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粗隆问骨折早期手术及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手术治疗的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6个月。本组优秀34例,良好15例,差3例,优良率94.2%。结论重视围手术期的康复,加强术后的康复治疗及康复指导可以减少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术后并发症,改善愈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围手术期给予科学的护理和康复指导,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术后随访1年,采用Harris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16例,良10例,一般4例,差2例。患者住院时间6~15天,平均8.5±1.2天。术后无骨不连、内固定断裂、股骨头切割以及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给予科学护理与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中空双螺纹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粗隆问骨折,在大粗隆外侧经夔钻入的3根克氏针作为导针,沿3根导针分别旋入3根中空双螺纹加压钉内固定。结果功能正常或轻度障碍者占29例,占85%,骨折愈合95%,股骨头坏死占2例,占5%。结论中空双螺旋加压钉治疗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问骨折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简单,固定可靠,有动力加压作用,创伤小,愈合率高.特别适合于年老体弱者及合并其他慢性病的病人。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的骨折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顺行股骨髓内钉(intertrochanteric antegrade nail,InterTAN)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6例InterTAN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及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护理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股骨粗隆问骨折治疗及预后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与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60岁以上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38例,随访6~48个月。结果手术方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8例,Richard钉9例,Gamma钉2例,加压螺纹钉2例,38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结论积极的围手术期评估和处理是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成功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其中陈旧性骨折13例,8例术中切开骨痂,松解软组织,纠正髋内翻,用DHS固定;5例为骨性愈合髋内翻畸形,给予粗隆下旋转截骨后DHS固定。术中注重股骨粗隆部内侧骨结构的重建,髋螺钉的一次置放到位,指导术后功能锻炼。结果 平均随访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94.6%。结论 加压滑动鹅头钉在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中预后优良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上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2月采用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3例患者术后股骨颈内钉松动脱出,但骨折愈合良好,下肢活动正常,未产生其他并发症。结论PFN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坚强的优点,适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PFN股骨近端骨髓内钉用于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4年2月采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问不稳定型骨折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1岁(63岁-82岁);按A0分类:31.A2型27例,31-A3型11例,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8分-75分,平均46分;术中出血量为60ml~200ml,平均80ml;1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转科治疗,其余无明显并发症,随访4月~12个月,平均3-7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采用parker活动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行走能力,9例(23.6%)恢复至伤前的90%。结论:闭合复住PFN内固定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效果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收治高龄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例,3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例行粗隆间截骨DHS鹅头钉内固定术。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随访5例,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15个月,巫假体松动、断裂及中心型髋关节。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100~150分钟,输血400~800ml,平均600ml,无髋关节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按Harris标准评分本组均为优。本组换着随访3~39个月,平均20.5个月。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粗隆间截骨DHS鹅头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快捷满意,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75岁以上老年粗隆问骨折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2003年2月至2008年4月,对38例75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病人采用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 本组病人平均住院24d.术后3-7天即能下床活动.住院期问及术后1年内无1例死亡.功能恢复按Harris评分,优良为92.1%.结论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恰当、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手术治疗方案的优劣。方法选取2002-5-2008—6我院收治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其中行人工股骨头置换42例,PEN内固定36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以及末次随访时患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26.5个月。两组患者术前合并症、骨折类型及骨质疏松程度即Singh指数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股骨头置换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及输血例数上明显多于PFN组(P〈0.05)。两者在负重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头置换组术后平均Harris评分为(85.2±12.8)分,与PF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N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功能恢复上基本相同,但前者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失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L探讨应用KU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05月至2010年04月收治的3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KU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6周、3月、6月、12月时常规随访,以后每6月随访;记录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5~39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3~20周,平均15周。术后髋关节按Harris标准评分:优24例,良10例,中2例,差0例,总优良率94.4%,均未出现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断裂及失败、髋内翻畸形、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KU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围术期的并发症预防与治疗。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11年12月将有手术指征的58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按照Jensen改良的Evans分型,Ⅰ型8例,Ⅱ型14例,Ⅲ型16例,Ⅳ型13例,Ⅴ型7例。合并内科基础疾病40例,占68.97%,其中25例合并1种内科疾病(循环系统疾病9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泌尿系统疾病5例,消化系统疾病3例,神经系统疾病2例),15例并存2种或2种以上内科基础疾病。结果本组5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32个月。住院期间无1例死亡,其中22例出现近远期并发症,肺部感染6例,深静脉血栓2例,精神异常5例,髋内翻4例,内固定意外5例。术后6个月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4例,较好3例,良6例,差5例。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合并内科基础疾病的手术治疗存在风险性,医生术前应对内科基础疾病采取积极有效治疗,术中减轻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采取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临床资料。方法 对16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全部采用手术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并术前术后积极治疗并存病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 术后随访二年,除3例地址迁移或死于并存病外,其余患者均关节功能良好无疼痛,步行自如,生活能自理,疗效达到优良。结论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能使骨折端在解剖复位基础上得到坚强的内固定,不需再外固定,可早期下床活动,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髋内翻发生,提高肢体功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05-2013-08该中心接收的11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施行骨折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及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实验组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骨折内固定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科学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张德峰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23+1325
目的: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将我科2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取解剖钢板固定治疗,治疗组采取DHS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5%,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手术动、静力加压持续,内固定强度大,疗效确切,而且医源性损伤少,康复快,是一种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汪计  周剑  李智聪 《四川医学》2013,(10):1547-1549
目的 比较分析股骨头置换与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抽取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2例和DHS术治疗33例,并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Harris评分等进行分析,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和应用价值.结果 与DHS内固定术比较,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时间短、Harris评分优良率(92.7%)高于DHS内固定术(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术后近、远期效果优于DHS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尤其是内科疾病较严重,一般情况较差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价值。方法:对32例一般情况较差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所有患者均可独立或借助手杖行走。其中:优22例,良8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4%。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可明显缩短卧床时间,显著降低卧床并发症,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生 《黑龙江医学》2010,34(6):452-454
目的探讨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方法本组选择35例,年龄在70~86岁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类型按Evans分类:EvansⅢ型23例,EvansⅣ型12例。合并内科疾病者请内科医生协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35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无住院死亡病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个月。无关节畸形及脱位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能生活自理。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低的优点,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转子间骨折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本院1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的术中观察及术后短期随访。结果: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1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操作简单,术后固定可靠。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