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索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外阴肿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6例外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A组(外阴广泛局部切除术组)17例,B组(传统外阴广泛切除联合腹股沟淋巴结切除组)19例,C组(改良外阴广泛切除联合腹股沟淋巴结切除组)20例,术后观察三组的临床效果,随访术后5年患者的生存率,及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根据2009妇科肿瘤新分期(FIGO):其中Ⅰ期19例,术后5年生存率89.4%,Ⅱ期11例,术后5年生存率72.7%,Ⅲ期17例,术后5年生存率52.9%,Ⅳ期9例,术后5年生存率33.3%;Ⅰ期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生存率88.2%,B组生存率84.2%,C组生存率85.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生存率37.5%,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腹股沟淋巴结为阳性的患者15例,进行放疗和化疗生存率为71.4%,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对于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及预后的是尽量早期发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对于其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术和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观察我院2005年1月~2011年3月微创穿刺术(53例)和开颅血肿清除术(43例)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死亡率、近期(术后1个月)和远期(术后6个月)预后的随访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癫痫等并发症、死亡率、近期预后优良率、远期预后优良率在微创组和开颅术组中分别为:7.5%和23.2%、77.3%和93.0%、3.7%和23.2%、9.4%和25.6%、37.7%和18.6%、56.6%和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及开颅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8%和2.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较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临床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不同手术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行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和观察组(47例,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两组患者预后效果、术后 GCS 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①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63.83%)高于对照组(35.71%)(P ﹤0.01);②术后7d,观察组患者GCS 评分为(9.76±1.14)分,高于对照组的(7.54±1.07)分(P ﹤0.01);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89%)明显低于对照组(35.71%)(P ﹤0.05)。结论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治疗方法与壶腹癌预后的关系,提高对该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Vater壶腹癌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分析不同治疗方法与壶腹癌预后的关系。结果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4例,术后并发症9例(37.5%);行局部切除21例,术后并发症2例(9.5%);行姑息手术治疗27例,术后并发症3例(11.1%);局部切除组及姑息引流组术后并发症少于胰十二指肠切除组(P〈0.05),局部切除组及胰十二指肠切除组的术后生存率均高于姑息引流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壶腹癌最有效的方法,而选择局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在治疗早期壶腹癌患者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影响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功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的5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状况,根据术后90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3分)和预后不良组(4~6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血管内治疗术后90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22例(40.7%),预后不良组32例(59.3%);术后72h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率9.3%,病死率3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OR=1.091,95%CI:1.002~1.188,P=0.046)评分与良好预后呈负相关,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postcirculation 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pc-ASPECTS)(OR=0.431,95%CI:0.207~0.896,P=0.024)与良好预后呈正相关,侧支循环(OR=0.228,95%CI:0.080~0.647,P=0.005)与良好预后呈正相关,在模型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入院NIHSS评分、高pc-ASPECTS、良好的侧支循环是预后良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后10年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胆囊癌(PCG)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20例PCG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前期组(1997至2007年)98例和后期组(2008至2018年)222例。通过统计分析了解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进一步对后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前期组高于后期组(70.4%vs55.4%),合并胆囊息肉的比例,前期组低于后期组(29.3%vs18.4%);根治性手术比例,前期组低于后期组(48.0%vs66.7%),姑息性手术比例,前期组高于后期组(22.4%vs5.4%);接受术后化疗比例,前期组低于后期组(20.4%vs55.4%),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后期组生存率有一定提高。后期组术后近期及远期生存率均高于前期组(均P<0.05)。进一步对后期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根治性手术、TNM分期、术后联合化疗是影响PCG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虽然PCG的生存率近年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生存率的提高可能与根治性手术及辅助性化疗的开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估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于苏北医院接受RP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既往基础疾病及预后、治疗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临床分期、穿刺病理分级、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病理切缘阳性及术后生存预后情况。根据患者术后五年时的生存预后,分成生存组与死亡组,采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预测患者的预后。结果 共113例患者入组,RP术后五年存活78例(69.0%),死亡35例(3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的平均CCI、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均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将这4项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4项指标均与患者RP术后5年生存预后相关。绘制这4项指标以及将4者联合预测RP术后预后的ROC曲线,结果显示CCI、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4者联合预测概率的曲线下面积(95%CI)依次是0.699(0.591-0.807)、0.665(0.557-0.773)、0.688(0.581-0.795)、0.671 (0.565-0.776)、0.814 (0.730-0.898)。结论 单独使用CCI预测患者RP术后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将CCI结合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以及病理分级,能很好的预测RP术后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早期胃癌患者286例,分为印戒细胞癌组(55例)和非印戒细胞癌组(231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印戒细胞癌组女性患者占50.9%(28/55),≤60岁患者占65.5%(36/55),肿瘤浸润至黏膜层患者占63.6%(35/55),术后5年生存率为90.9%;非印戒细胞癌组女性患者占35.9%(83/231),≤60岁患者占31.2%(72/231),肿瘤浸润至黏膜层患者占47.2%(109/231),术后5年生存率为81.9%。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胃印戒细胞癌常见于年轻女性,肿瘤多浸润至黏膜层,术后短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瓣减压术治疗儿童重型颅脑外伤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儿9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行骨瓣减压术)45例及对照组(常规开颅手术)4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儿预后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恢复良好率为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78%(P<0.05);研究组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分别为8.89%、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22.2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瓣减压术治疗儿童重型颅脑外伤可以有效提高预后效果,保障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具有高危因素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5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高危组患者与低危组患者的复发及生存情况,分析化疗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95例患者中有20例(21.1%)行术后辅助化疗。高危组中14例(14/24,58.3%)行术后辅助化疗。95例患者治疗后复发10例(10.5%),其中高危组4例(4/24,16.7%),低危组6例(6/71,8.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组的中位复发时间为13个月(11~23),低危组的中位复发时间为36个月(9~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复发1例(7.1%),为盆腔复发;未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复发3例(30%),均为盆腔合并远处转移(P〉0.05)。高危组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为79.5%,低危组患者为90.4%(P〉0.05)。高危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4.9%,低危组患者为97.1%(P=0.005)。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0%、88.9%,优于未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分别为64.8%、83.3%)。结论具有高危因素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给予恰当的辅助治疗。化疗有利于减少高危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脏层胸膜浸润(VPI)情况,阐明VPI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门诊随访2007-2011年本院经外科根治性术后病理分期为Ⅰ~Ⅱ期NSCLC患者261例,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将患者分为VPI组(130例)和无VPI组(131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类变量分析;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无疾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VPI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90.77%,无VPI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93.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I组患者3和5年总生存率(69.23%和63.85%)低于无VPI组(80.15%和74.05%)(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龄、肿瘤大小和VPI是影响NSCLC患者无疾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VPI是术后早期NSCLC患者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对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标准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德兴市人民医院行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的73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均随访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GOS 3~5级)与预后不良组(GOS 1~2级)。对比2组基线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73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其中,5例死亡,17例植物生存,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0.14%(22/73);预后不良组瞳孔散大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脑中线结构移位大于预后良好组,血肿量多于预后良好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受伤至手术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瞳孔散大、中线结构移位大、血肿量多、术前GCS评分低、受伤至手术时间长可能是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营养不良对结直肠癌术后近期临床结局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4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术前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n=109)和营养良好组(n=239),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远期预后的差异。结果 348例患者的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1.3%,营养不良与年龄、肠梗阻、肿瘤分期有关(P<0.05)。营养不良组和营养良好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5%和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营养不良是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术前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不仅延缓术后的恢复,也对远期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1-12月我中心收治的42例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神经内镜组(22例)和开颅手术组(2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残余血肿量、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3分)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神经内镜组术后残余血肿量<15 mL的患者比例(77.3%,17/22)高于开颅手术组(35.0%,7/20;P=0.022)。神经内镜组和开颅手术组术后90 d预后良好的患者分别为14例(63.6%)和4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神经内镜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4.5%,1/22)低于开颅手术组(5.0%,1/20;P=0.001)。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神经内镜组的术后90 d死亡率(13.6%,3/22)低于开颅手术组(30.0%,6/20;P<0.001)。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可提高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对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B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TACE术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HCC患者151例,其中HCC合并DM患者(17例)作为病例组,HCC未合并DM患者(13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预后,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BCLC分期B期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的因素。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AFP)、肿瘤直径之和、门静脉高压发生率、抗病毒治疗、治疗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空腹血糖(F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以性别、年龄、是否合并DM、ALT、Child-Pugh分级、AFP、肿瘤直径之和、是否门静脉高压、是否抗病毒治疗、治疗次数作为自变量,以TACE术后预后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合并DM、ALT、Child-Pugh分级、AFP、肿瘤直径之和、是否门静脉高压、是否抗病毒治疗、治疗次数与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合并DM、Child-Pugh分级、肿瘤直径之和、是否抗病毒治疗、治疗次数是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67%,2年生存率为20%,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病例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44%,2年生存率为7%,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经Log-rank检验及Breslow检验,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6,P=0.001;χ2=10.430,P=0.001)。结论 DM是影响BCLC分期B期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脾切除胃癌手术治疗Ⅳ期胃癌对免疫功能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Ⅳ期胃癌患者行姑息性手术病例;其中45例联合脾切除胃癌姑息性(A组)治疗,另45例保留了脾脏(B组)。对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进行了分析。结果:B组患者免疫功能优于A组。A组发生并发症12例(26.7%),住院天数15.96±5.43d,中位生存期12.90±4.15M,术后1年生存率61.22%,B组发生并发症11例(24.4%),住院天数13.77±3.56d,中位生存期14.47±4.31M,术后1年生存率73.68%,B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着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48)。结论:保留脾脏患者恢复快及免疫功能强,联合脾切除姑息性胃癌手术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保留脾脏是否是改善预后的独立因素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烟台市北海医院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手术治疗效果。术后随访2年,依据患者的临床结局(生存或死亡)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统计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9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共50例(55.56%),部分缓解(PR)共34例(37.78%),疾病稳定(SD)共5例(5.56%),疾病进展(PD)共1例(1.11%),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84/90)。随访2年,90例患者中生存69例,生存率为76.67%(69/90)。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文化程度、吸烟史、高血压史、肿瘤直径、肿瘤类型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脉管侵犯、有神经侵犯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  相似文献   

18.
赵勇  田树元 《浙江医学》2022,44(15):1638-1642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联合颅内压检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诸暨市中心医院7例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78例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行开颅手术患者共85例,按术中是否应用超声造影分为传统颅内压检测技术辅助颅脑手术组38例(传统对照组)和超声造影联合颅内压检测技术辅助颅脑手术组47例(超声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结果、近期(术后7d)疗效、远期(术后1年)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超声观察组术中一次成功穿刺率、病灶定位准确率均高于传统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甘露醇用量和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d颅内压均低于传统对照组(均P<0.05)。超声观察组近期格拉斯昏迷量表评分有效率及远期临床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7.2%、95.7%,均优于传统对照组(68.4%、84.2%)(均P<0.05)。超声观察组远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6%)低于传统对照组(31.6%)(P<0.05)。结论与传统颅内压检测辅助下的颅脑手术比较,使用超声造影联合颅内压检测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具有穿刺成功率高、伤灶定位准确、临床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较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常规骨瓣与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经CT扫描证实符合诊断标准的1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行常规骨瓣术组101例和行标准外伤大骨瓣术组96例,对比两组术后疗效、预后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常规骨瓣组中预后较好20例(19.8%),其中良好9例、中残11例,预后较差81例(80.2%),其中重残39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0例;标准外伤大骨瓣组中预后较好31例(32.3%),其中良好19例、中残12例,预后较差65例(67.7%),其中重残31例、植物生存6 例、死亡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组切口疝、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对照组(P<0.05),但两组病人术后脑积水、癫痫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较常规骨瓣临床效果好,术后切口疝、脑梗死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郑艳梅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46-47,50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在救治双侧不对称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双侧不对称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31例为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患者均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颅内压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术后切口疝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良好率(35.5%)明显高于对照组(13.3%),观察组病死率(9.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1%)明显低于对照组(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在救治双侧不对称性重型颅脑损伤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降低患者颅内压、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术后切口疝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