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9-12+169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是否可作为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217例Ⅱ~Ⅲ期食管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清ALB含量分为两组:ALB≥35.0 g/L组(189例)和ALB<35.0 g/L组(28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ALB、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与患者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仅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术前ALB是预测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是否可作为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217例Ⅱ~Ⅲ期食管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清ALB含量分为两组:ALB≥35.0 g/L组(189例)和ALB35.0 g/L组(28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ALB、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与患者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仅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ALB是预测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PLT)计数与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7月于四川省肿瘤 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新发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CRC病例486例,并对其预后进行前瞻性随访。分析术前血小板计数与临 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χ2检验;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 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术前血小板计数与肿瘤部位、T分期和M分期有关(均P<0.05)。不同术前血小板水平间的生存曲线在CRC患者及直肠癌患者 中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结肠癌患者中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血小板水平是影响 CR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R=1.814,95% CI:1.056~3.115);按肿瘤部位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术前高血小板水平是影响直肠癌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R=2.718,95% CI:1.132~6.526),但在结肠癌患者中未发现此关系(RR=1.396,95% CI:0.705~2.765)。 结论术前血小板计数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它可能成为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关其与结肠癌患 者的预后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代谢综合征(MS)对结直肠癌(CRC)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建立合并MS的CRC患者预后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84例CRC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CRC患者的预后风险模型。结果 纳入的284例CRC患者中,共有50例合并MS(17.61%)。与非MS组相比,MS组患者生存率较低(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MetS(HR=1.927,P<0.05)、年龄≥65岁(HR=2.518,P<0.01)、肿瘤TNM分期II~III期(HR=15.996,P<0.01;HR=28.866,P<0.01)和术后出现并发症(HR=2.361,P<0.01)是影响CRC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MS可有效预测左半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HR=2.080,P<0.05),但不能预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预后(HR=1.846,P>0.05)。相比TNM分期模型(c指数为0.635),合并MS的风险分层模型显示出更好的预测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R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57例CR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RC根治术。采用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方式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RC根治术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3.09个月,3年生存率分别为91.3%。年龄≥65岁、肿瘤位置在直肠、组织学类型为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肿瘤最大径>6cm、分化程度为低分化、TNM分期为Ⅲ期、TNM分期为Ⅳ期的患者3年生存率均明显较低,其HR及95%CI分别为3.61(1.90~6.87)、2.07(1.06~4.03)、2.19(1.11~4.32)、2.13(1.00~4.52)、3.81(1.30~11.21)、2.57(1.28~5.15)和11.34(5.01~25.66)。结论年龄、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是CRC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大小分类对0~Ⅲ期结直肠癌(CRC)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538例0~Ⅲ期CRC患者进行研究,术后随访5年。对术后大体标本肿瘤按3种大小分类方法(a:≤1、>1~≤3、>3~≤5、>5;b:≤2、>2~≤5、>5;c:≤2、>2~≤4、>4;单位:cm)进行分类,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第6版TNM分期(合并亚分期)进行0~Ⅲ分期。分析以上3种分类方法与TNM分期的关系,并就3种分类方法对5年总生存率(OS)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探讨哪种分类方法更有优越性。结果3种肿瘤大小分类方法与TNM分期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分类方法a、b、c与TNM分期均呈正相关(rs=0.436、0.379和0.415,均P<0.01)。采用log-rank检验对肿瘤大小分类与5年OS作单因素分析,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作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分类方法a的风险系数及95%CI为0.401(0.025~6.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分类方法b、c的风险系数及95%CI分别为4.586(0.523~40.181)、1.121(0.816~1.5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种肿瘤大小分类方法均与TNM分期、预后相关,其中分类方法a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对预后的意义优于其他2种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7.
商善良  张霄  杨建华 《浙江医学》2019,41(9):870-875
目的探讨循环免疫细胞比值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卵巢癌患者116例,检测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PLT,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LT/淋巴细胞比值(PLR)。采用ROC曲线评价NLR、PLR预测患者预后的能力,确定最佳截点值,并以此分为高、低NLR及PLR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高、低NLR及PLR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RFS)和总生存时间(OS),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NLR、PLR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LR、PLR预测OS的最佳截点值为3.25和184,且两者呈正相关(r=0.69,P<0.05)。NLR与卵巢癌患者的病理分级、FIGO分期、肿瘤病灶减灭是否理想、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PLT均有关(均P<0.05),PLR与卵巢癌患者的FIGO分期、肿瘤病灶减灭是否理想、淋巴细胞计数和PLT均有关(均P<0.05)。高NLR组患者RFS(HR=2.231,95%CI:1.511~3.825,P<0.05)和OS(HR=2.112,95%CI:1.431~4.016,P<0.05)均明显低于低NLR组;高PLR组患者RFS(HR=1.621,95%CI:1.225~3.224,P<0.05)和OS(HR=2.021,95%CI:1.251~3.722,P<0.05)均明显低于低PLR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晚、肿瘤病灶减灭不理想、高NLR和高PLR均为卵巢癌患者术后RFS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均P<0.05),病理分级差、FIGO分期晚、肿瘤病灶减灭不理想、高NLR和高PLR均为卵巢癌患者术后OS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循环免疫细胞比值NLR和PLR与卵巢癌预后密切相关,具有较好的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恶性腹膜间皮瘤(MPeM)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常用临床指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2012—2015年收治的首次确诊的72例MPeM患者,分析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病理分型、TNM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况(ECOG)评分、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及腹膜癌病指数(PCI)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MPeM患者的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以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腹痛。TNM分期:Ⅰ~Ⅱ期52例,Ⅲ~Ⅳ期20例。病理大体分型:弥漫型68例,局限型4例。病理组织学分型:上皮型69例,肉瘤型3例。42例接受了腹腔化疗。不同组织学分型、TNM分期、ECOG评分、PCI及化疗情况患者累积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HR=2.105,P=0.015)、ECOG评分(HR=1.930,P=0.038)、化疗(HR=0.457,P=0.005)是MPeM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PeM疾病分期越早、患者体能状态越好,对预后越有利,早期检查及诊断对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前16排螺旋CT检查对直肠癌的诊断和分期以及手术方案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7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16排螺旋CT检查,根据患者的CT扫描结果进行诊断和分期,并和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以检验术前CT-TNM分期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探讨多层螺旋CT评估和术式选择的相关性.结果 术前的CT-TNM分期中,18例为CT-Ⅰ期,26例为CT-Ⅱ期,17例为CT-Ⅲ期,17例为CT-Ⅳ期.术后病理学诊断中,14例为pⅠ期,23例为pⅡ期,26例为pⅢ期,15例为pⅣ期.术前多层螺旋CT预测手术的准确性为93.59%.术前CT-TNM分期的准确度为74.36%,其中CT-Ⅰ期的准确度为78.57%,CT-Ⅱ期的准确度为73.91%,CT-Ⅲ期的准确度为57.69%,CT-Ⅳ期的准确度为100%.除了CT-Ⅲ期的敏感度为57.69%外,CT-TNM分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超过70%.术前CT-TNM分期和术后病理学分期一致性分析显示,Kappa值为0.661,P<0.05.齿状线和肿瘤下缘的距离(F=3.379,P=0.038)、肿瘤的厚度(F=4.551,P=0.021)、CT-M分期(χ2=9.682,P=0.010)以及CT-TNM分期(χ2=13.068,P=0.039)是影响术式选择的相关因素.肿瘤的厚度(cc=0.322,P=0.031)、CT-M分期(cc=0.371,P=0.010)和CT-TNM分期(cc=0.370,P=0.009)与术式选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术前的CT-TNM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术前CT检查提供的肿瘤的厚度、CT-M分期和CT-TNM分期等信息可以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凌尧  兰雪君  税羽伽  钟紫君  冯冬 《西部医学》2024,36(3):372-375+381
目的 探讨改良基线格拉斯哥评分(mGPS评分)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手术预后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26例PT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术前mGPS评分,将其分别纳入0分组(n=78)、1分组(n=35)、2分组(n=13)。比较3组3年无进展生存情况,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基线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改良mGPS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 mGPS评分0分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4.87%(74/78),高于1分者的68.57%(24/35),高于2分者的46.15%(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患者中,共有22例患者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率为17.4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年龄≥50岁、病灶直径≥0.65 cm、临床分期Ⅲ~Ⅳ期、病灶多发、改良mGPS评分≥1分均为影响PTC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示,mGPS评分≥1分预测PTC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6.36%、97.12%,AUC为0.952(P<0.05)。结论 随着改良mGPS评分的升高,PTC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有缩短趋势,且改良mGPS评分≥1分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处于M1期的危险和预后因素。方法:从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筛选1975—2016年NSCLC患者的诊治和生存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估计总生存期的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26 497例NSCLC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级(Ⅲ~Ⅳ){均P<0.001,OR[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2.479(2.199~2.795)和3.029(2.498~3.674)}、T分期(2~4) [均P <0.001,OR(95%CI)分别为1.772(1.553~2.021)、3.768(3.294~4.310)和7.253(6.295~8.356)]、N分期(1~3)[均P<0.001,OR(95%CI)分别为1.563 (1.387~1.760)、3.795 (3.490~4.127)和9.324 (8.108~10.723)]、双侧分布[P<0.001,OR(95%CI)为15.458(3.954~60.438)]、肿瘤直径(≥4 cm)[P=0.019和P=0.009,OR(95%CI)分别为1.433(1.061~1.936)和1.471(1.100~1.968)]是NSCLC患者处于M1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分级(Ⅱ~Ⅳ)[均P<0.001,HR(95%CI)分别为1.536(1.342~1.758)、2.250(1.983~2.552)和2.444(2.073~2.883)]、N分期(1~3)[ 均P<0.001,HR(95%CI)分别为1.229(1.104~1.370)、1.312(1.220~1.411)和1.403(1.280~1.538)]和肿瘤直径(≥5 cm)[P=0.009,HR(95%CI)为1.526(1.109~2.099)]是此类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更高的分级、T分期、N分期,双侧分布、更大的肿瘤直径是NSCLC患者处于M1期的独立危险因素。更高的分级、N期和更大的肿瘤直径是此类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秦靓  傅超  俞艳艳  丁菁  武文静  姚江颖  何俊  张建锋  张亮亮 《浙江医学》2018,(13):1428-1431,1437
目的探讨人循环T细胞免疫指数(CTII)模型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的价值。方法根据行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的138例患者的循环血T细胞信息绘制ROC曲线,评价CTII模型对结直肠癌术后的预测能力,并确定最佳截点值进行分组。根据Kaplan-Meier曲线分析无病生存时间(RFS)和总生存时间(OS)。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对13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访5年,失访10例。根据ROC曲线,确定以RFS为研究基础,获得CTII最佳截点值为0.08。按该值分为低CTII组(<0.08)62例和高CTII组(≥0.08)76例。不同CTII组患者的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循环CD4+调节性T细胞、CD8+调节性T细胞、CD28+细胞毒性T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CTII组患者RFS、OS均明显低于低CTII组(均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HR=2.274,95%CI:1.455~3.555;HR=0.197,95%CI:0.155~2.463)、分化程度(HR=2.982,95%CI:1.082~5.429;HR=1.867,95%CI:0.930~3.774)、CTII(HR=1.738,95%CI:1.012~2.894;HR=1.987,95%CI:1.188~3.182)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R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CTII模型对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的评估具有指导价值,是一项易检测、重复性好、价格低廉的肿瘤相关性炎症指标;其中高CTII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老年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围术期血清CXCL17、CXCL9和CXCL10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Ⅱ~Ⅲ期CRC患者50例,均于本院行CRC外科根治术联合术后辅助性放化疗治疗方案,术后均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出现肿瘤复发转移将其分为复发转移组(n=22)与非复发转移组(n=28),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术后1 d、3 d、1周的血清CXCL17、CXCL9和CXCL10水平变化,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治疗后短期预后情况的相关性。结果:复发转移组各时间点血清CXCL17、CXCL9和CXCL10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复发转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血清CXCL17、CXCL9和CXCL10水平均较术前逐渐下降;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XCL17、CXCL9和CXCL10水平与患者治疗后1年发生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均呈正相关(r=0.653、0.435、0.48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及术后1周,单项指标中患者血清CXCL9预测患者术后1年发生肿瘤复发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最高,而联合预测患者术后1年发生肿瘤复发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均高于单项指标,且术后1周血清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均明显高于术前。结论:老年Ⅱ~Ⅲ期CRC患者围术期血清CXCL17、CXCL9和CXCL10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患者短期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4.
叶飒  王飞燕  周宏斌  喻飒  林帆 《浙江医学》2018,40(6):573-576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临床分期和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103例NSCLC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17、VEGF水平。分析NSCLC患者血清IL-17和VEGF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IL-17、VEGF水平与TNM分期和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NSCLC患者血清IL-17和VEG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均P<0.01)。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IL-17水平Ⅰ~Ⅱ期与Ⅲ、Ⅳ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Ⅲ、Ⅳ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血清IL-17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2=0.745,P<0.01)。血清IL-17、VEGF水平高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IL-17、VEGF水平和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NSCLC患者血清IL-17、VEGF水平与NSCLC的TNM分期及生存预后密切相关,两者可作为NSCLC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性别-年龄-肺功能(GAP)分期和复合生理指数(CPI)均作为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死亡风险的工具,常被国内外学者使用,而哪一种模型更具有优势或临床应用价值,目前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GAP分期与CPI对IPF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2-2019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确诊的有完整临床数据及回访记录的200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1例(90.5%),女19例(9.5%);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66.0±7.6)岁。分别使用GAP分期与CPI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组,GAP Ⅰ期109例(54.5%),GAPⅡ期75例(37.5%),GAPⅢ期16例(8.0%);CPI评分≤41分99例(49.5%),CPI评分>41分101例(50.5%)。对不同GAP分期及CPI分组下IPF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肺功能等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其符合GAP分期与CPI的模型分布特征。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IPF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并绘制两模型预测IPF患者死亡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两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利用Medcalc 软件分析两模型在总体以及不同时间点上对IPF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GAP评分高〔HR=1.038,95%CI(1.023,1.054)〕、CPI评分高〔HR=1.509,95%CI(1.286,1.771)〕、GAP Ⅱ期〔HR=2.622,95%CI(1.536,4.475)〕、GAP Ⅲ期〔HR=4.002,95%CI(1.947,8.226)〕是IP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AP分期预测IPF患者1年内死亡率、2年内死亡率、3年内死亡率、总体死亡率的AUC分别为0.685〔95%CI(0.616,0.749)〕、0.675〔95%CI(0.606,0.740)〕、0.642〔95%CI(0.571,0.708)〕、0.668〔95%CI(0.598,0.733)〕,CPI预测IPF患者1年内死亡率、2年内死亡率、3年内死亡率、总体死亡率的AUC分别为0.750〔95%CI(0.684,0.809)〕、0.745〔95%CI(0.679,0.804)〕、0.735〔95%CI(0.669,0.795)〕、0.745〔95%CI(0.679,0.804)〕。GAP分期与CPI预测IPF患者2年内死亡率、3年内死亡率、总体死亡率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93,P=0.028 3;Z=2.918,P=0.003 5;Z=2.529,P=0.011 4);GAP分期与CPI预测IPF患者1年内死亡率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99,P=0.072 1)。结论 CPI与GAP分期对于IPF预后均是非常有效的预测指标,且CPI在总体死亡率以及2年、3年内死亡率的预测上明显优于GAP分期,但AUC仅为0.64~0.75,其准确预测能力有限,仍需探索建立更为实用有效的风险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D-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990年1月-2012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行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的LD-SCLC患者119例,其中39例患者术前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病理诊断为SCLC,作为术前新辅助化疗组(A组);80例患者术前未获得明确病理,作为直接手术组(B组)。A组行2个周期的足叶乙甙加顺铂化疗,每21 d为1个周期,1个月后全面复查进行疗效评估,身体状况可以耐受手术者予以手术切除,术后1个月继续予以足叶乙甙加顺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B组直接行手术切除,术后1个月予以足叶乙甙加顺铂方案化疗6个周期。应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19例患者中,不同性别、年龄、吸烟指数、手术方式、肿瘤位置者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治疗方式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NM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LD-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A组中TNM分期Ⅰ期7例,Ⅱ期19例,Ⅲ期13例;B组分别为9、39、32例。Ⅰ期患者中,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838);Ⅱ期患者中,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4,P=0.298);Ⅲ期患者中,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6,P=0.015)。45例Ⅲ期患者中,不同年龄、手术方式、肿瘤位置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吸烟指数、治疗方式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治疗方式是影响Ⅲ期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A组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者26例,稳定(SD)者13例,缓解率为66.7%(26/39)。CR+PR者与SD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9,P=0.038)。A组Ⅲ期者中达到CR+PR 7例,SD 6例,CR+PR者与SD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2,P=0.029)。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于Ⅰ期和Ⅱ期LD-SCLC患者预后没有明显影响,而对于Ⅲ期LD-SCLC患者可以提高其术后生存率,并且经过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达到CR+PR的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7.
陈炎锋  何孝永 《浙江医学》2021,43(22):2426-2429
目的探讨脯氨酰3-羟化酶(P3H)家族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BL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和GTEx数据库获取435例BLCA患者的临床数据,使用R3.6.3统计软件分析BLCA与癌旁正常组织中P3H家族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不同TNM分期的BLCA患者P3H家族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P3H家族基因表达水平与BLCA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预测效能。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P3H1、P3H4在BLCA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P3H2、P3H3、CRTAP在BLCA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不同TNM分期的BLCA患者P3H1、P3H3、P3H4、CRTA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Ⅰ期和Ⅱ期患者的P3H3、P3H4表达水平较Ⅲ、Ⅳ期患者明显降低(均P<0.05),Ⅱ期患者的P3H1、CRTAP表达水平较Ⅲ、Ⅳ期患者明显降低(均P<0.05);不同TNM分期的BLCA患者P3H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3H1、P3H3、P3H4、CRTAP基因表达水平与BLCA患者的预后有关,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更低(均P<0.05);而P3H2基因表达水平与BLCA患者的预后无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3H1、P3H2、P3H3、P3H4、CRTAP预测BLCA患者的预后均有一定的准确度,其中P3H1、P3H4预测趋势方向一致(AUC=0.774、0.837),且P3H4的预测效能更高;P3H2、P3H3、CRTAP预测趋势方向一致(AUC=0.724、0.643、0.825),且CRTAP的预测效能更高。结论在BLC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3H2、P3H3、CRTAP可能作为抑癌基因而P3H1、P3H4可能作为促癌基因发挥作用,其中P3H4对BLC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CRC)患者外周血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表达量与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定量检测85例进展期CRC患者根治术前、术后1个月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术后随访3年,CRC复发患者及未复发患者复查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结果进展期CRC组术前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22 ±5.85)2-△△Ct vs (0.45 ±0.27)2-△△Ct,P <0.01],术后1个月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术后复发组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术后1个月组和未复发组[(5.07 ±2.87)2-△△Ctvs(1.83±1.08)2-△△Ct,(2.15 ±1.49)2-△△Ct,(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率及有无肝转移是影响进展期CRC患者术前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水平升高的因素(P<0.05或P< 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为影响进展期CRC术前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术前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的升高,CRC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逐步升高,术后生存率逐步降低.结论术前外周血hTERTmRNA表达量与进展期CRC重要病理特征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可作为预后评价指标;术后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升高与术后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明确后进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十分关键。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18F-FDG PET/CT)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与代谢情况,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的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的价值非常有必要。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预后的预测评估。方法 选取2007—2016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初诊SCLC患者86例,局限期45例、广泛期41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8F-FDG PET/CT检测局限期SCLC患者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平均值(SUVmean)、峰值(SUVpeak)、病灶固定阈值为40%SUVmax时的肿瘤代谢体积(MTV)与糖酵解总量(TLG),以及广泛期SCLC患者原发灶的SUVmax、MTV、TLG与所有病灶的最大SUVmax、MTV之和(MTVsum)、TLG之和(TLGsum)。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总生存时间(OS)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影响因素。结果 局限期与广泛期SCLC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胸腔积液发生率、TNM分期、全身化疗、预防性全脑照射治疗(PCI)、乳酸脱氢酶(LDH)≥245 U/L、癌胚抗原(CEA)≥5 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5.2 μg/L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SCLC患者胸部放疗(TRT)比例高于广泛期(P<0.05)。随访3~105个月,生存29例,死亡57例。中位OS、PFS分别为21.3、30.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9%、51.2%、29.1%,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1.6%、43.0%、32.6%。局限期SCLC患者生存24例,死亡21例;广泛期SCLC患者生存5例,死亡36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COG评分3~4分〔HR=3.118,95%CI(1.196,8.131)〕、TNM分期Ⅲ期〔HR=7.739,95%CI(2.017,29.691)〕、TLG〔HR=1.056,95%CI(1.004,1.111)〕是局限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LGsum〔HR=3.898,95%CI(1.132,13.426)〕是广泛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DH≥245 U/L〔HR=4.957,95%CI(1.080,3.353)〕、MTV〔HR=1.205,95%CI(1.008,1.440)〕是局限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ECOG评分3~4分〔HR=5.555,95%CI(1.697,18.183)〕、LDH≥245 U/L〔HR=2.898,95%CI(1.326,6.335)〕、TLGsum〔HR=3.898,95%CI(1.355,11.211)〕是广泛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18F-FDG PET/CT体积代谢指标能有效预测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其中TLG、MTV分别是局限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TLGsum是广泛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SUVmax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张军  张红伟  朱艺  范承启  韩瑞璋 《浙江医学》2023,45(18):1952-1956
目的 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赫尔辛基(Helsinki)CT评分和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预测重度颅脑 损伤(sTBI)患者 28 d 预后情况的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 医院收治的 sTBI 患者 196 例,追踪患者入院 28 d 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 68 例和存活组 128 例。使用 PSM 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 行 1∶1 匹配,对匹配后两组患者 Helsinki CT 评分、CONUT 评分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两种评分与患者 28 d 预后 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两种评分单独及联合使用预测sTBI患者预后的效能。 结果 PSM前,两组患者年龄、合并多发伤、蛛 网膜下腔出血、糖尿病、乳酸水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SM 后匹配成功 48 对,死 亡组患者 Helsinki CT 评分、CONUT 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Helsinki CT 评分和CONUT评分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两种评分联合使用预测患 者预后不良的AUC 大于两者单独使用(均P<0.05),而两者单独使用之间AUC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elsinki CT评分和CONUT评分可以作为预测sTBI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两种评分联合使用预测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