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风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类型之一,文中对风药的起源及特点进行归纳。对《伤寒杂病论》中经典方剂桂枝汤、小柴胡汤、薯蓣丸药物配伍进行分析,探讨风药在《伤寒杂病论》方剂中配伍应用的作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圣济总录》心悸方用药规律。方法:使用方剂配伍信息综合挖掘系统(V1.0)统计药物频次及药类频次,并使用病药关联规则及病证药关联规则分析心悸方证与药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根据用药规律分析得出,心悸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主要表现为心气虚,治疗以补气安神为原则,常用药物有人参、茯苓、远志、炙甘草、防风、天竺黄等,同时病证不同,选择的药物不同。高频药物配伍主要为茯苓-炙甘草,麦冬-炙甘草,人参-炙甘草等。结论:通过对《圣济总录》心悸方的系统分析研究,可了解治疗心悸病的基本思路,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镕馨  段爱旭 《中医学报》2019,34(6):1163-1165
多发性抽动症的病机核心在于本虚标实,虚者以肝肾阴虚、心脾两虚为主,实者以肝郁化火、痰湿内蕴、瘀血阻络多见,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涉及多个脏腑(心、肝、脾、肾),多种病理产物,最终演变成为虚实夹杂之证。风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能够疏散外风或搜剔、平熄内风,用于治疗内外诸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等属中医学"风证"的药物。从中医内风理论出发,在多发性抽动症治疗中配伍风药可以开郁畅气泻火、滋阴潜阳熄风、健脾益气宁心、增效化痰除湿、活血化瘀通络。临证遣方配伍风药虽多为佐使之意,但运用得当常有奇效。然风药多辛散温燥,有伤津耗气之嫌,应注意用量、配伍及使用时限,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4.
风药是一类质轻味薄,且具有升散、通行特性的药物,功能祛除外风、平熄内风,主要用于调理气机。此类药物辛香走窜,能疏达肝气,并助脾气升腾,在脾胃病治疗中配伍风药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刘绍能教授善用风药治疗便秘,认为治疗便秘时首先应以辨证分型为基础,顺应便秘不同证型特点及具体药物特性,遵循辨证论治原则使用风药。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刘教授认为应用风药时用量宜轻,药味宜精,且注重配伍他药以取风药之长兼制约风药之弊,临床疗效较佳。通过跟随刘教授出诊,查阅相关文献及古籍,收集相关病例,总结、整理了刘绍能教授在治疗便秘中运用风药的方法和经验,并附病案1例,以期为便秘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药在名医名方中的配伍特点及其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方法]选取东汉至明清时期各代医家的代表性方剂,分析风药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并列举典型验案以佐证。[结果]风药除具有发散祛风之效外,在历代名医名方的配伍中尚具有疏肝理气、发散火郁、振奋心阳、运脾化湿、宣发肺气的作用,可广泛用于情志病的治疗。所举验案中肝郁化火之不寐,治以清肝解郁、疏透郁热;肺气失宣、上焦郁闭者,治以散邪通窍、宣降肺气,配伍风药治疗均获得良疗。[结论]名医名方中风药的配伍运用,以其独特功效为情志病诸如郁证、癫狂、不寐、痛泻、惊悸等的治疗开拓了遣方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乌头止痛功效与其峻烈药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总结乌头的不同配伍在痛证治疗方面的应用,为临床灵活运用乌头拓展思路。[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文献医籍,搜集部分医家的学术观点及相关用药经验,从痛证的不同病因病机探讨乌头的配伍应用,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总结一般规律。[结果]在风、寒、湿、瘀等以实邪结聚,阻滞经络为主要病机的痛证中,多取用乌头辛热发散之药性祛除病因,同时消除湿浊、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来达到止痛目的;热痛虽为邪实疼痛,但其病机与乌头大辛大热之性不相适宜,治疗应配伍石膏、知母、白芍等与之药性相反的药物,起到"去性存用"的效果;虚痛的治疗应以标本兼治为原则,在补虚扶正的基础上保留或增强乌头的止痛作用",减毒增效"成为其应用的关键;在外伤、麻醉、癌痛等各类杂痛中,重视对乌头药理活性成分及其抗炎镇痛效应的现代研究,并结合历代医家方药,侧重于发挥乌头"对症治疗"的作用。[结论]乌头为止痛之要药,通过准确辨证,合理配伍,各类痛证均可大胆用之。  相似文献   

7.
"辛甘发散为阳"是《黄帝内经》的五味理论之一,《黄帝内经》中关于药物的理论虽不多,仍不失为临床组方用药的圭臬。以"辛甘发散为阳"为例,其本义是阐明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功效作用。分而论之,辛味、甘味各自发散为阳:与其各自所喜脏腑——肺、脾的生理特性有关;从辛味药、甘味药的作用特点体现。合而论之,辛甘配伍能更好地发挥其发散为阳的特点,临床上多应用于发汗、补益类的方剂,可见此经文对临床组方用药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深入探讨《黄帝内经》的制方原则对临床研究方剂配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张伯礼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药物的配伍使用具有独到见解。主要介绍张伯礼教授临床用药心得,突出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药(两味中药固定的组合配伍)与队药(两味以上中药固定的组合配伍)的使用,同时论述相关病理病机,如对采用队药与对药治疗湿邪为病、痰瘀互结等病证的见解。张教授将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采用特定几味中药,或相须、或相使,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姜黄及其复方在治疗脑病中的配伍规律,为脑病治疗中应用姜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古今名家含有姜黄的脑病治疗经验集23首方、综合性医书脑病治疗验方73首,并对96首方中的药物配伍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96首含有姜黄的脑病治疗方中发现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高达27.33%,补虚药17.92%,清热药11.38%,解表药10.93%,平肝熄风药8.06%,化痰止咳平喘药5.02%,反映了脑病治疗方中同姜黄配伍的药物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药、止咳平喘药.将具体配伍药物予以聚类分析可归纳为六类:第一类为姜黄,第二类川芎、当归,第三类红花、黄芪、甘草、丹参、桃仁,第四类僵蚕、白芍、葛根,第五类茯苓、大黄,其余为一类,由此可以直观的得出各类药性的药物同姜黄配伍的高频率代表.结论 依据以上结果得出姜黄能够活血化瘀、理气化痰,配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配伍清热药以清利头目,配伍解表药以上行开窍,配伍平肝熄风药以治风先治血等的结论,以便在临床脑病治疗中依据具体证候选择合适的配伍药物.  相似文献   

10.
辛温药在治疗外感病初起时其配伍应用经历了单纯使用辛温药、辛温苦寒相配、辛温与辛凉相配的3个变化过程。萌芽阶段(战国到晋唐)、成长阶段(宋金元)与形成阶段(明清)是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的3个重要时期,随着温病学派的崛起,辛温药由最初的辛温峻烈之品到后来的微辛温之品,其与寒凉药的比例也不断变化。本文对三个时期温病初起时辛温与寒凉的配伍应用进行了梳理,强调根据病机临证处方用药,注重寒温并用、性味合化的组方思路,辨治温病初起时可体现为辛温与寒凉药物配伍,意在使用辛温开郁达邪,与清热凉解祛邪相结合,根据气机郁闭与热邪炽盛的程度决定选药与用量。为临床辨治温病时辛温药与辛凉药的配伍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不寐是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的一类病证。风邪则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失眠有八方,分别采用养阴祛风、养心祛风、泄热祛风、泻火祛风、温阳祛风、制水祛风、破瘀祛风及散寒祛风八法。治疗特色为治病求本,审因施治,不以神安神;整体观念,系统循证,不以心安心;动静相济,以动达静,不以静安静。风药的作用不局限于疏风解表,还可振奋心阳、宣发肺气、运脾化湿、调畅肝气、温肾化气、升发阳气、发散火郁等,在情志病特别是失眠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张仲景运用辛味风药治疗失眠的八方八法独辟蹊径,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与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治荨麻疹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荨麻疹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复杂,主要为禀赋不耐,卫表不固,风寒束表,风热犯表;胃肠湿热,复感风邪;病程日久,血虚风燥;肝肾不足,冲任不调。治疗原则为:疏风散寒,疏风清热,通腑利湿泻热,养血润燥,滋补肝肾。自拟疏风散寒汤,疏风清热汤,疏风通腑汤,祛风养血汤等。结论:辨证论治荨麻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受生活节奏加快及饮食、情志、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湿疹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湿疹病因复杂,皮损表现也多种多样。其病因病机,各代医家认识不一,古代医家多认为,湿疹是由外邪引发脏腑功能失调为病或内邪招致外邪相合致病;近代医家则认为湿疹发病归于内因,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和脾胃因素是主要方面;现代医家颇倾向于"湿"为主因,风、湿、热三邪相兼致病。湿疹发病病因主要为风、湿、热三邪为主,且有内、外因之分。外邪是导致内邪生成的主要因素,内邪又致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4.
时毓民教授分期辨治儿童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经验丰富,认为本病病机为肺脾不足,外感风热湿毒,为本虚标实,治疗重视标本兼顾、分期施治。出疹期(感染期)以祛邪治标为主,治以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佐以扶正,采用内服外洗,内外兼治直达病所;疹退期(缓解期)以补虚治本为要,以健脾益气祛湿、补肺调气和营、滋阴养血活血为主要治法,辅以疏风解表祛湿之品,驱邪外达,常用玉屏风散、桂枝汤、沙参麦冬汤、四君子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5.
商宪敏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以正气亏虚,尤其肾虚骨弱为其内因,外感风、寒,湿邪气,跌扑外伤及劳损为其诱因,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闭阻则是该病的主要病机.分为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血瘀脉阻型、肝肾亏虚型4型进行中药辨证治疗.总结出以补肾壮骨、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活血化瘀为主的通用基础方,并根据兼夹症的不同在临床中进行药物的加减化裁,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中医病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析急性脑梗死的中医病机。方法 :对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汤剂中所用中草药进行归类统计,计算其出现频次及构成比;对患者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清总胆固醇(TC)进行描述统计。结果 :祛邪药出现频次约为补虚药的4.98倍,祛邪药以熄风、化瘀、化痰、清热、理气、渗湿等药居多。补虚药以补血、补气药为主。患者WBC、RBC、Hb均值在正常范围内,TC均数值为4.47 mmol/L。结论 :风、瘀、热、浊(痰、湿)诸邪交互激荡,气机失调,脑脉闭阻、脑胞受损进而脑府失司,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高祥福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处方用药规律,以便更好指导和应用于临床。[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祥福教授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资料,运用Excel 2019对使用的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包括性味、归经、功效等,并选取使用频次>49次的高频中药,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共计340诊次,共使用中药115味,总频次为4766。药物四气前3位为寒、温和平;五味前3位为苦味、甘味和辛味;药物归经前3位是肝经、脾经和肺经;按功效排序,前3位为补虚药、清热药和解表药。高频中药共28味,以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和健脾化湿药6大类为主。聚类分析提示高频中药可聚为3类,且聚拢趋势较好,第一类为杜仲、续断、延胡索、防风、山药、生地黄、丹参,第二类为黄芩、黄连、葛根、淫羊藿、薏苡仁、牛膝、苍术、牡丹皮、黄柏、穿山龙、茯苓、川乌、青风藤、佛手,第三类为黄芪、当归、麻黄、附子、桂枝、知母、川芎。[结论]高祥福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用药上寒温苦辛甘并用,多应用补虚药和解表药,病程中注意活血化瘀,标本兼治,同时配伍清热泻火、祛风除湿中药,从而可起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膝骨关节炎的发病与肝、肾二脏关系密切。正气偏虚,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其内在因素,风寒湿热外邪侵袭是发病的外在条件,病机的根本为邪气痹阻经络、气血痹阻关节而发。治以祛邪通络止痛为原则,常用祛风散寒、除湿清热、通络化痰、益气活血等法。  相似文献   

19.
方邦江教授认为,对于老年急性发热,应从外感和内伤两方面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衷中参西,灵活运用。对于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性质、病位、影响气血津液的不同,以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在清热同时兼顾养阴益气,以达清除邪热、调和脏腑之目的。对于外感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或为感受风热之邪后热邪壅滞于肺,以清肺化痰平喘为法,立足表邪未解兼有肺热喘咳之麻杏甘石汤,尤其擅于重用石膏。针对内伤发热应根据证候、病机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虚火宜补,实火宜清。  相似文献   

20.
哮喘患儿先天禀赋有异, 形成“伏风”内潜的体质, 加之贼风外邪侵犯, 两风相合引起哮喘发病。提出在传统哮喘发作期、缓解期的分期方法之外增加迁延期, “消风法”三期分证论治小儿哮喘: 发作期疏外风消伏风, 降气平喘; 迁延期扶正气抑伏风, 缓解发作; 缓解期补脏气御外风, 调补肺脾肾。论述如何从消风论治小儿哮喘三期证候, 明确哮喘“伏风”证候演变特点及辨证治疗规律, 结合现代机制研究, 为小儿哮喘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