提示一支或多支病变且TNI0.023ug/L为急性心肌梗死组。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3组血浆Lp-PLA2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三组之间Lp-PLA2浓度均明显差异(P0.05)。均衡其它危险因素,Lp-PLA2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独立相关(OR=1.023,P=0.000)。结论血浆Lp-PLA2水平升高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血浆Lp-PLA2浓度升高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 (ApoB/ApoA1)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88例接受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ACS患者的资料,将符合纳入条件的314例患者根据ApoB/ApoA1比值的中位数(0.708)分为低ApoB/ApoA1组和高ApoB/ApoA1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IVUS参数。结果 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发现,ApoB/ApoA1比值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独立相关。与低ApoB/ApoA1组相比,高ApoB/ApoA1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OR=6.46,95%CI:4.40~9.46,P <0.001)、冠状动脉斑块破裂(OR=2.24,95%CI:1.13~4.38,P=0.005)和冠状动脉血栓形成(OR=3.81,95%CI:2.55~7.69,P=0.018)的发生率更高。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确定ApoB/ApoA1比值的界值,提示ApoB/ApoA1比值可以预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和冠状动脉斑块易损。结论ApoB/ApoA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32例疑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 分为阳性组(94例)和阴性组(38例),阳性组包括单支病变组(28例)、双支病变组(41例)和多支病变组(25例),通过Gemini积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检测所有患者的BaPWV及ABI,并在各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BaPWV、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加重,BaPWV显著升高,AB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PWV升高(OR:1.12,95%CI:1.01~1.06,P<0.01)和ABI降低(OR:1.01,95%CI:1.005~1.009,P<0.01)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BaPWV≥1 400 cn/s(OR:9.32,95%CI:3.14~21.57,P<0.01)及ABI≤0.9(OR:3.27,95%CI:0.60~11.31,P<0.01)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更大.结论 BaPWV及ABI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BaPWV升高和ABI降低是冠状动脉病变的两个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1)的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内科住院患者79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分为冠心病组(n=49)和对照组(n=30),分离外周血白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hPOT1 mRNA表达水平,研究对象均测定身高、体质量、血压等指标,检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结果 冠心病组hPOT1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P<0.05);hPOT1 mRNA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高血糖(r=-0.264,P<0.05)、高胆固醇(r=-0.213,P<0.05)及高血压(r=-0.331,P<0.01)分别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OT1为冠心病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871, 95%CI=0.852~0.900,P<0.05 )。结论 hPOT1表达水平减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及其易患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血清胆红素和镁离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60例(A组)、单纯T2DM患者65例(B组)、健康体检者70例(C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镁(Mg)离子水平。结果 A组和B组的血清TBIL、DBIL、Mg离子水平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血清TBIL、DBIL、Mg离子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TG(OR=2.533,95%CI为1.216-5.280,P0.05)、LDL-C(OR=2.416,95%CI为1.045-5.588,P0.05);TBIL(OR=0.437,95%CI为0.309-0.616,P0.05)、Mg离子(OR=0.003,95%CI为0.000-0.128,P0.05)。结论血清TBIL、Mg离子是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CRP、载脂蛋白A1(ApoA1)及CRP与ApoA1比值(CRP/ApoA1)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因胸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533例患者.根据Gensini积分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Gensini积分为0分,n=11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Gensini积分为1~18分但不满足冠心病诊断,n=109)和冠心病组(Gensini积分为1~180分且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n=306).依据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为1~<30分,n=177)和重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为30~180分,n=129).根据血管病变数目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冠状动脉单支血管病变组(n=147)、冠状动脉双支血管病变组(n=90)、冠状动脉3支及以上血管病变组(n=69).记录各组患者的血清CRP、ApoA1、白蛋白等血液学指标,并计算CRP/ApoA1.采用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确定冠心病及重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CRP/ApoA1对冠心病、冠心病重度病变、冠状动脉3支及以上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并与CRP/白蛋白比值(CAR)、CRP和ApoA1的预测价值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CRP/ApoA1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1),冠心病重度病变组患者的CRP/ApoA1高于冠心病轻度病变组(P<0.01).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提示CRP/ApoA1是冠心病和冠心病重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71,95%CI 1.293~3.647,P<0.01;OR=6.306,95%CI 3.591~11.073,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RP/ApoA1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19,P<0.01),且CRP/ApoA1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r=0.43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ApoA1对冠心病、冠心病重度病变和冠状动脉3支及以上血管病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值分别为0.704、0.796、0.820),且均优于CAR(AUC值分别为0.684、0.783、0.806)、CRP(AUC值分别为0.682、0.778、0.800)和ApoA1(AUC值分别为0.641、0.669、0.6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RP/ApoA1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其诊断价值优于CAR、CRP、ApoA1,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与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4.
徐玮  吴继雄  王本芳  蔡鑫 《安徽医学》2013,34(4):416-4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与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病史,分为2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A组),25例不稳定型冠心病组(B组),25例心肌梗塞组(C组)及20例正常对比组(D组),每组均测量并比较血清中GDF-15、CRP水平,并且采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与GDF-15、CRP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C组血清GDF-15水平均明显高于D组(P<0.05),B组血清GDF-15、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D组(P<0.05),C组血清GDF-15、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B、D组(P<0.05);血清GDF-15、CRP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均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GDF-15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斑块越不稳定,病变越重、GDF-15和CRP水平越高,对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发展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的关系。方法38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52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分别按病变范围分为正常、1、2及3支病变组,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中、重度及完全闭塞组,术前行Apo—A1、Apo—B检查,对比分析冠状动脉不同病变范围及不同狭窄程度下Apo—A1、Apo—B的变化。结果①Apo—A1除2、3支病变组间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Apo—B除1支病变组与正常组间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Apo—A1各狭窄组与正常组以及完全闭塞组与其他各狭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Apo—B除轻度与中度、重度与完全闭塞组间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随着病变范围的增加,狭窄程度的加重,Apo—A1明显下降、Apo—B明显升高,Apo—A1变化较Apo—B更敏感,因此,提高Apo—A1的血清浓度,减少Apo—B的血清浓度,对防治冠心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18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89)和正常对照组(n=29),随即,采用改良Censini评分方法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30分组(n=24)、30~60分组(n=37)和60分组(n=28),分别检测各组患者PCT和hs-CRP的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PCT和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冠心病患者PCT和hs-CRP含量随Gensini评分增加而逐渐上升,相关系数分别为0.88和0.90,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PCT、hs-CRP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PCT和hs-CRP的含量有助于早期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观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学特征,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经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证实的单纯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深在型)、100例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合并粥样硬化患者(硬化组)的CT冠状动脉成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学特征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深在型组和硬化组的心肌桥厚度、壁冠状动脉近端成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壁冠状动脉长度、壁冠状动脉两端平滑率、壁冠状动脉两端成角率、壁冠状动脉远端成角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壁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872)、两组间壁冠状动脉长度(OR=2.031)、壁冠状动脉两端成角(OR=1.376)、壁冠状动脉远端成角(OR=1.448),壁冠状动脉两端平滑是保护因素(OR=0.471)。结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复合体的形成与冠脉近段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刘林琼  唐学文 《重庆医学》2011,40(11):1088-1089,1092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及其亚类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心病患者,测定外周血白细胞及亚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白细胞及其亚类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40例患者,中位数年龄64岁,61.0%为男性。白细胞中位数为6.34×109/L[(2.74~25.30)×109/L]。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淋巴细胞绝对数(OR=1.053,95%CI:1.010~1.132,P<0.05)和单核细胞绝对数(OR=6.553,95%CI:2.425~20.236,P<0.05)对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5%冠脉病变有预测作用;单核细胞绝对数(OR=8.35,95%CI:4.468~18.234,P<0.05)对多支血管病变有预测作用。结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增高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右江医学》2016,(6):625-629
目的探讨血脂相关影响因素与广西壮族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来院就诊的120例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与120例壮族体检正常者列为结石组和对照组,采集两组受检者空腹静脉血液3~5 ml,分离血清后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总胆固醇(TC)、血三酰甘油(TG)、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浆载脂蛋白A、B、E(Apo A、Apo B、Apo E)测定。分析两组人群血脂相关因素及家族史差异,并用PCR-测序技术检测两组人群的Apo E基因序列。结果两组人群TG、TC、HDL-C和血浆Apo 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石组TG、TC和血浆Apo E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结石组有家族史33人,占27.5%(33/120),对照组有家族史14人,占11.7%(14/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1,P=0.002,OR=2.87,95%CI:1.45~5.71)。两组人群Apo E基因的三个外显子序列对比无突变。结论在广西壮族人群中,高TC、TG、Apo E水平及低HDL-C水平与泌尿系结石形成相关,有结石家族史的人群更易患泌尿系结石,但Apo E基因第1、2、3外显子上未发现与泌尿系结石相关的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脂蛋白α(LPα)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范围及程度的比较 ,阐明LPα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 68例 ,其总胆因醇 (TC) ,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在同一水平 ,A组LPα较正常值高 ,B组LPα在正常水平。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 ,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累计积分法。结果 :A组积分显著高于B组 (P <0 .0 1) ,且A组内LPα与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γ =0 .83 )。结论 :LPα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范围及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