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学术体系。师承教育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种文明。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离不开中华文化师承教育的特点。中医药学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师徒传承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师承遵循中医药学发展规律,是中医学教育的主导模式。中医师承是造就名医的摇篮,是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师承是造就名医的摇篮,是理论与实践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中医师承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回归,引领东方文化的主流。目前要做好中医传承工作,不仅要从中医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着手,更要把师承教育放在中医药学发展创新的国家战略高度上来进行。在传承中善于融合自然、人文科学等发展创新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传承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医学教育史上主要的医学教育模式,也是培养中医名家的重要途径。师承教育所展现的生命力和独特性,恰好与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形成了优势互补,是现代中医高等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将二者有机结合到中医研究生教育中来,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促进传统中医的传承和创新,有益于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医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3.
师承教育是历代中医培养和造就中医人才的重要方式,建国以来,师承教育形式凭借其在中医独特的思维方法及临床技能等方面培养的优越性被纳入了政府行政卫生部门管理,用于现代中医的继续教育部分。了解目前我国师承教育的特点、发展及现存不足,目的是探索中医师承教育更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以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思考如何基于课程化思想更好地开展现代中医师承教育,以期为中医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多可能性。[方法]从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出发,提出“师承教育课程化”的理论观点,并基于中医师承教育与后现代课程观的契合之处,融入“4R”课程设计标准,从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四方面论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师承教育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再结合理论和实践,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结果]在后现代课程观指导下,发展现代中医师承教育需要从师承制度、育人意识和反馈机制几个方面出发,通过建立严格的师承教育制度,强化师承课程化意识,注重即时反馈等手段,切实提高师承教育育人效果。[结论]“师承教育课程化”是现代师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师承教育更好地融入院校教育,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5.
中医师承教育工作是解决目前高级中医药人才缺乏,保证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中医师承教育的概念意义,师承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旨在探索中医师承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传统师承教育现状及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中医新型师承教育的必要性,并从特色教学和教学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六个环节来探讨中医新型师承教育建立的原则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结合本校实践与探索,通过对该模式主要内容与相应特点的认真分析,提出该模式的基本理论内涵为: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指导下,以师承教育继承教学为培养过程主体,以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创新研究为主要学习研究内容,构建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构建师承制专业学位工作培养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医师承培养与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我院经过4年来培养中医师承制研究生的创新实践,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确立了培养目标,规范了培养过程,建立了全程多元的质量评价机制,为深入开展中医师承制研究生培养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建国60多年以来天津市中医师承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天津中医师承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天津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基层各个医院开展的中医师承教育,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缺乏科学评价标准,以考察学习笔记为主要形式,使考核流于形式,走过场,很难真正反映出中医师带徒效果。部分中医师承学员功利性明显,没有真正想挖掘中医,继承中医,喜欢中医,他们看重的是师承教育的优厚政策(比如职称晋升,学习补助等),这样的功利思维,只是为应付检查而学习,这样不但浪费了国家的资源,达不到师承教育的效果,也是对师承教育的误解。以上基层医院中医师承教育的现状需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医学教育2005年的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21世纪需要的医学教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但是,目前中医学专业教育体系中五年制、七年制和研究生三种不同层次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综合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医教育是中医文化能够得以延续的关键,而如何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是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要点。文章认为应该从中医形成的文化背景出发,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中医理论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并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三个方面真正提升中医的教育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终身教育分为3个阶段,即学校基本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医学毕业后教育是医学毕业生迈进合法医生大门的金钥匙,为了让医学毕业生顺利成为合法医生,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谐健康地发展,作者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并对比了中外医学毕业后教育的现状,从而提出了符合当今中国国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的教育相匹配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应有自己的品牌大学。上海应选择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突破口 ,树立城市教育品牌 ,是十分必要的。中医药教育作为我国特有的优质教育资源 ,应率先进入开放行列 ,提速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努力将上海中医药大学建设成世界著名的品牌大学  相似文献   

15.
试论建立中医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汀 《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244-245
建国50多年来,中医教育一直处于继承和发展中,但在中医教学中出现了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临床能力不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借鉴中医传统的"师承"教育体制,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针灸已经不再是中国的针灸,而是世界的针灸了。国外针灸的教育和科研热、以及执业现状不难引发对我国中医高等教育的思考,尤其是针灸专业的高等教育不应该过于细分针灸专业课程,应同时重视西医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危机下的思考与中医教育变革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中医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反思,认为中医院校应当多元化培养中医学生,提出中医教育变革中的注意点:树立正确的中医学科学观,完整掌握中医学体系;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科学设置课程;尊重学术个性,采用多途径多方式多种教育模式培养学生,推进高等中医教育的发展;完善对不同培养目标的配套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教育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教育在世界各国/地区健康有序地发展,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培养中医药人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世界中联教指委)立足中医学本科教育制定行业标准,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面对国际教育师资队伍薄弱、教育资源标准化迟缓、国际教育模式单一等问题,应及时调整策略,通过师资培训、专业认证等方式,解决现有困难。  相似文献   

19.
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的高等中医教育,应坚持宁缺勿滥的精英教育:把住“严出”;突出个性化教育;培养有思想和思考能力的中医人才;培养具有科学理性精神的新儒医。在此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才是推动中医学不断发展,免于被“告别”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给中医药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中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医药健康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医院校应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创新健康理论;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研发新品型健康产品和诊疗方法;调整中医药学科专业,培养中医药健康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