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孟庆更  蔡茹艺 《北京医学》2007,29(11):664-666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HPV16、HPV18的感染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宫颈组织进行HPV DNA定性检测,以光镜下病理学诊断作为CIN分级标准.结果 268例宫颈组织中HPV16、HPV18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4.78%(120/268)、8.96%(24/268),CINⅡ~Ⅲ级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PV18(P<0.05).HPV16或HPV18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5例存在双重感染(P<0.01).HPV16的检出率随CIN Ⅰ级、CIN Ⅱ~Ⅲ级和宫颈鳞癌病变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P<0.05).HPV18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PV16感染可能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定性检测对宫颈癌可以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M2型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ae,M2-PK)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种器官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1].本研究通过检测宫颈鳞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以及患者血浆M2-PK水平,探讨M2-PK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53、P16在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官颈上皮内瘤变(CIN)和36例宫颈鳞癌P53、P16的表达,另选取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P53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率分别为5.00%、60.61%及8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强度随宫颈CIN分级增加而增加,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率分别为5.00%、89.39%及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表达强度随宫颈CIN分级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和p16与宫颈癌前病变发生机制及病变进展相关,其检测可作为宫颈CIN分级与鳞癌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P16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探讨P16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8例正常宫颈组织、29例CIN和33例宫颈鳞癌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2.5%、70.0%、93.9%,正常宫颈组织与CIN、CIN和宫颈鳞癌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鳞癌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P16在不同年龄组,宫颈鳞癌的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P16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以阴性表达为主,在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且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6蛋白与病人的年龄、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IK3C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0例LSIL,30例HSIL,50例SCC石蜡标本中PIK3CA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别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①PIK3CA在LSIL和HSIL的阳性率分别是20%和63.3%,差异有显著性(P=0.044);②PIK3CA在宫颈鳞癌组织高表达,阳性率为76%,但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关联.结论 ①PIK3CA在LSIL向HSIL的转变过程中,表达增强,PIK3CA高表达可能是宫颈鳞癌形成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参与宫颈癌变过程;②PIK3CA在宫颈鳞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余姚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分布及宫颈疾病发病情况。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 199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联合宫颈疾病“三阶梯程序”诊断。结果7199例患者HPV感染2 443例,感染率33.94%(2443/7199),高危型HPV亚型分布依次为HPV-16,58,18,33,31;感染高峰年龄为21~30岁;农民、自由职业者、低文化水平者为高危人群。确诊慢性宫颈炎6 944例,占96.46%(6944/7199);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06例,占2.86%(206/7199);宫颈癌49例,占0.68%(49/7 199)。慢性宫颈炎与CIN之间HPV感染率及亚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级别CIN的HPV感染率及HPV-16亚型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IN的发病年龄集中在31-50岁,以31-40岁为最高峰;性生活年限≥16年者,CINⅢ发病率高于CINⅠ、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本院就诊患者高危型HPV亚型分布依次为HPV-16,58,18,33,31;随着宫颈疾病的加重,HPV感染率提高,以HPV-16亚型致病力最强;从HPV感染至CIN病变的潜伏期约为10年。  相似文献   

7.
酶的活性及其与凹空细胞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eng B  Bian M  Sun A  Fan M  Chen Q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4):262-266
目的 研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的组织和脱落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变化,探索端粒酶激活与凹空细胞分型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端粒酶重复扩增技术(TRAP),检测24例正常宫颈、34例宫颈炎症、78例CIN及16例宫颈癌的宫颈组织和脱落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同时采用双盲法检测上述宫颈病变组织中凹空细胞的分布,并将其分为Ⅰ型和Ⅱ型。结果 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正常宫颈组织为16.7%(4/24),炎症组织为17.6%(6/34),CIN1组织为51.6%(16/31),CIN2组织为72.0%(18/25),CIN3组织为86.4%(19/22),宫颈癌组织为100%(16/16)。端粒酶阳性率CIN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及炎症组织(P<0.01);宫颈癌组织明显高于CIN组织(P<0.05);CIN3高于CIN1(P<0.05);而正常宫颈与炎症组织比,CIN1与CIN2比,CIN2与CIN3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相应的宫颈脱落细胞中端粒酶阳性率同组织标本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含Ⅰ型、Ⅱ型凹空细胞的宫颈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66.7%和100%,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1)端粒酶的激活与宫颈癌及CIN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端粒酶可作为宫颈癌及CIN的标志物。(2)宫颈脱落细胞可以替代组织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3)端粒酶的激活与Ⅱ型凹空细胞的出现及HPV16/18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9.
子宫颈巨大血管平滑肌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维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1):1027-1027,1031
子宫血管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特殊类型,组织学上为良性疾病,生物学上具有转移和浸润生长的倾向;临床上很少见,术前诊断困难,主要靠病理诊断,病程进展缓慢,预后良好,该例发生于宫颈,包块巨大,且呈囊实性,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女性宫颈瘤变的现状及瘤变年轻化趋势。方法:对妇科门诊近两年来通过宫颈癌筛查或肉眼观察发现疑似宫颈瘤变需要做活检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初步登记,再通过查阅门诊手术同意书及电子病历逐一登记病理活检结果等相关资料。结果:142例调查对象总瘤变(癌变)61例占42.9%,其中:CINⅠ25例(17.6%),CINⅡ11例(7.8%)CINⅢ及原位癌10例(7.0%),宫颈原位癌累腺8例(5.6%),宫颈浸润癌7例(4.9%);宫颈瘤变各阶段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CIN(Ⅰ、Ⅱ)组33.5岁,原位癌组(CINⅢ)组34.8岁,浸润癌组42.3岁,各年龄段最小发病年龄分别为:CIN组22岁,原位癌组23岁,浸润癌组37岁。结论: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女性宫颈上皮内瘤(癌)变发病早、发病率高,宫颈瘤(癌)变年轻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沈阳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病变患者中的型别分布情况,探讨不同亚型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HybriMax技术,对1 001例门诊就诊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亚型的HPV感染检测.结果 在946例宫颈细胞学检测异常妇女中,479例HPV检测阳性,阳性率为50.63%.细胞学检测异常组妇女HPV感染率与细胞学检测正常组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9例宫颈癌患者中HPV全部阳性.在HPV感染者中,除43型外,其余20种HPV亚型均被检出.感染率最高的亚型是HPV-16,阳性率为23.15%,感染率高的其他亚型依次为58、52、CP8304、33、53型.HPV的多型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细胞学正常组HPV的多型感染率与宫颈癌组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沈阳地区HPV在可疑就诊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的感染率为50.63%,常见HPV亚型依次为16、58、52、CP8304、33、53型.HPV的多型感染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宫颈锥切术(LEEP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12月4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阴道镜活检初步诊断)在我所行LEEP术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了宫颈锥切术。在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活检的病理诊断之间有显著性差异。35例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活检诊断结果一致(87.5%)。3例病理结果程度加重,其中1例病理结果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已住院治疗。2例病理结果程度减轻。有1例术后病理为CINⅢ级的患者,切缘见残余病灶,术后随访2年未见异常细胞。其他病患,包括行子宫切除术者,至今未见复发。结论 LEEP术可作为CIN的治疗与术后组织切缘病理阴性的首要选择,但患者手术应后随访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6例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患者,另取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的表达;设计高危型HPV(HPV16,18,31,33,58等)通用引物,以touch-down PCR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高危型HPV的感染率.结果(1)从正常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survivin表达逐渐增强(P<0.05);(2)survivin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3)从正常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高危型HPV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4)高危型HPV感染率在不同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分型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survivin与高危型HPV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表达及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的首要原因。但持续高危型HPV感染风险的存在并不足以使宿主上皮细胞永生化和转化,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DNA甲基化在宫颈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宿主DNA还是HPV-DNA均可发生甲基化,且HPV感染与DNA甲基化可相互调控,共同促进宫颈癌的发展。本文综述宿主DNA和HPV-DNA甲基化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及其在宫颈病变筛查分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宫颈病变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妇科宫颈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探讨HPV不同基因型感染的致癌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筛查各种宫颈标本,对可疑宫颈病变者(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再采用基因杂交捕获技术进行HPV-DNA检测,并根据结果进行风险分析。结果 TCT共筛查出各种宫颈病变标本460例,包括慢性宫颈炎3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2例(其中CINⅠ30例,CINⅡ45例,CINⅢ47例)和宫颈癌35例。460例受检者治疗前宫颈HPV感染者211例,感染率为45.87%。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癌HPV-DNA阳性率分别为27.06%、77.87%和97.14%,慢性宫颈炎和CIN、宫颈癌标本中的HP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96,P〈0.01);而CINⅠ、Ⅱ、Ⅲ组间HPV-D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21,P〉0.05)。宫颈病变标本中常见的HPV感染基因型为HPV-16、52、58、68、18、39等。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HPV-DNA含量高于慢性宫颈炎,差异有显著性(t=5.581、7.653,P〈0.05);宫颈癌的HPV-DNA含量也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t=6.624,P〈0.05);CINⅠ~Ⅲ的HPV-DNA含量呈递增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r=0.991,P〉0.05)。结论 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起重要作用,对经阴道细胞学筛查异常和高危妇女进一步检测HPV-DNA,对早期发现CIN和宫颈癌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浸润性子宫颈癌(infiltrative cervical cancer,ICC)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omavirus,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 方法 选取重庆市肿瘤医院组织病理学诊断为CINⅡ、CINⅢ级和宫颈鳞癌的组织标本58例作为研究对象,SPF10 LiPA25及HPV DNA酶免疫检测法(DNA enzyme immunoassay,DEIA)进行DNA的提取及扩增;采用线形探针反向杂交技术检测病变组织中HPV型别. 结果 58例标本中有56例检测出HPV感染,HPV感染率96.55%,其中CINⅡ、CIN Ⅲ级和子宫颈癌中HP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0%、100.00%、95.00%.共检测出13种HPV型别,HPV16感染率最高(60.00%),其次为HPV18(7.69%)、HPV58(7.69%)和HPV31(4.62%).宫颈鳞癌、CINⅢ、CINⅡ级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6.06%、26.31%、33.33%.41~50岁高危型HPV感染率最高(44.64%). 结论 HPV16为重庆市最常见的HPV感染型别,HPV18、HPV58和HPV31也有较高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郑建琼  陈育梅  冯国飞  黄凌霄  潘丹  朱雪燕  朱雪琼 《浙江医学》2013,35(19):1725-17,281,732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和肥大细胞(MC)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SC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CIN患者、40例SCC组患者和2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组织中MC的表达,同时采用DNA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各级组织脱落细胞中HPVDNA分型。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R)-HPV感染阳性率逐渐增加,分别为10%、55%、65%、85%、100%,其中最常见的高危型HPV感染的基因型为:16、58、52、18。与CINIII组比较,MC密度在CIN11组、SCC组、对照组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0.05),并且MC与肿瘤临床分期和血管转移有关(均P〈0.05)。MC低表达者与高表达者间HR—HPV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R—HPV感染可以降低MC的表达,癌组织中浸润的MC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和肿瘤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8.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人乳头瘤病毒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雯 《广西医学》2007,29(9):1368-1369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其最严重的情况是宫颈癌.近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较为长时间的过程,如果说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治愈的疾病,关键是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2004年9月我们对801例宫颈细胞学异常或宫颈肉眼观异常或有临床症状者行阴道镜检查,对其中发现有醋酸发白区、点状血管、镶嵌或其他异常的719例进行活组织检查,经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癌者212例,现将这212例患者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诊断CIN的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位杂交(ISH)检测宫颈活检组织中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8例宫颈活检的石蜡标本,分别行常规检测和ISH-HPV检测。结果①二种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鳞状细胞癌(SCC)HPV感染检出率分别为2.5%与8.9%、37.5%与55.0%和66.6%与90.0%,检出率SCC〉CIN〉慢性宫颈炎,ISH法明显优于常规检测法(χ2=7.5625,P〈0.01)。②在所检测的128例宫颈活检组织标本中,21~30岁患者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结论慢性宫颈炎、CIN、宫颈鳞状细胞癌与HPV6/11/16/18/31/33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感染的检出率明显升高。ISH方法对早期宫颈HPV感染患者在分子病理学水平作出准确、特异、快速的诊断,同时具有细胞阳性定位功能。通过HPV感染的检测,可以积极预警年轻人群中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