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云飞  郭和娟 《微创医学》2001,20(5):622-623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或等同症状.SMI以心肌损失与心绞痛有相同意义,造成心肌梗死不次于有症状的心肌缺血.因无症状,往往不能引起患者和医生的警觉,以至延误诊治,甚至发生猝死.本文收集动态心电图(DCG)诊断为SMI45 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监测心肌缺血,特别是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近几年冠心病患者(有症状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DCG和临床资料。结果:一组确诊冠心病129例,动态心电图检出SMI占71%,而一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后患者130例,动态心电图记录252次缺血发作,其中SMI占29%,此外还有一组117例,老年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后的统计中,SMI发作达90.6%。3组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临床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心肌缺血的发作及发作时伴发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时间分布规律,均以6:00~9:00之间高峰;而无症状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组。结论:DCG对SMI检出率高,有助于对冠心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3.
<正> 在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现,除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外,还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存在。SMI患者比有症状者预后更差,猝死发生率更高。因此,SMI的临床意义更大。现将我院一组冠心病患者经动态心电图监测到心肌缺血的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从99例临床明确诊断冠心病患者(WHO标准)的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中选出记录到心肌缺血表现的68例进行分析,每例病人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均有1次以上一过性ST段压低。68例  相似文献   

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又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隐匿性心肌缺血,是指没有临床症状,但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事实,容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24h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诊断SMI的重要方法,对评估SMI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150例患者进行24hHolter监测,探讨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患者1 50  相似文献   

5.
谢萍  关浩增 《医学文选》2000,19(1):23-24
在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中发现 ,除伴有心绞痛或相关症状的心肌缺血外 ,还有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存在。 SMI与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及猝死存在着因果关系 [1 ] 。本文从 16 5例冠心病患者 DCG监测中选出有心肌缺血 76例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冠心病 SMI的 DCG及其发生规律和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从 16 5例临床明确诊断冠心病患者 (WHO标准 )的 DCG监测结果中选出记录到心肌缺血的 76例 ,每例经 2 4h DCG监测均有 1阵次以上的一过性 ST段压低。其中男性 72例 ,女性 4例 ,年龄 5 0~ 94(平均 6 9.2岁 )。1.2  D…  相似文献   

6.
梁树群 《中外医疗》2014,33(2):172-17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主要记录ST段压低阵数及心绞痛情况。结果98例冠心病患者中,24h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87例(88.78%),其中13例(14.94%)为有症状的心肌缺血,74侧(85.06%)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高峰时间段是上午的6~12点间,最低为O~6点间,2个时段的sM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缺血型的ST段压低为240阵次,有症状的心肌缺血47阵次占19.33%,SMI的193阵次占80.67%。经统计学比较,有症状与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在ST段压低变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降低幅度是1~3mm,SMI发作时心率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比例大,实施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可有效检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病例。且能够明确发病时间段,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跃 《广西医学》2004,26(1):53-53
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是指临床检查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而缺乏与之相关的症状 ,SMI作为冠心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现已受到临床医师极大的关注。心率变异性 (HRV)作为无创评估心血管疾病预后的新指标 ,已逐步应用于临床研究。本文对我院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3年 3月共 32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SMI组 :32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男 1 9例 ,女 1 3例 ;年龄 4 2~ 70 (5 8 2± 9 6 )岁 ;均符合动态心电图SMI的诊断标准 :(1 )监测过程出现发作性ST段水平或下斜…  相似文献   

8.
无症状心肌缺血 (si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在老年冠心病中十分常见 ,但由于其发作隐匿而容易被忽视 ,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预后可能比有症状的心肌缺血病人更差。因此 ,SMI防治日益受到重视。自 2 0 0 1年 3月 - 2 0 0 2年 9月 ,我们观察了维奥欣对SMI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65例患者为门诊或住院病人 ,其中男 34例 ,女 31例。冠心病诊断符合WHO标准[1 ] 。根据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诊断按“全国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SMI专题研究会”标准[2 ] ;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 0 1mv ,持续时间≥ 1mi…  相似文献   

9.
动态心电图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SMI),国内外均有报告。本文选择经动态心电图监测的125例冠心病患者,对检出的36例SMI进行分析探讨。 1 对象及方法 1.1 病例选择:1987年2月~1988年2月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住院冠心病患者125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90 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均进行24 h DCG及冠脉造影检查,分析DCG在SMI及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90 例患者行 DCG检查诊断为无症状SMI患者55例,24 h内发作157次;有症状SMI患者9例,24 h内发作45次. DCG诊断无症状SMI组与有症状SMI组患者的ST段压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无症状SMI组的持续时间>1 min的患者比例为69.09%,显著高于有症状SMI组的33.33%(P<0.05). DCG诊断 SMI灵敏度为82.26%、特异度为85.71%、误诊率为14.29%、漏诊率为17.74%. 结论 DCG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较高临床价值,可以作为一种简易、无创的诊断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杏花岭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29例冠心病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无症状型心肌缺血发作阵次、发作时心率变化及发作规律。结果:129例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者119例(92.25%),检出心肌缺血阵次628次,其无症状心肌缺血阵次527次(83.92%),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阵次(1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发生前后心率及ST段出现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发作高峰集中在6:00~12:00时段。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诊断SMI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中发现,除伴有心绞痛或相关症状的心肌缺血外,还有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存在.SMI与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及猝死存在着因果关系[1].本文从165例冠心病患者DCG监测中选出有心肌缺血76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冠心病SMI的DCG及其发生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冰 《河北医学》2002,8(9):777-780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的发病率、心肌缺血与心脏猝死 (SCD)的关系及防治措施。方法 :6 4例冠心病 (CHD)患者 ,应用动态心电图 (DCG)作 2 4h连续检测 ,依据心肌缺血时受检者有无心绞痛或相关症状 ,分为SMI组和有症状MI组 ,分析SMI的发生率、缺血发作的昼夜节律及心肌缺血与重要心律失常和SCD的关系。结果 :① 6 4例CHD检出有缺血性ST -T改变者 5 7例 (占 89.1%) ,其中SMI组 4 3例 (占 75 .4 %) ,有症状MI组 14例 (占 2 4 .6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u值 =5 .15 3,P <0 .0 0 1) ;② 5 7例心肌缺血发作共 10 84阵次 ,其中SMI组 936阵次 (占 86 .3%) ,有症状MI组 14 8阵次 (占 13.9%) ,SMI组显著高于有症状组 (u值 =9.976 ,P <0 .0 0 1) ;③对 5 7例CHD患者进行了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 ,发现SMI组中的 4例 (占 9.3%)发生SCD ,(其中 1例AMI发生SCD) ,均为严重心肌缺血患者。结论 :SMI患者多缺血严重 ,易触发重要心律失常而导致SCD ,预后不良 ,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冠心病(CHD)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检出率。方法对60例CHD患者应用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按临床特征分为3组:A组:稳定型心绞痛伴有SMI患者;B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SMI者;C组:急性心肌梗死后伴SMI发作者。结果60例CHD患者中,共检出心肌缺血612阵次,其中SMI542阵次,占88.56%;有症状心肌缺血70阵次,占11.44%。SMI发作高峰为6-12时,0-6时最低,白昼发作是夜间发作的2.37倍。临床情况越重,SMI缺血负荷值越大。结论CHD患者SMI比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更常见,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其检出率,对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6例SMI患者进行研究,设置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6例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的ST段下移发生次数、幅度、持续时间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日间起始心率、夜间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测SMI,可为其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用尿激酶 (UK)通过静脉注射冲击疗法 ,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P)伴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 16例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入选病例为 1995年 5月~ 1999年 8月住院者 ,均符合 1979年 WHO制定的 UAP标准 ,并参考 1994年南京召开的“全国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研讨会”标准。全部患者除具备典型心绞痛症状外 ,并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 (Holter监测 )检出均具有较频的 SMI发作。通过随机法分为对照组 2 8例和尿激酶组 2 6例。1.2 方法 尿激酶治疗组 :建立静脉通道 ,U K5 0万 U加入0 .9%氯化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监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通过对29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ST段压低数及心肌缺血等症状的数据。结果:发现297例冠心病患者中,有心肌缺血88例(88.78%),其中14例为有症状的心肌缺血,74例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SMI的发作高峰时间段是上午的6-12点间,且发生率、ST段压低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症状SMI在冠心病患者中比例较大,通过实施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后,其能够提供准确的发病时间数据,这为有效诊断无症状SMI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梁文桂 《医学文选》2003,22(2):167-168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 ,是目前对老年冠心病适宜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 ,可识别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发现常规心电图难以捕获到的各种短暂发作的复杂性或危险性心律失常 ,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8月住院患者 2 5 0例 ,男 1 5 0例 ,女 1 0 0例 ,年龄 60~ 87岁 ,以上患者根据《实用内科学》(第 1 0版 )标准确诊为冠心病。使用 Holter监测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1 .2 方法 采用北京诺华公司 P & D- 90 0 0型动态心电图记录和分析仪 ,三通道 ( CM4 + CM3+ …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使用动态心电图(DCG)了解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的特点,探讨动态心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09月我院老年科住院病人193例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普通心电图检查,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归纳,并结合文献对比分析。结果心律失常以房性多见,临床检出率为64.35%;同时可监测到症状隐匿的高危心律失常;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生率高;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1)。结论老年多发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应及时予以DCG检查,对高危心律失常及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古莉 《中国热带医学》2004,4(4):571-571,576
目的:了解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例冠心病患者的24h心电资料,参照监测日志,分析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生缺血性ST段下移432次,其中SMI发作383次(88.7%),有症状发作49次(11.3%),SMI发生于睡眠中(51.2%),及日常活动中(36.7%),有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在活动(8.4%),睡眠(3.7%).结论:动态心电图不仅用于心律失常而且是日常生活中监测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最好方法,对早期检出SMI及时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