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者采用特异性胃动素(MTL)抗体,通过放射免疫法,对8例16~40周龄的人胎儿胃液、胆汁及胃粘膜、胆囊组织MTL含量进行探测。结果显示:MTL含量胃液为46.00±12.87pmol/L,胆汁为29.89±15.45Pmol/L;胃粘膜为1.34±0.45pmol/g,胆囊为0.87±0.32pmol/g.胃液、胃粘膜MTL含量分别高于胆汁及胆囊MTL水平(P<0.05)。相关分析显示:胃液与胃粘膜MTL含量,胆汁与胆囊MTL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N=8,r=0.8933,P<0.01;N=8,r=0.9016,P<0.01)。胃粘膜MTL含量与胎龄增长也呈显著正相关(N=8,r=0.7321,P<0.05)。  相似文献   

2.
收集100例术中胆囊或胆管胆汁进行细菌培养、测免疫球蛋白(Ig)含量,并测血清Ig含量,及34例胆囊组织匀浆Ig含量。结果表明胆道感染患者血清中三类Ig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人(n=100,P<0.01)。胆汁培养阳性组血清IgA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胆汁培养单一菌种生长时血清IgA高于2种以上细菌生长,其余Ig含量在胆汁培养1~3种细菌生长,或草兰氏阴性杆菌或阳性球菌时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胆汁培养阳性组胆囊汁中IgG高于胆管胆汁;阴性组胆管胆汁中IgG高于胆囊胆汁。胆囊胆汁培养阳性组胆囊胆汁中三类Ig含量均高于胆囊组织匀浆;阴性组其IgG和IgM高于胆囊组织匀浆,而IgA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胆汁对胆囊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肌条置于离体平滑肌灌流肌槽内,用生理记录仪记录肌条的收缩活动。结果:(1)胆汁可降低离体胆囊肌条张力,减慢收缩频率,减小收缩波平均振幅。(2)心得安、L—NNA、六烃季胺可部分阻断胆汁对脂囊肌条的作用。结论:胆汁对豚鼠胆囊肌条的作用与肾上腺素能β受体、胆碱能N受体和N0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囊内胆汁粘度 (BV)和胆汁成分 (BI)对胆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对正常人 ,胆囊炎、胆石症病人以及正常兔、高胆固醇成石兔、成石 +中药兔BV的测定 ,探讨胆囊内BV对胆石形成的影响。结果 :同一切变率下 ,胆石症组BV最高 ,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高胆固醇成石兔成石率达 90 % ,加中药组则降为11% ,对照组为零 ;成石兔胆汁酸、磷脂减少 ,胆固醇增高 ,而中药组胆汁酸、磷脂增加 ,胆固醇降低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成石兔BV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1)。结论 :胆石形成与胆囊内BV增高有关 ;中药在降低BV的同时起到了调整BI比例的作用 ,中药可能降低胆囊内BV ,减少胆石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猕猴胆囊胆汁的成分,并与人和狒狒的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种胆汁粘稠度,胆固醇含量和PH值无显著性差异;猕猴胆汁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和镁(Mg2 )浓度与狒狒接近而明显低于人,钙(Ca2 )和磷(P)浓度三种胆汁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孙治君  方开先 《四川医学》1993,14(7):405-406
本文对比了胆囊结石患者和胆囊无结石患者的胆囊胆汁组成,发现结石胆汁的饱和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当无结石胆汁加入软脂酸后,其胆汁成核时间缩短。说明饱和游离脂肪酸可能具有促进胆汁成石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胆汁胆固醇浓度(biliary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BCC)及胆囊黏膜上皮A型胆固醇受体(cholecystokinin-A receptor,CCK-AR)蛋白表达强度,明确BCC与CCK-AR的特点及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4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黏膜上皮CCK-AR蛋白表达强度,同时用生化方法检测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浓度,观察结果特点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所有标本胆囊黏膜上皮CCK-AR呈阳性表达,其中13例呈弱阳性表达,9例呈中阳性表达,12例呈强阳性表达.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浓度在CCK-AR弱阳性组,CCK-AR中阳性组,CCK-AR强阳性组分别为(14.44±5.51) mmol/L,(11.68±3.41) mmol/L和(6.96±1.19) mmol/L,与CCK-AR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702,P=0.000).结论 胆汁胆固醇浓度可作为评估胆囊黏膜上皮CCK-AR分子蛋白表达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8.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漏时有发生 ,我院和笔者所进修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中心医院 )普通外科近 1 0年来收治 2 0例 ,作一具体报道 ,着重讨论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2 0例中男性 9例 ,女 1 1例 ;年龄 2 3~67岁。因胆囊结石行开腹单纯胆囊切除 1 0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 (LC) 3例 ;胆囊并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 7例。单纯胆囊切除的 1 3例中 ,术后当天或次日从肝下引流出胆汁 8例 ,2 4h后见到引流液有少量胆汁溢出 2例 ,术后 4 8~ 72h拔除肝下引流管后 ,轻度黄染、低热 ,至术后 8~ 1 0d右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胃镜检查时胃内胆汁反流与禁食时间的关系,探讨胃镜下诊断病理性胆汁反流的最佳禁食时间.方法 将2016年1~6月我院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63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胃镜检查前禁食时间长短分为上午组(禁食12 ~ 17 h)和下午组(禁食18 ~24 h).比较2组患者胃内胆汁反流程度与禁食时间的关系,根据胆汁反流指数(bile reflux index,BRI)及胃内胆汁反流严重程度判断是否为病理性反流,探讨胃镜检查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合理禁食时间.结果 纳入639例患者,其中上午组55例(16.98%,55/324)、下午组75例(23.81%,75/315)发生胆汁反流.下午组I级胆汁反流发生例数显著高于上午组(50例vs 27例,x2=8.823,P=0.003),2组间Ⅱ级及Ⅲ级反流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级x2=0.02,P=0.89;Ⅲ级x2=0.07,P=0.89).上午组有35例BRI≥14,下午组有29例BRI≥14.结合内镜下胆汁反流分级及BRI值,上午组确定为病理性胆汁反流人数显著高于下午组(x2=7.915,P=0.005).根据BRI值,上午组发生反流患者中I级有20例为生理性,7例为病理性,Ⅱ级和Ⅲ级则全部为病理性;下午组Ⅰ级中有45例为生理性反流,5例为病理性反流,Ⅱ级中有l例为生理性反流,16例为病理性反流,Ⅲ级则全部为病理性反流.下午组发生生理性胆汁反流人数多于上午组(x2 =7.915,P=0.005).自禁食12h起,按照每小时出现胆汁反流人数分组,结合BRI值鉴别生理性和病理性胆汁反流,患者禁食时间过长(下午组)被误诊为病理性胆汁反流可能性更大.结论 患者禁食时间过长易被误诊为病理性胆汁反流,内镜检查时间在禁食12 ~ 14 h内完成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CASSON方程对血液COUETTE流和毛细管层流曲线的拟合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Casson方程并行地用Conette流和毛细管层流的血液流动血线进行了拟合,证明两者均符合于Casson方程。又证明机化毛细管粘度计可以代替Conette流变仪,由Q~(1/2)-⊿P(1/2)曲线拟合出满意的Casson屈服应力和Casson粘度这两个流变学参数,表明本毛细层流系统有满意的精度和医学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流体力学理论出发,采用CT、X线造影和B超等技术,获得了人体椭圆类胆囊边界收缩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有限元方法在国际上首次计算出人体椭圆型轴对称胆囊胆汁的瞬态流场,获得了轴对称牛顿胆汁流动的流场分布。从而首次实现了人体胆囊胆汁流场计算的活体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涡流是胆囊结石形成的力学机制,并得到下述结论:(1)收缩胆囊的轴线附近存在着一般快速的胆汁出流;(2)流场中心截面附近存在着两个旋向相反的涡流区,其中靠近轴线逆时针方向旋涡区强度较高;(3)胆汁流场的衰减规律与胆囊收缩舰律大致相同;(4)胆囊结石的形成与涡流有关。  相似文献   

12.
养肝柔肝法逆转豚鼠成石胆汁致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养肝柔肝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剂逆转成石胆汁致石性的机制。方法 将 6 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 ,每组 2 0只。分别喂食正常饲料、致石饲料、致石饲料加养肝利胆颗粒 ,4周后处死取材 ,检测胆囊成石率、胆汁总胆汁酸 (TBA)、胆汁总胆红素 (TBIL)、胆汁结合胆红素 (CB)、胆汁非结合胆红素 (UCB)、胆汁钙离子 ,并进行胆汁胆红素组分HPLC分析。结果  (1)正常组成石率为 5 % ,模型组为 81.2 5 % ,治疗组为 31.2 5 % (P <0 .0 5 )。 (2 )模型组胆囊胆汁中TBIL、CB、UCB及Ca2 + 均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TBA低于正常组 ,治疗组TBA低于正常组 ,Ca2 + 高于正常组 (P <0 .0 5 )。(3)模型组单结合胆红素 (MCB)值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双结合胆红素 (DCB)低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P <0 .0 1) ,治疗组DCB值低于正常组 ,各组UCB的完整峰面积 (IPA)值无明显区别。 (4)模型组的MCB百分比和UCB百分比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DCB百分比低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P <0 .0 5 ) ,治疗组的MCB百分比也高于正常组 ,同时DCB低于正常组。结论 养肝柔肝中药能显著降低豚鼠胆囊色素性结石的成石率 ,有明显逆转胆汁致石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胆汁泡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的建立与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胆汁泡蛋白快速检测法 ,作为防治胆石症临床研究的指标。方法 提取 3 3 .5kd胆汁泡蛋白 ,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 (ELISA)标准曲线 ,并应用ELISA药盒测定正常人、胆石症患者胆汁和血清中泡蛋白含量 ,同时观察利胆冲剂、胆通胶囊等对泡蛋白的影响。结果 ELISA曲线方程为Y =0 .0 3 5X(r=0 .99) ;胆固醇性结石组胆囊胆汁和血清 3 3 .5kd泡蛋白含量分别为 (2 13 .4± 70 .1)mg/L、(179.8± 97.9)mg/L ,明显高于胆色素性结石症、非胆石症胆道疾病组以及正常人组 (P <0 .0 5) ,而后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利胆冲剂治疗两周后 ,胆汁和血清泡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而对照组和胆通胶囊治疗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胆汁泡蛋白的含量在不同人群差异显著 ;利胆冲剂等药物能降低胆汁和血清 3 3 .5kd泡蛋白含量 ,改变胆汁致石性  相似文献   

14.
胆汁瘘是胆道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如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我科自 1 992年— 1 998年因收治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汁瘘共 3 1例 ,保守治疗 1 3例 ,手术治疗 1 8例 ,无死亡病例 ,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男性 1 8例 ,女性 1 3例 ,年龄为 2 6岁~ 82岁 ,平均年龄 5 5 .2岁 ,距前次胆道手术时间平均为 1 3天。胆汁瘘发生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 1 5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后 3例 ,PTC术后 2例 ,胆肠吻合术后 3例 ,T管滑脱或拔除后 4例 (见表 1 )。全组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 ;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典型…  相似文献   

15.
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胆囊胆汁成分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胆石形成的关系。方法:收集38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和35例非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胆囊内胆汁,对其胆红素、胆汁脂类、钙离子进行检测。结果: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胆囊胆汁的非结合性胆红素、钙离子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总胆汁酸、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胆囊胆汁成分改变与胆石症发病率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作为促成核因子的免疫球蛋白在胆固醇及胆色素结石患者与正常人胆囊胆汁中浓度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 L I S A)测定16例胆囊结石患者及9例正常对照者的胆囊胆汁中免疫球蛋白 Ig A、 Ig M 和 Ig G 的浓度。结果: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组胆囊胆汁中 Ig M 、 Ig G 显著高于胆囊结石组及对照组( P< 0001)。而胆色素性胆囊结石组胆囊胆汁中 Ig M 、 Ig G 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4)。3组胆囊胆汁中 Ig A 浓度无显著差异( P> 04)。结论:胆囊胆汁中免疫蛋白与胆固醇结石有一定的关系,其浓度可作为区别正常和成石胆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从20例脓性胆管员患者连续取174份胆汁标本行粘度测定,观察胆道引流术后胆计粘度变化与胆道化脓感染的病变关系,提示化脓性胆管炎后胆汁粘度变化反映了胆道引流术后临床病理变化特点:胆道感染、炎症、粘液和脓性分泌物使胆汁粘度升高;残余结石粒则使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及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及对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方法 选择2007~2008两年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178例患者,结合既往病史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等,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有胆囊疾病的52例,占29.2%,胃手术后的39例,占21.9%;不明原因87例,占48.9%.另外,17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者56例,阳性率29.9%,而同期21936例胃镜检查者中Hp阳性12771例,阳性率58.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中胆囊疾病和胃术后为其两大主要原因,不明原因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上消化道动力紊乱及抗胆汁反流的生理屏障减弱或丧失的结果.另外,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Hp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铝碳酸镁对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64例胆汁返流性胃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服多潘立酮,治疗组(n=34)同时服铝碳酸镁和多潘立酮.治疗4周后观察腹痛、腹胀、呕吐胆汁等症状变化,以及胃镜下胃粘膜炎症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症状有效率分别为76.7%,94.1%(P<0.01),胃镜下胃粘膜炎症好转总有效率分别为66.7%,91.2%(P<0.01),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铝碳酸镁可结合胃内胆汁,有效缓解胆汁返流性胃炎症状及胃镜下胃粘膜炎症,不良反应少,为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手术造成胆汁漏的原因.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行胆囊切除手术造成胆汁漏3例,分析其的诊治过程.结果:3例病例均术后痊愈.结论:胆囊切除手术造成胆汁漏与解剖、麻醉、医生技术以及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