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对其职业生涯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除课堂内科研理论知识的讲授外,在课外开展系统性科研能力培训与实践也十分重要。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搭建的科研社团“华西胃癌外科志愿者团队”以“规范、递进、实用”为特色,重点培养医学生科研思维与科研实践能力,以临床科研能力和基础科研能力培训为主要内容,为医学生开展了较为系统化的科研理论知识培训和形式丰富的科研项目实践,对提高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具有较大帮助,表明科研社团在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科生科研能力超前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研的迅速发展,社会要求现代化医学教育必须培养出具备良好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医学生,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而当今我国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造成了大多数学生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不高,影响了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他们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改进教学方法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医学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和培养定位,并提出了培养科研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兴趣小组”教学模式培养并提高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笔者通过让学生做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参与部分的肾内科临床科研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全面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普遍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造成所培养的医学生科研能力弱,不仅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医学知识,而且与世界医学科学严重脱轨。因此,本课题从研究医学生科研能力及其自我效能感入手,探讨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及提高能力的对策,以促进其科研意识的发展及科研能力的提高。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本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检验医学专业、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校五年制医学生科研素质现状,探讨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途径与对策。方法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对我校2004届-2006届1,050名本科生进行科研素质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院医学生科研水平普遍低下,缺乏科研实践活动,没有科研课题设计和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经历,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检索文献的技能较差,搞科研积极性很低。通过我院加强对医学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和科研素质培养,实习前后多数调查内容有显著提高。结论转变教学观念、创造科研环境和氛围、增加探究性、综合性实验,临床技能培训和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浅谈医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培养医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方法优化医学教育结构、转变教学观念、提供科研机会、强化对医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果通过对医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可以塑造大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克服困难追求真知的品质,全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结论组织医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培养其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试论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就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强调学校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医学人才。该的分析将对21世纪医学会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石小玲 《广西医学》2001,23(3):703-704
21世纪是科技竞争的世纪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 ,社会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 ,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的重要性 ,一些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科研活动 ,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开拓创新能力 ,形成了系统的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和管理模式。而目前我校在医学本科教育中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教育体制、科研条件等因素的限…  相似文献   

10.
加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以下简称七年制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训练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对七年制医学生实施早期科研训练,将为其后期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七年制医学生的第三学年,通过组织他们对肝癌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对其进行早期科研实践训练,结果表明,学生的科研意识增强了,文献检索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医患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1.
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析了医学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现状,结合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小班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激发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医学生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介绍生理学的发展史和新进展可以唤起学生对科研的好奇心和兴趣,应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研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注重教师自身教育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从而实现对医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一条适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模式,以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方法本研究拟结合国内外研究生教学模式,参照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教学大纲的要求,招募1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指导学生文献阅读、读书会及文献撰写等方式让学生逐渐接触科研,撰写论文。10名未接受培训的医学生作为对照组。结果通过培养10名医学生均能熟练掌握文献检索、撰写论文的方法。已有4名学生撰写出综述,其中一篇已被中华系列杂志接受。结论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专业论文文献,经过系统指导可明显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4.
徐州医科大学依托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组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参加科研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以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信号转导方面的科学研究为例,研究实践创新训练对医学本科生实验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训,并初步探讨实践创新训练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科研实践创新训练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有力推动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及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首都医科大学在“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科研能力如文献检索、专业英语、数据统计和论文撰写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指导教师存在科研时间安排、科研经验和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可通过健全规范培养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奖励机制和增加科研能力培训课程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八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的是培养既能胜任临床工作,又能适应科研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研室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之后,认为八年制学员对科研能力的培养有迫切的要求,应对其早期进行正规化、有组织、有设计的科研培训,使其早日成为适应国际化竞争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分子诊断学研究型实验教学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实践。方法: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4级学生(观察组)实施分子诊断学研究型实验教学,并将其教学效果与该专业2013级(对照组)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学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在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效果上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更有利于创新型、实用型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通过总结研究生科研教学经验,就研究生科研的早期知识积累,科研培养的方法,教学要点以及哲学思想、人文理念对科研培养的影响等作出分析,并结合医学研究生培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谈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从学校带走最有价值的不是毕业论文,而是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研究和发现真理的经验,只有注重培养医学研究生从临床上发现问题、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培养阅读文献的能力,增强课题创新性,结合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重视学术交流,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医学领域的一流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对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定位,同时介绍了温州医学院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开展概况,并就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涉及的几种关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