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且切实有效的手术模式治疗胫骨近端C型骨折.方法 选取2006年6月~2009年2月胫骨近端C型骨折住院病例共16例,均采用双切口入路,术前以软尺测量健侧下肢力线,术中消毒软尺测量患肢下肢力线,明确原因后术中立即进行纠正,得到良好的下肢力线,同时内固定器材选用AO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固定,术后指导功能锻炼.根据主诉,膝关节外观,膝关节功能及术前、术后X线征象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本治疗组所有病例全部得以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0~15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膝关节功能根据美国HSS评分标准,优良率87.5%.结论 对于胫骨近端C型骨折的患者行双切口入路,内外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结合术前、术中对下肢力线的测量与恢复,积极指导术后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可以得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闭合行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闭合复住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6例。A1型4例,A2型6例,A3型4例;C1型5例,C2型4例,C3型3例。结果随访6个月-30个月,平均17个月,所有骨折都得到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术后膝关节的平均活动范围为109°。根据Mercha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结论闭合复位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是治疗A型和C1、C2型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18 例,AO分型为C2、C3型,回顾分析相关的临床资料. 结果 18 例骨折经4~24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优13 例,良2 例,中3 例,优良率83.3%.结论 解剖型髁支持钢板固定可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对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尤其是C2、C3型骨折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优势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后行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经随访6~22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不连,钢板松动,断裂,无膝内外翻畸型。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优14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2.14%。结论股骨髁支持钢板设计合理,对治疗股骨远端粉碎的C2、C3型骨折及骨折线偏低的C1型骨折具有优势 其内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曹泽  王黎明 《当代医学》2016,(20):15-16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严重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A3、C2、C3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采用内外侧双切口入路、股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及重建型或T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根据术后关节功能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7~22个月,未及骨不连病例,骨折愈合时间4~1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膝关节KSS(Keen Society Score)评分:优6例,良1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双切口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AO A3、C2、C3型骨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4月~2010年4月,我院创伤科通过运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28例,按照Muller分型,C2型17例,C3型11例,外侧运用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侧辅以"L"形胫骨平台支持板固定。根据骨折固定情况于术后3 d开始CPM被动训练。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48个月,平均2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5~11个月。膝关节功能评价依据Karlstrom评价标准,优14例,良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2.1%。结论: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型骨折,能够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股骨逆行交锁钉(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8例.按AO/ASIF分类法,A1型12例,A2型7例,A3型3例,C1型4例,C2型1例,C3型1例.结果 随访12-48个月,平均19个月,28例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周.根据Ncer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0例,良5例,优良率88.9%.结论 采用GSH钉治疗股骨远端AO/ASIF分类的A型和C型骨折,能提供坚强内固定,手术时问短,创伤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股骨逆行交锁钉(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8例.按AO/ASIF分类法,A1型12例,A2型7例,A3型3例,C1型4例,C2型1例,C3型1例.结果 随访12-48个月,平均19个月,28例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闻14周.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0例,良5例,优良率88.9%.结论 采用GSH钉治疗股骨远端AO/ASIF分类的A型和C型骨折,能提供坚强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股骨逆行交锁钉(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8例.按AO/ASIF分类法,A1型12例,A2型7例,A3型3例,C1型4例,C2型1例,C3型1例.结果 随访12-48个月,平均19个月,28例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周.根据Ncer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0例,良5例,优良率88.9%.结论 采用GSH钉治疗股骨远端AO/ASIF分类的A型和C型骨折,能提供坚强内固定,手术时问短,创伤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股骨逆行交锁钉(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8例.按AO/ASIF分类法,A1型12例,A2型7例,A3型3例,C1型4例,C2型1例,C3型1例.结果 随访12-48个月,平均19个月,28例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闻14周.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0例,良5例,优良率88.9%.结论 采用GSH钉治疗股骨远端AO/ASIF分类的A型和C型骨折,能提供坚强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标准双钢板技术固定及外侧胫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内侧拉力螺钉固定,两组各20例,术后随访并比较两种方法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X片:均对位对线满意,A组切口表浅感染及愈合延迟4例,切口皮肤坏死钢板部分外露1例,B组表浅感染1例,无深部感染;平均住院时间A组25.2d,B组18d;平均手术时间A组130±5.6min,B组100±4.5min,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关节面塌陷及复位丢失,无骨折畸形愈合;A、B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固定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可获得良好复位及足够强度固定。锁定钢板固定技术与双钢板固定技术相比,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拆线时间较早并能较早开始CPM机锻炼,更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胡大鹏  陈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8):2803-2803,2807
目的总结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连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14例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患肢行CPM锻炼。结果14例随访10-22个月,平均1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92.8%。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确实牢靠,操作简便,术后早期行惠肢CPM锻炼,骨折愈合好,是一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A型15例,B型7例,C型34例。骨折复位后采用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固定,对手术时间、术后骨折X线、骨折愈合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价。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SS评分系统。随访时间8~18(平均12)个月。结果手术时间60~150(平均85)min;术中出血300~700(平均400)ml;术后3d引流量100—300(平均150)ml。术后X线评价,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85分以上39例,70—84分10例,60—69分7例,优良率87.5%。结论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能有效固定股骨远端各型骨折,减少骨折不愈合与畸形愈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解剖钢板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斌  张震  胡宗凯  李波  朱灏  钟波  卢哲  王旨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104-105,125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8年12月对38例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患者(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18例,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12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股骨髁部或髁间骨折6例,胫骨平台及胫骨上段、股骨髁上、髁间、髌骨粉碎性骨折2例;骨折按AO标准分类:c1型骨折10例,c2型19例,C3型9例)进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于术后4周、8周、12周随访观察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于术后4周、8周、12周、6个月、1年摄X线片显示骨痂生成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4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痂生成,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患者及家属认同该治疗方法,并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解剖钢板具备角度稳定性,具有骨折复位后贴附良好、固定可靠、无需外固定、可早期活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复杂的同侧下肢体多发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1996年7月至2005年10月治疗同侧下肢体多发性骨折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0岁(18—63),右侧11例,左侧10例,共发生骨折68处,均接受手术治疗。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3~26个月),愈合率100%,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3—9个月),手术后3例出现患肢体较健侧长1~2cm,4例出现膝关节强直,l例踝关节背屈受限,5处伤口延迟愈合。结论:同侧肢体多发性骨折的治疗通过手术坚强的内固定,在骨折愈合率、功能恢复情况、早期功能活动方面较满意,是治疗同侧下肢体多发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损伤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破裂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本组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3例,其中合并半月板破裂21例。根据骨折类型、主要骨折块与塌陷部位选择切口,术中采用"L"型、高尔夫型钢板固定,对半月板破裂在红区或红白区予以缝合或粘合,对白区破裂给予部位切除成形。结果本组53例,随访9~25个月,采用Rasr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优25例,良2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6.79%。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类型而定,其疗效取决于关节面平整、下肢力线和关节韧带骨组织连续性的恢复,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骨缺损必须植骨,有效固定,并适时早期功能锻炼,对半月板破裂者,应给予修复或成形,不给予切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切口双钢板法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扬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自2002年3月至2009年7月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 Ⅴ-Ⅵ型骨折32例,其中Ⅴ型19例,Ⅵ型13例;均采用单切口入路复位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32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1~24个月,平均19.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3±0.6)个月。无骨不连、骨髓炎、皮肤坏死、感染、关节面塌陷、力线丢失等并发症发生;选用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84.4%。结论:单切口双钢板联合内固定为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提供良好的力学稳定性,而且为二期手术留有空间,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数字化技术和传统定位方法在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时对恢复下肢机械轴线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5例(100膝)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数字化技术组,每组50膝。传统手术组中48例(50膝),男21例(22膝),女27例(28膝),平均年龄年龄(68.4±7.2)岁,采用传统的标准TKA;数字化技术组中47例(50膝),男20例(23膝),女27例(27膝),平均年龄年龄(69.3±8.2)岁,术前CT扫描和Mimics软件建立患肢股骨和胫骨的三维模型,模拟术中截骨定位杆的使用,确定定位杆在股骨髁的进针点及“术中股骨外翻角”;在关节置换术中精确复制该过程进行股骨远端和胫骨平台的截骨;两组患者采用同一品牌关节假体,所有病例均为同一医师完成手术。两组病例术后均拍摄下肢全长正位X片,测量并比较股骨轴向力线与假体下缘连线的夹角(A角),胫骨轴向力线与假体上缘连线的夹角(B角),股骨轴向力线和胫骨轴向力线的夹角(C角)来验证下肢轴向力线的准确性。结果 数字化技术组47例患者(50膝)“术中股骨外翻角”平均为5.83±1.85°(3.25°~9.36°),术中均能很顺利地找到股骨和胫骨髓内定位杆进针点并进行手术,术后摄片测量平均A角为90.34°±1.61°(87.10°~92.88°),B角为89.97°±1.37°(88.12°~92.33°),C角为1.56°±0.72°(0.11°~2.59°)。传统手术组48例患者(50膝)平均A角为91.18°±2.20°(86.57°~94.59°),B角为88.89°±3.25°(82.19°~92.30°),C角为3.21°±1.56°(0.25°~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照数字化技术模拟术中定位过程进行术前计划进行截骨可以更好地控制术后下肢轴向力线,有利于更加精确地进行个性化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透视的下肢托架设计方法及其应用于下肢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31例下肢骨折患者,平均年龄37.6岁,分别行股骨倒打髓内钉(9例)和胫骨髓内钉(22例)内固定术,在术中透视测量插入主钉时膝关节屈曲角。根据插入主钉时膝关节屈曲的最适角度,设计并制作可透视的下肢托架。再选择倒打股骨髓内钉固定患者29例,平均年龄39.4岁;术中使用可透视的下肢托架者20例,记为A1组;未使用托架者9例,为对照组,记为A2组。同时选择胫骨髓内钉固定病例67例,平均年龄33.7岁;术中使用可透视的下肢托架者49例,记为B1组;未使用托架者18例,为对照组,记为B2组。分别记录手术时长、手术方式、骨折愈合时间3项指标。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处理,进行t检验、χ^2检验比较。结果:根据股骨倒打髓内钉及胫骨髓内钉插入主钉时膝关节屈曲的角度设计制作的铝制托架为三角形,内角分别为50°、60°、70°。将该下肢托架应用于下肢骨折的手术中并与未使用托架的病例进行比较:A1组手术时间为(73.7±16.8)min,较A2组明显缩短;A1组闭合复位成功率为75.0%,明显高于A2组;A1组术后至临床骨愈合的时间为(15.7±4.2)周,较A2组明显缩短。B1组手术时间为(64.2±14.8)min,明显短于B2组;B1组闭合复位成功率为91.8%,显著高于B2组;B1组临床骨愈合的时间为(14.1±2.8)周,短于B2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术中膝关节最佳屈曲角度设计的可透视下肢托架,可使膝关节屈曲至最适角度,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加快了手术进程;托架材料可透X线,便于术中透视观察,提高了闭合复位的成功率;同时还减少了医生手术中的射线暴露、保护了术者,是下肢髓内钉手术中的良好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