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脑卒中是我国主要致死、致残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如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因重组链激酶(rSK)是我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本课题组自1994年起,从动物实验到临床治疗,系统地研究了rSK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1.成功建立猫脑内血肿、幼猪急性脑梗死和SAH动物模型:分别研究rSK局部应用溶化猫脑内血肿的疗效,rSK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效学,rSK经脑池或侧脑室应用预防猪SAH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结果表明:rSK能溶化脑内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医疗费用的特点,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目前,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支架机械取栓和血栓抽吸治疗.脑动脉内血栓抽吸是一种应用专门的抽吸导管置于血栓近端,然后通过负压抽吸取出...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静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仍新 《当代医学》2009,15(17):264-266
目的探讨使用动脉内机械性碎栓和溶栓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均在发病1~6小时内进行脑血管造影,对靶血管采用微导丝机械破碎血栓、微导管接触性血栓内灌注尿激酶。结果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进行评估:53例患者基本治愈27例(50.9%),显著进步18例(34.0%),进步4例(7.5%),无变化5例(5.7%),恶化后死亡1例(1.9%)。结论动脉内机械性碎栓和溶栓治疗相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秦敏俭 《大家健康》2016,(6):133-134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该院神经外科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200例,其中有30例患者在急性脑卒中后并发脑心综合症。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本研究中的30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及预后影响因素等指标,进而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症的发病率为15%;30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症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22例,缺血性脑卒患者中8例,经统计分析得知出血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 <0.05)。结论: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严重的加重了患者病情、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在急性脑卒中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便可以早期、及时发现并积极预防和治疗脑心综合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学创新》2019,(18):164-168
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恢复血流的首选方案,但很大一部分患者在静脉溶栓后仍处于残疾状态,早期血管内治疗、抗血栓等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脑血循环,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改善脑血循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金纳多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男37例,女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为期45d的金纳多序贯疗法,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结果金纳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治疗第14天、第45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第45天的NFDS较治疗第14天明显降低(P〈0.05)。金纳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第14天时有效率为82%,治疗第45天时有效率为96%。结论金纳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已广泛用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陈芳  詹剑 《海南医学》2023,(9):1361-136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目前血管内介入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临床上部分患者于治疗后早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双能量CT (DECT)基于特殊的成像原理,可早期识别脑梗死及介入治疗后一系列并发症,对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治疗及预后预测非常重要。本文就双能量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48例.B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静脉滴注,持续7d.A组采用全脑血管DSA造影,然后运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药物为尿激酶.结果:在本研究中,A组患者总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91.67%;B组患者中,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62.50%.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x2=11.557 7,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相比静脉溶栓更加有效,安全性高,因此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是指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60%~80%,病情严重可致患者死亡,亦可发生在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为更好模拟人脑缺血梗死的发生及损伤机制,科研工作者们发明并改良了各种动物模型。本文就急性缺血脑梗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脑梗死的60%~80%,以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类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西药脑保护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高,其对脑组织损伤机制复杂,脑缺血后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治疗目的是防止脑梗死形成或缩小梗死面积,恢复脑供血,促进梗死灶周边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代谢。目前国内外学者愈来愈重视缺血性脑卒中的脑保护剂研究,本文就中西药在缺血性脑卒中脑保护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罗祖明 《四川医学》2002,23(6):551-553
急性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又称脑软化。通常 ,急性脑梗死包括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 80 %。及时、正确地治疗 ,对挽救病人的生命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预防疾病的复发都至关重要。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以脑卒中防治的现代理论为基础 ,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依托 ,遵照循证医学的原则 ,充分吸收现有最好的临床研究结果 ,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施以有组织的、系统的、最佳的治疗。1 治疗模式的转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模式 ,以往总是以医护…  相似文献   

14.
<正>脑梗死是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进展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的一种临床类型,进展机制复杂,病情发展快,神经细胞内钙超载被认为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原因。本院2007年6月~2009年12月对74例进  相似文献   

15.
<正>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一种因多种危险因素所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的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高危性疾病之一~([1])。主要的发病患者群为老年人,病死率、致残率较高~([2])。治疗要寻找原因,处理原发情况,随着临床治疗工作的不断研究发展,发现阿替普酶与人尿激肽原酶联合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志霞  闫海霞  刘大城 《当代医学》2009,15(17):262-26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超选择脑动脉内溶栓方法,起病距溶栓时间3~24h,尿激酶以1.0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120万U,辅助其它常规治疗,治疗14d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溶栓有效率为87.8%,显效率68.3%,血管再通率为80.48%,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大部分患者闭塞动脉再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该院神经外科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200例,其中有30例患者在急性脑卒中后并发脑心综合症。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本研究中的30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及预后影响因素等指标,进而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症的发病率为15%;30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症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22例,缺血性脑卒患者中8例,经统计分析得知出血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严重的加重了患者病情、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在急性脑卒中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便可以早期、及时发现并积极预防和治疗脑心综合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致残率十分高 ,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后 ,将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麻木、语言障碍、共济运动障碍、痴呆等后遗症。怎样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降低致残率和致残程度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我们 1994年 8月至1998年 8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复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以期较好地改善脑的代谢和脑功能 ,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功能恢复 ,降低致残率。1 资料和方法1 1 诊断依据 :按 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三次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要点》进行诊断 ,…  相似文献   

1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开始推广,2007年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因脑局部血液循环中断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病率约占脑卒中总发病率的60%-80%,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除一般治疗方法外还主要包括溶栓治疗等。溶栓治疗是通过使用溶栓药物来及时恢复患者脑内血供、改善组织代谢以抢救梗死周围仅有功能改变的组织,从而避免或减少脑组织坏死。但研究表明,此方法并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起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