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0岁。体检发现右肾囊肿1周为主诉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各项血、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提示为肾囊肿,静脉肾盂造影未见异常,肾脏CT考虑为高密度囊肿,术前诊断为右肾囊肿,考虑囊肿内高密度影为囊肿内出血所致。拟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中暴露肿物后发现肿物与周围组织有一定程度的粘连,包膜完整,表面有明显曲张血管,疑为肾脏实性肿瘤,中转开腹后取部分组织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回报为肾癌。故行肾癌根治术,术后患者顺利恢复,术后常规病理回报为肾透明细胞癌,随访一年,未见复发及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39岁,主因右腰部间断性疼痛半年入院. B超及 CT提示右肾中下极肿物.临床诊断右肾癌,行右肾根治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肾中下极,肾被膜尚完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B超以及CT检查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并且病理证实的小肾癌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B超以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肾癌的检出率。结果 28例患者中,B超诊断符合25例(89.29%),CT扫描诊断符合26例(92.86%)。小肾癌的检出率以CT为最高,B超次之,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超以及CT检查对小肾癌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但B超无创价廉易行,适合大量健康人群检查。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价值更高。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女,57岁。不规律上腹痛4年加重1个月行胃镜检查,见胃窦部火山口样溃疡,胃壁僵硬,取活检病理诊断为“胃腺癌”。1992年6月入院。查体: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上腹未及包块,肛诊(一).胸片,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于6月15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胃窦部溃疡型肿物4.0cm未浸透浆膜,幽门上下可及多个直径1.0cm肿大淋巴结,按胃癌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胃窦部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B淋巴细胞来源,淋巴结无转移。术后恢复好,给予COAP方案化疗。随访2年无复发。1993年9月因右肩部复发性肿物再次入院。入院前4个月因右肩部肿物于外院按皮脂腺囊肿给予切除,未行病理检查,术后2个月  相似文献   

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高肾脏良性肿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1990年6月至200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25例AML病例,从影像诊断的角度统计分析。结果 确诊率CT为17例(80.95%),B超14例(66.67%),IVU及肾动脉造影都为0例(0%)。结论 血管造影和IVU对诊断AML意义不大,但CT、B超对AML诊断很有意义。本次统计中CT检查优于B超,脂肪成分少的AML与肾癌的鉴别诊断有困难。  相似文献   

6.
由于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B超和CT的普及,肾内肿物病变可即时发现,得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而影响到对此病预后的看法。近年来B超诊断肾癌已屡有报首,但对小肾癌的研究报告则不多。 小肾癌,国内外文献定义为肾内肿物直径小于3cm者,B超诊断有一定困难。本文根据1983年至1995年我们经B超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小肾癌13例报告如下,且对小肾癌的声像图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癌的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3月-2000年4月间诊治的肾结石并肾癌的病人7例。结果 7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肾结石合并肾癌者仅2例,余5例术前仅做出肾结石的诊断,而在手术取石时发现肿瘤。结论 肾结石合并肾癌时对肾癌的诊断较为困难。应仔细分析病人的症状,B超图像。对可疑病例行CT检查及穿刺活检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肾脏偶发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40例肾脏偶发癌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检出40例均为健康人群查体发现并经CT和MRI进一步证实。行肾癌根治术30例,肿瘤剔除术10例。平均随访7年,根治术后死亡2例。肿瘤剔除术后死亡1例。结论偶发肾脏癌应视B超、CT、MRI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术中应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偶发肾脏癌仍宜行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右腰部外伤后持续腰疼,经检查发现后腰包块于1994年12月27日收入院。B超及CT检查示右肾实质占位性病变,于1995年1月9日行右肾癌根治术,术中腹腔未见转移癌。大体检直见:肾脏组织1个,12cm×10cm×5cm大,表面未见特殊。切面见肿瘤位于肾盂部位,直径7.5cm,呈膨胀性生长,压迫肾实质,与周围肾组织分界较清楚。肿物切面灰白,灰褐色,质软,内有直径2.5cm的坏死区。光镜下:肿瘤由丰富的圆形或多角性细胞组成,细胞松散呈片状排列,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大部分为中等大小,可见瘤巨细胞,细胞界限清楚。胞…  相似文献   

10.
急诊早期多部位螺旋CT检查在重症多发伤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宗福 《现代医学》2011,39(4):459-460
目的:探讨急诊早期多部位行螺旋CT检查在抢救重症多发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患者来院后是否直接行多部位螺旋CT扫描而分为两组,对可疑损伤的多个部位直接行螺旋CT扫描者为A组,按传统检查方式检查(即头部可疑损伤者查螺旋CT,胸部、脊柱、骨盆可疑损伤者先查X线片,腹部可疑损伤者先查B超,对X线片和B超无法明确诊断或损伤与症状体征不符者再行螺旋CT扫描)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急诊诊断时间、总死亡率、术前死亡率、漏诊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急诊早期多部位行螺旋CT检查能缩短重症多发伤的急诊诊断时间,降低总死亡率、术前死亡率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 患者女,60岁.1991年行右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Ⅱ级.术后随访5年未见异常,之后患者未坚持复查.2008年4月于外院体检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中上极肿物,直径约5.5 cm",未见转移癌及全身其他器官肿瘤,遂于2008年6月入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37岁,因体检发现肝右叶占位.B超及CT诊断为肝癌而于1993年4月及6月先后行2次肝固有动脉化疗栓塞。1993年9月病灶明显缩小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肝癌伴大片坏死。术后因肝内复发分别于1994年1月4月及10月经肝固有动脉行3次化疗栓塞术,并在1995年1月~3月先后行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无水酒精6次,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9岁。因1995年2月起自觉肝区隐痛,4月B超检查发现右肝一肿块约7cm×8cm,TC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在本地行导管化疗一次,放疗一程,效果不好。6月中旬来北京行动脉栓塞化疗并留置注药(当时肿物10.2cm×9.5cm2)治疗后肿块缩小。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好,无腹痛、消瘦及黄疸,肝肾功能正常,AFP(-),胃肠道未见异常。因患者自费自动要求出院。1996年3月18日人院要求行肿物切除术,临床以肝脏原发性肝癌收人院。术中见肝表面无明显结节,但质地较硬,右肝脏面和结肠肝曲有粘连,分离过程中可见胆囊下方有一肿物突出肝脏表面…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偶发性小肾癌的诊治水平,对31例偶发性小肾癌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体检中B超发现20例,因其他疾病行B超或CT检查发现11例。术前诊断明确,术后病理证实27例;术中快速切片证实4例。29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孤独肾、1例总肾功能不正常者行肿瘤剜除术。提示偶发性小肾癌虽多属早期癌,但也有多中心性发生及转移可能,需多种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治疗上应采用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5.
B超和CT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目的 比较 B超和 CT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方法 分析 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肾癌的 B超和 CT资料。 3结果  B超检出 9例 ,均为非囊性病变 ,但难以鉴别良、恶性 ;B超漏检 2例。CT检出10例 ,漏检 1例。明显强化的软组织密度结节及其边缘模糊不清等 CT征象能提示肿瘤为恶性。 4结论  CT在检出小肾癌方面优于 B超 ,CT与 B超结合有助于小肾癌诊断  相似文献   

16.
例 1,男 ,30岁。右鼻腔呈渐进性鼻塞、嗅觉减退 1年于 1991年 8月 2 0日来诊。检查见中鼻甲游离缘有 1.5cm× 1.5cm×1.0cm肿物 ,色灰白 ,表面光滑 ,触之软。鼻窦冠状位CT扫描示右上颌窦腔内密度增高 ,报告为右上颌窦炎。手术摘除肿物 ,病理诊断为水肿型息肉。术后鼻塞、嗅觉恢复正常。 1993年 5月 10日右鼻腔又鼻塞、咽干 ,流黏脓涕 ,药物治疗 6月余无效来诊。检查见右鼻腔钩突处有 2 .0cm× 2 .5cm× 1.5cm息肉样肿物 ,鼻窦冠状位CT扫描示右上颌窦黏膜均匀增厚 ,符合慢性上颌窦炎。手术摘除肿物。病理诊断为纤维性息肉。 1995年 9月 10…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偶发性小肾癌的诊治水平,对31例偶发性小肾癌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体检中B超发现20例,因其他疾病行B超或CT检查发现11例.术前诊断明确,术后病理证实27例;术中快速切片证实4例.29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孤独肾、1例总肾功能不正常者行肿瘤剜除术.提示偶发性小肾癌虽多属早期癌,但也有多中心性发生及转移可能,需多种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治疗上应采用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的诊治方法,进一步提高其疗效。方法 对145例肾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诊断以B超,CT为主。行肾癌根治性切除125例,其中20例因肾脏肿瘤较大或有肺转移先行肾动脉栓塞术。5例同时行下腔静脉切开取栓术,手术探查3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104例(71.7%),颗粒细胞癌18例(12.4%),乳头状肾癌5例,混合型癌18例(12.4%)。135例(93.9%)获得随访。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0.2%(51/70)、56.2%(18/32),27.2%(3/11)。结论 B超和CT检查是目前诊断肾癌的重要手段,根治性肾癌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肾癌容易发生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癌栓,近年认为如未发现局部或远处转移,肾癌根治性切除时同时切除肾静脉内癌栓和取出下腔静脉内癌栓,预后仍然良好[1]。1临床资料1.1一股资料本组4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占(IVC)同期肾癌(54例)的743%。4例均为男性,年龄在36~52岁,平均年龄为45岁。4例均来源于右肾。其中血尿1例,右腰胀痛2例,腹部可触及包决1例,血沉快1例,高血压l例,贫血l例.有肾癌三联征者1例,无症状合2例。‘1例病人无肝、肾功能不良的表现,亦无下肢浑忡等下腔静脉梗阻的表现。1.2术前诊断4例病人均行普通B超及彩色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肾脏常见各种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评价诊断本症的各种影像学方法的价值。方法:对病理诊断证实的27例肾脏占位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27例均经静脉尿路造影(IVP),B超及CT检查。结果:分析各种病变的影像学表现。27例病人,IVP定性诊断符合率为41%,B超与CT定位诊断符合率相近,约为90%,B超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8%,CT为93%,明显高于B超。结论:B超与IVP联合运用可作为该病筛选手段,CT扫描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位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