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象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之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中医学相关理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象思维。象思维渗透于中医学理论建构与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诊法、方药、养生等都有象思维理论融汇于其中,中医学是运用象思维这一哲学思维进行理性认识的集大成者。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中医临床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哲学思维相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通过中西医对时空选择的不同思维特点的比较,说明了中医学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以时间统摄空间的致思取向.中医学主要采用的是意象思维方法,象的实质是气,"气"是时间属性占优势的物质存在.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应坚持自己的思维特色.  相似文献   

3.
系统中医学是以系统科学为主导的中医现代研究。它植根于人的复杂性,继承和坚持经典中医学研究人的复杂性的方向和成就,在系统科学主导下,把人的生命运动及其健康与疾病的复杂性作为研究方向和主题,突破经典中医学遇到的"复杂性"瓶颈,把中医学对人的复杂性的认识和调理提高到全新水平,成为中医现代研究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研究方向由钱学森倡导和引领,首先在山东形成,经过奠基、起步、展开,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上都取得重大进展,正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中医科研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医科研的目的是继承和发展中医学,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采用中医自身的研究方法。中医的研究方法是带有明显系统论特征的整体研究方法,而现行的中医科研却主要采用了西方近代科学分析还原的研究方法,这严重破坏了中医学术的体系,阻碍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中医学的独特体系能否得以继承和发展,优势能否得以发挥,关键在于中医学能否坚持自我、能否冲破还原论认识方法的束缚和中医科研能否及时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5.
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审视了建国以来整个中医学所走过的路之后,分析了50多年来中医学研究在方法上的种种失误;强调传统中医学是当代条件下中医建设的原有出发点这一无可回避的基本事实;指出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是50多年来中医学研究实践的自觉选择,是医学发展链条中继承环节止现阶段的必然要求,积极广泛地开展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对于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中医理论弥补中医发展在继承环节上的先天不足,指导中医理论的研究方向以及提高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为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它是近年来用以研究血液学的新工具,它和透射电镜不同,因形成三维空间结构图象而可以观察标本的表面细微结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博大精深,不仅具有深邃的思想,而且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读后令人灵魂震颤,回味无穷。这是因为它在艺术上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的同时,还吸取了外国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短篇小说《药》在写作手法上就充分体出了鲁迅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标准化与泛化、中西医结合与纯中医这3个论点是20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学术争鸣的主要方面。继承和创新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继承和创新的辨证关系和侧重点上;中医学理论的标准化和泛化之争则是以"阴阳"为主要代表的"泛化"理论和中医术语、理论、诊疗体系"标准化"的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矛盾;中西医结合与纯中医观点的争鸣则集中在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西医结合要遵循的原则和实现的途径等。  相似文献   

9.
"取象思维"是中医学重要的原创思维方法,其应用形式有从个象到个象的推理方式、从"意象"到个象的推理方式以及以类比思维建构医学体系等几个方面。这一思维方式在形成并丰富中医药学理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一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多局限与不足,由于"取象思维"难以形成对事物全面、系统的认识,未充分论证事物"类"的同质性以及某些"意象"作为客观规律的不确定性,导致以这一方法为主导形成的中医学学科自身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对武术理论的研究显得越来越迫切。要提高武术技术水平,只靠单纯的训练是不够的。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我国的武术,并成立了各式各样的武术联合会、研究会等。目前,有的国家在气功、太极拳等方面的研究已超过了我们。日本沿袭中国武术,变成空手道,沿袭中国摔交变为柔道等。这种墙内开花墙外红的现象,不能再继续发展了。为了提高中华武术的威望,并将它推向世界,要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必须从理论上进行研究。由于武术理论的形成源于上古中医学,而当今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主要在中医院校,所以,我们认为,中医院校应成为武术理论研究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1.
郭霭春是著名医史文献大家,著述颇丰。郭霭春46岁才涉足医史文献研究,却能独辟蹊径而自成一家。郭霭春出入文史的大史料观如何形成,其鲜为人知的非医著作如《颜习斋学谱》、《续资治通鉴目录》、《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等,当值得注意与研究,或可给后人以答案。尤其是作于崇化学会期间的第一部著作《颜习斋学谱》,对其中年以前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相似文献   

12.
脏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以历史语境分析,明末清初以前,中国人所讲的五脏六腑,应当是解剖学意义的脏器。明末清初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传人中国,中西医学的碰撞累积到20世纪初,触发了影响深远的中西医大论争。在这种特定背景下,恽铁樵明确提出中医脏腑不是解剖学的脏腑,而是以“四时”气化为特征的理论模型,成为以功能单位阐释中医五脏六腑实质的开端,推动了近代中医理论体系的演变。准确把握人们对中医脏腑概念的认识历史及西方学说传人后人们的认识演变历程,将有助于明确中医脏腑现代研究的意涵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郭元峰,广东南海人,清代岭南名医,医术精湛,学术颇丰,崇经典,深研仲景伤寒之说,提出许多创见。郭氏对伤寒及治疗次第的认识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对六经本证述之简当,紧扣临床,辨证从实际需要出发,辨证手段丰富,师古而不泥古,活用经方,参以时方,是岭南经方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王庆其 《中医学报》2020,35(3):464-468
从3个方面讨论中医经典"活"在当下:①从文化演绎经典。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技术,由生存方式衍生了中华文化,由生存技术逐渐发展成为医学。前者属于"道",后者属于"术"。《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医疗实践经验相互融合的结晶,文化是"根"与"魂",医学是大厦。②用经典激活临床。倡导"读经典,做临床"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用中医经典激活临床的思维,旨在提高临床疗效;二是通过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经过提炼升华,旨在拓展经典理论创新,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③从科研拓展经典。《黄帝内经》理论指导科学研究有两种思路,一是用临床及实验研究验证经典理论的科学价值;二是借鉴经典理念,进行理论创新,设计治疗方案,进而结合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创制新药,取得疗效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刘完素重视五运六气并灵活运用,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只讲小运不讲大运,既是经验的总结,更是对《内经》理论的阐发。他阐发《内经》病机,指出五运主病与六气病机,并补充了"燥"之病机。刘完素主张火热,与其所处年代有关,按照"六气大司天"理论,时值六十五甲子,为燥火用事,阳明燥金司天,故治以寒凉。他阐发亢害承制理论认为造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由于五运相互承制,从六气标本逆从理论论治具体病证,认为脏腑经络不必本气兴衰而能为其病。六气变乱,五行正常的制约关系受到破坏,往往相兼为病,而疾病之所以千变万化,就是因为这种"兼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国名中医王坤根主任医师的中医临证思维模式。[方法]通过跟随王坤根主任医师侍诊、访谈及聆听其授课,观察分析其中医临证特点,从辨病与辨证的关系、辨证论治的方法、专病专药等方面,总结提炼出王坤根的临证思维模式,并结合其具体临证经验加以阐释。[结果]王坤根认为临证首当辨病,不仅要辨中医病名,还要辨西医病名,通过辨病不仅能了解疾病的病因、转归和预后,还可以防止误诊、判断疗效。强调辨病为基础的辨证论治,并提炼“三步法”使辨证论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尤其适合初入临床的中医工作者。倡导针对基层及辨证论治有困难的初学者建立专病通治方,并提出专病专药应与辨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吸取前人实践所总结出的经验。[结论]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非常值得借鉴,有助于提高年轻中医师的临证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证"研究的发展方向--证中求病,病中求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中医临床科研思路与方法的角度,回顾历史,总结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结合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认为“证”的研究是中医临床研究中一项关键性的课题。近十几年来,西医学有关新发现疾病及其诊断方法的发展较快,而中医“证”的研究却进展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1)辨证分型固定化,不求发展;(2)辨病为主,辨证为辅;(3)只对病下药,不对症下药。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开展“证中求病,病中求证”的临床研究思维方法,从辨证与辨病结合的研究实践中,不断探索未知,不断发现新的疾病和证,以提高中医临床辨病诊断和辨证诊断的水平,为中医基础理论和药学研究提供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条件,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杜雨茂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学验俱丰,从事中医医教研50余载,对中医经典研究至深,尤精于仲景之学。在随杜老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其运用经方的经验有:深究原文抓病机、抓住主证定主方、师古不泥巧化裁、经方时方可合用、更方与否看病情、选方更需细择药。  相似文献   

19.
萨克特是国际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和循证医学先驱者 ,他为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发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一个优秀的内科医生、医学研究者、内科全科主任 ,更是一名誉满全球的临床流行病学教育家。萨克特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 ,兢兢业业地追求所信奉的事业 ,淡薄名利 ,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20.
Sacker, a world famous clinical epidemiologist and pioneer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which he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its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He is an outstanding doctor and medical researcher, director of all internal medicine, and an even more famous educationist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He has his own living philosophy, and is indefatigable and conscientious to his prof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