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DNA倍体、AgNOR计数与放射敏感细胞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分析和评价三项指标对选择放疗及判定疗效的意义。方法:46例临床拟诊为宫颈癌的患者放疗前测DNA倍体、AgNOR计数,行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于放疗中、后测DNA倍体、AgNOR计数和细胞学、病理学检查,观察宫颈细胞的放射反应变化和判断放疗效果。结果:DNA倍体的异倍体量与宫颈癌的异型性和放射敏感性成正相关;AgNOR计数与宫颈癌病理分级和放射敏感性成正相关。细胞学放疗前、后诊断与病理学对比分析,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5.65%,其敏感细胞和反应细胞能客观反映宫颈癌的放疗敏感程度和放疗效果。结论:DNA倍体、AgNOR计数与细胞学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癌定性和分级诊断的客观依据,可以作为选择放疗和判定疗效的客观指标,三者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的诊断与判定疗效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将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entum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AgNOR)作为肿瘤研究的新指标,已广泛应用于许多肿瘤的分级、良恶性鉴别、癌前病变检测和预后估计。本实验以宫颈糜烂细胞与宫颈癌细胞AgNOR定量分析对宫颈病变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1986年Ploto报道了改良一步法AgNOR染色技术以来,国内外病理学家和细胞学工作者将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技术应用于肿瘤病理学和细胞学的诊断和研究中。近年来有较多文献报告此技术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其重要意义。本文应用AgNOR染色法对87例不同部位肿块穿刺细胞净化进行了定量研究,探讨其AgNOR染色对良恶性肿瘤在鉴别诊断中的  相似文献   

4.
AgNOR定量测定与TDI-FP法检测宫颈肿瘤及HPV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新途径。方法应用宫颈细胞涂片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定量测定和染料终止子末端掺人-荧光偏振法(TDI—FP)联合检测宫颈病变,宫颈涂片按Ploton一步染色法进行染色,计数,TDI—FP法检测宫颈病变中HPV感染及分型情况。结果正常宫颈与慢性宫颈炎组,AgNOR计数多在4以下,高危型HPV16、HPV18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AgNOR计数增多,同时伴随着HPV阳性率增高,AgNOR计数大于5者,高危型HPV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对AgNOR计数大于5者,行TDI—FP法精确检测,结合组织活检,有望提高宫颈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AgNOR染色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AgNOR染色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银染技术观察4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中ALL1 28例,ALL2 12例,3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细胞AgNOR数/核及性状.结果 ANLL平均AgNOR/核计数显著高于ALL(P<0.01),ALL2平均AgNOR/核计数显著高于ALL1(P<0.01).ALL AgNOR以点状分布为主.ANLL以块状分布为主,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白血病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结论AgNOR观察有助于急性白血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应用检测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方法,对15例胆囊粘膜上皮单纯增生、12例不典型增生以及46例原发性胆囊癌进行纳胞学研究。从中发现细胞核中AgNOR颗粒的多寡及大小,对确定不典型增生和癌具有重要意义。不典型增生组和癌症组每个细胞核内AgNOR颗粒大小及平均数明显高于上皮增生组(P<0.01)。研究结果表明,检测核仁区AgNOR颗粒,可使胆囊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和癌诊断的判定更为客观。我们认为AgNOR技术作为组织病理学的辅助诊断技术,应更广泛地运用于肿瘤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对68例宫颈粘膜活检标本进行观察。其中宫颈炎症粘膜21例,不典型增生11例,宫颈癌36例,光镜定量显示,不典型增生和宫颈癌上皮AgNOR数目有显著差异。结果提示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技术对宫颈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探讨AgNOR定量分析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细胞中的AgNOR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甲状腺癌细胞核内AgNOR颗粒数、AgNOR面积、AgNOR面积/核面积均高于良性细胞。结论:AgNOR图像定量分析可为甲状腺良恶性细胞的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AgNOR染色法对73例膀胱肿瘤作AgNOR定量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分级的移行细胞癌AgNOR颗粒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随着病变恶性程度的增高、AgNOR颗粒直径变化范围随之增大。AgNOR颗粒数目及AgNOR颗粒直径可作肿瘤诊断分级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AgNOR对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意义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AgNOR染色在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银染技术观察212例急性白血病骨髓片,122例血片,43例正常对照组的细胞AgNOR数/核,与正常比较找出相关性。结果急性白血病呈显著增高,平均AgNOR4.43±0.98/核,而正常人AgNOR1.49±0.37/核,两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白血病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AgNOR有助于急性白血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作为急性白血病早期前瞻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在40例膀胱移行上皮乳头状瘤及移行细胞癌Ⅰ、Ⅱ、Ⅲ级病变的石蜡组织切片上,采用AgNOR染色技术,进行了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研究。结果表明,除移行上皮乳头状瘤与移行细胞癌Ⅰ级间P>0.05,AgNOR计数无显著差异外,在Ⅰ、Ⅱ、Ⅲ三级移行细胞癌中AgNOR计数均有显著意义(P<0.01)。当对移行细胞癌进行分级遇到困难时,可能采用AgNOR技术对肿瘤分级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常宫颈与病变宫颈细胞AgNOR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宫颈细胞AgNOR定量分析对100例病变宫颈进行研究。并以正常宫颈20例作对照。结果显示:各组油镜下AgNOR颗粒计数依次递增:正常对照组<宫颈Ⅰ°糜烂组<Ⅱ°糜烂组<Ⅲ°糜烂组<非典型增生组<宫颈癌组。经统计学处理,前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后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提示AgNOR计数是随细胞恶性度而递增。因而AgNOR定量分析可作为宫颈良恶性病变区分、恶性度分级及检测宫颈恶变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3.
董志谦 《重庆医学》1993,22(3):200-202
本文应用AgNOR技术对31例组织形态学上不能确定其性质的活检组织石蜡切片进行AgNOR定量计数分析.结果发现:鳞癌组AgNOR平均值(X)为4.10,标准差(S)为0.51;而增生组(?)为2.68,,S为0.62,经统计学处理t=6.89.P<0.001,表明两组计数具有极显著差异.提示AgNOR染色技术对病变良恶性的鉴别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同时讨论了在这类病变中AgNOR的计数方法以及两组计数有重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讨核仁形成区蛋白(AgNOR)在纤维源性肿瘤鉴别诊断及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处理方法组织切片以胶质银技术染色,油镜下计数每例标本100个细胞核内的AgNOR数,求均值,以t检验与X~Z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组纤维源性肿瘤及其亚类之间AgNOR均值分别有显著与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P<0.001),高AgNOR均值(≥5)纤维肉瘤患者与低均值(<5)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20%和53%(P<0.05)。结论 AgNOR定量在鉴别纤维源性肿瘤及预测患者预后中均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gNOR定量检测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银染技术,对25例乳腺腺病、12例乳腺纤维腺瘤、12例囊肿病、2例管内癌、67例浸润癌进行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定量观察。结果:良、恶性病变细胞核内AgNOR颗粒的数目、分布、形态类型有明显差异;纤维腺瘤、囊肿病与腺病细胞核内的AgNOR颗粒数目有明显差异;乳腺癌分型分级各组间AgNOR数目无差异。结论:AgNOR技术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正>核仁组成区相关的嗜银蛋白简称AgNOR。1986年由Ploton改进的AgNOR染色方法以来,广泛应用于肿瘤的研究并作为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及恶性肿瘤分级诊断的  相似文献   

17.
子宫平滑肌肿瘤AgNOR的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银染技术,对65例子宫平滑肌肿(usMT)进行了AgNOR计数和最大直径的计量学研究,并对usMT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数与AgNOR计数、平均最大直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平滑肌肉瘤的AgNOR计数和最大直径与平滑肌瘤、交界性平滑肌瘤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异型性和核分裂数无直接相关关系。认为,对usMT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缺乏形态学指标的情况下,应用AgNOR染色简便而有效。  相似文献   

18.
对44例鼻腔良恶性肿瘤进行核仁组成区蛋白(AgNOR)定量研究,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正常组与乳头状瘤之间核AgNOR计数无差异(P>0.05),而正常组与恶性肿瘤之间的乳头状瘤与恶性肿瘤之间AgNOR计数有显差异(P<0.01),同时恶性肿瘤中不同组织病理学分级之间AgNOR的计数也有显差异(P<0.01)。提示AgNOR定量研究可做为诊断鼻腔良恶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之间分级的一项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gNOR检测在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Ploton改良的AgNOR技术,对124例急性白血病和40例正常人AgNOR进行检测。结果急性白血病AgNOR比正常人明显增高(急性白血病为4.68±0.98/核,正常人1.36±0.24/核),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从急性白血病各亚型AgNOR检测结果排列顺序看,M7(AgNOR7.82±0.28/核),M3最低(AgNOR3.52±1.07/核)。结论AgNOR的检测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的分型、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对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PIAS-500多媒体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定量测定80例胸腔积液(40例结核性积液和40例癌性积液)中脱落细胞的AgNOR颗粒10项参数,并对AgNOR形态进行观察分型。结果:癌性积液组AgNOR的10项参数测定指标均与良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癌性胸腔积液组癌细胞核内AgNOR颗粒以弥散型、聚集型和混合型为主,而结核性积液组细胞核内AgNOR颗粒以单一型为主。结论:胸腔积液AgNOR检测对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