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接受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于本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的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选取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并观察术前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HSS评分较术前均提高,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术后HS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接受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对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感来说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丁辉海 《中外医疗》2016,(14):94-95
目的:对比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侧膝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采用的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治疗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膝关节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86.68±6.30)分比对照组(78.50±4.25)分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且并发症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析双侧晚期膝关节炎实施双膝关节同期置换术对比分期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现选取我院我院收治的92例双侧晚期膝关节炎患者参与此次调查,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同期组与分期组,术毕统计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疗效等的差异,并观察并发症的种类与例数。结果:两组术前、术后1年KSS评分以及评分改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同期组并发症率为13.0%,分期组并发症率为6.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晚期膝关节炎实施同期双膝关节置换与分期膝关节置换均有相当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但行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有助于减少住院时间、次数,避免患者受二次手术的痛苦,值得临床重视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晚期双侧膝关节炎的患者分别采用同期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的方法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探究比较。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晚期双侧膝关节炎患者,并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42例患者,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的方法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的情况及HSS评分。结果对照组的住院时间(45.1±10.4)d明显比实验组的住院时间(22.6±5.4)d长,对照组的输血量(616.1±263.5)mL明显少于实验组的输血量(1014.9±403.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评分改善程度(38.6±23.7)与对照组评分改善程度(35.5±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两种方法在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上并无明显差异差异,各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病情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排列的方式分组,偶数、奇数分别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100)行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n=100)行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直腿抬高时间、屈曲90°时间、膝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其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其直腿抬高时间、屈曲90°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其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行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单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膝单髁置换术组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组,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6个月,使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评估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使用关节活动度量角器测定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膝单髁置换术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P <0.05)。2组患者术前HSS、VAS评分及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HSS评分及关节主动活动度均高于术前(P <0.05),VAS评分低于术前(P <0.05);且膝单髁置换术组患者HSS评分及关节主动活动度均高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P <0.05),VAS评分低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P <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膝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显著缓解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TKA)和分期双侧TK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因双膝原发性骨关节炎接受双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且随访资料满1年的患者67例.按双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是否分期进行分为同期手术组和分期手术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并发症、治疗因素和治疗效果的差异.术前因素包括年龄、体质指数、病程和术前合并症;治疗因素包括总住院时间、总手术时间、伤口总引流量、总输血量;疗效判断采用术前、术后1年时的HSS评分及其改善程度作为观察指标,并统计并发症的种类及例数.结果 同期手术患者45例,分期手术患者22例.分期手术组术前合并症率明显高于同期手术组(P<0.05),但两组年龄、体质指数、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期手术组总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同期手术组(P<0.01),但同期手术组总输血量明显多于分期手术组(P<0.01),两组总手术时间、总引流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1年时H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有小腿肌间静脉发生血栓及伤口延迟愈合,但两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死亡率均为零.结论在合理选择患者并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下,同期双膝TKA和分期双膝TKA具有相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60例,按手术类型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行HTO术,观察组行TKA术,对比两组的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HSS临床评分与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一种治疗膝关节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有价值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侧一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双侧膝关节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年因双膝原发性骨关节炎接受双膝TKA且随访资料满1年的患者53例,分为一期手术组(26例)和分期手术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因素和疗效间的差异,并统计并发症的种类及例数.结果 一期手术组总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分期手术组,但是一期组总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及总输血量明显高于分期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HSS评分、术后1年时HSS评分及HSS评分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仅有小腿肌间静脉发生血栓,且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双侧一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双侧膝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实验选取6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触发因素和决策模式进行研究。方法 60例患者分为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和进行保守治疗的A、B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以及并发症)、触发因素(免疫触发和疾病触发)、指标观察(HSS膝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以及决策模式(家长模式、告知模式和共同决策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2组患者的年龄、有无并发症和病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触发因素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情况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共同决策模式的评分均较家长模式和告知模式评分高。结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触发因素主要为疾病触发中的炎症触发,共同决策模式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恢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之观书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2组.实验组45例,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45例,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HSS评分(85.2±9.7)分、VAS评分(1.7±0.6)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2年6月76例(89膝)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对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后HSS膝关节评分及优良率等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术后HSS评分与术前相比,经配对样本t检验,患者术后HS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经手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评价高达92.1%,远远高于手术前。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1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65例(行单髁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术后膝关节屈曲90°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长于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HB、HCT值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3 d VAS评分、膝关节屈曲90°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HSS评分、术前HB和HCT、术前及术后1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KA和TKA治疗内侧单间室KOA均有满意效果,但UKA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同期行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侧膝关节疾患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对2003年8月~2004年12月18例双侧膝关节疾患病人行同期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骨性关节炎15例(30膝),类风湿关节炎3例(6膝)。随访3~18个月,平均11个月,根据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前评分平均28.2分,术后平均89分,活动范围(ROM)术前平均79°,术后平均115°,其中手术效果评定达优28膝,良6膝,可2膝,差0膝,手术优良率94.4%。同期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双侧膝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性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12月间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52例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以HS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满意度为98.08%,优良率为96.15%(以HSS评分进行评价),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均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樊满武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611-2613
目的:对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单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疗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上可起到重要作用,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2):1125-1127
目的探讨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取一期手术、一次住院分期手术和分次住院进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232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同期组(n=98)、分期1组(n=85)及分期2组(n=49),全部患者均给予双膝TKA手术,其中同期组患者均在同次手术中完成双侧TKA手术,分期1组患者在一侧肢体手术后7~14 d对另一侧肢体进行手术,分期2组患者的两侧肢体手术间隔时间在15 d至1 a。比较3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输血量、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 a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提出的评分标准对全部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分期1组和分期2组患者的输血量显著低于同期组(P<0.01),而总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同期组(P<0.01)。分期1组和分期2组患者的输血量及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 a 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3组患者术后1 a 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同期TKA手术相比,分期TKA手术患者输血量少,住院时间长,但二者在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安全性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侧膝关节置换和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8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4例患者分单侧置换组(30例)和双侧同期置换组(54例)。双侧同期置换组患者采取同时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单侧置换组患者采取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双侧同期置换组患者HISS评分与单侧置换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侧同期置换组患者HISS评分明显高于单侧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同期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显著恢复膝关节功能,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UKA的50例老年KOA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本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50例老年KOA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在手术前后使用相关量表评价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指数、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变化,评价其手术情况及康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在术后12、24、36个月随访,使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HSS)对患者进行临床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总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ROM和KS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VAS和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24、36个月,两组患者HS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UKA治疗老年KOA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康复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对患者的VAS评分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2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术后6个月的HSS评分、VAS评分与术前进行对比,同时分析此次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的HSS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术前,术前术后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未出现并发症,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5.24%。结论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过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提升治疗后的恢复效果,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