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下冲击波致比格犬肺和颅脑损伤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水下冲击波对水下比格犬肺和颅脑的损伤程度。方法 取标准比格犬18只,根据爆炸距离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距离爆源5 m、7 m、9 m、11 m、13 m组)。利用自制的水下爆炸装置对比格犬进行爆炸致伤,采用水下高速摄像观察爆炸致伤的动态过程。爆炸后6 h对比格犬行头颅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检查。爆炸后24 h取脑和肺标本,观察并记录颅脑和胸肺损伤的情况,对海马组织和肺组织进行H-E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速摄影观察到爆炸对比格犬的毁伤包括冲击波和气泡脉动2个过程。实验组比格犬总死亡率为40.0%(6/15)。CT检查示实验组比格犬颅脑无大体损伤,肺部有胸腔积液、气胸等表现。H-E染色结果示实验组比格犬海马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腔红细胞淤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各实验组比格犬海马组织中IL-6、IL-1β、IL-10、TNF-α和TGF-β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脑、肺部等重要脏器受水下冲击波作用后会发生严重病变,是致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探索水下冲击波致颅脑损伤的机制对于水下冲击伤的防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模拟舰船内爆炸后生物体的损伤情况,探索典型多舱室内爆炸后比格犬在爆炸冲击波、准静态压力作用下的颅脑损伤伤情特点.方法 在等比例舰艇舱室模型中,使用0.65 kg TNT裸药模拟舰船内爆炸,其中炸药安放舱为当舱,相邻舱室为邻舱.采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将24只比格犬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置于当舱和邻舱中接受爆炸损伤.观察爆炸后犬存活情况、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神经功能评分以及颅脑大体和形态学改变.结果 爆炸后舱室内会出现两次较大的反射冲击波,邻舱的冲击波压力峰值约为当舱的0.39倍.比格犬在爆炸后即刻死亡7只,24 h内死亡4只,死亡率为45.83%(11/24),其中当舱动物死亡率为66.67%(8/12),邻舱动物死亡率为25.0%(3/12).存活比格犬的基本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在爆后即刻有较大的改变,24 h后基本恢复.即刻死亡的比格犬脑组织有明显的挫裂伤,爆炸后24 h内死亡的比格犬脑组织可见脑出血和脑水肿;爆炸后存活比格犬的脑组织在光镜下也可见部分形态结构和神经元结构的异常,部分神经元出现核囤缩深染、核溶解或核仁消失,细胞界限模糊.结论 舰船多舱室爆炸后,当舱的冲击波压力明显高于邻舱,并且舱室内会出现二次反射冲击波,加重了对生物体的损伤;当舱比格犬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邻舱;比格犬在爆后即刻急性损伤最为严重,且脑组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水下爆炸损伤生物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各种水中武器的广泛的运用已成为现代海战的主要特点之一,由此带来的水下爆炸损伤给水面舰船及水中作业人员造成严重的威胁.由于水下爆炸的致伤机制、致伤特点与陆上爆炸明显不同,因而对水下爆炸损伤效应的研究逐渐成为世界军事医学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通过系统地回顾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了水下爆炸损伤生物效应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进一步加深对水下爆炸损伤生物效应的认识,并促进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颌面部破冲复合伤模型 ,并初步研究颌面部爆炸伤的特点 .方法 :采用雷管作爆炸源 ,滑膛枪发射钢珠模拟破片 ,同步测速及测压系统检测致伤参数 ,建立致伤模型 .整个致伤模型为一同步控制系统 ,由破片发射触发 .由破片对犬颌面部致伤 ,雷管悬于弹着点上方 ,爆距设计为 5 ,10 ,15cm .记录致伤参数 (撞击速度、能量吸收、体表压力 ) ,观察动物伤情 .结果 :该模型能稳定地模拟犬颌面部的爆炸伤 ,爆炸冲击波压力随爆距减少而急升高 .犬颌面部伤情严重 .损伤范围广 ,并有心、肺、脑等脏器的损伤 ,损伤程度随能量吸收与冲击波压力的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单纯颅脑爆震伤动物模型颅脑影像学的变化特点. 方法:20只犬随机分为2组,爆炸源距犬右侧额顶部分别为9 mm(A组)和13 mm(B组),爆炸球冲击波致伤. 观察比较犬致伤6 h后颅脑CT的变化和脑组织的病理改变. 结果:经颅脑CT观察测量,A组实验犬右侧额顶部硬膜下血肿量(mL)明显高于B组(10.03±0.43 vs 2.11±0.40, P<0.05). 结论:爆震伤后颅脑CT上均可见明显的脑挫裂伤和硬膜下血肿等阳性表现,不同伤情的硬膜下血肿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钟代星  程庆书  朱常亮  赵亚超  施琼  韩勇 《医学争鸣》2008,29(19):1749-1752
目的:建立室内胸部爆震伤模型并探讨其早期病理生理变化.方法:爆轰塔窜内爆炸致伤,根据胸骨处不同的爆炸超压将所有动物随机分为4组.爆炸后检测犬基本生命体征、血气、肺生化指标变化,并作常规光镜检查和电镜检查.结果:A组受伤较轻,B组受伤程度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C组损伤过重,救治困难.结论:B组犬适合作为室内胸部爆震伤动物模型;低氧血症和低血压是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室内爆炸反射超压产生的附加效应有限,室内低氧和爆炸烟雾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CCI)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的颅脑创伤(TBI)大鼠模型,为探索TBI病理生理进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3组实验组、1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应用电子控制性皮质撞击仪(eCCI-6.3),设定不同打击参数,对大鼠顶叶大脑皮质区进行精确撞击.其中,实验组打击速率分别为4 m/s、5m/s、6m/s,打击时间均为200 ms,打击深度均为2 mm.假手术组仅开骨窗不行撞击.致伤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SS)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应用多普勒流量计测定大鼠脑损伤周围区域局部脑血流(rCBF).致伤48 h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脑组织缺损程度,HE染色评估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大鼠脑损伤程度与打击强度相关,打击速率4m/s模拟轻度TBI、5m/s模拟中度TBI、6m/s模拟重度TBI.与假手术组比较,TBI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受损,局部脑血流量降低(均P<0.01),脑组织神经元皱缩、细胞周围空泡、线粒体结构异常,而且损伤程度随打击速率增强而递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CCI脑皮质撞击仪成功建立TBI大鼠模型,通过调整打击速率给予轻度、中度和重度TBI分级,为进一步研究TBI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一种精确有效的TBI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下冲击波致犬肺损伤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下冲击伤后犬肺的病理学改变.方法成年杂种犬37只,布放于离爆心3.5~17.5 m处,分别用200、500 g和1 000 g TNT水下3 m爆炸,水中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物理参数,观察伤后肺的大体形态学改变以及光镜和电镜下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肺损伤的发生率达83.7%,大体形态学改变主要为肺出血、肺水肿及少数肺撕裂;光镜下可见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电镜下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破坏严重,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变与髓鞘样结构,核膜不完整等特点.结论严重的肺出血和肺水肿可能为动物水下冲击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水下爆炸致急性脊髓损伤(SCI)动物模型,为研究水下爆炸致急性SCI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A组(爆炸距离0.3m)、B组(爆炸距离0.8m)和C组(爆炸距离1.5m),每组8只.将实验兔固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水下实验装置中,分别在3种冲击波压力强度下致伤,选取T9~T10段脊髓,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动物存活情况以及运动功能.结果 同样爆炸当量,A组、B组、C组测得的平均冲击波压力峰值分别为18、5、2 MPa,B组实验兔成活率高,致伤后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病理学显示脊髓内见大量散在出血坏死灶,满足实验需要.B组实验兔爆炸前后、爆炸前与致伤后2h、爆炸前与致伤后24 h的改良Tarlov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后2h与24h的改良Tarlo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实验兔爆炸前后、爆炸前与致伤后2h、爆炸前与爆炸后24h的改良Tarlov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后2h与24 h的改良Tarlo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下爆炸装置冲击波压力峰值5 MPa时能够建立急性SCI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临床、影像及病理学三方面对Pristane诱导的小鼠弥漫性肺泡出血(DAH)进行综合评估,为后续探讨DAH的治疗提供评价指标.方法:以C57BL/6J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9只,并分别予腹腔注射0.5mL的Pristane或等量PBS.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贫血程度、肺部影像学变化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出现足底苍白无血色、行动迟缓、呼吸急促;体重下降(P<0.001);贫血(P<0.05);影像学改变(小鼠肺部CT提示双侧弥漫性肺泡浸润);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大体观肺组织充血、水肿、出血;苏木精—伊红(HE)染色示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内较多红细胞淤积,炎症细胞浸润,肺泡毛细血管炎;普鲁士蓝染色见较多肺含铁血黄素细胞].结论:腹腔注射Pristane可成功诱导小鼠DAH;综合低体重、气促、贫血的临床表现,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的CT征象以及肺泡毛细血管炎等肺病理学特点可作为小鼠DAH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复杂广泛开放性损伤的早期治疗系外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报告就我们1975—83年收治的70例脱粒机致手、前臂广泛开放性损伤的早期治疗进行分析探讨。70例中,41例严重损伤行腹部带蒂皮瓣植皮,二例以游离皮瓣植皮;余27例为游离植皮。前二者较后者效果好,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并给二期修复创造了良好条件。着重讨论了严格清创术的必要性及闭合伤口乃治疗关键的重要意义,认为腹部带蒂植皮和游离皮瓣植皮是相当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犬海水浸泡胸部爆炸伤实验模型,探讨早期救治结果。方法:20只成年杂犬随机分为爆炸伤组(n=10)和锐器伤组(n=10)。两组动物均于致伤后浸泡在人工配制的海水中25min,而后打捞出海水环境后予以紧急救治。实验中全程监血液动力学呼吸系统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海水浸泡后爆炸伤组的伤情明显重于脱器伤组,经救治后两组生存时间均明显延长,但锐器伤组更为明显。结论:本胸部爆炸伤模型是可行的并且重复性好,创伤后造成的呼吸循环功能变化与临床所见相符,适用于海水浸泡胸部开放伤的早期病理生理研究。爆炸伤的伤情更为严重,除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高渗血症外,严重的肺损伤可能是影响生存时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颈椎过伸性损伤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颈椎过伸性损伤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并探讨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53例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X线片、MRI等诊断依据,总结各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依据X线片确诊34例(64.15%);所有病例MRI均显示有不同的病理改变,以前纵韧带撕裂、部分或全部的椎间盘水平撕裂、椎间盘突出、脊髓压迫及水肿为突出特点;尚发现7例椎动脉阻塞。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结论:MRI在损伤的检出、损伤机制的描述以及损伤程度的判断上均优于其他检查方法,业已成为首选检查方法;手术指征以及手术入路的确定应兼顾减压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粘连发生的性质与范围,分析产生粘连的原因,为临床上指导肌腱松解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69例157指不同部位手部屈指肌腱粘连松解手术病例,观察肌腱粘连发生的性质、范围。结果 98.9%Ⅰ、Ⅱ区肌腱修复后产生腱鞘内广泛粘连,95.6%Ⅳ区肌腱损伤后产生滑液囊内广泛粘连,其余Ⅰ、Ⅱ区或Ⅳ区肌腱修复后发生自I区至Ⅴ区的更加广泛粘连;Ⅲ区与Ⅴ区肌腱修复后粘连发生在Ⅲ区或Ⅴ区局部。结论 外源性愈合机制导致肌腱缝合部位紧密的瘢痕粘连;血液渗出与术后制动导致腱鞘或滑液囊内的广泛粘连。彻底的肌腱松解术应该解除上述两部分粘连。  相似文献   

15.
对6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评分和预后评估进行分析,提出以重型脑外伤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神智(GCS)、瞳孔5项指标作为评估指数进行评分(简称重型脑外伤评估指数),总分为25分,最低分5分。结果表明:评分在7分以下,持续2~4h者,抢救意义不大;8~13分,抢救4~6h无效者,其死亡、残废率很高;计分在14分以上者,有抢救意义,尤以18分以上者,抢救意义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6.
[背景]探讨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病例报告]在385例颌面部骨折中下颌骨骨折165例,占42.5%,上颌骨骨折91例,占23.5%,颧骨骨折86例,占22.3%,鼻骨骨折31例,占8.0%;合并颅脑损伤32例,占8.3%,四肢骨折12例,占3.1%.[讨论]颌面部骨折患中男性多于女性,20—39岁发生最多,下颌骨骨折最常见.应进行全面检查,注意有无颅脑并发症、咬合错乱,将其作为诊断依据,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ian JW  Yuan W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7):1885-1887
目的 探讨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后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67例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接受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3组: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入路,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 经过6~12个月的随访,比较3组间手术前后的Frankel的分级变化和ASIA评分改变。结果显示,组术后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和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均较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两组间差异明显;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最彻底,但其预后与单纯前路减压内固定相似。结论 前路减压内固定是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首选的手术方式,后路作为次选的手术入路选择,联合入路应根据具体的病情,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胸腹联合伤(TACI)和胸腹多发伤(TAMI)的临床特点和伤情,以指导创伤的救治。方法167例胸腹腔脏器同时损伤的患者,根据膈肌是否损伤,分为TACI组和TAMI组,比较两组的损伤情况和临床特点,并应用创伤评分系统进行创伤严重度评估。结果全组死亡16例,总死亡率为9.6%。其中TACI组,死亡5例(14.3%),TAMI组11例(8.3%)。胸腹联合伤组与胸腹多发伤组间生理评分RTS、解剖评分中胸部A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部AIS胸腹联合伤组高,GCS胸腹联合伤组高,ISS胸腹多发伤组高,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I和TAMI在临床进程、伤情轻重及治疗结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犬颅脑爆炸伤后早期脑组织病理改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犬颅脑爆炸伤后脑组织的病理特点。方法 :2 4条犬随机分为颅脑爆炸伤组和单纯颅脑弹片伤组。观察比较两组动物局部伤道、脑挫伤出血区范围、血脑屏障破坏程度、颅内血肿的发生率和脑水肿等病理变化。 结果 :爆炸伤组颅骨骨折、急性硬膜下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比例均明显高于弹片伤组 ( P<0 .0 1) ,挫伤区蓝染范围明显大于弹片伤组( P<0 .0 1) ,爆炸伤后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弹片伤组 ( P<0 .0 5 )。爆炸伤组脑组织伤道呈梭形 ,约 10 mm× 15 mm大小 ,脑组织挫伤区与震荡区边界不清 ,全脑和颈髓有点状出血 ;弹片伤组脑组织伤道呈漏斗形 ,约 8mm× 12 mm大小 ,挫伤区宽度约为 ( 12± 1.8) mm。光镜下 ,颅脑爆炸伤后脑组织损伤以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变性和水肿为主。结论 :爆炸冲击波和弹片在对脑组织的致伤效能上具有叠加效应 ;原发性脑损伤多为可逆性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出现早且较为严重 ,积极的早期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甄欣  刘星  陈惠海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1):1034-1035
目的 :提高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1 2 6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资料。结果 :1 2 6例病人 ,伴有合并伤 72例 ,5 7.1 4%。保守治疗 1 0 2例 ,发生并发症 8例 ;手术治疗 2 4例 ,其中肾切除 5例 ;死亡 2例 ,病死率为 8.33%。结论 :( 1 )强调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指征。 ( 2 )对有合并伤者 ,应全面、准确、及时的进行伤情评估。 ( 3)对疑有内脏损伤者 ,应仔细探查 ,发现损伤一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