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10年9月—2011年2月间明确诊断的54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结果胸部CT显示病变部位:单侧者39例(72.22%),双侧者15例(27.78%);单侧中右侧者20例(51.28%),左侧者19例(48.72%);多个叶段受累30例(55.56%)多于单个叶段受累24例(44.44%),各受累叶段分布情况为:右下叶18例(33.33%),左下叶15例(27.78%),左上叶11例(20.37%),右上叶7例(12.96%),右中叶7例(12.96%),左中叶2例(3.70%);病变性质显示为大片实变影31例(57.41%),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22例(40.74%),云絮状或磨玻璃样或网格样密度增高影各1例(1.85%),双肺散在斑片影7例(12.96%),其中非单个叶段受累者大片实变与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多同时存在。其他病变还有胸腔积液14例(25.93%),肺门淋巴结肿大7例(12.96%),肺不张7例(12.96%),心包积液1例(1.85%)。婴幼儿MMP胸部CT以散在斑片影为主,年幼儿以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为主,年长儿则多表现为大片实变影。结论小儿MPP单侧病变多于双侧,右肺病变多于左肺,大片实变影最多,其次为斑点及斑片状实变影,也可见双肺散在斑片影。其影像学特点与年龄有关。胸部CT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婴幼儿及年幼儿MPP的诊断及儿童MPP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4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胸部CT,提高本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采用回顾资料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儿科治疗支原体肺炎的46例患儿的CT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侧肺叶病变者34例占73.9%(其中右侧者20例,占58.8%,左侧者14例,占41.2%),双侧病变者12例占26.1%;单叶段病变者20例占43.5%,多叶段病变者26例,占56.5%。病变累及分布右侧肺上叶14例、中叶6例、下叶21例;左侧肺上叶16例、中叶6例、下叶18例。其中,肺段实质浸润性病变(大片实变影)共32例;肺小叶实质浸润性病变(斑点状或斑片状实变影)30例;肺间质浸润性病变(散在斑点或斑片状影)10例,磨玻璃影4例,多数多叶片病变中大片实变影和斑点或斑片状实变影共同存在。此外,其他病变还包括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胸腔积液11例,肺不张2例。经系统治疗后,肺间质浸润性病变10例治疗后7天内复查CT发现病灶全部吸收;肺实质浸润性病变36例中,7天内病灶吸收11例,14天内13例,21天内7例,5例超过21天病灶吸收者均合并有其他脏器受累情况。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胸部CT表现有一定特点,单侧多于双侧,右肺多于左肺,大片实变影最常见,其次是斑点状或斑片状实变影,最少是散在斑点或斑片状影,根据这些特点可以立于本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并可以确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64例诊断明确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结果①64例患者中,男35例(58.6%),女29例(41.4%)。年龄〈1岁2例(3.1%),1—3岁14例(21.8%),4~7岁18例(28.1%),8—10岁20例(31.2%),〉10岁10例(15.6%)。②病变影像局限于单侧的病变中,右侧30例(69.8%),左侧13例(30.2%)。右侧明显多于左侧;多个叶段受累(65.5%)多于单个叶段受累(34.3%);各叶段受累情况分析以右下叶最多,共22例(34.2%),其次为右中叶(18.7%)、左上叶(18.7%)。③病变影像以大片实变影最多(84.3%),余分别为胸腔积液(31.2%)、肺不张(25.0%)、肺门淋巴结肿大(15.6%)和散在斑片状影(12.5%),年龄不同影像改变也有一定差异。结论儿童MPP年长儿发病率高于婴幼儿,右肺发病多于左肺,大片实变影最多,其影像特点与年龄有关,胸部CT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儿童MPP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夏继国 《中外医疗》2014,(10):46-47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调查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肺部CT病灶的分布及形态。结果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其中单侧肺叶病变的46例,双侧病变的34例,左上叶21例,左下叶26例,右上叶23例,右中叶15例,右下叶27例。病灶呈大斑片状影66例,肺纹理增多27例,斑点状影31例,条索状影16例,磨玻璃样影12例。病变肺叶可见支气管管壁增厚的62例,肺实变13例,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8例,胸腔积液9例,肺部CT可见空洞2例。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以单侧肺叶发病较常见,其肺部CT以病变肺叶的斑片状或大片实变影、支气管管壁增厚为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难治性肺炎患儿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 01 6年7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将难治性肺炎患儿纳入难治组,普通肺炎患儿纳入普通组,均行CT检查,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热程等一般资料,分析肺炎患儿CT影像特征,比较两组CT影像特点。结果难治组性别、肺部啰音发生率与普通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年龄(9.56±1.32)岁、热程(11.20±1.5 7)d大于普通组(P0.05);50例肺炎患儿中,单侧肺叶病变37例,双侧病变1 3例,单叶段病变22例,双叶段病变2 8例,单侧肺叶病变率7 4%高于双侧26.0%,双叶段病变率56.0%高于单叶段病变44.0%;病变主要表现为大片实变影、斑点状或斑片状实变影、胸腔积液、散在斑点及斑片状影,累及左肺与右肺肺上叶、中叶、下叶;难治组少量胸腔积液4 5.0%、胸膜肥厚6 0.0%及肺外改变70.0%显著多于普通组,难治组树芽征发生率10.0%较普通组43.3%少(P0.05)。结论难治性肺炎患儿发热时间长、年龄大,CT影像主要表现为肺段实变,伴少量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增多,树芽征较普通肺炎患儿减少,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市上地医院儿科收治的126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患儿均进行了胸部螺旋CT检查,并由3名医师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患儿的CT影像形态表现以磨玻璃密度斑片影为主[77.8%(98例)],其次为网格结节影[58.7%(74例)]和实变影[57.9%(73例)],肿块影最少[4.0%(5例)];患儿肺部特点表现为以支气管充气征和淋巴结肿大为主,分别62例(49.2%)、59例(46.8%),其次为支气管壁增厚[37.3%(47例)]和胸膜改变[35.7%(45例)],肺不张例数最少[10例(7.9%)];肺炎患儿的病变特点为单侧肺炎(66.7%,84例)多于双侧肺炎(33.3%,42例),单叶段病变(57.9%,73例)略高于双叶段病变(42.1%,42例);患儿肺部(左肺、右肺和双肺)受累情况分别为31.0%(39例),35.7%(45例)和33.3%(42例)。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有影像学特点明显,分析小儿胸部CT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何洪浩 《广东医学》2012,33(9):1301-1303
目的 对比儿童与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探讨两者的差异.方法对13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与44例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进行对比.结果 儿童与成人MPP于左肺舌叶及下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为小斑片状影、磨玻璃样影所占比例低于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为大片实变影、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细支气管扩张所占比率高于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与成人由于生理结构、功能是否发育成熟及免疫反应能力不同,导致两者的支原体肺炎CT表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支原体肺炎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问题。方法:分析42例MPP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近期跟踪观察情况。结果:在42例MPP患儿中胸部X线以右肺片状阴影最多占54.6%,其次为左肺片状阴影占30.9%,双肺片状阴影占4.8%,双肺中内带点状阴影占9.7%,合并肺不张(CT诊断)3例,占7.6%,合并胸腔积液8例,占19.5%,合并腹腔积液3例,占7.6%。心肌受损7例占16.6%,皮疹3例,肝脏受损5例。结论:支原体肺炎虽可致多系统受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病变严重导致死亡者少见,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军营内腺病毒肺炎的常见CT表现,并分析其病理基础。方法收集2016年10-11月陕西省某新兵训练营被确诊腺病毒感染而入住我院,且胸部CT检查发现明显肺部病变的14例患者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 14例病例中,12例为肺部单发病变,2例为肺内两处病变,共计16处病灶。分布:病变多见于双肺中下叶,其中右肺上叶3处,中叶4处,下叶5处;左肺上叶1处,下叶3处。形态:11处病变呈类圆形,其余5处病变呈楔形;密度:11处(68.8%)病变表现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3处(18.7%)病变表现为大片类圆形实变并周围磨玻璃影,边界不清,病变内部可见空气支气管征;2处(12.5%)病变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小片状磨玻璃影。实变性病变的吸收时间显著长于斑片状病变及磨玻璃病变。结论胸部CT检查对腺病毒肺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病变多见于双肺中下叶,早期CT表现以斑片状渗出性病变为主,类圆形实变性病变伴周围磨玻璃影较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临床并发症和早期胸部CT检查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4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结果,所有患儿按2013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分为普通组和难治组,分析常见并发症(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血清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异常)及常见CT影像征象(斑片状影、实变影、血管增粗影、支气管缩窄、胸腔积液、淋巴结增大)在普通组和难治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通过对普通组与难治组患儿进行比较,本研究发现难治组患儿入院时长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高于普通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显示难治组中肝功能异常者显著多于普通组,其余3项并发症虽难治组中例数多于普通组,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口咽拭子病原学结果显示难治组患儿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组;难治组患儿的胸部CT在实变影、支气管缩窄及胸腔积液的发生情况方面显著高于普通组。结论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和典型的间质水肿影像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具有鉴别应用价值,临床工作中可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的X线表现。方法:对18例肝肺综合征(Hepato pulmonary Syndrome,HPS)胸部平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3例行CT扫描。结果:胸部异常16例,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紊乱,其中14例下肺呈结节状阴影,4例伴有斑片状阴影;4例伴有胸腔积液;2例伴有下肺盘状肺不张。3例胸部CT显示病变较平片更多、更清晰。结论:肺基底部结节状阴影是HPS典型X线表现,但不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并比较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不同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后影像学差异,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和指导。方法 搜集2020年2月10日至3月30日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确诊为COVID-19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纳入原始株组,并搜集2022年6月1日至11月1日于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定点医院确诊为COVID-19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纳入变异株组,对两组纳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纳入患者胸部CT(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差异。结果 原始株组和变异株组发热比例分别是77.8%和54.5%;两组患者呼吸道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70.4% vs 48.5%),鼻塞流涕(30.0% vs 57.6%),胸闷(22.2% vs 39.3%),胸痛(3.7% vs 6.1%);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主要为腹泻(7.4% vs 3.0%),全身症状主要为乏力(11.1% vs 6.1%)。胸部 CT 基本征象分析结果显示原始株组和变异株组累及双肺比例分别为88.9%和63.6%;两组患者基本征象为斑片影或磨玻璃影(74.1% vs 78.8%),部分实变(18.5% vs 9.1%),结节(33.3% vs 15.2%),反应性胸膜增厚(40.7% vs 36.4%,),胸腔积液(25.9% vs 3.0%),肺气肿(11.1% vs 6.7%),细支气管扩张征(25.9% vs 3.0%),肺不张(11.1% vs 3.0%),淋巴结增大(7.4% vs 15.2%),肺空洞(7.4% vs 3.0%)。结论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原始株病毒感染肺部影像学提示病灶主要常表现为双肺分布,细支气管扩张征、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肺梗塞的诊断与鉴别能力。方法:20例肺硬塞的患者,其主要症状有突发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咳血,低烧等。患者均拍1次以上正侧全胸片,14例行胸部CT扫描,4例行SPECT检查,9例做心脏超声心动图,结果:发生于上叶的梗塞灶3例,中叶5例,下叶13例,其中6例为多叶分布,肺门截断征2例,肺段肺叶锥形实变13例,斑片状阴影7例,胸水15例,局限性胸膜肥厚14例,急性肺原性心脏病2例,膈肌升高15例,盘状肺不张5例,结论:影像学表现与临床表现密切结合,肺梗塞多能及时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确诊的40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0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气促5例,胸痛5例,肺部有阳性体征25例。所有患儿均有肺部X线平片和CT异常,胸腔积液4例,肺不张20例,肺实变12例,右肺下叶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2例。15例白细胞计数升高,23例C反应蛋白升高,32例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住院时间6~22 d,平均(12.82±5.44)d。结论儿童MPP可发展成重症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纤维支气管镜冲洗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肺部CT表现.方法:分析5例临床证实的FES,均作了肺部CT扫描,其中3例作过X线胸片.结果:①CT显示双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样实变影3例,双肺弥漫暴风雪样改变2例,其中伴有胸腔积液2例;②X线显示肺纹理增多2例,1例表现正常.结论:双肺弥漫斑片状或暴风雪样改变为多发性骨折后并发FES肺部CT典型表现,CT检查可为FES后肺部表现提供影像学证据,早期诊断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胸部CT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45例重症肺炎患儿为重症组,57例普通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对所有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胸部CT征象和血清学指标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重症肺炎患儿胸部CT图像特征,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小儿重症肺炎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重症组患儿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重症肺炎患儿的CT影像学特征肺部表现以肺实质改变为主,肺内可见稍高密度的斑片状、团簇状或结节状影,边缘模糊,强化均匀,病灶内见小空洞影或含气支气管影,纵膈内气肿,可见结节状影,边缘清晰;胸部CT联合PCT诊断小儿重症肺炎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PCT和胸部CT单检(P<0.05),特异度高于PCT单检(P<0.05),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的血清PCT、CRP和WBC等生化指标及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胸部CT联合血清PCT可提高临床诊断小儿重症肺炎灵敏度和特异度,为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3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6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1~3岁的婴幼儿为主。发热162例(82.65%),持续性咳嗽124例(63.27%)。多数肺部可闻及湿哕音,两肺呈斑片状阴影105例(53.57%),呈间质性损害35例(17.86%),大片状阴影23例(11.73%)。多数患儿(60.7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肺外并发症主要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中枢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所有病例用阿奇霉素治疗2~3周均治愈。结论儿童MPP好发于婴幼儿,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血清学MP—IgM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阿奇霉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